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文明要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文明要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黄国峻、单身男子、美国怎么了、犯罪学、佚名照……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是或一点也不》

黄国峻 著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11

《是或一点也不》是台湾作家黄国峻的遗作,是他继《度外》《盲目地注视》之后,融合小说、故事及短文等各类体裁的作品集。全书共收录25篇作品(小说12篇,故事8篇,短文5篇),其作品主题多为爱情,呈现男女情感与情欲问题的多种样貌。《是或一点也不》于2003年在台湾首次出版,简体版也附有台湾原版编辑前言和作者长兄黄国珍代序。

从《度外》到《是或一点也不》,可以发现黄国峻更加追求小说雅俗共赏的特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收录了黄国峻极具个人风格的手绘线稿。与这部作品同时引进的还有《盲目地注视》,这是《度外》之后的短篇小说集,由其父、作家黄春明作序,题为“糟了!我的儿子是写小说的”。

黄国峻(1971—2003),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获得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单身男子》

[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著 禹磊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10

《单身男子》是英裔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代表作,2009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小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1962年的洛杉矶,一位失去挚爱的单身男人在一天之中的生活。男主角乔治是位大学教授,他已经步入中年,年轻的容貌已经消失,心脏、关节也都开始出现问题,一日他的同性恋人突然因车祸离去,他一方面沉浸在失去挚爱的痛苦中,另一方面又以冷酷如照相机的目光扫视周遭,假装一切如常,行尸走肉般上班、授课、赴宴、探病、搭讪,扮演着一个体面的“正常人”角色。

作者以这个故事勾勒出整个196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保守、伪善、令人窒息的氛围。男主乔治和恋人的生活曾经很幸福,但对乔治周围的人来说,他是隐形的,恋人因车祸死去,乔治都未能参加葬礼。在对方家人看来,乔治不过是儿子的室友;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乔治也无法谈论恋人,因为他们没有兴趣了解。比起那场突然发生的事故,乔治觉得,是这些人的想法、言语和思想方式最终导致了恋人的死亡。除了《单身男子》以外,伊舍伍德的另一部代表作《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也已出版中文版,这部作品是他的自传体代表作。小说记录了伊舍伍德在1930年代游历欧洲的见闻,以“外乡人”“少数派”的冷静边缘视角,记录下二战自酝酿到爆发期间的种种乱象。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全四辑)

许知远 著
一页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2

这是《十三邀》全4季节目内容的结集,收录了52位各行业人士的访谈,他们中有导演李安、姜文、诺兰到毕赣,也有学者史学大家许倬云、以《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著名的赫拉利以及人类学家项飙,还有一些社会热点人物,像是主播薇娅、脱口秀明星李诞等。这些访谈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影响广泛甚至饱受争议的话题,比如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为何“底色是悲凉”,把知识当做生意来做的罗振宇如何看待“最有尊严的生活”。与节目相比,图书版增加了人物小传与相关注释,也收录了未能呈现的访谈瞬间与照片。

据许知远自陈,他将《十三邀》的访谈当做生活的调剂,在因公司管理与梁启超传的写作窒息时,就去做节目。他也承认,节目选择的人士虽然是相当多领域的杰出人物,但娱乐界的人士还是占据了“过大的比例”,但他正是期待用这种“娱乐界”的“影响力”,对知识分子日渐边缘化的趋势做出报复——事实上从节目中都可以观察到这种在“娱乐界”与“知识界”之间的挣扎的印记。

《美国怎么了:绝望的死亡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美]安妮·凯斯 [美]安格斯·迪顿 著 杨静娴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9

这本书关注的是“绝望的死亡”。作者安妮·凯斯和安格斯·迪顿将自杀、酒精性肝病致死或者死于药物过量致死的方式称为“绝望的死亡”。哪些人在经历绝望的死亡?他们研究发现,死亡主角几乎都是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即通常意义理解的蓝领阶层。“学士学位正在日益分裂美国”,作者这样声明道,书中根据大量的数据和材料,分析了蓝领阶层的绝望与死亡,探究了这种死亡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

两位作者指出,“绝望的死亡”不仅是一次公共健康危机,还是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工资增长缓慢,而医保费用负担沉重,工人阶级在经济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书中也从美国的医疗制度、税收与福利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教育、企业治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收入不平等和健康不平等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基本问题。作者安妮·凯斯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与公共事务教授,著有《逃离不平等》,安格斯·迪顿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此前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著 马绎 译 孟钟捷 校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12

三十年战争指的是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间的欧洲的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三十年战争由四场战争构成,由于其时间跨度过长,它又是一场包罗万象的典范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作者约翰内斯·布克哈特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

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在欧洲跨入近代早期之初,人们尚未决定,究竟是通往一个统一的还是多国制的欧洲,而这种方向上的不确定性为政治人物所利用,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密集到可怕的战争。除了围绕追寻正确的建构国家之路的主要冲突,大量次要冲突也缠绕其间,包括边境冲突、贸易利益、军事暗流等,其中,最重要且最受瞩目的是宗教问题。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 作者约翰内斯·布克哈特,先后在斯图加特、罗马、艾希施泰特、比勒菲尔德和波鸿从事研究工作,1991—2008年担任奥格斯堡大学近代早期史教授,现就职于欧洲文化史研究所。

《他们为什么杀人:人们何以变得暴力,我们对此能做什么》

[美]理查德·罗兹 著 王兢 张晓宁 译 
麦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0-8

人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又为什么会犯罪?这是一本研究犯罪专家的采访传记。理查德·罗兹在本书中追寻“犯罪学领域的达尔文”——朗尼·阿森斯的犯罪研究之路,从阿森斯的故事开始,关注他的研究,检视那些阿森斯并未研究的著名罪犯能否适用于他的学说,接着探索阿森斯的理论能否应用于其他文化、其它历史时期、以及战斗中的暴力折磨。本书主角朗尼·阿森斯生于一个暴力之家,当他在大学攻读犯罪学学位后,便致力于于“人为什么会变得暴力”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为数百名暴力罪犯做了深度访谈,这项努力持续了近十年,最终让他得到了“暴力化”这一发现。这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人的四阶段理论,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基因、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只要完整经历过这一阶段,都会沦为一名危险的暴力罪犯。

《他们为什么杀人》集合传记、犯罪学、社会学、知识史于一身,对于那些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变得暴力,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的人,这本书提供了指南。

作者理查德·罗兹,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其代表作《原子弹秘史》曾荣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

《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

晋永权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10

每个家庭的老相册里都能找到这样的照片。《佚名照》中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表现出近似的感觉、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照片也呈现出近似的环境和近似的尺幅。摄影师晋永权甄选了1500余幅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这四十年,是黑白影像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产生到鼎盛再到逐步松动的时期,全书分为人在户外、照相馆里、时代照等多个部分,可视为中国普通人四十年间的生活影像史。

正如标题所示,佚名照的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准确地说是因为所得渠道——购买于旧书、旧货市场,与照片拥有者阻隔,因而无以得到他们的准确信息。多年来,这些影像只在民间流传,自生自灭,难以进入官方叙事渠道,也不被大多数的拥有者认知与珍视,而与那些宣传照片比较,这些照片的拍摄手法也不被视为一流,可以从中看到照相师傅努力模仿宣传照片的痕迹,但总的来说,还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质。

晋永权,现为《大众摄影》杂志主编。著有《最后的汉族》(合著)、《出三峡记》、《江河移民》等。 

《幸福》

[美]丹尼尔·M.海布伦 著 肖舒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9

千百年来,幸福都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项衡量标准。幸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丰衣足食、功成名就、笑口常开、自得其乐……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称得上幸福?幸福的程度可以被精确测量吗?将幸福作为哲学命题思考可能会有所启发。这本书一反心灵鸡汤式的写作方法,从幸福是什么、生活满意度,作者讲述如何测量幸福以及幸福的来源,最终上升至跳出自我寻求美德与意义。作者说,全球各地对幸福的认知与追求是不同的,比如美国人更在意认可和参与感,亚洲人侧重的是协调感,前一种幸福带来的情绪是喜悦与兴奋,而后一种幸福包含着内心宁静、自信和情绪开朗等因素。

通过对幸福的解读,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彭凯平在序言中所说,希望人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一样”的幸福,用人文与进步的历史思想应对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是悲伤与痛苦。这本书也属于“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在心理学、道德伦理、人类福祉等领域深耕多年。著有《追求不幸:难以实现的福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文明要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黄国峻、单身男子、美国怎么了、犯罪学、佚名照……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是或一点也不》

黄国峻 著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11

《是或一点也不》是台湾作家黄国峻的遗作,是他继《度外》《盲目地注视》之后,融合小说、故事及短文等各类体裁的作品集。全书共收录25篇作品(小说12篇,故事8篇,短文5篇),其作品主题多为爱情,呈现男女情感与情欲问题的多种样貌。《是或一点也不》于2003年在台湾首次出版,简体版也附有台湾原版编辑前言和作者长兄黄国珍代序。

从《度外》到《是或一点也不》,可以发现黄国峻更加追求小说雅俗共赏的特质。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收录了黄国峻极具个人风格的手绘线稿。与这部作品同时引进的还有《盲目地注视》,这是《度外》之后的短篇小说集,由其父、作家黄春明作序,题为“糟了!我的儿子是写小说的”。

黄国峻(1971—2003),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获得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单身男子》

[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著 禹磊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10

《单身男子》是英裔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代表作,2009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小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1962年的洛杉矶,一位失去挚爱的单身男人在一天之中的生活。男主角乔治是位大学教授,他已经步入中年,年轻的容貌已经消失,心脏、关节也都开始出现问题,一日他的同性恋人突然因车祸离去,他一方面沉浸在失去挚爱的痛苦中,另一方面又以冷酷如照相机的目光扫视周遭,假装一切如常,行尸走肉般上班、授课、赴宴、探病、搭讪,扮演着一个体面的“正常人”角色。

作者以这个故事勾勒出整个196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保守、伪善、令人窒息的氛围。男主乔治和恋人的生活曾经很幸福,但对乔治周围的人来说,他是隐形的,恋人因车祸死去,乔治都未能参加葬礼。在对方家人看来,乔治不过是儿子的室友;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乔治也无法谈论恋人,因为他们没有兴趣了解。比起那场突然发生的事故,乔治觉得,是这些人的想法、言语和思想方式最终导致了恋人的死亡。除了《单身男子》以外,伊舍伍德的另一部代表作《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也已出版中文版,这部作品是他的自传体代表作。小说记录了伊舍伍德在1930年代游历欧洲的见闻,以“外乡人”“少数派”的冷静边缘视角,记录下二战自酝酿到爆发期间的种种乱象。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全四辑)

许知远 著
一页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2

这是《十三邀》全4季节目内容的结集,收录了52位各行业人士的访谈,他们中有导演李安、姜文、诺兰到毕赣,也有学者史学大家许倬云、以《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著名的赫拉利以及人类学家项飙,还有一些社会热点人物,像是主播薇娅、脱口秀明星李诞等。这些访谈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影响广泛甚至饱受争议的话题,比如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为何“底色是悲凉”,把知识当做生意来做的罗振宇如何看待“最有尊严的生活”。与节目相比,图书版增加了人物小传与相关注释,也收录了未能呈现的访谈瞬间与照片。

据许知远自陈,他将《十三邀》的访谈当做生活的调剂,在因公司管理与梁启超传的写作窒息时,就去做节目。他也承认,节目选择的人士虽然是相当多领域的杰出人物,但娱乐界的人士还是占据了“过大的比例”,但他正是期待用这种“娱乐界”的“影响力”,对知识分子日渐边缘化的趋势做出报复——事实上从节目中都可以观察到这种在“娱乐界”与“知识界”之间的挣扎的印记。

《美国怎么了:绝望的死亡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美]安妮·凯斯 [美]安格斯·迪顿 著 杨静娴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9

这本书关注的是“绝望的死亡”。作者安妮·凯斯和安格斯·迪顿将自杀、酒精性肝病致死或者死于药物过量致死的方式称为“绝望的死亡”。哪些人在经历绝望的死亡?他们研究发现,死亡主角几乎都是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即通常意义理解的蓝领阶层。“学士学位正在日益分裂美国”,作者这样声明道,书中根据大量的数据和材料,分析了蓝领阶层的绝望与死亡,探究了这种死亡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

两位作者指出,“绝望的死亡”不仅是一次公共健康危机,还是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工资增长缓慢,而医保费用负担沉重,工人阶级在经济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书中也从美国的医疗制度、税收与福利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教育、企业治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收入不平等和健康不平等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基本问题。作者安妮·凯斯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与公共事务教授,著有《逃离不平等》,安格斯·迪顿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此前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著 马绎 译 孟钟捷 校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12

三十年战争指的是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间的欧洲的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三十年战争由四场战争构成,由于其时间跨度过长,它又是一场包罗万象的典范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作者约翰内斯·布克哈特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

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在欧洲跨入近代早期之初,人们尚未决定,究竟是通往一个统一的还是多国制的欧洲,而这种方向上的不确定性为政治人物所利用,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密集到可怕的战争。除了围绕追寻正确的建构国家之路的主要冲突,大量次要冲突也缠绕其间,包括边境冲突、贸易利益、军事暗流等,其中,最重要且最受瞩目的是宗教问题。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 作者约翰内斯·布克哈特,先后在斯图加特、罗马、艾希施泰特、比勒菲尔德和波鸿从事研究工作,1991—2008年担任奥格斯堡大学近代早期史教授,现就职于欧洲文化史研究所。

《他们为什么杀人:人们何以变得暴力,我们对此能做什么》

[美]理查德·罗兹 著 王兢 张晓宁 译 
麦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0-8

人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又为什么会犯罪?这是一本研究犯罪专家的采访传记。理查德·罗兹在本书中追寻“犯罪学领域的达尔文”——朗尼·阿森斯的犯罪研究之路,从阿森斯的故事开始,关注他的研究,检视那些阿森斯并未研究的著名罪犯能否适用于他的学说,接着探索阿森斯的理论能否应用于其他文化、其它历史时期、以及战斗中的暴力折磨。本书主角朗尼·阿森斯生于一个暴力之家,当他在大学攻读犯罪学学位后,便致力于于“人为什么会变得暴力”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为数百名暴力罪犯做了深度访谈,这项努力持续了近十年,最终让他得到了“暴力化”这一发现。这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人的四阶段理论,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基因、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只要完整经历过这一阶段,都会沦为一名危险的暴力罪犯。

《他们为什么杀人》集合传记、犯罪学、社会学、知识史于一身,对于那些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变得暴力,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的人,这本书提供了指南。

作者理查德·罗兹,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其代表作《原子弹秘史》曾荣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

《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

晋永权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10

每个家庭的老相册里都能找到这样的照片。《佚名照》中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表现出近似的感觉、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照片也呈现出近似的环境和近似的尺幅。摄影师晋永权甄选了1500余幅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这四十年,是黑白影像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产生到鼎盛再到逐步松动的时期,全书分为人在户外、照相馆里、时代照等多个部分,可视为中国普通人四十年间的生活影像史。

正如标题所示,佚名照的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准确地说是因为所得渠道——购买于旧书、旧货市场,与照片拥有者阻隔,因而无以得到他们的准确信息。多年来,这些影像只在民间流传,自生自灭,难以进入官方叙事渠道,也不被大多数的拥有者认知与珍视,而与那些宣传照片比较,这些照片的拍摄手法也不被视为一流,可以从中看到照相师傅努力模仿宣传照片的痕迹,但总的来说,还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质。

晋永权,现为《大众摄影》杂志主编。著有《最后的汉族》(合著)、《出三峡记》、《江河移民》等。 

《幸福》

[美]丹尼尔·M.海布伦 著 肖舒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9

千百年来,幸福都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项衡量标准。幸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丰衣足食、功成名就、笑口常开、自得其乐……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称得上幸福?幸福的程度可以被精确测量吗?将幸福作为哲学命题思考可能会有所启发。这本书一反心灵鸡汤式的写作方法,从幸福是什么、生活满意度,作者讲述如何测量幸福以及幸福的来源,最终上升至跳出自我寻求美德与意义。作者说,全球各地对幸福的认知与追求是不同的,比如美国人更在意认可和参与感,亚洲人侧重的是协调感,前一种幸福带来的情绪是喜悦与兴奋,而后一种幸福包含着内心宁静、自信和情绪开朗等因素。

通过对幸福的解读,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彭凯平在序言中所说,希望人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一样”的幸福,用人文与进步的历史思想应对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是悲伤与痛苦。这本书也属于“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在心理学、道德伦理、人类福祉等领域深耕多年。著有《追求不幸:难以实现的福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