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事实上,微信和支付宝可能犯了同一个错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事实上,微信和支付宝可能犯了同一个错误

离开了双方自己的主场,两位巨头前进道路上都是历经坎坷。

微信提现要收费了。 

2月15日,微信团队已经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发布了公告,表示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与此同时微信方则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

且不说具体收费的方案是否惠民,单说这个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反免费的行为就已经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了。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开这个头的并非是银行方,而是BAT中家大业大以互联网思维著称的腾讯方。

明眼人都知道,此举对微信支付作为首选“支付平台”之一的地位并没有太多的撼动,许多深度用户并不会在意这样的小变动:根据微信官方说明表示,每位用户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红包、面对面收付款、AA收款等功能不受影响,免收手续费。

相反,“微信支付”这个关键词反倒因为这起波澜不惊的小事得到了大量曝光,相信百度指数和媒体指数一定会在这两天内剧增。一时激起千层,虽然现在网友对微信支付提现收费这件事是一面倒的抨击,但是从长远上来看,甚至很多普通用户或是还没有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费者压根不会知道“微信支付提现曾经免费过”。这样看来,舆论反而帮了微信推广团队的忙。这里提一嘴,从微信提现收费这个消息公布后不久,我朋友圈里的几位微商大咖纷纷发文表示以后收款方式将改为支付宝,这会不会反而为支付宝打通微商提供了些契机呢?“提现收费”究竟是微信作茧自缚还是一次不痛不痒的调整,拭目以待吧。

言归正传,经过此番调整后可以判断出,微信不鼓励消费者进行微信与银行卡之间的互动,因为当用户的现金进入银行卡后,用户可以选择进行银行方提供的理财业务,也可以通过银行卡将现金转入支付宝等其他平台,这恰恰是微信不想看到的。于是,微信方希望通过“提现收费”这一举动,让老用户的资金、大量搁置于零钱包内的红包金额在微信个人账号内进行沉淀,通过强化自己的各大消费入口,进而刺激消费者,将微信账号内的资金转化为消费行为。

同样是钱包,微信与支付宝却大相庭径。前者虽然拥有无可比拟的入口优势,却因为缺少电商基因迟迟无法进行变现和流通,而支付宝内自有的生态环境已经培养出了相当多的深度用户。换言之,消费者的钱流入支付宝后,可以满足其日常基本消费行为,也就不涉及到“提现”问题。而微信钱包内虽然也拥有一套所谓的生态,却没有通过长久以来的用户粘性将这套生态盘活,因此成为了一套伪生态。

说到这里,我想再谈谈支付宝的“敬业福”了。1月28日,支付宝正式推出了红包新玩法:集五福,通过“咻一咻”即可获取,只要集齐五张不同的福卡,就能分享高达两亿元的大红包,另外支付宝还提供了一个捷径,添加10名好友就能直接获取三张福卡。这场活动可以说点燃了消费者疯狂加好友的热情,随着春晚退去,我们的支付宝账号里也的确多了一排排好友。

但是……然后呢?

一切都没有改变。

无论是支付宝的生活圈功能还是一次次看起来别出心裁的鼓励社交制度,都没有帮助其扭转诞生之初作为淘宝附属品的工具印象。诚然,支付宝与微信的举动,其实都是在通过一些“引导”意图扭转其软件人格中缺失的那一环:支付宝的社交属性以及微信的电商属性。但是结果呢?离开了双方自己的主场,两位巨头前进道路上都是历经坎坷。

那么问题来了,在未来究竟是电商整合社交,还是社交整合电商呢?从历史角度来看,二者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的,商人与朋友,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强行以互联网为纽带妄图改变“连接”或许将是以卵击石。但是很显然,这场巨头之间的消费者行为掌控之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支付宝

5.2k
  • 支付宝也能语音通话了,拨打时可显示对方真实姓名
  • 福建人才数字发展有限公司与支付宝达成战略合作,构建15分钟零工就业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事实上,微信和支付宝可能犯了同一个错误

离开了双方自己的主场,两位巨头前进道路上都是历经坎坷。

微信提现要收费了。 

2月15日,微信团队已经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发布了公告,表示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与此同时微信方则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

且不说具体收费的方案是否惠民,单说这个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反免费的行为就已经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了。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开这个头的并非是银行方,而是BAT中家大业大以互联网思维著称的腾讯方。

明眼人都知道,此举对微信支付作为首选“支付平台”之一的地位并没有太多的撼动,许多深度用户并不会在意这样的小变动:根据微信官方说明表示,每位用户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红包、面对面收付款、AA收款等功能不受影响,免收手续费。

相反,“微信支付”这个关键词反倒因为这起波澜不惊的小事得到了大量曝光,相信百度指数和媒体指数一定会在这两天内剧增。一时激起千层,虽然现在网友对微信支付提现收费这件事是一面倒的抨击,但是从长远上来看,甚至很多普通用户或是还没有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费者压根不会知道“微信支付提现曾经免费过”。这样看来,舆论反而帮了微信推广团队的忙。这里提一嘴,从微信提现收费这个消息公布后不久,我朋友圈里的几位微商大咖纷纷发文表示以后收款方式将改为支付宝,这会不会反而为支付宝打通微商提供了些契机呢?“提现收费”究竟是微信作茧自缚还是一次不痛不痒的调整,拭目以待吧。

言归正传,经过此番调整后可以判断出,微信不鼓励消费者进行微信与银行卡之间的互动,因为当用户的现金进入银行卡后,用户可以选择进行银行方提供的理财业务,也可以通过银行卡将现金转入支付宝等其他平台,这恰恰是微信不想看到的。于是,微信方希望通过“提现收费”这一举动,让老用户的资金、大量搁置于零钱包内的红包金额在微信个人账号内进行沉淀,通过强化自己的各大消费入口,进而刺激消费者,将微信账号内的资金转化为消费行为。

同样是钱包,微信与支付宝却大相庭径。前者虽然拥有无可比拟的入口优势,却因为缺少电商基因迟迟无法进行变现和流通,而支付宝内自有的生态环境已经培养出了相当多的深度用户。换言之,消费者的钱流入支付宝后,可以满足其日常基本消费行为,也就不涉及到“提现”问题。而微信钱包内虽然也拥有一套所谓的生态,却没有通过长久以来的用户粘性将这套生态盘活,因此成为了一套伪生态。

说到这里,我想再谈谈支付宝的“敬业福”了。1月28日,支付宝正式推出了红包新玩法:集五福,通过“咻一咻”即可获取,只要集齐五张不同的福卡,就能分享高达两亿元的大红包,另外支付宝还提供了一个捷径,添加10名好友就能直接获取三张福卡。这场活动可以说点燃了消费者疯狂加好友的热情,随着春晚退去,我们的支付宝账号里也的确多了一排排好友。

但是……然后呢?

一切都没有改变。

无论是支付宝的生活圈功能还是一次次看起来别出心裁的鼓励社交制度,都没有帮助其扭转诞生之初作为淘宝附属品的工具印象。诚然,支付宝与微信的举动,其实都是在通过一些“引导”意图扭转其软件人格中缺失的那一环:支付宝的社交属性以及微信的电商属性。但是结果呢?离开了双方自己的主场,两位巨头前进道路上都是历经坎坷。

那么问题来了,在未来究竟是电商整合社交,还是社交整合电商呢?从历史角度来看,二者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的,商人与朋友,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强行以互联网为纽带妄图改变“连接”或许将是以卵击石。但是很显然,这场巨头之间的消费者行为掌控之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