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都在说新零售转型,连锁商超得看看账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都在说新零售转型,连锁商超得看看账期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结算账期属于商业机密,投资者很难看到。不过,在财务报表中,有一个指标可以近似推导出账期。

文丨诗与星空

2019年年报显示,经过十几年的亏损,京东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盈利。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电商企业之一,京东长期亏损,为什么还会有投资方孜孜不倦的支持呢?

投资方当然不会是傻瓜,之所以坚持投资,是因为在京东亏损的时候看到了它盈利的方向:经营性现金流。

十多年来,绝大多数年份,京东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是正数。一家亏损企业,维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正数的秘诀是什么呢?

是账期。

京东不断的扩大营收规模,京东的营收从2011年的211亿激增到2019年的5769亿。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引入的供应商也越来越多,50天左右的账期,导致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就日积月累成了巨款。

也就是说,就算京东一直亏,只要规模不断增加,京东手里就会一直有钱。

账期的套路,线下零售商玩了几十年。

1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结算账期属于商业机密,投资者很难看到。不过,在财务报表中,有一个指标可以近似推导出账期。

它就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该指标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营运能力分析范畴。

我们选取了A股几家营收额比较靠前的零售巨头进行对比(中百销售额也比较大,不过被永辉参股,算是永辉系,不参与分析),永辉超市、步步高、家家悦和三江购物,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数据显示,永辉超市和三江购物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非常接近,近年来都在55天左右,上下浮动不大。

永辉被腾讯、京东注资,三江被阿里参股,不是没有道理的。

让我们再看一下这四家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巧了,存货周转天数大多也在50天上下。

50多天的账期意味着什么?

账期越长,意味着零售企业越强势,但账期过长对供应商是影响积极性的,50多天的账期是最佳账期。

一方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大致和存货周转天数差不多,说明公司销售完商品后和供应商结算比较及时,不占压供应商的资金;另一方面,不靠长期占压供应商资金牟利,公司资金周转比较优异,盈利质量比较好。

2零售企业的毛利

随着电商行业的冲击,线下零售企业的毛利被压缩的越来越低,近年来普遍在20%左右。如果不能保证足够多的销售额和足够低的费用控制,线下零售企业极有可能做成亏损。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对比四家零售企业,毛利率惊人的一致,都在20%-25%之间。

虽然毛利率接近,但四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又有一定的区别。

1、永辉超市的生鲜。从做生鲜起家,如今,永辉的核心商品就是生鲜和食品。生鲜占比接近一半,生鲜的毛利率并不算高,在15%左右。

2、三江购物的食品。三江购物的商品构成也是以生鲜和食品为主,不过食品占比更高,超过52%。三江购物的毛利主要靠食品带动,22%左右。

3、步步高的家电。和其他连锁商场不同的是,步步高是做家电起家的,所以公司的家电业务占比较高。目前,公司的百货业务毛利率14.56%左右,超市和家电业务毛利率16.53%左右。

4、家家悦的核心业务是生鲜和化洗,其中生鲜业务占比超过50%,毛利率在17.39%左右。

总体来看,生鲜和食品是大部分连锁商超的主力商品,虽然毛利率不高,但销售额较大,给企业带来充裕的现金流。

3疫情期间,连锁商超的自救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尤其是上半年宅在家里不出门,很多商超损失惨重。

在疫情期间,各零售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千方百计提升销售额。由于大部分菜市场在疫情期间关闭,连锁商超坚持疫情期间继续营业,销量不降反增。

1、永辉超市在疫情中心区域的门店比较多,永辉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广大员工坚守岗位,积极备货,确保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商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三江购物共有 52 家门店已上线“淘鲜达”业务;优化“三江云菜 APP”,引进“饿了么”,实现全渠道统一管理,提升顾客线上购物体验;疫情催化直播效应,公司尝试了各类网红、民生、时令等商品的线上直播和到店自提的模式,提升了销售。

3、步步高则走了一条另类路线,“抗疫助农”已覆盖全国上百个农产区,每天采购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近300吨,包括广东徐闻的辣椒、玉米,福建和四川的萝卜、牙白,山东的黄瓜、苦瓜等等,已为全国各地1000多户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4、家家悦利用“家家悦优鲜”线上平台,推动 O2O 及社区团购业务与线下实体店的融合,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和到店到家服务,丰富顾客的购物体验。

4新零售转型

2016年起,阿里和腾讯纷纷抛出新零售概念。并分别注资零售企业,尝试在新赛道上竞争。

其中,阿里系的代表是大润发,腾讯系的代表是永辉超市。

三江购物比较特殊,虽然被阿里注资,但阿里并没有谋求控制权。以阿里的一贯作风,这是因为阿里会广撒网,然后对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再进一步投资,获取控制权。

什么是新零售?

笔者认为,所谓新零售,就是新支付,也就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

两大巨头投资线下商超,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多少投资收益,而是因为大润发、永辉超市在各大城市覆盖数亿人口,让这些人口习惯使用移动支付,才是阿里和腾讯的终极目标。

线下移动支付是一个数万亿的大蛋糕,短短几年,移动支付就把银行卡赶尽杀绝,如今线下商超基本是移动支付的天下。

和现金、银行卡支付不同,基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移动支付,从支付开始,就实现了客户信息的采集,基于大数据,腾讯和阿里实现了客户精准画像,搭建了完善的生态链。在不打扰客户的前提下,大数据甚至知道你需要什么。

普通线下商户如果不依赖阿里腾讯,甚至无法做到对客户的触达,寸步难行。

也正是这个原因,精明的苏宁早早就投奔了阿里,依托阿里强大的流量扶持,实现营收规模不断跨越。

即便是暂时没有“站队”的步步高和家家悦,也在结算环节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并引入了线上营销平台。

新零售转型成为所有零售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刚需,而所有的新零售转型,最终依赖的还是两大巨头的流量。

以永辉超市为例,公司在财报中称,开展精准营销,借助大数据,定向触达潜在顾客,在朋友圈领券后自动插入卡包/跳转永辉生活小程序,对老客促活、新客拉新。

不难发现,商超上市公司们虽然表面上变化不大,但骨子里已经变了。无论是触达用户的信息化手段,还是送货上门的物理手段,都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把用户吸引到超市,大型商超们绞尽脑汁,用廉价鸡蛋吸引老年顾客、到周边小区派发广告、开通超市大巴车… …

就差送货上门了。

没错,送货上门。

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从超市配送到家业务爆发式增长。

最后一公里,是电商行业必争之地。

被腾讯和京东注资后,公司很好的和京东物流链结合起来。京东到家连接公司超市门店 485家。为了做实最后一公里,京东甚至收购了达达,如今达达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阿里则依托饿了么平台,将旗下超市整合其中,也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新零售是很大一盘棋,经过疫情的考验,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都在说新零售转型,连锁商超得看看账期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结算账期属于商业机密,投资者很难看到。不过,在财务报表中,有一个指标可以近似推导出账期。

文丨诗与星空

2019年年报显示,经过十几年的亏损,京东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盈利。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电商企业之一,京东长期亏损,为什么还会有投资方孜孜不倦的支持呢?

投资方当然不会是傻瓜,之所以坚持投资,是因为在京东亏损的时候看到了它盈利的方向:经营性现金流。

十多年来,绝大多数年份,京东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是正数。一家亏损企业,维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正数的秘诀是什么呢?

是账期。

京东不断的扩大营收规模,京东的营收从2011年的211亿激增到2019年的5769亿。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引入的供应商也越来越多,50天左右的账期,导致拖欠供应商的款项就日积月累成了巨款。

也就是说,就算京东一直亏,只要规模不断增加,京东手里就会一直有钱。

账期的套路,线下零售商玩了几十年。

1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结算账期属于商业机密,投资者很难看到。不过,在财务报表中,有一个指标可以近似推导出账期。

它就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该指标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营运能力分析范畴。

我们选取了A股几家营收额比较靠前的零售巨头进行对比(中百销售额也比较大,不过被永辉参股,算是永辉系,不参与分析),永辉超市、步步高、家家悦和三江购物,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数据显示,永辉超市和三江购物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非常接近,近年来都在55天左右,上下浮动不大。

永辉被腾讯、京东注资,三江被阿里参股,不是没有道理的。

让我们再看一下这四家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巧了,存货周转天数大多也在50天上下。

50多天的账期意味着什么?

账期越长,意味着零售企业越强势,但账期过长对供应商是影响积极性的,50多天的账期是最佳账期。

一方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大致和存货周转天数差不多,说明公司销售完商品后和供应商结算比较及时,不占压供应商的资金;另一方面,不靠长期占压供应商资金牟利,公司资金周转比较优异,盈利质量比较好。

2零售企业的毛利

随着电商行业的冲击,线下零售企业的毛利被压缩的越来越低,近年来普遍在20%左右。如果不能保证足够多的销售额和足够低的费用控制,线下零售企业极有可能做成亏损。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对比四家零售企业,毛利率惊人的一致,都在20%-25%之间。

虽然毛利率接近,但四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又有一定的区别。

1、永辉超市的生鲜。从做生鲜起家,如今,永辉的核心商品就是生鲜和食品。生鲜占比接近一半,生鲜的毛利率并不算高,在15%左右。

2、三江购物的食品。三江购物的商品构成也是以生鲜和食品为主,不过食品占比更高,超过52%。三江购物的毛利主要靠食品带动,22%左右。

3、步步高的家电。和其他连锁商场不同的是,步步高是做家电起家的,所以公司的家电业务占比较高。目前,公司的百货业务毛利率14.56%左右,超市和家电业务毛利率16.53%左右。

4、家家悦的核心业务是生鲜和化洗,其中生鲜业务占比超过50%,毛利率在17.39%左右。

总体来看,生鲜和食品是大部分连锁商超的主力商品,虽然毛利率不高,但销售额较大,给企业带来充裕的现金流。

3疫情期间,连锁商超的自救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尤其是上半年宅在家里不出门,很多商超损失惨重。

在疫情期间,各零售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千方百计提升销售额。由于大部分菜市场在疫情期间关闭,连锁商超坚持疫情期间继续营业,销量不降反增。

1、永辉超市在疫情中心区域的门店比较多,永辉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广大员工坚守岗位,积极备货,确保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商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三江购物共有 52 家门店已上线“淘鲜达”业务;优化“三江云菜 APP”,引进“饿了么”,实现全渠道统一管理,提升顾客线上购物体验;疫情催化直播效应,公司尝试了各类网红、民生、时令等商品的线上直播和到店自提的模式,提升了销售。

3、步步高则走了一条另类路线,“抗疫助农”已覆盖全国上百个农产区,每天采购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近300吨,包括广东徐闻的辣椒、玉米,福建和四川的萝卜、牙白,山东的黄瓜、苦瓜等等,已为全国各地1000多户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4、家家悦利用“家家悦优鲜”线上平台,推动 O2O 及社区团购业务与线下实体店的融合,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和到店到家服务,丰富顾客的购物体验。

4新零售转型

2016年起,阿里和腾讯纷纷抛出新零售概念。并分别注资零售企业,尝试在新赛道上竞争。

其中,阿里系的代表是大润发,腾讯系的代表是永辉超市。

三江购物比较特殊,虽然被阿里注资,但阿里并没有谋求控制权。以阿里的一贯作风,这是因为阿里会广撒网,然后对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再进一步投资,获取控制权。

什么是新零售?

笔者认为,所谓新零售,就是新支付,也就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

两大巨头投资线下商超,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多少投资收益,而是因为大润发、永辉超市在各大城市覆盖数亿人口,让这些人口习惯使用移动支付,才是阿里和腾讯的终极目标。

线下移动支付是一个数万亿的大蛋糕,短短几年,移动支付就把银行卡赶尽杀绝,如今线下商超基本是移动支付的天下。

和现金、银行卡支付不同,基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移动支付,从支付开始,就实现了客户信息的采集,基于大数据,腾讯和阿里实现了客户精准画像,搭建了完善的生态链。在不打扰客户的前提下,大数据甚至知道你需要什么。

普通线下商户如果不依赖阿里腾讯,甚至无法做到对客户的触达,寸步难行。

也正是这个原因,精明的苏宁早早就投奔了阿里,依托阿里强大的流量扶持,实现营收规模不断跨越。

即便是暂时没有“站队”的步步高和家家悦,也在结算环节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并引入了线上营销平台。

新零售转型成为所有零售行业不得不面对的刚需,而所有的新零售转型,最终依赖的还是两大巨头的流量。

以永辉超市为例,公司在财报中称,开展精准营销,借助大数据,定向触达潜在顾客,在朋友圈领券后自动插入卡包/跳转永辉生活小程序,对老客促活、新客拉新。

不难发现,商超上市公司们虽然表面上变化不大,但骨子里已经变了。无论是触达用户的信息化手段,还是送货上门的物理手段,都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把用户吸引到超市,大型商超们绞尽脑汁,用廉价鸡蛋吸引老年顾客、到周边小区派发广告、开通超市大巴车… …

就差送货上门了。

没错,送货上门。

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从超市配送到家业务爆发式增长。

最后一公里,是电商行业必争之地。

被腾讯和京东注资后,公司很好的和京东物流链结合起来。京东到家连接公司超市门店 485家。为了做实最后一公里,京东甚至收购了达达,如今达达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阿里则依托饿了么平台,将旗下超市整合其中,也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新零售是很大一盘棋,经过疫情的考验,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