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运气真好,朝鲜用战争为自己任性买单的风险在下降。全球糟糕的经济形势让各大国对发动战争解决朝核问题心存忌惮。
2月7日,朝鲜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后,美国、韩国、日本三国并没有采取强硬的军事反击手段。2月7至9日三天内,对美日韩三国表态和行动做动态分析,大致可看到制裁依然是首选政策工具。
中俄两国在对朝鲜制裁的态度上发生微妙分化。俄罗斯支持有限制裁朝鲜,而中国依然坚持恢复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俄罗斯对此持悲观态度。
一、奥巴马政府炫耀武力威吓朝鲜,并不想发动真正的战争
美国对朝鲜开战意愿并不强烈。2月7日,在朝鲜发射卫星后,奥巴马政府做出的第一个动作竟然是一个战略级的远期行动。据韩联社援引韩国国防部的消息称,美国和韩国决定,就朝鲜半岛部署美国制造的“萨德”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开始举行正式会谈。
要知道,此时美军陆海空及海军陆战队精锐部队云集朝鲜半岛,仅在日本军事基地部署的最先进F-22猛禽战机就达到了32架。美国如要针对朝鲜发射卫星发动现实打击,美军驻日韩基地的作战力量完成能够实现。
但奥巴马政府却舍近求远,没有发动现实打击,而采取了远期防御姿态。美国如此安排已暴露了奥巴马不愿开战的意愿。
以朝鲜现有的经济实力和核材料储备量而言,并不具备大规模制造出威胁到美国的远程核导弹。由此,美国不计成本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其真实用意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俄罗斯、中国比朝鲜更加反对美韩启动“萨德”谈判,俄罗斯警告,此举会引发东北亚新一轮军备竞赛。
日本对朝鲜动武的意图也不强烈。2月7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俄罗斯告诉日本,“在东北亚军事政治整体局势紧张背景下,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局势的重要性”。2月8日,岸田文雄表示,要求中国首先采取措施制裁朝鲜。同日,安倍也威胁,日本将加强对朝鲜的单边制裁。但仔细分析日本政府各级别官员的表态,都未发现对朝鲜动武的表态。并且,在朝鲜发射卫星当天,日本政府没有如之前宣称的那样,拦截朝鲜火箭。不过,日本却成功利用朝鲜发射卫星机会,把自己的导弹部署到宫古岛和石垣岛,这两个岛屿可以用于封锁中国海军军舰通过宫古海峡进出太平洋。
韩国政府也并没有对朝鲜动武的动作。2月9日,韩国国防部确认,朝鲜发射的“光明星4号”卫星正常进入目标轨道。韩国发布这个消息很微妙,这相对于为朝鲜政府发射卫星行为提供了信用担保行为。因为,此前国际社会一致认为朝鲜不是发射卫星,而是测试远程导弹技术。韩国证明朝鲜实际发射的的确是卫星,事实上就使国际社会没有指责朝鲜的空间。因为,朝鲜发射卫星可以被认为是合理利用外太空的权力。由此,韩国也可以为自己不对朝鲜发动现实打击提供借口。
朝鲜在战略上挑衅美国的同时,也在克制自己的行为,不给美韩发动现实打击提供机会。2月8日,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当天上午6时55分许,韩国海军在“北方界线”(NLL)附近对一艘朝鲜警备艇开火示警,朝鲜方面并没有反击,而是返回自己的边界内。
俄罗斯对朝鲜的态度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月7日,在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指出,安理会成员国表现出了少有的一致,同时谴责朝鲜的行动。现在安理会不得不就制定一揽子新的制裁措施进行磋商。但丘尔金提醒, 制裁“不应导致朝鲜出现某种人道或经济灾难”。由此,可表明,俄罗斯接受有限制裁朝鲜的方案。
同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坚持,有必要恢复对话,重启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但丘尔金对此表示悲观,他认为,在当前条件下,这种可能性很小。
现在,美日韩都一致要求中国首先对朝鲜进行制裁,俄罗斯接受有限制裁朝鲜,可能进一步往中国肩膀上加压力。目前对中国比较尴尬的是,朝鲜、韩国都对中国不满意。
中国倾向于朝鲜,韩国就加快部署萨德;中国倾向于韩国,朝鲜就不断搞事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在同时向朝鲜、韩国两个国家输送大量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却换来这两个国家不断要挟,实在尴尬。但中国又不能断了对朝鲜、韩国的经济利益输送。国际社会还在要求中国对朝鲜问题承担主要责任。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境地,进退两难。
目前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美国可能对朝鲜发动现实打击的可能。2月9日,白宫发言人厄内斯特,不排除美国对朝鲜采取单边行动。由此判断,从朝鲜宣布发射卫星到实际发射之间,美日韩口头宣称对朝鲜发动打击的可能性高达九成,但在朝鲜实际发射卫星后,打击可能性已大概下降到三成左右。
二、全球糟糕的经济形势让大国无心开战
2016年开年,全球糟糕的经济形势让美国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心存忌惮。最近,美国劳工部和美联储公布的就业数据并不理想,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出现疲软态势,奥巴马的战略重心还是在保美国经济增长上。
2月5日,美国劳工部宣布,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5.1万,此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万,表明就业增长放缓。
受此消息拖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25%。
2月8日,美联储公布重要数据,进一步佐证了美国劳工部数据的准确性。据美联储数据,美国1月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为0.4,为去年9月来最低,预期为2.5,映衬出上周五非农数据好坏参半的表现。同时美联储将12月的数据下修至2.3,原值为2.9。
美联储公布数据当天,欧美日股市大跌。美股盘间一度跌逾400点,欧股收盘创2年新低,日经指数下跌超过5%。
因此,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美日就没有多少意愿为了朝鲜,贸然发动战争。因为,朝鲜本身也并没有发动现实战争的意愿,金正恩目前主要精力也是在全力拼经济,其试验氢弹、发射卫星,无非是希望美国放松对朝鲜制裁,以及与朝鲜签订和平协议,好让朝鲜发展经济有宽松的国际环境。由此,对美国而言,朝核问题表面上看很紧张,实际上并不是美国第一要紧的事务。
再有,美国如果发动对朝鲜战争,可能获利的将是俄罗斯。战争必然刺激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这将让濒临破产的俄罗斯经济恢复元气。俄罗斯经济已经艰难到要缩减国家机关开支,并限产保油价的阶段。2月7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第一阶段大会上发言时表示,2016年国家机关将缩减10%开支。2月8日,俄罗斯准备减少5%的石油开采量,以换的沙特同意减产。苏联在1988年迫于当时的全球油价下跌50%影响,也曾实施石油限产,3年后,产量由5.688亿吨减少到4.62亿吨。1991年,苏联解体,虽然原因有很多,但苏联能源经济体系受到打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不发动对朝鲜的军事打击,可以继续保护美国经济增长,同时进一步压制俄罗斯经济,对美国战略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美国已将俄罗斯和中国同时列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对手,打击中俄才是美国战略的优先方向。
2月9日,美国发布2017年国防预算,总额为5827亿美元。早在2月2日时,美国国防部长阿什.卡特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表示,2017年国防预算中,将有75亿美元投入在中东地区,打击“伊斯兰国”;34亿美元投入到欧洲,遏制俄罗斯。实际上,这两部投入目标都是针对俄罗斯。
卡特同时表示,将投入714亿美元用于战略投资,其中70亿美元保卫国家虚拟边疆,未来5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350亿美元;81亿美元用于发展水下武器。美军这几项投入,卡特直言不讳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
卡特称:“俄中正在打造能在我们做出反应前就迅速实现目标的武器或者作战方式。正因如此,因为它们迄今的行为(从乌克兰到南海)国防部提高了俄中在我国防务计划和预算中的重要程度。”
既然中俄是美国主要战略对手,那么美国对朝鲜发动打击,就偏离了重点。由以上综合判断,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下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