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上海女生跟随江西农村的男生回江西老家过年,经过一路颠簸后,吃上了未来婆家人做的年夜饭。较差的就餐和居住环境、毫无卖相可言的碗筷和菜品,这让上海女生当晚就决定分手并逃离江西农村。
她将这顿年夜饭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吐露了自己这场遭遇,还表示家里人一直反对她与农村男生交往。此事一经曝出便引发无数评论,其中不乏对上海女生人品和道德的指责,甚至煽动了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我赞同对该上海女生网上曝光除夕农村遭遇的批判,因为这是对其前男友和家人的极其不尊重。想必这桌卖相不好的年夜饭也是男生家人精心准备的,是他们尽了极大努力所能做到的,上海女生应该理解。
但是我不赞同对上海女生因此提出分手的道德批判。首先,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上海女生有做选择的权力,没有谁能为她嫁给江西农村男生过得幸福打包票。
而我更想说的是,上海女生不嫁给江西农村男生或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来自山东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热爱农村人的淳朴。但我也深知在这种非优越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性格是有缺陷的,甚至与城市中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同龄人是两类人。
而这种性格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即使经过长久的城市生活,也难以抹平很多方面的缺陷。而这两种人一旦生活在一起,必然会产生矛盾,因为他们在生活习惯、看问题的方式、习俗、眼界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甚至心理上都是格格不入的。
可能更让城市女受不了还不是男方的性格问题,而是男方农村的家庭根深蒂固的“农村思维“。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要感谢我的爱人。她在遭遇许多难以理解的“农村思维”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隐忍和宽容,虽然自己内心十分痛苦。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城市女生都可以做到这种理解与宽容,而这就意味着接踵而至的家庭矛盾。
自古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但是在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却总要让富家女爱慕穷男人,我想这是因为作者想要表达爱情的纯真无瑕,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然而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生活是两家人的事情。
爱情确实是纯真无瑕、美轮美奂的,但现实生活却是真实而残酷的。“门当户对”本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方式,体现了和谐的美,是中庸之道,虽然曾被当做抨击封建流毒的靶子。
我没有看过城市女嫁农村男之后的离婚率数据,但是通过身边的许多例子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想要生活幸福的难度极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春节回谁家过年?有多少夫妻因此事闹到离婚?
用农村思维看,春节就必须回男方家过年。但是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独生女的家庭没有亲人陪伴的春节是多么的凄冷?因此女方不想遵守农村思维,而男方及家庭则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此矛盾不可调和。
类似农村思维与现代思维之间碰撞的例子比比皆是,小到饭菜口味、讲话方式、接人待物、生活习惯等等都可能爆发矛盾与争吵。
如果说“门当户对”是规避婚姻客观矛盾的重要因素,这并不为过。但是“爱情”却总是不期而遇,而且爱情总会发生在谈婚论嫁之前,这也就让很多婚姻难以顾及“门当户对”。
但是一个女人想要嫁给一个男人的时候,我想这个男人身上总会有一种独特的光辉吸引着她,即使这个男人衣衫褴褛、满面尘灰也难以掩盖这种光辉,因为这种特有的光辉让女人即使经历各种挫折和现实的残酷也不会放弃。
因为女人相信他一定可以带给她幸福!恰恰这种奇妙的感觉会支撑她忘记痛苦,宽容缺陷,感化坚冰,否则结局肯定是一拍两散。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我想文章开头的上海女生在江西男生身上并没有找到那种让她信赖,不言放弃的光辉,否则这顿卖相不好的年夜饭也绝不会吃出分手的结果来。
作者系《融合之道》《解密小米》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