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圣又归来:为什么《西游记》改编热成为了大直男癌们的噩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圣又归来:为什么《西游记》改编热成为了大直男癌们的噩梦?

中国电影再解决不好女明星的培养问题,观众你们就只能看越来越多的《西游记》电影!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导演郑保瑞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现在同《美人鱼》《澳门风云3》一起在影院热映。这部影片我还没有看,因此只是本文写作的缘起。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绝大部分的影评和分析文章,视野总是局限在写作对象狭窄封闭的文本之中,就影片来说影片。其实如果能加入些历史的视野和比较,将影片放置在一个开放的时空坐标系中考量,那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可能更有启发意义。

很多人讥讽影评对电影产业的贡献不大,这只能用两个观点来反驳:

(1)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影评,是一种思维生产的高级游戏。本来就没有必要推动电影产业,也不是给电影产业的同行们看的; 

(2)影评也可以对电影工业产生推动作用。前提是,影评要洞悉文本之于电影史发展脉络的意义,并结合今时今日的语境,给出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

我个人认为,以《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为代表的近年一大批《西游记》改编电影,让所有人看到了《西游记》作为超级IP的诸多可能性。但恰恰忽视了这背后暗藏的一个巨大隐患。

诚如文本耸动夸张的标题所展示的,基于全体中国人文化共识的《西游记》改编电影,为什么会成为大直男癌们的噩梦?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把《西游记》电影拍摄的历史简单回溯一下,便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看《西游记》电影?

大概在整整的90年前,也就是1927年,姚苏凤奉命为上海影戏公司编了一本内容十分详实精彩的《西游记第一集:盘丝洞》特刊。 

这本册子收录了范吟秋写的一篇题为《西游记与电影》的文章,试摘录一段:

西游记在民众文学的地位,社会心理的关系,那是不用说得。真可说是无论男女老少都欢喜的。更可说是百读不厌,百看不倦的。不然怎可流传得这般长久这般广遍呢。况且西游记的材料,是不仅限于一种性质。神怪之中,更参酌言情、滑稽之中,连带武侠,有时更含有侦探。众妙毕集,诸美兼收。真是可歌可泣,亦惊亦喜。既有这样的剧本,再加以名家的导演周至,明星的表演美善,摄影的清晰,制片的精良。一经开映,他的成绩,他的效果,那一定可以开吾国电影界的新纪元咧。

这一段写得已经非常的清晰漂亮:首先,《西游记》有IP价值,“无论男女老少都欢喜”;第二,《西游记》文本是杂揉性的,可以复合各种类型。

中国人向来很有经济头脑。所以,这么一个大IP,能没人追捧吗?

所以中国第一个《西游记》拍摄高峰,就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文本,就有“上海影戏”的《盘丝洞》(1927)、《续盘丝洞》(1929)、“明星”的《车迟国唐僧斗法》(1927)、《新西游记》(1929-1930,共拍摄3集)、“长城画片公司”的《哪吒出世》(1927)、《火焰山》(1928)以及“邵氏”公司的前身“天一”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1926)、《西游记女儿国》(1927)、《铁扇公主》(1927)、《西游记莲花洞》(1928)……

看看,那会儿不比今天热闹多了,两三年不到,十几部《西游记》电影。

非常可惜,上述文本今天几乎消失殆尽,有幸2014年电影资料馆把挪威发现的《盘丝洞》搜集了回来。虽然已经残了,只剩下68分钟,但也绝对称得上是国宝了。

但,热闹归热闹,有一个现象请一定注意:这些《西游记》电影的风评并不是太好,影史上少有记载,更难说有高评价了。尤其——女明星特别不爱提这些影片。

“明星”公司的《西游记》系列,都是由当时的红星胡蝶演的。但我查遍了胡蝶的回忆录,对此系列只字不提。不提倒罢了,她偏偏引用了龚稼农的一段话,为自己的内心代言:

一个电影演员,无不希望自己多拍文艺片,藉以磨练深度的演技,或以高深的艺术修养,表现于有价值的、而又为观众怀念回味的艺术作品中,俾不致在沧桑的银海里,轻易地被影迷淡忘。(《蝴蝶回忆录》,台北:联经,1986,P56)

这句话说的很明白,那会儿但凡是有点水平的女明星,其实都不太愿意演这种片子。像胡蝶,从天一公司转到明星公司,本是心心念念于郑正秋老夫子电影作为“社会教育之良导师”的理念,结果一来,发现“明星”公司跟别的公司一样,还是让她拍《火烧红莲寺》《西游记》这样的大IP,自己又有十几口子家人要养,没办法也只能干了。但是内心,不是那么太开心是肯定的。

此外,什么类型一但拍多了,也就不那么赚钱了。

下图是上海影戏的出品一览表。在但杜宇的公司里,基本上《西游记》这种神怪片并不占主导。《盘丝洞》虽然让公司大赚了一笔,但好年头一过,到了1929年《续盘丝洞》(据记载,这还是一部穿越性的非典型时装《西游记》电影),已经就亏损了,舆论更是恶评连连。

等到三十年代一到,国难当头,国民政府索性把武侠神怪一禁,都别拍了。

对于观众而言,看这种电影,一般都是冲着魔幻、72般变化、视效去的,一般也不会太关注明星的演技。尤其女明星,在此类电影里,更是多以搔首弄姿的妖精形象出现,吃不到唐僧肉不说,最后多半还被一只毛猴打死,谁心里能爽啊?

除非“FF小姐”殷明珠小姐这种,本身导演和老板就是自己家老公,赚的钱都是自己的,演也就演了。

通常,女明星在此类电影中,型塑上受到公司控制和剥削,叙事上也毫无个性可言。

总而言之,《西游记》电影某种程度上,一直都是女明星的黑洞。

当然,《西游记》电影还是一直在拍。

我们来简单看看,葛格家藏的30年代之后在上海尤其是后来香港拍摄的一系列《西游记》电影的宣传彩页。

最近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也会做一系列的《西游记》老电影展映,在香港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从中可见,无论是卡通片、还是国语片、粤语片,女明星都不是此类电影的主打。

即便名字叫《铁扇公主》,主角也并不是她。

这最后一张“国泰”的《孙悟空大闹香港》(1968),要重点来谈一谈。

这涉及到60年代中期“邵氏”、“国泰”(前身是“电懋”)掀起的又一轮《西游记》改编大战。

邵氏的代表导演是何梦华,国泰的代表导演是唐煌。很有意思,两人过去都是著名的文艺片导演,后来都改行拍了武侠片或神怪动作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股风潮大概是从1965年开始出现的。在《香港影画》1967年第12期登载了一篇《从邵氏公司近期制片计划展望香港影业趋势》中,作者谈到:

这,使到邵氏当前的“大牌”和最热门的新人,都加入了古装武侠片的拍摄热潮中。还有以时装片起家的导演何梦华,及“占士邦”片专家的罗维,也担起了拍古装片的旗帜,去为古代豪杰,创造行侠仗义的故事来。这些都是罕见的现象。

曾经有过这么推测:邵氏会一连串开拍这许多古装武侠片,是由《独臂刀》的收入闯越一百万大关引起。我个人认为:这种推测最多只对了一半。

作为一个庞大机构,它的政策决不会因某些问题和某一片子影响,而有所变更及附和的。我以为邵氏这次的集中或者较集中于武侠片子的铸造,是在调节它的产品,调节它的市场,和让观众获得调节的机会。

那为什么要调节呢?我们先从结果看。

1965年,邵氏与南韩的申氏公司合拍《观世音》,这里使用了今天又死灰复燃的“一本双拍”模式(比如《重返20岁》),一个男主角,中韩两个女主角,同时套拍,以节约资本,针对不同的市场。

上图中,申相玉在指导《观世音》时,先是自己的老婆崔银姬演,李丽华在后面候场。岔一嘴,这位申相玉,后来还被朝鲜特工绑架给金家拍了好多年电影,也是一个人间传奇了。

请注意,《西游记》里也有观音,但申相玉这个《观世音》还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是女明星做主导的。

同年,何梦华开拍《西游记》(1965),这是华语影史第一部以彩色宽银幕为技术噱头的影片。说是《西游记》,其实讲得就是开篇唐僧收徒取经的一段。

邵氏公司为师徒四人,一共准备了六个唐僧,五个孙悟空,两个猪八戒,三个沙和尚一共16个人选,最后由邵逸夫邵老六自己亲自挑出了人选。下图,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今天看来,真得相当恐怖。

还是我们的马德华伯伯,看起来顺眼。

《西游记》这么一开拍,就没打住,后来又连续拍了《铁扇公主》、《女儿国》和《盘丝洞》。

一般“邵氏”一拍,“国泰”肯定就坐不住了。要不然这俩公司为啥老闹什么“双胞案”呢。

但“国泰”没有走纯古装的路子,而是回到了但杜宇《续盘丝洞》的模式,走古装、时装相结合的穿越路子,请《六月新娘》《长腿姐姐》《云裳艳后》的著名导演唐煌掌镜,1968年拍摄了《孙悟空大闹香港》。

这当中的孙悟空是由著名小生田青主演的。现在,葛格也是接受无能了。

田青变装时装戏后,就立马有趣上相的多了。

1970年,“国泰”再拍《孙悟空再闹香港》。仍然由唐煌和田青合作。

这一系列,与其说是在拍《西游记》,更可以说,是借西游记,映射香港的生活百态。

但上述这些电影,无论是“邵氏”的,还是“国泰”的,都只算是热闹了一阵儿,影响力今天看来也是有限的。

而且,这些《西游记》电影几乎完全是“让女明星走开”的。

邵氏公司在拍摄《西游记》时,原本有意让自己的头牌凌波小姐反串饰演唐僧,结果没想到,凌波和当年的胡蝶一样,压根对拍神怪片,尤其是对当和尚完全不感兴趣,只能作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结论:但凡《西游记》电影被集中地大量改编时,往往都是女明星地位被弱化的时代。

如果说,二十年代,女明星是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那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基本就快没有女明星可用了。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期,曾经是华语女明星的巅峰时代,也是葛格最心心念念的电影黄金时代。

到了1964年之后,事态有了极大的转变。邵氏的林黛自杀了,电懋的尤敏、葛兰嫁人息影了;再过几年,乐蒂又突然暴毙。左派香港公司由于文革的原因,搞得一塌糊涂,夏梦、石慧和陈思思也没戏拍了。再加上李丽华、欧阳莎菲逐步老了,银坛可算是一片凄风冷雨。

如果,大家喜欢收集香港电影老杂志,你就会有感觉: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封面各个都是大美女;到了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女明星开始凋落,杂志封面,已经就没几个眼熟能看的了。

中国电影杂志的封面,向来都由女明星垄断。

从上海时代开始,过去各种电影杂志的封面,几乎是不登载男明星的。

可到了70年代的香港,就已经“堕落”成这样了:

所以,我们回到前面《从邵氏公司近期制片计划展望香港影业趋势》一文所讲到的“调节”问题。

所谓“调节”,就是要把过去女明星主导的阴柔美学转变成男明星主导的阳刚美学;把公司过去主打的文艺片转变成武侠片和神怪片。

不是因为社会和观众不需要女明星,而是没有号召力强的女明星可用。

而武侠片和神怪片,可以最低程度地减少电影工业对女明星的依赖。

因此,讲了这么半天,我们回到今天要谈论的主题:当一个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西游记》改编题材——无论是《大圣归来》,《万万没想到》还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样的电影扎堆儿成为最热门话题的时候,可能便意味着:

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女明星资源基本枯竭的时代。

大家想想今天我们最卖座的那些电影,有哪些是女明星为主导的?香港影坛早已没落,台湾女星不成大器,内地女星——章子怡、赵薇、周迅、徐静蕾、李冰冰、范冰冰这黄金的一代,基本上都奔四或者已经过四了。

看看《美人鱼》里,演得最差的,就是两个女明星,根本扛不起来。

当一个国家的银幕上,连有吸引力的女明星都几近枯竭的时候,大直男癌们能不夜夜噩梦吗?

从根儿上说,女明星的落寞和颓败,也是长期中国社会男女性别结构失调的必然结果。因为女明星没落,所以小鲜肉登场,替代效应。

这都是盛世危言哪!葛格现在很焦虑,但又生不出女儿来(生出来也不一定能当明星不是?),只能最后把一句话拍在这:

中国电影再解决不好女明星的培养问题,观众你们就只能看越来越多的《西游记》电影!不信走着瞧!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深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圣又归来:为什么《西游记》改编热成为了大直男癌们的噩梦?

中国电影再解决不好女明星的培养问题,观众你们就只能看越来越多的《西游记》电影!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导演郑保瑞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现在同《美人鱼》《澳门风云3》一起在影院热映。这部影片我还没有看,因此只是本文写作的缘起。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绝大部分的影评和分析文章,视野总是局限在写作对象狭窄封闭的文本之中,就影片来说影片。其实如果能加入些历史的视野和比较,将影片放置在一个开放的时空坐标系中考量,那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可能更有启发意义。

很多人讥讽影评对电影产业的贡献不大,这只能用两个观点来反驳:

(1)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影评,是一种思维生产的高级游戏。本来就没有必要推动电影产业,也不是给电影产业的同行们看的; 

(2)影评也可以对电影工业产生推动作用。前提是,影评要洞悉文本之于电影史发展脉络的意义,并结合今时今日的语境,给出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

我个人认为,以《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为代表的近年一大批《西游记》改编电影,让所有人看到了《西游记》作为超级IP的诸多可能性。但恰恰忽视了这背后暗藏的一个巨大隐患。

诚如文本耸动夸张的标题所展示的,基于全体中国人文化共识的《西游记》改编电影,为什么会成为大直男癌们的噩梦?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把《西游记》电影拍摄的历史简单回溯一下,便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看《西游记》电影?

大概在整整的90年前,也就是1927年,姚苏凤奉命为上海影戏公司编了一本内容十分详实精彩的《西游记第一集:盘丝洞》特刊。 

这本册子收录了范吟秋写的一篇题为《西游记与电影》的文章,试摘录一段:

西游记在民众文学的地位,社会心理的关系,那是不用说得。真可说是无论男女老少都欢喜的。更可说是百读不厌,百看不倦的。不然怎可流传得这般长久这般广遍呢。况且西游记的材料,是不仅限于一种性质。神怪之中,更参酌言情、滑稽之中,连带武侠,有时更含有侦探。众妙毕集,诸美兼收。真是可歌可泣,亦惊亦喜。既有这样的剧本,再加以名家的导演周至,明星的表演美善,摄影的清晰,制片的精良。一经开映,他的成绩,他的效果,那一定可以开吾国电影界的新纪元咧。

这一段写得已经非常的清晰漂亮:首先,《西游记》有IP价值,“无论男女老少都欢喜”;第二,《西游记》文本是杂揉性的,可以复合各种类型。

中国人向来很有经济头脑。所以,这么一个大IP,能没人追捧吗?

所以中国第一个《西游记》拍摄高峰,就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文本,就有“上海影戏”的《盘丝洞》(1927)、《续盘丝洞》(1929)、“明星”的《车迟国唐僧斗法》(1927)、《新西游记》(1929-1930,共拍摄3集)、“长城画片公司”的《哪吒出世》(1927)、《火焰山》(1928)以及“邵氏”公司的前身“天一”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1926)、《西游记女儿国》(1927)、《铁扇公主》(1927)、《西游记莲花洞》(1928)……

看看,那会儿不比今天热闹多了,两三年不到,十几部《西游记》电影。

非常可惜,上述文本今天几乎消失殆尽,有幸2014年电影资料馆把挪威发现的《盘丝洞》搜集了回来。虽然已经残了,只剩下68分钟,但也绝对称得上是国宝了。

但,热闹归热闹,有一个现象请一定注意:这些《西游记》电影的风评并不是太好,影史上少有记载,更难说有高评价了。尤其——女明星特别不爱提这些影片。

“明星”公司的《西游记》系列,都是由当时的红星胡蝶演的。但我查遍了胡蝶的回忆录,对此系列只字不提。不提倒罢了,她偏偏引用了龚稼农的一段话,为自己的内心代言:

一个电影演员,无不希望自己多拍文艺片,藉以磨练深度的演技,或以高深的艺术修养,表现于有价值的、而又为观众怀念回味的艺术作品中,俾不致在沧桑的银海里,轻易地被影迷淡忘。(《蝴蝶回忆录》,台北:联经,1986,P56)

这句话说的很明白,那会儿但凡是有点水平的女明星,其实都不太愿意演这种片子。像胡蝶,从天一公司转到明星公司,本是心心念念于郑正秋老夫子电影作为“社会教育之良导师”的理念,结果一来,发现“明星”公司跟别的公司一样,还是让她拍《火烧红莲寺》《西游记》这样的大IP,自己又有十几口子家人要养,没办法也只能干了。但是内心,不是那么太开心是肯定的。

此外,什么类型一但拍多了,也就不那么赚钱了。

下图是上海影戏的出品一览表。在但杜宇的公司里,基本上《西游记》这种神怪片并不占主导。《盘丝洞》虽然让公司大赚了一笔,但好年头一过,到了1929年《续盘丝洞》(据记载,这还是一部穿越性的非典型时装《西游记》电影),已经就亏损了,舆论更是恶评连连。

等到三十年代一到,国难当头,国民政府索性把武侠神怪一禁,都别拍了。

对于观众而言,看这种电影,一般都是冲着魔幻、72般变化、视效去的,一般也不会太关注明星的演技。尤其女明星,在此类电影里,更是多以搔首弄姿的妖精形象出现,吃不到唐僧肉不说,最后多半还被一只毛猴打死,谁心里能爽啊?

除非“FF小姐”殷明珠小姐这种,本身导演和老板就是自己家老公,赚的钱都是自己的,演也就演了。

通常,女明星在此类电影中,型塑上受到公司控制和剥削,叙事上也毫无个性可言。

总而言之,《西游记》电影某种程度上,一直都是女明星的黑洞。

当然,《西游记》电影还是一直在拍。

我们来简单看看,葛格家藏的30年代之后在上海尤其是后来香港拍摄的一系列《西游记》电影的宣传彩页。

最近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也会做一系列的《西游记》老电影展映,在香港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从中可见,无论是卡通片、还是国语片、粤语片,女明星都不是此类电影的主打。

即便名字叫《铁扇公主》,主角也并不是她。

这最后一张“国泰”的《孙悟空大闹香港》(1968),要重点来谈一谈。

这涉及到60年代中期“邵氏”、“国泰”(前身是“电懋”)掀起的又一轮《西游记》改编大战。

邵氏的代表导演是何梦华,国泰的代表导演是唐煌。很有意思,两人过去都是著名的文艺片导演,后来都改行拍了武侠片或神怪动作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股风潮大概是从1965年开始出现的。在《香港影画》1967年第12期登载了一篇《从邵氏公司近期制片计划展望香港影业趋势》中,作者谈到:

这,使到邵氏当前的“大牌”和最热门的新人,都加入了古装武侠片的拍摄热潮中。还有以时装片起家的导演何梦华,及“占士邦”片专家的罗维,也担起了拍古装片的旗帜,去为古代豪杰,创造行侠仗义的故事来。这些都是罕见的现象。

曾经有过这么推测:邵氏会一连串开拍这许多古装武侠片,是由《独臂刀》的收入闯越一百万大关引起。我个人认为:这种推测最多只对了一半。

作为一个庞大机构,它的政策决不会因某些问题和某一片子影响,而有所变更及附和的。我以为邵氏这次的集中或者较集中于武侠片子的铸造,是在调节它的产品,调节它的市场,和让观众获得调节的机会。

那为什么要调节呢?我们先从结果看。

1965年,邵氏与南韩的申氏公司合拍《观世音》,这里使用了今天又死灰复燃的“一本双拍”模式(比如《重返20岁》),一个男主角,中韩两个女主角,同时套拍,以节约资本,针对不同的市场。

上图中,申相玉在指导《观世音》时,先是自己的老婆崔银姬演,李丽华在后面候场。岔一嘴,这位申相玉,后来还被朝鲜特工绑架给金家拍了好多年电影,也是一个人间传奇了。

请注意,《西游记》里也有观音,但申相玉这个《观世音》还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是女明星做主导的。

同年,何梦华开拍《西游记》(1965),这是华语影史第一部以彩色宽银幕为技术噱头的影片。说是《西游记》,其实讲得就是开篇唐僧收徒取经的一段。

邵氏公司为师徒四人,一共准备了六个唐僧,五个孙悟空,两个猪八戒,三个沙和尚一共16个人选,最后由邵逸夫邵老六自己亲自挑出了人选。下图,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今天看来,真得相当恐怖。

还是我们的马德华伯伯,看起来顺眼。

《西游记》这么一开拍,就没打住,后来又连续拍了《铁扇公主》、《女儿国》和《盘丝洞》。

一般“邵氏”一拍,“国泰”肯定就坐不住了。要不然这俩公司为啥老闹什么“双胞案”呢。

但“国泰”没有走纯古装的路子,而是回到了但杜宇《续盘丝洞》的模式,走古装、时装相结合的穿越路子,请《六月新娘》《长腿姐姐》《云裳艳后》的著名导演唐煌掌镜,1968年拍摄了《孙悟空大闹香港》。

这当中的孙悟空是由著名小生田青主演的。现在,葛格也是接受无能了。

田青变装时装戏后,就立马有趣上相的多了。

1970年,“国泰”再拍《孙悟空再闹香港》。仍然由唐煌和田青合作。

这一系列,与其说是在拍《西游记》,更可以说,是借西游记,映射香港的生活百态。

但上述这些电影,无论是“邵氏”的,还是“国泰”的,都只算是热闹了一阵儿,影响力今天看来也是有限的。

而且,这些《西游记》电影几乎完全是“让女明星走开”的。

邵氏公司在拍摄《西游记》时,原本有意让自己的头牌凌波小姐反串饰演唐僧,结果没想到,凌波和当年的胡蝶一样,压根对拍神怪片,尤其是对当和尚完全不感兴趣,只能作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结论:但凡《西游记》电影被集中地大量改编时,往往都是女明星地位被弱化的时代。

如果说,二十年代,女明星是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那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基本就快没有女明星可用了。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期,曾经是华语女明星的巅峰时代,也是葛格最心心念念的电影黄金时代。

到了1964年之后,事态有了极大的转变。邵氏的林黛自杀了,电懋的尤敏、葛兰嫁人息影了;再过几年,乐蒂又突然暴毙。左派香港公司由于文革的原因,搞得一塌糊涂,夏梦、石慧和陈思思也没戏拍了。再加上李丽华、欧阳莎菲逐步老了,银坛可算是一片凄风冷雨。

如果,大家喜欢收集香港电影老杂志,你就会有感觉: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封面各个都是大美女;到了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女明星开始凋落,杂志封面,已经就没几个眼熟能看的了。

中国电影杂志的封面,向来都由女明星垄断。

从上海时代开始,过去各种电影杂志的封面,几乎是不登载男明星的。

可到了70年代的香港,就已经“堕落”成这样了:

所以,我们回到前面《从邵氏公司近期制片计划展望香港影业趋势》一文所讲到的“调节”问题。

所谓“调节”,就是要把过去女明星主导的阴柔美学转变成男明星主导的阳刚美学;把公司过去主打的文艺片转变成武侠片和神怪片。

不是因为社会和观众不需要女明星,而是没有号召力强的女明星可用。

而武侠片和神怪片,可以最低程度地减少电影工业对女明星的依赖。

因此,讲了这么半天,我们回到今天要谈论的主题:当一个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西游记》改编题材——无论是《大圣归来》,《万万没想到》还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样的电影扎堆儿成为最热门话题的时候,可能便意味着:

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女明星资源基本枯竭的时代。

大家想想今天我们最卖座的那些电影,有哪些是女明星为主导的?香港影坛早已没落,台湾女星不成大器,内地女星——章子怡、赵薇、周迅、徐静蕾、李冰冰、范冰冰这黄金的一代,基本上都奔四或者已经过四了。

看看《美人鱼》里,演得最差的,就是两个女明星,根本扛不起来。

当一个国家的银幕上,连有吸引力的女明星都几近枯竭的时候,大直男癌们能不夜夜噩梦吗?

从根儿上说,女明星的落寞和颓败,也是长期中国社会男女性别结构失调的必然结果。因为女明星没落,所以小鲜肉登场,替代效应。

这都是盛世危言哪!葛格现在很焦虑,但又生不出女儿来(生出来也不一定能当明星不是?),只能最后把一句话拍在这:

中国电影再解决不好女明星的培养问题,观众你们就只能看越来越多的《西游记》电影!不信走着瞧!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深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