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奔爱》绝对是近几年情人节最大的单身狗报复行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奔爱》绝对是近几年情人节最大的单身狗报复行动

成功挤进票房总榜第四的《美人鱼》带着《澳门风云三》和《三打白骨精》仍走在前列。余威尚在的三部电影给新片压力不小,基本已经奠定了扑街的姿态,就剩下这部《奔爱》还算可以。

在受尽了《美人鱼》的水军、《澳门三》的神经质、《三打》的无聊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猴年的第二批电影。因为是情人节档,这批新片基本都是小清新路线,当然我没在说那部逼着五大三粗的杜江先生穿女装的《高跟鞋先生》,善意的提醒一句:请水军刷分的时候千万别犯《美人鱼》一样的错误,把好评刷给别人家哈。

2月14日大盘仍旧不少,截止收盘,总票房一共5.91个亿,又差点破了前几天才创下的单日票房纪录。

成功挤进票房总榜第四的《美人鱼》带着《澳门风云三》和《三打白骨精》仍走在前列。余威尚在的三部电影给新片压力不小,基本已经奠定了扑街的姿态,就剩下这部《奔爱》还算可以。首日票房:3479万。

这部电影除了参演的阵容比较强之外,连导演也不同于其他拼盘电影的导演:张一白、管虎、张猛、滕华涛、高群书,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将爱情进行到底》、《老炮儿》、《钢的琴》、《蜗居》、《风声》。再加上周冬雨和佟丽娅的百合恋噱头(临到上映还放了一段床戏预告,顺便告诉大家我们这段床戏完全没删),着实让人期待。

纯爱主题+情人节上映+著名导演+当红演员+电影噱头这么多点放在一起绝对是一部大卖的电影。

然而,看完电影,小社表示,这绝对是近两年来情人节档期最大的单身狗报复行动:看完这部电影的情侣可能再也不敢在情人节去电影院了。

这位盆友就是赤果果的例子↓↓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非要一定在电影院把奔爱看完呢????简直是情人节阴影。

明明是和男/女朋友来看爱情片的,进了影院却发现这是一部由金典牛奶赞助的加长版旅游风景广告片。不管哪个故事,主人公永远随身带着牛奶,上日本要带两盒,去土耳其也来两盒,就算是加州土豪也逃不过金典牛奶,有网友表示,为什么不搞个塞班岛上的金典牛奶货车相撞呢?

看完《奔爱》之后除了会造成情人节阴影,估计还会产生以下几个疑问:

1、彭于晏是不是已经红到只有章子怡、舒淇这种咖位(年龄)的才能搭戏了?

2、是不是因为歌坛混不下去,吴莫愁才来演戏了?可谁说影坛就好混了?

3、《老炮儿》真的是管虎拍的而不是冯小刚的手笔吗?

4、这个剧组的主创人员是不是都缺钱了?

前两个故事还有的可说,越到后面越让人觉得无趣。几个故事之间除了都狗血的如同写烂了的偶像剧之外,并没有任何关联。尤其是放在最后的“大招”:LGBT社群高密度投放的广告,佟丽娅和周冬雨的颜值、虚无缥缈的氛围、还有清纯又淫靡的床戏,再加上拍过“百合大戏”《风声》的高群书,确实有不少人被骗进影院。

然而看完电影后的他们是一个大写加粗的崩溃和想骂人——毕竟说好的百合情成了两个女孩子对渣男的执念,有点伦理道德和三观的人都受不了好吗?

小三和正室相爱的故事!你赔我吃下去的百合安利去买的票!美颜盛世也不能忍受无法形容的剧情,太恶心啦!

上面那位是说的婉转的,这位更加直白。

消费、欺骗LGBT群体!食屎啦!

其实目前这个阶段,国内的“同性恋情”噱头就像是国外的“SM噱头”一样,看着像是真的一样,其实不过都是擦边球,都是假的,谁信谁脑残。

一提到分段式的爱情电影,公社君能想到的是《真爱至上》、《巴黎,我爱你》还有差点事儿的《纽约,我爱你》。

2003年《真爱至上》由理查德·柯蒂斯独挑编剧和导演大梁,十个小故事串成一出爱情喜剧。不少画面和台词都成为经典,可能至今还是某些人的圣诞节必备片单。

之后,在2006年戛纳电影节开幕仪式上播放的这部《巴黎,我爱你》。这部影片不再由一位导演所拍摄,而是分别由包括科恩兄弟、杜可风等导演拍摄的十多个小故事组成。

制片人想要用这短短的120分钟,描绘出发生在巴黎的所有感情。这看似庞大的工程竟然还完成的不错,在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常的故事里,导演们用自己的手法调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味道。

1997年国内也曾经拍过这样的电影,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叫做《爱情麻辣烫》。

高圆圆、徐静蕾、邵兵、濮存昕、吕丽萍、周华健、郭涛、徐帆、文兴宇、王学兵、赵淼主演。这阵容若是能放到今天也是绝了。《爱情麻辣烫》中的五段恋情并没有那么宏大,只是代表了几个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爱情的样子,又相互呼应着他们过去、或者未来的样子。有少年人的初恋、青年人的热恋、新婚夫妻归于平常、中年危机的无奈与坚决以及最后人到暮年时的温馨。

这部作品肯定不能叫做完美,但至少算是一部良品。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分段式的电影不知不觉就成了烂片的代名词。《全城热恋》勉强合格,到《全球热恋》基本就开始狗带了。分段式爱情片基本上成为了三流编剧和三流导演的垃圾场以及一流演员的捞钱必备。

而轮到去年的《恋爱中的城市》以及今年这部《奔爱》,这个特点不但没改,还升级成为了一二三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编剧的捞钱必备。

相较于之前,《奔爱》的手伸的更远。不但把地域放在了全球各地,还完全不满足于各个阶层平淡的感情,非要造出一些爆(gou)点(xue)。于是我们就在影院看到了这些狗血临头的“母子恋”

“父女恋”

“百合恋”

“婚后恋”

“跨国恋”

他们又分别代表了所谓的邂逅、狂野、同性、危情、治愈。安这么多名头真的不嫌累吗?

一百二十分钟平均分给五段故事,每个片段的份额就已经很少了。的确,使一个平淡的故事在镜头下显得有光彩和让人产生同感是件极难的事,于是洒狗血、拍爆点就成了导演们的偷奸耍滑的不二法宝。

公社君说到这里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想问到底是谁给你们勇气赚这份钱说这份大话偷这份懒的!再这样下去,基本上分段式电影的烂片tag就拿不下来了。

后来,当公社君看到《奔爱》别名时还是看到了导演的恐惧的:“让世界充满爱”,片子再烂也不要打死我啊!

纵贯电影公社独家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奔爱》绝对是近几年情人节最大的单身狗报复行动

成功挤进票房总榜第四的《美人鱼》带着《澳门风云三》和《三打白骨精》仍走在前列。余威尚在的三部电影给新片压力不小,基本已经奠定了扑街的姿态,就剩下这部《奔爱》还算可以。

在受尽了《美人鱼》的水军、《澳门三》的神经质、《三打》的无聊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猴年的第二批电影。因为是情人节档,这批新片基本都是小清新路线,当然我没在说那部逼着五大三粗的杜江先生穿女装的《高跟鞋先生》,善意的提醒一句:请水军刷分的时候千万别犯《美人鱼》一样的错误,把好评刷给别人家哈。

2月14日大盘仍旧不少,截止收盘,总票房一共5.91个亿,又差点破了前几天才创下的单日票房纪录。

成功挤进票房总榜第四的《美人鱼》带着《澳门风云三》和《三打白骨精》仍走在前列。余威尚在的三部电影给新片压力不小,基本已经奠定了扑街的姿态,就剩下这部《奔爱》还算可以。首日票房:3479万。

这部电影除了参演的阵容比较强之外,连导演也不同于其他拼盘电影的导演:张一白、管虎、张猛、滕华涛、高群书,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将爱情进行到底》、《老炮儿》、《钢的琴》、《蜗居》、《风声》。再加上周冬雨和佟丽娅的百合恋噱头(临到上映还放了一段床戏预告,顺便告诉大家我们这段床戏完全没删),着实让人期待。

纯爱主题+情人节上映+著名导演+当红演员+电影噱头这么多点放在一起绝对是一部大卖的电影。

然而,看完电影,小社表示,这绝对是近两年来情人节档期最大的单身狗报复行动:看完这部电影的情侣可能再也不敢在情人节去电影院了。

这位盆友就是赤果果的例子↓↓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非要一定在电影院把奔爱看完呢????简直是情人节阴影。

明明是和男/女朋友来看爱情片的,进了影院却发现这是一部由金典牛奶赞助的加长版旅游风景广告片。不管哪个故事,主人公永远随身带着牛奶,上日本要带两盒,去土耳其也来两盒,就算是加州土豪也逃不过金典牛奶,有网友表示,为什么不搞个塞班岛上的金典牛奶货车相撞呢?

看完《奔爱》之后除了会造成情人节阴影,估计还会产生以下几个疑问:

1、彭于晏是不是已经红到只有章子怡、舒淇这种咖位(年龄)的才能搭戏了?

2、是不是因为歌坛混不下去,吴莫愁才来演戏了?可谁说影坛就好混了?

3、《老炮儿》真的是管虎拍的而不是冯小刚的手笔吗?

4、这个剧组的主创人员是不是都缺钱了?

前两个故事还有的可说,越到后面越让人觉得无趣。几个故事之间除了都狗血的如同写烂了的偶像剧之外,并没有任何关联。尤其是放在最后的“大招”:LGBT社群高密度投放的广告,佟丽娅和周冬雨的颜值、虚无缥缈的氛围、还有清纯又淫靡的床戏,再加上拍过“百合大戏”《风声》的高群书,确实有不少人被骗进影院。

然而看完电影后的他们是一个大写加粗的崩溃和想骂人——毕竟说好的百合情成了两个女孩子对渣男的执念,有点伦理道德和三观的人都受不了好吗?

小三和正室相爱的故事!你赔我吃下去的百合安利去买的票!美颜盛世也不能忍受无法形容的剧情,太恶心啦!

上面那位是说的婉转的,这位更加直白。

消费、欺骗LGBT群体!食屎啦!

其实目前这个阶段,国内的“同性恋情”噱头就像是国外的“SM噱头”一样,看着像是真的一样,其实不过都是擦边球,都是假的,谁信谁脑残。

一提到分段式的爱情电影,公社君能想到的是《真爱至上》、《巴黎,我爱你》还有差点事儿的《纽约,我爱你》。

2003年《真爱至上》由理查德·柯蒂斯独挑编剧和导演大梁,十个小故事串成一出爱情喜剧。不少画面和台词都成为经典,可能至今还是某些人的圣诞节必备片单。

之后,在2006年戛纳电影节开幕仪式上播放的这部《巴黎,我爱你》。这部影片不再由一位导演所拍摄,而是分别由包括科恩兄弟、杜可风等导演拍摄的十多个小故事组成。

制片人想要用这短短的120分钟,描绘出发生在巴黎的所有感情。这看似庞大的工程竟然还完成的不错,在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常的故事里,导演们用自己的手法调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味道。

1997年国内也曾经拍过这样的电影,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叫做《爱情麻辣烫》。

高圆圆、徐静蕾、邵兵、濮存昕、吕丽萍、周华健、郭涛、徐帆、文兴宇、王学兵、赵淼主演。这阵容若是能放到今天也是绝了。《爱情麻辣烫》中的五段恋情并没有那么宏大,只是代表了几个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爱情的样子,又相互呼应着他们过去、或者未来的样子。有少年人的初恋、青年人的热恋、新婚夫妻归于平常、中年危机的无奈与坚决以及最后人到暮年时的温馨。

这部作品肯定不能叫做完美,但至少算是一部良品。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分段式的电影不知不觉就成了烂片的代名词。《全城热恋》勉强合格,到《全球热恋》基本就开始狗带了。分段式爱情片基本上成为了三流编剧和三流导演的垃圾场以及一流演员的捞钱必备。

而轮到去年的《恋爱中的城市》以及今年这部《奔爱》,这个特点不但没改,还升级成为了一二三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编剧的捞钱必备。

相较于之前,《奔爱》的手伸的更远。不但把地域放在了全球各地,还完全不满足于各个阶层平淡的感情,非要造出一些爆(gou)点(xue)。于是我们就在影院看到了这些狗血临头的“母子恋”

“父女恋”

“百合恋”

“婚后恋”

“跨国恋”

他们又分别代表了所谓的邂逅、狂野、同性、危情、治愈。安这么多名头真的不嫌累吗?

一百二十分钟平均分给五段故事,每个片段的份额就已经很少了。的确,使一个平淡的故事在镜头下显得有光彩和让人产生同感是件极难的事,于是洒狗血、拍爆点就成了导演们的偷奸耍滑的不二法宝。

公社君说到这里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想问到底是谁给你们勇气赚这份钱说这份大话偷这份懒的!再这样下去,基本上分段式电影的烂片tag就拿不下来了。

后来,当公社君看到《奔爱》别名时还是看到了导演的恐惧的:“让世界充满爱”,片子再烂也不要打死我啊!

纵贯电影公社独家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