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做强省会:济南、南宁、贵阳发出明确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做强省会:济南、南宁、贵阳发出明确信号

在“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提出后,为何仍有多地明确再提“强省会”战略?又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跟进?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10月底,《求是》杂志刊发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其中明确提出:

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城镇化是否再度转向的讨论。(详见高层定调!避免“一市独大”,中国城市化再转向?)。也让部分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强省会”模式将宣告终结?

从现实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据日前多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已至少有三个省份(自治区)把打造“强省会”明确为未来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贵州提出:

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广西提出:

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共建北部湾城市群,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扬起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龙头。

山东提出:

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提出后,为何仍有多地明确再提“强省会”战略?又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跟进?

01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注意“避免一市独大”,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

到底何谓有条件,这个当然要看具体情况,但它至少说明一点——不能“一刀切”。

这方面,济南、南宁、贵阳三个城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最明显的一点,这三个城市都称不上是“独大”。

济南自不用说,即便是在合并莱芜后,其2019年的GDP在山东省内排名也依然只能屈居第二,比第一名青岛足足低了2000亿以上。

要知道,这可是全国经济第三大省份的省会,连GDP万亿都没过,实在说不过去。

此外,济南要在多个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没有一定体量的支撑,胜算无疑要低得多。

此次建议中把实施强省会战略放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前面,足见这里面的逻辑关系。

还要提醒的一点是,济南可曾是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的七大中心城市之一。

所以,不管是对内挑起山东冲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还是对外承担起国家对副省级城市的期许,做大做强济南都是山东的必然选择。

02

再来看南宁。

去年广西其实就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南宁市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

从广西的城市格局来看,做大做强首府,的确是非常现实的发展路径。

与济南不是“独大”不同,南宁则是连“大”都称不上。2019年,南宁GDP才4500亿,在万亿GDP城市即将突破20个的情况下,这一规模确实很是尴尬。

何况,广西和南宁的志向一直不小,目前不仅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国家战略的加持,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中,南宁也被点名要提高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毫无疑问,首府目前的体量,显然难以支撑广西和南宁的发展野心。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广西一直被外界视为一把好牌被打坏的典型,在发展方向上可谓几经蹉跎。明确提出打造“强首府”,也算是一种务实选择。

一句话,存在感亟待增强的广西,需要一个更强的首府的支撑,国家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也需要一个更强的支点。

03

贵阳和南宁的境遇其实很像。GDP规模都在4000亿级别,算不上“大”,更难言“独大”。

今年上半年,贵州第二城遵义与贵阳的GDP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200亿。

在遵义加速融入成渝双圈的大背景下,贵阳确实需要有更大的危机感,才能真正“把全省城镇化的龙头舞起来”。

尽管这些年,贵阳以发展速度著称,但截至到2019年,其GDP才刚迈上4000亿台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仅高于太原、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

这样一种体量,对于贵州的发展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劣势。

比如,这些年贵州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如果省内没有一枚具有足够资源吸纳能力的“定海神针”,这不仅是对基建优势的浪费,也不利于人口的持续回流。

且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为贵阳的“做大做强”提供了现实抓手。

此次建议,把“贵阳贵安”一起定位为贵州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龙头,也足见贵州层面的战略用意。

两者的融合发展,既利好贵阳,也有助于把贵安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最大化变现。对贵州和贵阳来说,这样的优势和机遇,当然不能错过。

04

当然,衡量省会的“强弱”,不单单只是看其经济体量的大小,也要看它在省内的地位。这方面一个最直观的指标是首位度。

根据西部菌统计的2018年数据,济南、贵阳、南宁都属于GDP相对较低的省会城市。尤其是济南在2019年合并莱芜后,其仍处于首位度垫底的状态。

所以,它们实施强省会战略,是完全具备空间的。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的省份除了贵州、广西、山东,还有安徽、江西、福建、江苏等等。它们虽然并不完全来自中西部,但对应的省会城市,都无一例外属于低首位度。

为何不管东中西,省会首位度低的省份,都几乎无一例外要实施强省会战略?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都市圈时代,必须要有更强的中心城市的带动。

众所周知,与城市群不同,都市圈是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融合发展,相应的,中心城市的能级可以说决定了都市圈的边界和融合发展程度。

颇为巧合的是,此次贵州和广西在强调强省会战略的同时,也都提到了都市圈。前者是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后者是南宁都市圈。

在这个角度可以说,打造强省会,实际是各省谋求在都市圈时代的卡位。

05

尽管说愈发成为一种趋势,但社会对强省会战略还是多少存在不同的看法乃至质疑。

比如,成都目前是强省会的代表城市。很多人习惯拿省内其他城市与成都的差距来评价成都强省会地位的得失。

但是,要注意的是,到底何时选择强省会,何时避免“一市独大”,只要遵循实际条件,就无所谓对错。

比如,在目前其他低首位度省会城市纷纷谋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成都则在都市圈建设上开启了大手笔。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动作是,上个月四川首条跨市城际轨道——资阳线,正式开建。

此外,四川在2018年就已明确提出要打造多个经济副中心。

同样的,在省会长沙首位度超过30%的湖南,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明确了要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在强省会战略上的选择差异,其实只是一种阶段化的不同而已,几乎不存在可以例外的情况。

或许有人会说,一些东部省份在没有强省会的情况下,照样做到“多点开花”,难道不香吗?

对此,西部菌想说的是,“多点开花”是需要资本的,不是每个中西部省份在一开始都有条件支持“多点开花”。

更何况,现在如济南、南京、福州等东部省会城市,也都喊出了强省会战略。

对大多数省份来说,强省会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做强省会:济南、南宁、贵阳发出明确信号

在“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提出后,为何仍有多地明确再提“强省会”战略?又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跟进?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10月底,《求是》杂志刊发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其中明确提出:

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城镇化是否再度转向的讨论。(详见高层定调!避免“一市独大”,中国城市化再转向?)。也让部分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强省会”模式将宣告终结?

从现实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据日前多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已至少有三个省份(自治区)把打造“强省会”明确为未来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贵州提出:

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广西提出:

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共建北部湾城市群,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扬起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龙头。

山东提出:

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提出后,为何仍有多地明确再提“强省会”战略?又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跟进?

01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注意“避免一市独大”,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

到底何谓有条件,这个当然要看具体情况,但它至少说明一点——不能“一刀切”。

这方面,济南、南宁、贵阳三个城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最明显的一点,这三个城市都称不上是“独大”。

济南自不用说,即便是在合并莱芜后,其2019年的GDP在山东省内排名也依然只能屈居第二,比第一名青岛足足低了2000亿以上。

要知道,这可是全国经济第三大省份的省会,连GDP万亿都没过,实在说不过去。

此外,济南要在多个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没有一定体量的支撑,胜算无疑要低得多。

此次建议中把实施强省会战略放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前面,足见这里面的逻辑关系。

还要提醒的一点是,济南可曾是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的七大中心城市之一。

所以,不管是对内挑起山东冲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还是对外承担起国家对副省级城市的期许,做大做强济南都是山东的必然选择。

02

再来看南宁。

去年广西其实就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南宁市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

从广西的城市格局来看,做大做强首府,的确是非常现实的发展路径。

与济南不是“独大”不同,南宁则是连“大”都称不上。2019年,南宁GDP才4500亿,在万亿GDP城市即将突破20个的情况下,这一规模确实很是尴尬。

何况,广西和南宁的志向一直不小,目前不仅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国家战略的加持,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中,南宁也被点名要提高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毫无疑问,首府目前的体量,显然难以支撑广西和南宁的发展野心。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广西一直被外界视为一把好牌被打坏的典型,在发展方向上可谓几经蹉跎。明确提出打造“强首府”,也算是一种务实选择。

一句话,存在感亟待增强的广西,需要一个更强的首府的支撑,国家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也需要一个更强的支点。

03

贵阳和南宁的境遇其实很像。GDP规模都在4000亿级别,算不上“大”,更难言“独大”。

今年上半年,贵州第二城遵义与贵阳的GDP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200亿。

在遵义加速融入成渝双圈的大背景下,贵阳确实需要有更大的危机感,才能真正“把全省城镇化的龙头舞起来”。

尽管这些年,贵阳以发展速度著称,但截至到2019年,其GDP才刚迈上4000亿台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仅高于太原、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

这样一种体量,对于贵州的发展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劣势。

比如,这些年贵州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如果省内没有一枚具有足够资源吸纳能力的“定海神针”,这不仅是对基建优势的浪费,也不利于人口的持续回流。

且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为贵阳的“做大做强”提供了现实抓手。

此次建议,把“贵阳贵安”一起定位为贵州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龙头,也足见贵州层面的战略用意。

两者的融合发展,既利好贵阳,也有助于把贵安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最大化变现。对贵州和贵阳来说,这样的优势和机遇,当然不能错过。

04

当然,衡量省会的“强弱”,不单单只是看其经济体量的大小,也要看它在省内的地位。这方面一个最直观的指标是首位度。

根据西部菌统计的2018年数据,济南、贵阳、南宁都属于GDP相对较低的省会城市。尤其是济南在2019年合并莱芜后,其仍处于首位度垫底的状态。

所以,它们实施强省会战略,是完全具备空间的。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的省份除了贵州、广西、山东,还有安徽、江西、福建、江苏等等。它们虽然并不完全来自中西部,但对应的省会城市,都无一例外属于低首位度。

为何不管东中西,省会首位度低的省份,都几乎无一例外要实施强省会战略?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都市圈时代,必须要有更强的中心城市的带动。

众所周知,与城市群不同,都市圈是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融合发展,相应的,中心城市的能级可以说决定了都市圈的边界和融合发展程度。

颇为巧合的是,此次贵州和广西在强调强省会战略的同时,也都提到了都市圈。前者是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后者是南宁都市圈。

在这个角度可以说,打造强省会,实际是各省谋求在都市圈时代的卡位。

05

尽管说愈发成为一种趋势,但社会对强省会战略还是多少存在不同的看法乃至质疑。

比如,成都目前是强省会的代表城市。很多人习惯拿省内其他城市与成都的差距来评价成都强省会地位的得失。

但是,要注意的是,到底何时选择强省会,何时避免“一市独大”,只要遵循实际条件,就无所谓对错。

比如,在目前其他低首位度省会城市纷纷谋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成都则在都市圈建设上开启了大手笔。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动作是,上个月四川首条跨市城际轨道——资阳线,正式开建。

此外,四川在2018年就已明确提出要打造多个经济副中心。

同样的,在省会长沙首位度超过30%的湖南,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明确了要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在强省会战略上的选择差异,其实只是一种阶段化的不同而已,几乎不存在可以例外的情况。

或许有人会说,一些东部省份在没有强省会的情况下,照样做到“多点开花”,难道不香吗?

对此,西部菌想说的是,“多点开花”是需要资本的,不是每个中西部省份在一开始都有条件支持“多点开花”。

更何况,现在如济南、南京、福州等东部省会城市,也都喊出了强省会战略。

对大多数省份来说,强省会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