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女文青“卧底”硅谷,发现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女文青“卧底”硅谷,发现了什么?

黑客文化与资本导向的技术商在资本面前谈论商业前景,对用户谈论自由、天性,就能利用这种矛盾获得最多的关注和支持。

文|郑渝川  

《神秘硅谷》这本书的作者安娜·维纳现为《纽约客》撰稿人,专注于有关硅谷、创业公司文化和技术的写作。这本书曾以连载形式引发广泛关注,在2018年就被环球影业买下了影视改编版权。

这是很有趣的一点,说明这本书清晰而犀利的呈现了好莱坞专业编剧、硅谷技术员和创业家自身不能呈现的硅谷的复杂性,揭示了硅谷神秘魅力和深刻矛盾所在。

书作者是从纽约转去硅谷的,原先从事出版工作,因为同为出版社编辑的男友不忠,所以跳槽。书作者是个女文青,在跳槽之处对于硅谷、互联网科技行业知之甚少,但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计算机编程最初还是美国军方主导的项目时,写代码的人几乎都是女的,这个事实也足以驳斥贬低女性智商、认为女性不能胜任编程代码工作的性别歧视论调。但几十年过去了,科技行业的从业大军现如今的的确确主要是男性为主,女性在其间一般扮演的是辅助角色,这是隐性的社会歧视和排斥行为累积的产物。

当然对于安娜·维纳来说,这也意味着,她本人想要谋求一份硅谷的工作,反倒不是那么困难。脱离美国的出版业,对于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在书中说,“我认识的每个(出版业的女)助理暗地里都依赖某种第二收入来源:编辑、调酒师、女招待、慷慨的亲戚”。虽然如此,但出版业仍然吸引了她这样的文学女青年从业,忍受着很差的薪酬待遇。

2013年,安娜·维纳进入了一家与出版业其实有关的高科技创业公司:电子书创业公司。但这家公司还是在纽约。不断有人告诉她,高科技行业最有希望的发展地点在旧金山。她就去了一家位于硅谷的数据分析创业公司面试。

数据分析创业公司毫无疑问套用了谷歌的面试题模式,要求面试者回答诸如“美国人每年吃掉的比萨有多少平方英尺”、“一架飞机能够装下多少个兵乒球”等刁钻的问题。谷歌创建了这类面试题的模式,又率先宣称这类面试题的考察结果与录用员工的绩效结果没有直接关系,但并不影响其他创业公司套用其模式。因为这类问题可以很好的让面试者陷入窘迫。

事实证明,哪怕是没有经过科学、工程类大学专业的培养,具备良好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就能帮助入职者适应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工作。在这家公司,安娜·维纳发现,创业者(公司老板)对于用户隐私以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是竭力所能通过“上帝模式”来调用用户的一切数据,让这些数据服务于本企业的也无需求或是转售给第三方。这类公司通常会在成长为“独角兽”的前后,才会比照法律建立相应的合规体系。

在技术导向正确,又被客户和投资者看好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工作,是一件看上去很愉快的事。其实,硅谷总是充斥着矛盾:黑客文化(代表海盗精神、自由、开源)与资本导向的技术商业化思路从来就是矛盾的,创业者(创业企业家)如果善于扮演两面人:在资本面前谈论商业前景,对用户谈论自由、天性,就能利用这种矛盾获得最多的关注和支持。有意思的是,善于扮演两面人的创业家也能赢得员工的青睐,让员工几乎全身心,“充满干劲、陶醉其中”,对公司的发展成长充满自豪。写到这里,我终于有些理解为什么企业家会把“996”工作制说成是“福报”了。

《神秘硅谷》书中说,“斯诺登事件”曝出,美国政府的庞大监控项目曝光后时,供职于硅谷科技公司的员工们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高科技创业公司逾越界限侵犯隐私的做法在美国可谓屡见不鲜,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这门生意的基石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也就拿住了这些企业的软处,从而肆无忌惮的在新技术、技术服务项目中安插木马后门。

硅谷的神秘性很大程度上在于推行着与美国绝大多数城市、地区都相差很大的文化、价值观念,但这又与华尔街人士追求狂放、激情、刺激甚至主动追求迷幻、宿醉的做法相合。这或许是虽然硅谷企业大大有别于华尔街投资支持的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前者常常是民主党政客的热情赞助者,后者则更青睐于推崇放松监管的共和党政客,双方的生活方式却高度相合。

硅谷和华尔街也有着同样的职场氛围,那就是女性不仅是陪衬、扮演辅助角色,也是成功人士捕猎的对象——硅谷企业家和华尔街精英,常常公开场合道貌岸然的支持性别平等,但私底下却热情的参与对女性的骚扰。女性还是硅谷和华尔街在道德上获得优势的一种旗帜,通过雇佣没有科技背景/金融背景的女性,来彰显道义优越性。

安娜·维纳越来越觉得自己与硅谷的节奏格格不入。硅谷技术精英大多坚信可以通过数据来改善世界,通过永无止境的优化让世界各种事物都平复到最高速、最简洁的版本。至于这种版本的世界,可以容纳多少人,可以滋养多少人,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虽然按理说关照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但硅谷科技企业甚至不愿意为之分担责任,纷纷选择在美国以外的避税胜地注册。相比之下,像安娜·维纳这样被雇佣来作为陪衬的女性非技术人员,其实更适应的是相对缓慢的节奏、更有人情味儿的工作和生活。但这些注定距离追求成功的她或者他越来越远。

所评图书:

书名:《神秘硅谷》

作者:(美)安娜·维纳

译者:唐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女文青“卧底”硅谷,发现了什么?

黑客文化与资本导向的技术商在资本面前谈论商业前景,对用户谈论自由、天性,就能利用这种矛盾获得最多的关注和支持。

文|郑渝川  

《神秘硅谷》这本书的作者安娜·维纳现为《纽约客》撰稿人,专注于有关硅谷、创业公司文化和技术的写作。这本书曾以连载形式引发广泛关注,在2018年就被环球影业买下了影视改编版权。

这是很有趣的一点,说明这本书清晰而犀利的呈现了好莱坞专业编剧、硅谷技术员和创业家自身不能呈现的硅谷的复杂性,揭示了硅谷神秘魅力和深刻矛盾所在。

书作者是从纽约转去硅谷的,原先从事出版工作,因为同为出版社编辑的男友不忠,所以跳槽。书作者是个女文青,在跳槽之处对于硅谷、互联网科技行业知之甚少,但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计算机编程最初还是美国军方主导的项目时,写代码的人几乎都是女的,这个事实也足以驳斥贬低女性智商、认为女性不能胜任编程代码工作的性别歧视论调。但几十年过去了,科技行业的从业大军现如今的的确确主要是男性为主,女性在其间一般扮演的是辅助角色,这是隐性的社会歧视和排斥行为累积的产物。

当然对于安娜·维纳来说,这也意味着,她本人想要谋求一份硅谷的工作,反倒不是那么困难。脱离美国的出版业,对于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在书中说,“我认识的每个(出版业的女)助理暗地里都依赖某种第二收入来源:编辑、调酒师、女招待、慷慨的亲戚”。虽然如此,但出版业仍然吸引了她这样的文学女青年从业,忍受着很差的薪酬待遇。

2013年,安娜·维纳进入了一家与出版业其实有关的高科技创业公司:电子书创业公司。但这家公司还是在纽约。不断有人告诉她,高科技行业最有希望的发展地点在旧金山。她就去了一家位于硅谷的数据分析创业公司面试。

数据分析创业公司毫无疑问套用了谷歌的面试题模式,要求面试者回答诸如“美国人每年吃掉的比萨有多少平方英尺”、“一架飞机能够装下多少个兵乒球”等刁钻的问题。谷歌创建了这类面试题的模式,又率先宣称这类面试题的考察结果与录用员工的绩效结果没有直接关系,但并不影响其他创业公司套用其模式。因为这类问题可以很好的让面试者陷入窘迫。

事实证明,哪怕是没有经过科学、工程类大学专业的培养,具备良好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就能帮助入职者适应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工作。在这家公司,安娜·维纳发现,创业者(公司老板)对于用户隐私以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是竭力所能通过“上帝模式”来调用用户的一切数据,让这些数据服务于本企业的也无需求或是转售给第三方。这类公司通常会在成长为“独角兽”的前后,才会比照法律建立相应的合规体系。

在技术导向正确,又被客户和投资者看好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工作,是一件看上去很愉快的事。其实,硅谷总是充斥着矛盾:黑客文化(代表海盗精神、自由、开源)与资本导向的技术商业化思路从来就是矛盾的,创业者(创业企业家)如果善于扮演两面人:在资本面前谈论商业前景,对用户谈论自由、天性,就能利用这种矛盾获得最多的关注和支持。有意思的是,善于扮演两面人的创业家也能赢得员工的青睐,让员工几乎全身心,“充满干劲、陶醉其中”,对公司的发展成长充满自豪。写到这里,我终于有些理解为什么企业家会把“996”工作制说成是“福报”了。

《神秘硅谷》书中说,“斯诺登事件”曝出,美国政府的庞大监控项目曝光后时,供职于硅谷科技公司的员工们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高科技创业公司逾越界限侵犯隐私的做法在美国可谓屡见不鲜,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这门生意的基石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也就拿住了这些企业的软处,从而肆无忌惮的在新技术、技术服务项目中安插木马后门。

硅谷的神秘性很大程度上在于推行着与美国绝大多数城市、地区都相差很大的文化、价值观念,但这又与华尔街人士追求狂放、激情、刺激甚至主动追求迷幻、宿醉的做法相合。这或许是虽然硅谷企业大大有别于华尔街投资支持的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前者常常是民主党政客的热情赞助者,后者则更青睐于推崇放松监管的共和党政客,双方的生活方式却高度相合。

硅谷和华尔街也有着同样的职场氛围,那就是女性不仅是陪衬、扮演辅助角色,也是成功人士捕猎的对象——硅谷企业家和华尔街精英,常常公开场合道貌岸然的支持性别平等,但私底下却热情的参与对女性的骚扰。女性还是硅谷和华尔街在道德上获得优势的一种旗帜,通过雇佣没有科技背景/金融背景的女性,来彰显道义优越性。

安娜·维纳越来越觉得自己与硅谷的节奏格格不入。硅谷技术精英大多坚信可以通过数据来改善世界,通过永无止境的优化让世界各种事物都平复到最高速、最简洁的版本。至于这种版本的世界,可以容纳多少人,可以滋养多少人,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虽然按理说关照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但硅谷科技企业甚至不愿意为之分担责任,纷纷选择在美国以外的避税胜地注册。相比之下,像安娜·维纳这样被雇佣来作为陪衬的女性非技术人员,其实更适应的是相对缓慢的节奏、更有人情味儿的工作和生活。但这些注定距离追求成功的她或者他越来越远。

所评图书:

书名:《神秘硅谷》

作者:(美)安娜·维纳

译者:唐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