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凰网青岛 茗萱
上下求索,朝夕不倦。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往往扮演着“火车头”的重要角色,是现代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现代产业的发展升级中,金融和资本的力量往往能起到“加速器”和“助推器”的作用。
作为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动机,青岛蓝谷坚持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白驹过隙,蓝谷发展的航船正逐梦深蓝、驶向“深水区”,不断与新的产业、新的机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未来,青岛蓝谷将持续在金融“活水”的涌动中奔向发展的新阶段,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跃级。
优化产业生态,蓝谷拉开新一轮金融产业发展序幕
众所周知,在美国硅谷,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不断研制和推出的高新技术成果构成了硅谷的技术基础。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创业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在不断进行着相互选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诞生,大量的创业资本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造就了许多与微软、英特尔、惠普一样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良好的产业化环境,不但促进了当地科研力量的增强,还提高了创业资本的收益率,最终促进了硅谷的成功。
恰巧的北纬37度,与美国硅谷处于同一纬度隔海相望,青岛蓝谷也正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作为青岛市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产物,青岛蓝谷肩负着海洋科技源头创新的重大使命。历经八年沉淀,青岛蓝谷已集聚起一大批海洋科技领域“国之重器”和高端人才。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都很难找到一个区域像青岛蓝谷这样,实现了海洋领域顶级研发机构、大科学装置、人才等创新资源高度集聚。
如今,占据了海洋科研高地后,青岛蓝谷步入全新发展阶段,正在由创新资源集聚期,大踏步向产业发展期迈进,让集聚的海洋创新资源转化为更多落地生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青岛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也正是蓝谷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而我们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创新带来了质的飞跃,是创新造就了财富的不断增加,而金融发展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金融体系越发达、市场功能越完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究其根本,金融、资本往往能够通过资金配置、资本供给、信用孵化、风险分散等市场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部门之间合理转移,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还拿美国硅谷来说,在全球主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排名中,凭借其在创新创业绩效、融资、市场覆盖率、人才、创业经验、资源吸引力等主要维度的卓越表现,连续多年位列第一。硅谷也成为全球最发达的科技金融中心之一,尤其是发达的风险投资中心。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是硅谷金融体系的核心,Google、Apple、Facebook、Tesla等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背后都有硅谷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身影,这些机构为这些企业的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这些硅谷的科技巨头在成功后纷纷成立自己的风投机构,转身投身于风险投资的浪潮之中。
产业为体,资本为用;产业为形,资本为势。
经营产业需要资本,而运作资本需要产业。尤其是对创新基因丰厚、成果不断涌现的青岛蓝谷而言。
在此前的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蓝谷专场推介会上,青岛蓝谷管理局就提出“蓝谷区域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其实,自功能区改革以来,青岛蓝谷就确定了以基金为核心推动金融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完善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举措,加大资金支持,为海洋创新注入“金融动能”。
一年以来,基金和各类投资机构扎堆集聚蓝谷,新增基金和投资机构超过150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超过200亿元。蓝谷金融产业事业部负责人表示:“蓝谷金融产业应该立足服务海洋经济实体产业,瞄准海洋全产业链,促进海洋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做国家级海洋特色金融中心。”
打造蓝色金融中心,蓝谷凭什么?
运用市场逻辑、专业思维,资本、金融的力量正激荡蓝谷。
改革之初,蓝谷成立了金融产业事业部,有重点地布局金融产业,推动金融资源的聚集与整合,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撑作用,促进金融开放创新,结合金融业发展现状和需求,青岛蓝谷制定出台了《青岛蓝谷管理局促进金融业发展暂行办法》,从落户奖励、财税支持、人才引进和鼓励社会化招商等多方面、多维度为金融发展助力,为营造金融发展生态奠定基础,让“飘”着的金融机构扎根蓝谷。
通过建立金融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培训使团队每位成员都能从接洽机构开始独立、专业指导、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到后期的基金备案、政策奖励兑现,让金融机构体验“省心”、“省力”、“省时间”的优质服务。
今年下半年,在金融产业事业部工作人员的全程协助下,首家商业保理公司青岛中梁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落户蓝谷,其实际控制人中梁控股集团2019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2772.HK),这也是蓝谷首家商业保理公司,类金融机构的落户丰富了蓝谷金融产业上下游产品、扩展了蓝谷企业融资渠道,助推蓝谷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金融生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此外,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华融资管公司、山东高速集团、兴民智通股份、大族激光、宝能集团等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也纷纷将部分金融投资业务落户蓝谷。
资本赋能、引金入谷!金融与产业同频共振
如今,围绕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青岛蓝谷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杠杆作用,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如其参股设立青岛海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青岛市海洋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青岛鲁信现代海洋产业投资基金、青岛海检航创检验检测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四支以“海洋创新产业”为核心的基金,总规模135亿元,主投涉海企业、海洋检验检测行业,为支持蓝谷海洋产业集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其中国信基金和中船集团北船重工合作打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养殖工船,该项目目前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将带动船舶设计及建造、智慧渔业、物联网、水产品深加工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国信基金与东方海洋公司合作的青岛国信东方循环水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三文鱼(大西洋鲑鱼)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
同时,为加快蓝谷生物医药产业资源集聚,构建“股权投资+产业导入”创新生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在招商及引资过程中的双杠杆作用,如青岛蓝谷与石药集团、仙瞳资本联合青岛市科创母基金共同发起设立青岛石药仙瞳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金总规模4亿元,有利于吸引大批国内外高端生物医药人才、优质生物医药企业以及研发机构聚集蓝谷,促进蓝谷生物医药产业多元化发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青岛蓝谷一手托金融机构一手托企业,在企业、金融机构之间搭建起对接桥梁,推出“蓝谷金桥”系列融资对接活动。2020年,多次组织投融资线上对接活动,同时还举办了海洋AIOT项目、生物医药项目专场融资对接会等,还与青岛市高新区高创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举办高创科技小贷专场融资对接会。
而针对海洋经济产业链较长、经济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蓝谷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型的金融需求,以银行及创投机构为主导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供给。同时,充分发挥风投机构和风险投资资金对区域项目的筛选和支持作用,如促成生物医药领域头部投资机构仙瞳资本与园区内成果转化项目糖科学、万明赛伯药业的深度对接、华赛伯曼完成了多位高净值个人天使投资人联合的天使轮融资,以及协助鲁信现代海洋产业基金、洪泰制造旗下蔚蓝资本与区域内引进的拟上市企业上海彩虹鱼项目完成投资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蓝谷还注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落户基金布局上市公司产业,如青岛创疆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兴民智通成为该主板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国信海洋产业基金投资的海程邦达项目已在主板完成材料申报。
在从“创新资源集聚”向“产业发展集聚”的道路上,青岛蓝谷迫切需要运用金融和资本的力量,助推区域内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创新升级,导活现有金融资源,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和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中小企业,推动资本与产业融合发展。
青岛蓝谷这个满载蓝色梦想和创业激情的舞台、这个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正谱写着科技与金融的辉煌篇章,助力海洋产业发展,打造走向深蓝、逐梦海洋的蓝色金融港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