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挖土归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挖土归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

历时23天,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记者 | 彭强

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在历经了23天的太空之旅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在返回器中,装有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采集而来的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

这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度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上一次月球采样返回,还要追溯到1976年前苏联的月球20号探测器。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历时共23天,相继顺利完成了月球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入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以及重返地球等多项任务。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本次任务圆满结束后,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为了延长返程中的减速过程和冷却时间,降低空气摩擦和过高重力加速度带来的损害,本次嫦娥五号返回器采取“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

据《中国航天报》,以往神舟飞船再入大气层的初始速度为7.6公里/秒,若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弹道式再入”(单调下降的飞行路线,类似于抛物线下落轨迹),过高的再入速度,可能会导致超过10个重力加速度的高过载,与大气摩擦的烧蚀温度也将近3000摄氏度,对返回器的结构强度和防热能力带来重大考验。

12月17日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

在下降至预定高度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有些类似于打水漂。

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

按照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

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中国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也将随之启动。

轨道器与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国家航天局相关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五次任务。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获取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0年,嫦娥二号作为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落月探测进行多项技术验证;2013年,嫦娥三号在月面着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2014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器为后续的嫦娥五号验证了“打水漂”再入返回技术。

2018年,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2019年,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国家航天局相关专家表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对于中国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完善探月工程体系、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挖土归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

历时23天,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记者 | 彭强

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在历经了23天的太空之旅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在返回器中,装有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采集而来的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

这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度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上一次月球采样返回,还要追溯到1976年前苏联的月球20号探测器。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历时共23天,相继顺利完成了月球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入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以及重返地球等多项任务。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本次任务圆满结束后,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为了延长返程中的减速过程和冷却时间,降低空气摩擦和过高重力加速度带来的损害,本次嫦娥五号返回器采取“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

据《中国航天报》,以往神舟飞船再入大气层的初始速度为7.6公里/秒,若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弹道式再入”(单调下降的飞行路线,类似于抛物线下落轨迹),过高的再入速度,可能会导致超过10个重力加速度的高过载,与大气摩擦的烧蚀温度也将近3000摄氏度,对返回器的结构强度和防热能力带来重大考验。

12月17日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

在下降至预定高度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有些类似于打水漂。

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

按照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

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中国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也将随之启动。

轨道器与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国家航天局相关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五次任务。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获取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0年,嫦娥二号作为先导星,为嫦娥三号的落月探测进行多项技术验证;2013年,嫦娥三号在月面着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2014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器为后续的嫦娥五号验证了“打水漂”再入返回技术。

2018年,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2019年,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国家航天局相关专家表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对于中国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完善探月工程体系、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