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丁真刷屏后,“理塘”搜索量猛增62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丁真刷屏后,“理塘”搜索量猛增620%

外来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旅游市场经营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全国争抢丁真背后的产业复苏

谁也想不到,全国各地文旅厅都在这个周末加了班,而且竟然还都是为了抢夺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就是丁真,这位20岁的康巴汉子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只是去小卖部买了两桶泡面,就啪的一下就成了顶流网红。甚至红到全国各地都在邀请他。

先是他的家乡邀请他为甘孜旅游代言,还拍了《丁真的世界》作为宣传片,令看脸完的网友们心动不已,好多人以为丁真是西藏的小伙,不仅炸出一大堆以为网友,还把话题刷上了热搜。

眼看着热度都让躺赢的西藏抢了去,四川也坐不住了,摇旗呐喊:其实丁真在四川,并且呼喊着和西藏开始了一场battle。随着热度不断上升,不仅四川西藏两省,也有更多调皮的省份下场蹭起了“争抢丁真”的热度。

不仅如此,昨晚著名外交官华春莹女士也连发推特,为丁真“打call”:一张灿烂、阳光、天真的微笑照片在网上走红后,丁真最近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明星。

有网友表示不解:一个靠脸走红的男孩,凭什么被官方争相追捧,还拿到了政府给的铁饭碗、拍起宣传片了?

靠脸不假,但据悉仅这短短一两周的发酵时间,政府已经凭借与丁真配合宣传,拉动了当地9成旅游经济。11月29日,来自携程网数据显示,“理塘”热度从11月20日起大涨,到11月最后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翻4倍。

和其他昙花一现的网红相比,显然丁真的意义与价值深远得多。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受资本寒冬和新冠黑天鹅双重打击,今年以来全球旅游产业一片萧条,损失达万亿。

在疫情反覆变化的背景下,受各地边境关闭和隔离政策的影响,不管是休闲旅游还是商务旅行,中国的出境游都预计将进一步转向国内游。

而直到第三季度,国内旅游才恢复七八成,并且主要以知名景点城市为主。因此丁真的出现,对于政府想要促进、带动境内游的大方向而言,可谓是一阵东风。

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如果中国出境游全面转化为国内游,则将于2021年为中国带来超过237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促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旅游和产业最大赢家。

中国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4.9%,是全球唯一国内生产总值正增长的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将提升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旅游产业创造厚实的复苏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航空公司现金流稳定,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持续恢复与发展的最大基石。

由此可见,2021年文旅产业的投资价值潜力巨大。

02、旅游产业未来发展「内容为王」

都说疫情改变了各行各业的生存方式,那么,未来旅游业的恢复方向是什么样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聚焦疫情、也不仅仅基于产业逻辑,还要观照更宏观的国际、国内的整体演进形势。

疫情之下,对内容的重投入,各大旅游平台已经形成了高度“默契”。

因为,如若遭遇C端持续受阻,旅游内容就会显得格外重要,至少是企业生路之一,以支撑2021年尤其上半年撑下去。

梁建章在不久前的「携程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携程明年会从内容、产品、供应链和质量四个方向深耕国内旅游市场。内容化成为携程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

在旅游企业家中,梁建章的战略嗅觉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其身体力行的“BOSS直播”,更是硬生生为携程开辟出一条路。图为梁建章进行“BOSS直播”时,为了直播趣味性尝试了多种扮相。

可见,旅游内容营销成为了不少大型旅游企业熬过2021的“金砖”,这种内容营销正穿透品牌营销、目的地形象展示、跨界传播、旅游产品销售、景区运营等多个环节。

连国务院都开始操心旅游业“线上营销”的事,李克强总理11月1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当前,旅游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包括游记、攻略、点评、音频、短视频、直播等等内容形式,不排除未来VR、AI等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渗透到旅游内容生态构建之中。

最早旅游内容赛道不被看好,是有“合理性”的。因为一方面,投资人看不清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也找不到利益点。而相比其他行业,旅游KOL的生产成本更高,产出更少,因为旅游消费本身就是低频消费、理性消费,“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因为太少才被标榜为“洒脱”,这与快消品的频次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一段决策周期中,除了消费者自身衍发出的主导性诉求,还需要“内容”端去培育消费欲望、去种草。旅游行业的“内容+电商”的优势也被凸显出来。

当前,一个很大的看点就是,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外部赛道对手对于传统旅游内容生态的挑战,特别是短视频对长图文的冲击。

根据小红书发布的《2019年小红书社区趋势报告》显示,美妆、旅游出行、时尚、文化娱乐、美食类内容位列社区内容生态前五位,旅游出行是小红书2019年仅次于美妆的第二大品类,仅民宿相关的笔记就有超过46万条,只是交易环节目前还很弱,属于“嫁接型”。

在抖音、快手、西瓜、火山依靠短视频集中崛起的2018年,不少目的地、景区被短视频塑造成现象级的“网红”。越来越多的旅游局、邮轮公司、山岳型景区、酒店、度假村等已经主动“接触”这一新兴内容营销手段。

一度,抖音播放量最高的视频中有30%是旅游相关,重庆“洪崖洞”、西安“摔碗酒”等风起云涌。抖音发布的《县域景点数据报告》显示,152个县域景点,抖音“打卡”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其中播放量最高的竟超17亿次。

直至本轮疫情之下,旅游“直播”之战,同样已经打花了,除了在线旅游平台,连传统的旅行社、景区、酒店等等都加入了战团;拼多多、虎牙等外赛道选手,也毫不犹豫加入争夺。

此次政府文旅部门携丁真入局,同样是旅游内容营销的变现。

携程的一个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包括“BOSS直播”、“周末探店”直播、“境外本地” 直播在内的携程直播矩阵所创造交易额累计超20亿元,产品核销率近5成的佳绩。

疫情之下,旅游内容生态已经进入狼烟四起局面,也反向证明这个赛道的“可行性”和“可塑性”。疫情之后,这个局面也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03、“大一统”VS“新势力”,投资者如何把握机会?

2021年仍拥有无限不确定性。旅游产业究竟是从内容走向交易更自然?还是从交易走向内容更顺利?旅游内容是最终“大一统”,还是不断有“新势力”出现?是综合内容平台更有发展后劲,还是垂直内容平台因专业性而更能实现垂直领域的领军?这些都值得观察。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普通人看好这个可塑性极强的领域,莽撞进入显然是不可取的,毕竟无数更大规模的资金都已折戟:

万达喊出转型文旅,到将文旅资产打包全部出售也不过数年光景;

作为一家影视上市公司,在2019年报中长城影视的实景娱乐板块占到总营收的一半以上,更因此前耗巨资收购9家旅行社而震惊业界;

磐京基金大闹大连圣亚董事会,一个月内数次举牌挑战国资大股东,造成双方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旅游行业拒绝资本市场野蛮人进入的要求下,要做到不设隐形栅栏挡住外来资本进入,外来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旅游市场经营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年间,就曾有业界疯传宜信财富母基金生态圈伙伴、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在入住中青旅之后,狂赚8.4倍后成功退出的资本市场美丽故事。

2009年7月1日,资本市场传来了个消息,大风投IDG以4412万人民币入股了乌镇旅游,占其15%的股份。4年之后,2013年7月23日,IDG成功退出,以4.14亿的价格将股份转给了中青旅。4年800%的收益率,年均200%!这样的数字,足以震撼资本市场。

不仅如此,另一宜信财富母基金生态圈伙伴——华创资本,也是进行旅游产业布局的一把好手,旗下投资的六人游旅行网提供的定制小团游,恰好符合了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由此可见,以更专业的投资角度进入、坐壁上观,而非冒然加入行业、成为参与者,才是更好的选择。对于持币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跟随专业机构投资,更可谓是一种最简单、轻松的策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3k
  • “泉”在济南过“五一”来袭,266项活动等您解锁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上涨1.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丁真刷屏后,“理塘”搜索量猛增620%

外来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旅游市场经营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全国争抢丁真背后的产业复苏

谁也想不到,全国各地文旅厅都在这个周末加了班,而且竟然还都是为了抢夺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就是丁真,这位20岁的康巴汉子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只是去小卖部买了两桶泡面,就啪的一下就成了顶流网红。甚至红到全国各地都在邀请他。

先是他的家乡邀请他为甘孜旅游代言,还拍了《丁真的世界》作为宣传片,令看脸完的网友们心动不已,好多人以为丁真是西藏的小伙,不仅炸出一大堆以为网友,还把话题刷上了热搜。

眼看着热度都让躺赢的西藏抢了去,四川也坐不住了,摇旗呐喊:其实丁真在四川,并且呼喊着和西藏开始了一场battle。随着热度不断上升,不仅四川西藏两省,也有更多调皮的省份下场蹭起了“争抢丁真”的热度。

不仅如此,昨晚著名外交官华春莹女士也连发推特,为丁真“打call”:一张灿烂、阳光、天真的微笑照片在网上走红后,丁真最近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明星。

有网友表示不解:一个靠脸走红的男孩,凭什么被官方争相追捧,还拿到了政府给的铁饭碗、拍起宣传片了?

靠脸不假,但据悉仅这短短一两周的发酵时间,政府已经凭借与丁真配合宣传,拉动了当地9成旅游经济。11月29日,来自携程网数据显示,“理塘”热度从11月20日起大涨,到11月最后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翻4倍。

和其他昙花一现的网红相比,显然丁真的意义与价值深远得多。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受资本寒冬和新冠黑天鹅双重打击,今年以来全球旅游产业一片萧条,损失达万亿。

在疫情反覆变化的背景下,受各地边境关闭和隔离政策的影响,不管是休闲旅游还是商务旅行,中国的出境游都预计将进一步转向国内游。

而直到第三季度,国内旅游才恢复七八成,并且主要以知名景点城市为主。因此丁真的出现,对于政府想要促进、带动境内游的大方向而言,可谓是一阵东风。

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如果中国出境游全面转化为国内游,则将于2021年为中国带来超过237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促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旅游和产业最大赢家。

中国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4.9%,是全球唯一国内生产总值正增长的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将提升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旅游产业创造厚实的复苏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航空公司现金流稳定,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持续恢复与发展的最大基石。

由此可见,2021年文旅产业的投资价值潜力巨大。

02、旅游产业未来发展「内容为王」

都说疫情改变了各行各业的生存方式,那么,未来旅游业的恢复方向是什么样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聚焦疫情、也不仅仅基于产业逻辑,还要观照更宏观的国际、国内的整体演进形势。

疫情之下,对内容的重投入,各大旅游平台已经形成了高度“默契”。

因为,如若遭遇C端持续受阻,旅游内容就会显得格外重要,至少是企业生路之一,以支撑2021年尤其上半年撑下去。

梁建章在不久前的「携程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携程明年会从内容、产品、供应链和质量四个方向深耕国内旅游市场。内容化成为携程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

在旅游企业家中,梁建章的战略嗅觉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其身体力行的“BOSS直播”,更是硬生生为携程开辟出一条路。图为梁建章进行“BOSS直播”时,为了直播趣味性尝试了多种扮相。

可见,旅游内容营销成为了不少大型旅游企业熬过2021的“金砖”,这种内容营销正穿透品牌营销、目的地形象展示、跨界传播、旅游产品销售、景区运营等多个环节。

连国务院都开始操心旅游业“线上营销”的事,李克强总理11月1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当前,旅游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包括游记、攻略、点评、音频、短视频、直播等等内容形式,不排除未来VR、AI等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渗透到旅游内容生态构建之中。

最早旅游内容赛道不被看好,是有“合理性”的。因为一方面,投资人看不清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也找不到利益点。而相比其他行业,旅游KOL的生产成本更高,产出更少,因为旅游消费本身就是低频消费、理性消费,“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因为太少才被标榜为“洒脱”,这与快消品的频次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一段决策周期中,除了消费者自身衍发出的主导性诉求,还需要“内容”端去培育消费欲望、去种草。旅游行业的“内容+电商”的优势也被凸显出来。

当前,一个很大的看点就是,来自抖音、小红书等外部赛道对手对于传统旅游内容生态的挑战,特别是短视频对长图文的冲击。

根据小红书发布的《2019年小红书社区趋势报告》显示,美妆、旅游出行、时尚、文化娱乐、美食类内容位列社区内容生态前五位,旅游出行是小红书2019年仅次于美妆的第二大品类,仅民宿相关的笔记就有超过46万条,只是交易环节目前还很弱,属于“嫁接型”。

在抖音、快手、西瓜、火山依靠短视频集中崛起的2018年,不少目的地、景区被短视频塑造成现象级的“网红”。越来越多的旅游局、邮轮公司、山岳型景区、酒店、度假村等已经主动“接触”这一新兴内容营销手段。

一度,抖音播放量最高的视频中有30%是旅游相关,重庆“洪崖洞”、西安“摔碗酒”等风起云涌。抖音发布的《县域景点数据报告》显示,152个县域景点,抖音“打卡”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其中播放量最高的竟超17亿次。

直至本轮疫情之下,旅游“直播”之战,同样已经打花了,除了在线旅游平台,连传统的旅行社、景区、酒店等等都加入了战团;拼多多、虎牙等外赛道选手,也毫不犹豫加入争夺。

此次政府文旅部门携丁真入局,同样是旅游内容营销的变现。

携程的一个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包括“BOSS直播”、“周末探店”直播、“境外本地” 直播在内的携程直播矩阵所创造交易额累计超20亿元,产品核销率近5成的佳绩。

疫情之下,旅游内容生态已经进入狼烟四起局面,也反向证明这个赛道的“可行性”和“可塑性”。疫情之后,这个局面也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03、“大一统”VS“新势力”,投资者如何把握机会?

2021年仍拥有无限不确定性。旅游产业究竟是从内容走向交易更自然?还是从交易走向内容更顺利?旅游内容是最终“大一统”,还是不断有“新势力”出现?是综合内容平台更有发展后劲,还是垂直内容平台因专业性而更能实现垂直领域的领军?这些都值得观察。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普通人看好这个可塑性极强的领域,莽撞进入显然是不可取的,毕竟无数更大规模的资金都已折戟:

万达喊出转型文旅,到将文旅资产打包全部出售也不过数年光景;

作为一家影视上市公司,在2019年报中长城影视的实景娱乐板块占到总营收的一半以上,更因此前耗巨资收购9家旅行社而震惊业界;

磐京基金大闹大连圣亚董事会,一个月内数次举牌挑战国资大股东,造成双方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旅游行业拒绝资本市场野蛮人进入的要求下,要做到不设隐形栅栏挡住外来资本进入,外来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旅游市场经营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年间,就曾有业界疯传宜信财富母基金生态圈伙伴、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在入住中青旅之后,狂赚8.4倍后成功退出的资本市场美丽故事。

2009年7月1日,资本市场传来了个消息,大风投IDG以4412万人民币入股了乌镇旅游,占其15%的股份。4年之后,2013年7月23日,IDG成功退出,以4.14亿的价格将股份转给了中青旅。4年800%的收益率,年均200%!这样的数字,足以震撼资本市场。

不仅如此,另一宜信财富母基金生态圈伙伴——华创资本,也是进行旅游产业布局的一把好手,旗下投资的六人游旅行网提供的定制小团游,恰好符合了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由此可见,以更专业的投资角度进入、坐壁上观,而非冒然加入行业、成为参与者,才是更好的选择。对于持币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跟随专业机构投资,更可谓是一种最简单、轻松的策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