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网综合世纪佳缘发布的2015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数据,就单身男女交友方式、孤单指数、对待异性知己和恋人出轨态度等热点指标做出区域对比分析。此次调查全国有效样本为14687份,男女比例为1:1。
熟男抢手,90后妹子却愁嫁
由于此次网调是面向世纪佳缘会员随机投放问卷,因而样本的年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不同年龄层的交友需求度。数据显示,此次调查80后参与人数最多,其中80后男性占参调男性总量的62%,80后女性占参调女性总量的52%;而90后男女则分别占比16%和25%,由此可看出90后女性相较男性,对恋爱结婚更有紧迫感。
网调样本的年龄分布
年轻群体对恋爱结婚的迫切程度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男女对最佳婚龄的认知区别。调查显示,女性认为自身最佳婚龄为24岁-31岁,而男性认为自己在25岁-33岁间结婚最合适。同时,男性对女性最佳婚龄的设定要比女性自身感知平均小一岁,女性则给男性最佳婚龄长了一岁。显然,男性更喜欢年轻妹子,女性希望丈夫更成熟。
基友完败女友,男性孤独感远超女性
联机组队、喝酒烤肉、台球搓麻、虐筐健身......好哥们的活动项目不仅种类繁多,还遍布线上线下,怎么看都比闺蜜间的逛吃带劲。然而调查证明各年龄段、各学历层、各收入层的男性,其孤独指数都高于同类别女性。
单看年龄层分布,男女均是年龄越小孤独指数越高。看来“单身久了,孤独久了,就习惯了”这句话,还是有现实依据的。此外,孤独指数与学历和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低学历、低收入的人孤独感明显更高。如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男性,其孤独指数比硕士及以上男性高11分。
不同地区间的男女孤独指数也有明显差别,数据显示,在北京、广东、山东、河南等27个重点省份中,河南男性的孤独指数最高,为78分,上海男性最低,为67分;而女性孤独感最强的则是山东,为73分,江西最低为60分。新疆是男女孤独感相差最悬殊的省份,男性孤独指数比女性高13分。青岛是调查中女性孤独指数最高的城市,高达77分。
专家认为,人的情感得不到理解,或者难以得到共鸣时容易产生孤独感。学会恰当的表达情感,转移情感注意力,分解负面情感,会大大降低孤独感的比重。相较而言,女性在这一点比男性更为擅长,高学历人群也拥有更多的情感表达和分解方式。“而90后这一群体相比70后、80后更加有个性,更加特立独行,他们往往追求个性不喜欢跟同龄人表现的一样,也更难打开心扉,这样他们的内心会更觉得孤独,因为找不到能跟自己引起共鸣的人。”
逼婚无用,单身最烦父母介绍相亲
数字时代,交友方式更加多元,但比起通过婚恋应用或线下聚会结识陌生人,仍是熟人间的推荐更受欢迎。不过,父母介绍却是单身男女们较反感的。
数据显示,单身男女找对象最青睐死党/闺蜜介绍,其次是同事介绍,且都认为父母介绍不太靠谱,但整体上女性对父母介绍的接受度更高。而对于社交软件,男性将其用于交友的意愿更高。36%的男性会用QQ群、微信群交友,而只有21%的女性会做这种尝试。而青岛男性最青睐的交友方式是聚会/沙龙,60%的比重在全国23个重点城市中居首。
不过,尽管对父母介绍兴趣不足,可单身男女们还是十分看重父母对恋情的认可的,尤其是女生。只有11%的女性和15%男性会无视父母意见,一意孤行;完全听取父母意见的女性占25%,比男性高13个百分点。但也有部分地区的姑娘比较“叛逆”,15%的上海女性选择不理会父母建议,是全国此选项比重最高的省份。而在重点城市中,昆明有16%的单身女性拒绝父母意见,比对应项的男性比重还高3个百分点。
青岛小哥在父母意见上不用做出太多决择,因为有一半的青岛男性择偶不会受到父母干涉。此外恋情中死党/闺蜜的看法也比较重要,但只有“众口一词”时才会触发关注。
脱单看实力,男性工资得是女性2倍
虽然说恋爱不能太物质,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和婚姻还是需要物质基础来保障的。近年来,各地的恋爱支出随物价攀升,“谈不起”、“娶不起”成为不少单身男女的感慨。
所谓恋爱起步价是指单身男女对理想对象收入的最低要求,这一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层表现出明显差异。从全国范围看,女性认为理想伴侣的最低月薪为6701元,男性的预期则为3398元,约为前者1/2。
地区数据方面,华南地区的男性和华北地区的女性恋爱起步价最高。具体到城市,则是北京男性对女方月收入要求最高,为5082元;深圳女性对男方月收入要求最高,为9269元。青岛男女则期待对方月薪分别是3641元和6563元。总之照调查中各地单身男女对恋人收入的期待来看,俩人一月赚不到7千块钱是别想谈恋爱了。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可见很多要求也就是那么一想,穷归穷,恋爱总是要谈的。
全国及不同地区的恋爱起步价对比
以年龄划分,恋爱起步价则呈“两端低,中间高”分布。90后与70前单身男女对理想对象的收入要求明显低于80后和70后,其中70前女性的恋爱起步价仅为5301元,比倒数第二低的90后女性还少1233元。
不同年龄段的恋爱起步价(蓝男红女)
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找对象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降低条件,数据显示,男性会在33岁时放宽要求,女性为31岁。外形、年龄是单身男女首先放弃的标准,但房车和户口始终是没商量余地的硬性条件。
少年有套路,90后爱把知己变恋人
“男女之间是否有纯友谊?”是个经常会被拿来讨论的话题,此次调查证明,大部分人愿意相信有,却不允许异性知己出现在自己的恋人身边。全国范围内,超六成单身男女认为男女间有纯友谊,可只有两成左右人不介意恋人有异性知己。有77%的70前男性认可异性间的纯友谊,是各年龄段中比重最高的,而70前女性则正好相反,59%的比重是各年龄层中最低的。
那么“蓝颜蓝颜,蓝着蓝着就绿了”,这句话又有几分正确?调查显示有过异性知己的男性中有48%曾想过将女知己发展成恋人,高出女性20个百分点。90后明显比前辈们更懂得玩暧昧,无论男女,想把异性知己发展成恋人的比重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在重点省份和城市中,山西男性最有意愿把女知己变成女友,比重高达60%;青岛则相反,有49%的女性希望把身边的蓝颜攻略成男朋友。
与青岛姑娘转化蓝颜同样积极的是在社交平台上秀恩爱的青岛小哥们。原本以为北方汉子是感情内敛的,却没想到有98%的青岛男性选择与恋人在社交平台上互动,高出84%的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并且9成青岛男性会点赞、评论恋人或互秀恩爱,在参与调查的所有省市中位居第一。
此外,数据还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愿意秀恩爱。有94%的男性愿意用恋人的照片做桌面/屏保,而女性则只有78%。而在社交平台上点赞、评论、互秀恩爱、转发等行为,男性均比女性更积极。
挣得越多,对象换得越快?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恋爱也是“从前慢”了么?调查表明仍有四成单身男女认为时间能够证明爱情的成色。但也有11%的男性和14%的女性认为爱情是“快消品”,激情没了就要早说早散。对爱情是“快消品”的赞同度与收入成正相关,收入越高,赞同者占比越大。当收入标准达到2万以上时,有16%的男性和17%女性认为爱情是“快消品”。
然而地区数据却没能反映出这一特点,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更高的沿海省市并没有更高比重的人赞同爱情是“快消品”,反而是内蒙古男性和湖北女性占比更多,且后者的比重还高出前者2个百分点。重点城市中,则是郑州与东莞领先。有17%的郑州男性认为爱情是“快消品”,有24%的东莞女性也选了这一选项。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周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