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文文 史子杨
“美国有好莱坞,印度有宝莱坞,我们海南能不能成为中国的‘海莱坞’?”海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海南省电影局局长、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符宣国在12月6日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海南自由贸易港电影促进高峰论坛”上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如何在海南拍出更好的电影?如何跟海南自贸港新政策融为一体,获得更多帮助,创造更好的作品?对于海南而言,成为中国的“海莱坞”究竟还要走多久?
自贸港政策加持,未来可期
海南具有热带、亚热带的国家森林、海滩、湿地等丰富的影视拍摄资源,是天然的摄影棚,一年四季都可以满足影视拍摄的需要。
伴随着自贸港总体方案的发布及红利政策落地,许多电影公司、投资人、电影人都高度关注看好海南,纷纷来海南考察,投资意向强烈。像腾讯影业、阿里影业、爱奇艺等都在海南注册了分公司并开展实质性业务。众多电影企业在琼投资金,涵盖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电影制作、拍摄基地等诸多项目即将落地。
海南电影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虽然每年到海南拍摄的影视剧组数量不少,却没有形成像横店一样的成熟电影产业,引人深思。
如何吸引人才和资金来岛拍摄和制作电影?如何吸引更多的影视企业落地?自贸港总体方案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无限可能。海南自贸港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和美好未来。
第一,“零关税”政策的商品范围,包括企业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岛内进口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进口原辅料、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等。
目前我国的高端影视设备和器材还大量依靠进口,“零关税”使得海南未来可能成为国内影视设备、器材交易中心,开展电影产业硬件贸易。
第二,“低税率”有助于海南吸引和培育电影企业。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低税率”优惠政策,让国内外影视文化企业和从业者纷纷落户海南。
截至目前,海南省文化影视公司注册机构达2000多家,比今年6月自贸港总体方案发布以前增加了600多家,其中有影视制作资质的300多家。
值得关注的是,海口今年5月出台了《海口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从影视企业落户、吸引知名电影创作人投资设立影视企业、影视摄制从业人员奖励、影视作品播映等多个方面给予奖励支持。例如,针对落户海口的影视企业除了给予税收优惠,还给予每年100至400万元的奖励。
正是因为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退税和拍片补贴上的政策优势吸引了阿里布局海南。“目前,我们有一部剧正在三亚拍摄,一部综艺明年2月在陵水要开拍,还有两部电影筹拍在三亚,一部在儋州。”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阿里影业已经在海南布局电影产业,目前已有近300人的团队在海南,还要布局体育赛事行业。
第三,“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和“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政策让海南电影产业引进人才和企业的视野不只局限于国内,更可以放眼全球。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及企业,做大做强电影企业的规模,为海南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指出中国目前有横店、中影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基地。以2018年开业的青岛基地东方影都为例,其拥有四十个摄影棚,两千多亩地,有三十多个制品车间,拍了像《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这样大的科幻电影。海南影视基地可以进行差别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水中拍摄、外景拍摄,这样的条件是国内很多基地不具备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贸港的优势,在人财物的开放度、税收和外国人入境落地签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影视基地不具备的。
大地影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群谈到自贸港的“契机”时坦言:中国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将成为海南电影人的机会。大地集团在全国有一千多家影院,在海南岛有五家影院,同时也注册了电影投资制作公司。希望能够享受海南自贸港更多的优惠政策,从立项开始到实际拍摄,再到后期,整体的作品完成都在海南实现。
“我觉得海南岛不一定要拘泥于拍海南的故事,海南岛是天赐给中国电影的好地方。”著名导演王晶说,海南是一个天然影棚,可以借助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电影人来海南拍戏、工作。王晶透露,明年要来海南拍戏。

电影节,定义下一种可能
今年,疫情下的电影业无奈的走进了难熬的冬季,但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这个12月的如期开幕,为电影业的冬天增添明亮和温暖。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在朝着成为自贸港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努力。在国际交流平台的吸引下,本届电影节全国优秀作品云集,百花争艳,今年电影节共收到114个国家报名影片4376部,同比增长293%。
在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在引进外资、配套政策、吸引人才方面优势明显,推动电影业全面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海南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少数民族、原生态的生态文化等等,海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发展中有很多的故事或者典型人物是可以深入挖掘的。”坏猴子影业CEO、制片人王易冰呼吁青年电影人可以到海南寻求发展的机会,也希望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可以为电影人打造更具有包容性的发展空间。
讲好海南故事更要好的创作氛围和场所,海南天然的优势具有吸引力。
作为多年生活工作在中国的外籍人士,东山松影剧社联合创始人,盐之影业董事长、制作人、监制乔青山表达了对海南的情怀,希望结合自身的好莱坞资源,引进好莱坞公司,吸引好莱坞大导演、大编剧、制片人来到海南进行创作。
好的政策和好的自然条件,自然就会促进电影产业的集聚。
《看电影》出版人三木依托《看电影》杂志的平台,在海口建立国际影视文创中心,希望为电影制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平台。
期待海南以电影节为重要抓手,打造全产业链的电影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电影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靠独特自然环境和自贸港政策红利,引进优质资本,建立健全标准化、专业化的电影拍摄服务体系。着力打通电影上下游全产业链,探索一条海南特色的电影产业发展模式,实施电影+的融合式发展,将电影产业进行跨界延伸,推动海南形成电影与文旅、文创、艺术、教育、时尚、娱乐、科技等行业企业共生共融良好局面。以电影交流为契机,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电影节加强与国外电影制作合作,推动有关中国文化的电影对外传播,展现中国文化内涵和特点。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为电影业提供下一种可能。

电影人,来和海南约会吧
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是不平凡的一年,直至年底,电影圈才真正热闹起来。
众所周知,电影从创作到制作、发行、放映,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任何地区和事物发展应该有它的个性和差异化,海南的电影产业应该怎么更有特色的发展?海南的更多优势是什么?
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国家电影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小组领导成员刘建中感慨,海南确实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不管是地理、人文、环境、气候都是它的优势,对创作来说有广阔资源。
自贸港总体方案发布后,设备的进口、先进技术跟踪、国际资本合作恰恰是海南利用自贸港这个优势可做的。电影技术、后期制作对电影的发展非常重要,希望海南自贸港能够推出更多优惠政策,汇聚新技术、新设备,吸引更多电影人到海南进行电影后期制作。当更多电影人熟悉海南后,他们在进行电影拍摄、剧本创作等前端开发时,就会更多关注到海南,进而带动海南电影产业链从后往前逐渐延伸发展。刘建中说,特别期待海南利用自贸港优势发展领先的电影技术基地。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这种情况下你的差异化凸显,能不吸引人吗?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演员是海南的一个短板,甚至可以说,海南鲜有专业本土演员。即便有的寥寥数个,也不会长期待在海南。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坦言,影视拍摄过程中需要的资源跟人才,海南条件比横店、舟山、厦门等城市还是稍微弱一点,我们筹拍剧集和综艺时还是深有有体会的。比如,需要从内陆城市运人来,群演就是其中一例,我们在海南举办户外音乐节综艺节目,还要从内陆城市运很多音乐粉丝来海南,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伴随着2019年8月,海南电影学院开工,预计2021年3月建成,并将在2021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员以及三亚学院电影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电影学院已经成立并招收学员。必将为未来海南电影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带来更为强劲的力量。
海口经济学院·好莱坞华都影视学院院长周石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在3到5年的时间,打造成为影视人才的培养基地,影视艺术的创意中心,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有人说海南是中国电影人新地标,在出品人、制片人、演员梁静看来,中国电影是海南新名片。梁静认为海南除了特色的红色娘子军文化、侨乡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外,更具有吸引力的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自贸港能有更多的政策吸引专业的电影人,在电影体系的每个环节打造闭环经济,让海南和电影发展得到充分地融合。“明年将会在海南进行电影取景,接下来将扩大在海南的投资。”
众所周知,印度电影业非常发达,每年能产出约2000部电影,堪称世界之最。但提及印度电影,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宝莱坞,比如近年来抢滩中国的印度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摔跤吧爸爸》这几部家喻户晓的印度电影都是出自宝莱坞基地。
作为印度电影产业的代名词,宝莱坞吸引着许多影视巨头和规模各异的其他相关公司,有着较为成熟的明星机制,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超写实类型题材等等,使得宝莱坞电影的崛起乘上了东风。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政府的加持。以电影节为例,印度政府十分重视电影节的举办,印度国际电影节与我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日本的东京国际电影节是亚洲仅有的三个A类国际电影节。从2000年开始,印度国际电影节开始把颁奖礼放在海外举行,一来可以提高宝莱坞电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二来也为印度电影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渠道。
反观地处世界神奇“黄金旅游带”,可以全年全域全时取景拍摄的“天然摄影棚”海南正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园建设、培养和引进各类电影人才、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为电影企业发展提供丰厚滋养和优质环境。相信有好的政策,海南这个天然的摄影棚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影视创作基地之一。希望更多的电影人和海南携手同行,讲好海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海南成为“海莱坞”还远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