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联交易成就脱帽大戏 京蓝科技未来业绩难言乐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联交易成就脱帽大戏 京蓝科技未来业绩难言乐观

京蓝科技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但这些协议对于项目落地的时间、具体方式、具体实施主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都没有明确约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停牌三个月后,深交所代码为000711的ST京蓝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自2016年2月16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2月16日起,这家公司将以京蓝科技的名称开始交易,交易时段的涨跌幅由过去的5%,变更为10%。不过,由于公司处于重大资产重组期间,股票继续停牌。

这家代码000711的公司已经几次更名,这使得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像是一个盒子:盒子里面的资产可以进进出出,抱着盒子的人也可以不断换来换去。

在更名为京蓝科技之前,这家公司简称是为天伦置业,控股股东是天伦控股。而在天伦控股控制这家上市公司之前,000711的控股股东是黑龙江省建发实业总公司,当时的公司简称是龙发股份。龙发股份于1997年3月上市。直到2002年6月公司控股权转让给天伦控股,龙发股份净利润一直在2000万元左右徘徊不前。天伦控股入主以后,上市公司更名为“天伦置业”。投资者都希望控股股东的变更能够为000711带来业绩的提升。遗憾的是,变了个花样的上市公司没有给中小股东带来如期的回报。2014年7月,在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下,天伦控股转手把上市公司控股权卖给了京蓝控股。下面这个图表清晰反映了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变动。

正是控股股东的不作为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滑坡。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以来,上市公司累计直接和间接融资33.78亿元,扣除天伦控股入主以前发生的首发融资以及配股融资1.2亿元,主要的融资行为约30亿元都发生在天伦控股入主时期。而同期,上市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仅为12.85亿元(2002年至2015年)。只想把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然而业务经营上却止步不前,公司业绩自然难以好转。

再看分红数据,从2003至今,天伦置业用于现金分红的数据仅为1,285万元。数据透露出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的回报的漠视。而上市公司分红数据的多少与业绩以及控股股东的意愿显然密不可分。

不只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分红反映控股股东的不作为,控股股东的自身业务更有说服力。公告显示,2014年,经审计的天伦控股总资产额9.13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约1.3亿元。当时身为上市公司主体的天伦置业,截至2014年总资产额12.3亿元,全年净亏损7,500万元。

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以后,天伦置业的控股股东天伦控股准备卖壳走人。天伦控股从2014年就开始积极筹划卖壳事宜。策划的结果则使得上市公司2015年在业绩上咸鱼大翻身。

2014年7月,天伦控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8.65%的股权,3000万股,甩卖给了京蓝控股。按照2014年5月停牌前11.68元的转让价格,天伦控股借此套现约3.5亿元。

至此,天伦置业的控股股东,就变成了京蓝控股。天伦控股依然持有上市公司7.99%,1,285.5万股的股权。有了资产重组的预期,ST京蓝一飞冲天,从停牌前的6.47元一轮狂飙至2015年6月的最高价28元,涨幅高达332.77%。

已经连续亏损的天伦置业,如果2015年继续亏损,将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而即将实施的注册制改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T的壳资源价值。

鉴于新的控股股东实力实在较弱,短期内没有能力帮助上市公司尽快脱困。截至2013年底,京蓝控股的总资产仅为4,887万元,全年无任何业务收入,净亏损116万元。

出售资产是最快捷的途径。

2015年12月,ST京蓝向它的第二大股东天伦控股,一股脑出售了评估值为4.02亿元的资产和负债,并获得了6.45亿元的财务净收益。此前,这些资产的账面净值为负数,-2.46亿元。依托这笔巨额收益,上市公司2015年业绩扭亏为盈,在向深交所申请以后,ST京蓝正式更名为“京蓝科技”。

如此巨额的账面收益,看起来更是关联交易构造的结果。以这笔交易中最大的一笔为例,上市公司(即此时的京蓝科技)持有的广州润龙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此前账面价值仅为7200万元,评估以后的价值高达6.35亿元,增值率高达782.42%。交易完成以前,上市公司主体天伦置业,持有广州润龙90%股权,该项资产的承接方是海口启润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海口启润)。而广州润龙和海口启润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天伦控股。

如此一来,天伦控股在甩卖掉控股权以后,通过构造关联交易的方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2015年盈利摘帽。同时,通过关联方海口启润将自己原来通过上市公司所控制的广州润龙旗下的全部资产,主要是地处广州繁华地段的天伦大厦收入囊中。

包括上述广州润龙的股权在内,上市公司甩卖给关联方海口启润资产和负债经评估之后的价值为4.02亿元。截至2015年12月底,由于海口启润注册资本金4.49亿元还没有到位,没有资金实力将资产对价支付给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也就是天伦控股,承诺代为支付该资产交易对价。依据重组进程,天伦控股将上述资金4.02亿元通过海口启润划转给新的上市公司主体,京蓝科技。

而京蓝科技借助该笔交易,顺利实现2015年净盈利,成功摘帽。天伦控股得到了本身就是自己控制的资产,广州天伦大厦。

天伦控股所得到的不止于此。天伦控股在京蓝科技继续持有1,285.5万股股权,按照当前20.21元的收盘价,估值高达2.6亿元。

即使不考虑未来股价继续上涨,假定上述股权全部通过二级市场顺利减持,可以套现2.6亿元,加上此前转让控股权所获得的约2亿元对价,天伦控股总共获得约5.1亿元。

这个金额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出售给海口启润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4.02亿元对价。

似乎也是为了防止资产转让以后上市公司没有主营业务的尴尬。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报表中确认了1,100万元的电子设备收入。根据重组方案,京蓝控股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上市公司将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不断开拓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销售、绿色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等业务。但是无论是京蓝控股的资产和业务,还是上市公司2014年7月新设立的京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都缺乏实力让投资者信服。

京蓝控股想尽办法希望投资者相信它的战略转型可以成功。

京蓝科技2015年之后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6月,京蓝科技宣布了与四川广安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广安市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平台”及相关项目,总规模预计不低于5.89亿元;与呼伦贝尔达成战略合作,仅灌溉项目一项金额就高达6.5亿元;上市公司还宣布与呼伦贝尔市政府等合作成立30亿元的产业基金;与河南焦作公布了合作协议。这些协议都是围绕智慧城市大谈合作。然而,正如很多投资者看到的一样,这些协议只是大概说了一些方向和金额,关于项目落地的时间、具体方式、具体实施主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都没有明确约定。按照一个投资者的说法,“这些协议空洞,没有约束力”,谁知道将来能不能实行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蓝科技

  • 深交所要求*ST京蓝(000711.SZ)对持续经营能力、破产重整进展等事项进行说明
  • *ST京蓝:控股股东质押14.93%公司股份,用途为股东借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联交易成就脱帽大戏 京蓝科技未来业绩难言乐观

京蓝科技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但这些协议对于项目落地的时间、具体方式、具体实施主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都没有明确约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停牌三个月后,深交所代码为000711的ST京蓝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自2016年2月16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2月16日起,这家公司将以京蓝科技的名称开始交易,交易时段的涨跌幅由过去的5%,变更为10%。不过,由于公司处于重大资产重组期间,股票继续停牌。

这家代码000711的公司已经几次更名,这使得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像是一个盒子:盒子里面的资产可以进进出出,抱着盒子的人也可以不断换来换去。

在更名为京蓝科技之前,这家公司简称是为天伦置业,控股股东是天伦控股。而在天伦控股控制这家上市公司之前,000711的控股股东是黑龙江省建发实业总公司,当时的公司简称是龙发股份。龙发股份于1997年3月上市。直到2002年6月公司控股权转让给天伦控股,龙发股份净利润一直在2000万元左右徘徊不前。天伦控股入主以后,上市公司更名为“天伦置业”。投资者都希望控股股东的变更能够为000711带来业绩的提升。遗憾的是,变了个花样的上市公司没有给中小股东带来如期的回报。2014年7月,在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下,天伦控股转手把上市公司控股权卖给了京蓝控股。下面这个图表清晰反映了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变动。

正是控股股东的不作为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滑坡。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以来,上市公司累计直接和间接融资33.78亿元,扣除天伦控股入主以前发生的首发融资以及配股融资1.2亿元,主要的融资行为约30亿元都发生在天伦控股入主时期。而同期,上市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仅为12.85亿元(2002年至2015年)。只想把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然而业务经营上却止步不前,公司业绩自然难以好转。

再看分红数据,从2003至今,天伦置业用于现金分红的数据仅为1,285万元。数据透露出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的回报的漠视。而上市公司分红数据的多少与业绩以及控股股东的意愿显然密不可分。

不只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分红反映控股股东的不作为,控股股东的自身业务更有说服力。公告显示,2014年,经审计的天伦控股总资产额9.13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约1.3亿元。当时身为上市公司主体的天伦置业,截至2014年总资产额12.3亿元,全年净亏损7,500万元。

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以后,天伦置业的控股股东天伦控股准备卖壳走人。天伦控股从2014年就开始积极筹划卖壳事宜。策划的结果则使得上市公司2015年在业绩上咸鱼大翻身。

2014年7月,天伦控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8.65%的股权,3000万股,甩卖给了京蓝控股。按照2014年5月停牌前11.68元的转让价格,天伦控股借此套现约3.5亿元。

至此,天伦置业的控股股东,就变成了京蓝控股。天伦控股依然持有上市公司7.99%,1,285.5万股的股权。有了资产重组的预期,ST京蓝一飞冲天,从停牌前的6.47元一轮狂飙至2015年6月的最高价28元,涨幅高达332.77%。

已经连续亏损的天伦置业,如果2015年继续亏损,将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而即将实施的注册制改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T的壳资源价值。

鉴于新的控股股东实力实在较弱,短期内没有能力帮助上市公司尽快脱困。截至2013年底,京蓝控股的总资产仅为4,887万元,全年无任何业务收入,净亏损116万元。

出售资产是最快捷的途径。

2015年12月,ST京蓝向它的第二大股东天伦控股,一股脑出售了评估值为4.02亿元的资产和负债,并获得了6.45亿元的财务净收益。此前,这些资产的账面净值为负数,-2.46亿元。依托这笔巨额收益,上市公司2015年业绩扭亏为盈,在向深交所申请以后,ST京蓝正式更名为“京蓝科技”。

如此巨额的账面收益,看起来更是关联交易构造的结果。以这笔交易中最大的一笔为例,上市公司(即此时的京蓝科技)持有的广州润龙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此前账面价值仅为7200万元,评估以后的价值高达6.35亿元,增值率高达782.42%。交易完成以前,上市公司主体天伦置业,持有广州润龙90%股权,该项资产的承接方是海口启润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海口启润)。而广州润龙和海口启润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天伦控股。

如此一来,天伦控股在甩卖掉控股权以后,通过构造关联交易的方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2015年盈利摘帽。同时,通过关联方海口启润将自己原来通过上市公司所控制的广州润龙旗下的全部资产,主要是地处广州繁华地段的天伦大厦收入囊中。

包括上述广州润龙的股权在内,上市公司甩卖给关联方海口启润资产和负债经评估之后的价值为4.02亿元。截至2015年12月底,由于海口启润注册资本金4.49亿元还没有到位,没有资金实力将资产对价支付给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也就是天伦控股,承诺代为支付该资产交易对价。依据重组进程,天伦控股将上述资金4.02亿元通过海口启润划转给新的上市公司主体,京蓝科技。

而京蓝科技借助该笔交易,顺利实现2015年净盈利,成功摘帽。天伦控股得到了本身就是自己控制的资产,广州天伦大厦。

天伦控股所得到的不止于此。天伦控股在京蓝科技继续持有1,285.5万股股权,按照当前20.21元的收盘价,估值高达2.6亿元。

即使不考虑未来股价继续上涨,假定上述股权全部通过二级市场顺利减持,可以套现2.6亿元,加上此前转让控股权所获得的约2亿元对价,天伦控股总共获得约5.1亿元。

这个金额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出售给海口启润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的4.02亿元对价。

似乎也是为了防止资产转让以后上市公司没有主营业务的尴尬。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报表中确认了1,100万元的电子设备收入。根据重组方案,京蓝控股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上市公司将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不断开拓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销售、绿色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等业务。但是无论是京蓝控股的资产和业务,还是上市公司2014年7月新设立的京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都缺乏实力让投资者信服。

京蓝控股想尽办法希望投资者相信它的战略转型可以成功。

京蓝科技2015年之后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6月,京蓝科技宣布了与四川广安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广安市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平台”及相关项目,总规模预计不低于5.89亿元;与呼伦贝尔达成战略合作,仅灌溉项目一项金额就高达6.5亿元;上市公司还宣布与呼伦贝尔市政府等合作成立30亿元的产业基金;与河南焦作公布了合作协议。这些协议都是围绕智慧城市大谈合作。然而,正如很多投资者看到的一样,这些协议只是大概说了一些方向和金额,关于项目落地的时间、具体方式、具体实施主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都没有明确约定。按照一个投资者的说法,“这些协议空洞,没有约束力”,谁知道将来能不能实行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