正在阅读:

潍莱高铁通车,“新核”平度驶入胶东经济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潍莱高铁通车,“新核”平度驶入胶东经济圈

11月26日上午,潍莱高铁开通仪式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11月26日上午,潍莱高铁开通仪式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此前10月28日8时,55401次试验列车从潍坊北站缓缓开出,标志着潍莱高铁结束联调联试,进入运行试验阶段,也拨动了其开通运营倒计时的指针。

历时三年,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终于成为过去。

这片真正的“青岛之北”,拥有3176平方公里面积和140万人口。从这里,南下青岛、西通潍坊、东向烟威,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半岛战略要地。伴随潍莱高铁等交通项目的接踵而至,为平度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以“新核”身份融入胶东经济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1

350km/h!

潍莱高铁开通运营

2017年12月24日,平度市全面启动潍莱高铁项目勘测定界和清点核量工作;

2018年2月6日,潍莱高铁打下第一桩;

2019年4月,潍莱高铁平度段开始无砟轨道施工;

2019年5月,潍莱高铁平度段开始轨道板铺设施工;

2020年4月1日,潍莱高铁平度段启动铺轨作业;

2020年5月4日,潍莱高铁平度段正线实现铺轨的贯通;

2020年8月21日,潍莱高铁联调联试全面启动;

2020年10月28日,潍莱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

如今,11月26日潍莱高铁的正式开通,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潍莱高速铁路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自西向东横穿潍坊东北部、青岛市北部。线路起自济青高速铁路潍坊北站,向东经寒亭区、昌邑市、平度市、莱西市,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莱西北站。线路全长126公里,其中平度境内66.1公里,线路设计时速350公里。

潍莱高铁是山东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布局中济青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顾平度至青岛市域(郊)铁路功能。进一步而言,也是挺起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脊柱通道”。

2019年开始,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青岛市“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攻坚方案》,聚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四场硬仗,推动平度市各项事业突破发展。显然,潍莱高铁建设作为平度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这场硬仗的重要“战役”,是破解制约平度发展的关键。

2

将平度打造成

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青岛之北的这块土地,拥有3176平方公里的面积和140万人口。曾经人们对平度的印象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山东省面积最大县级市”、“青岛远郊”,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平度抢抓青岛“突破平度攻势”重大机遇,2020年前三季度,平度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27个、同比增长57.5%,其中81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从更大范围来看,平度已经逐渐成为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更是胶东经济圈串联的关键一环。且面积足够广袤的土地,给了平度大力发展交通项目、“以空间换时间”的绝佳机会。

此前,平度市委书记谢兆村在2020年元旦贺词中表示,平度将在青岛市委的“大写意”下跳出青岛看平度,响亮喊出“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选择平度就是选择青岛未来”,描绘了“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的目标蓝图。

而随着潍莱高铁的开通、平度迈进“大交通时代”,这一蓝图的描摹将愈加清晰。

潍莱高铁通车后,平度到济南仅需55分钟,到北京2小时30分,通过青荣城际进入青岛北站仅需37分钟。一方面,不但促进平度真正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还使其进一步成为连接青、烟、潍交通枢纽和青岛地区到省进京最便捷的城市。另一方面,潍莱高铁直接将烟台、威海通往省城济南的路程扭“曲”为“直”,不再绕行青岛北站,打通了半岛东部城市群与鲁西快捷通道。

不仅如此,潍莱高铁后期还将与青荣城际、济青高铁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平度交通的“大迈进”。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距离青岛、烟台、潍坊主城区各100公里左右,是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和胶东半岛几何中心。潍莱高铁的开通,更进一步确立了平度关键战略定位,拉近了其与青烟潍城市的距离,不但便捷平度市民来往出行,更能让资源、人流等要素在平度流通,让平度借此更集约、高效发展。

除了高铁,4F级胶东国际机场通航在即,距离平度南部国家级重点小镇南村镇仅12公里,距离平度中心城区约半小时车程。青银、荣威、同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打通从空港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

3

平度加速融入胶东经济圈

潍莱高铁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支点项目,将济南、青岛、烟台三地紧密连接起来,对实现“三核引领、多点突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成功开通将显著提升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客运通道的能力,完善山东省的快速铁路网建设,加快青岛全域统筹实施。

正因如此,位于半岛几何中心的平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发力、青岛“突破平度攻势”升级为2.0版、青岛至平度至莱州高铁纳入全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潍莱高铁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利好,都使平度的区位优势和后发潜能得到了充分彰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使平度市的区位优势凸显,平度经济开发区、新河化工基地、南村临空经济区、同和高新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布局成为引人关注的质量发展主阵地。

据介绍,2020年是平度市的“园区建设年”,按照“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的理念,平度市通过在平度经济开发区、新河化工基地、南村临空经济区、同和高新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四区八园”建设,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以天际新能源汽车青岛(同和)基地为例,该项目作为平度历史上首个整车制造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1.31亿元,一期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商用车2万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以来,平度市依托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建设“智慧园”“园中园”“配套园”,在条件具备的园区尝试打造“标准地”、多层“标准厂房”,开展“订单式”招商,紧跟“新基建”发展潮流在园区建设中统筹谋划“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布局,探索出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培植升级路径,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谢兆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全面融入大交通路网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开放引领大格局。

的确,借助胶东半岛大交通体系的建设运营,平度作为支点,不但可以让更多物流、人流、资本流尽可能地留下来,赋能先进制造业、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一批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更好地融入泛胶州湾黄海经济带和泛莱州湾渤海经济带建设,进而打造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胶东休闲旅游目的地等。

眺望未来,从胶东半岛到环渤海经济圈,对于站在新机遇、新起点的青岛平度市,相信交通项目的相继落成,只是刚刚开始。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潍莱高铁通车!“新核”平度驶入胶东经济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潍莱高铁通车,“新核”平度驶入胶东经济圈

11月26日上午,潍莱高铁开通仪式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11月26日上午,潍莱高铁开通仪式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此前10月28日8时,55401次试验列车从潍坊北站缓缓开出,标志着潍莱高铁结束联调联试,进入运行试验阶段,也拨动了其开通运营倒计时的指针。

历时三年,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终于成为过去。

这片真正的“青岛之北”,拥有3176平方公里面积和140万人口。从这里,南下青岛、西通潍坊、东向烟威,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半岛战略要地。伴随潍莱高铁等交通项目的接踵而至,为平度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以“新核”身份融入胶东经济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1

350km/h!

潍莱高铁开通运营

2017年12月24日,平度市全面启动潍莱高铁项目勘测定界和清点核量工作;

2018年2月6日,潍莱高铁打下第一桩;

2019年4月,潍莱高铁平度段开始无砟轨道施工;

2019年5月,潍莱高铁平度段开始轨道板铺设施工;

2020年4月1日,潍莱高铁平度段启动铺轨作业;

2020年5月4日,潍莱高铁平度段正线实现铺轨的贯通;

2020年8月21日,潍莱高铁联调联试全面启动;

2020年10月28日,潍莱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

如今,11月26日潍莱高铁的正式开通,至此,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高铁新时代”。

潍莱高速铁路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自西向东横穿潍坊东北部、青岛市北部。线路起自济青高速铁路潍坊北站,向东经寒亭区、昌邑市、平度市、莱西市,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莱西北站。线路全长126公里,其中平度境内66.1公里,线路设计时速350公里。

潍莱高铁是山东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布局中济青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顾平度至青岛市域(郊)铁路功能。进一步而言,也是挺起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脊柱通道”。

2019年开始,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青岛市“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攻坚方案》,聚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四场硬仗,推动平度市各项事业突破发展。显然,潍莱高铁建设作为平度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这场硬仗的重要“战役”,是破解制约平度发展的关键。

2

将平度打造成

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青岛之北的这块土地,拥有3176平方公里的面积和140万人口。曾经人们对平度的印象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山东省面积最大县级市”、“青岛远郊”,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平度抢抓青岛“突破平度攻势”重大机遇,2020年前三季度,平度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27个、同比增长57.5%,其中81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从更大范围来看,平度已经逐渐成为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更是胶东经济圈串联的关键一环。且面积足够广袤的土地,给了平度大力发展交通项目、“以空间换时间”的绝佳机会。

此前,平度市委书记谢兆村在2020年元旦贺词中表示,平度将在青岛市委的“大写意”下跳出青岛看平度,响亮喊出“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选择平度就是选择青岛未来”,描绘了“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的目标蓝图。

而随着潍莱高铁的开通、平度迈进“大交通时代”,这一蓝图的描摹将愈加清晰。

潍莱高铁通车后,平度到济南仅需55分钟,到北京2小时30分,通过青荣城际进入青岛北站仅需37分钟。一方面,不但促进平度真正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还使其进一步成为连接青、烟、潍交通枢纽和青岛地区到省进京最便捷的城市。另一方面,潍莱高铁直接将烟台、威海通往省城济南的路程扭“曲”为“直”,不再绕行青岛北站,打通了半岛东部城市群与鲁西快捷通道。

不仅如此,潍莱高铁后期还将与青荣城际、济青高铁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平度交通的“大迈进”。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距离青岛、烟台、潍坊主城区各100公里左右,是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和胶东半岛几何中心。潍莱高铁的开通,更进一步确立了平度关键战略定位,拉近了其与青烟潍城市的距离,不但便捷平度市民来往出行,更能让资源、人流等要素在平度流通,让平度借此更集约、高效发展。

除了高铁,4F级胶东国际机场通航在即,距离平度南部国家级重点小镇南村镇仅12公里,距离平度中心城区约半小时车程。青银、荣威、同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打通从空港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

3

平度加速融入胶东经济圈

潍莱高铁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支点项目,将济南、青岛、烟台三地紧密连接起来,对实现“三核引领、多点突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成功开通将显著提升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客运通道的能力,完善山东省的快速铁路网建设,加快青岛全域统筹实施。

正因如此,位于半岛几何中心的平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发力、青岛“突破平度攻势”升级为2.0版、青岛至平度至莱州高铁纳入全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潍莱高铁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利好,都使平度的区位优势和后发潜能得到了充分彰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使平度市的区位优势凸显,平度经济开发区、新河化工基地、南村临空经济区、同和高新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布局成为引人关注的质量发展主阵地。

据介绍,2020年是平度市的“园区建设年”,按照“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的理念,平度市通过在平度经济开发区、新河化工基地、南村临空经济区、同和高新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四区八园”建设,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以天际新能源汽车青岛(同和)基地为例,该项目作为平度历史上首个整车制造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1.31亿元,一期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商用车2万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以来,平度市依托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建设“智慧园”“园中园”“配套园”,在条件具备的园区尝试打造“标准地”、多层“标准厂房”,开展“订单式”招商,紧跟“新基建”发展潮流在园区建设中统筹谋划“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布局,探索出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培植升级路径,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谢兆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全面融入大交通路网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开放引领大格局。

的确,借助胶东半岛大交通体系的建设运营,平度作为支点,不但可以让更多物流、人流、资本流尽可能地留下来,赋能先进制造业、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一批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更好地融入泛胶州湾黄海经济带和泛莱州湾渤海经济带建设,进而打造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胶东休闲旅游目的地等。

眺望未来,从胶东半岛到环渤海经济圈,对于站在新机遇、新起点的青岛平度市,相信交通项目的相继落成,只是刚刚开始。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潍莱高铁通车!“新核”平度驶入胶东经济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