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京智
“地铁可以与泉水和谐共生“。
12月7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受理《济南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从这份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到33个车站的具体位置,虽然只是公示,但未来变动的概率不大。因其经过的站点人流量巨大,所以备受关注。
4号线路作为贯通济南东西的大动脉,其开工则意味着济南交通网络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也是实现济南未来建设现代化网络体系,实现山东阶段发展目标极重要的一环。山东省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完备的轨道网络将推动济南形成通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济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方便了市民生活,也助力了山东省“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助力创造城市产业新高度。
而在此之前,济南地铁1号线与3号线已经投入运营,加上即将投入运营的2号线,济南的地铁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利好频频,当地铁遇到“泉城”
作为泉城,济南的地铁之路却颇为艰难。泉水成就了济南最亮丽的名片,也为地铁的修建设置了障碍。济南的地铁建设,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论证,但迟迟未能修建,原因很现实——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如果建地铁,很可能会破坏地下泉脉。
2019年1月,高德地图联合多家单位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济南在中国堵城排行榜上位居第七,同时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地铁的省会城市。
然而就在同月,济南地铁一号线进入试运行阶段。
自2015年7月16日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到通车试运行,前后历时1200多个日夜。同年4月1日上午8点,1号线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济南自此迎来“地铁时代”。
它改变了市民的出行习惯,“高铁+地铁”成了市民新的出行选择;它促进区域发展,促进长清区24个项目签约;它串起济南西部景点,仅方特就因此新增40万客流量。作为济南首条地铁线,它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同年9月,济南地铁3号线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济南开通的第二条地铁线,其建设周期仅为39个月,创下了全国领先的“济南速度”“济南效率”。它不仅缓解了沿线区域交通压力,也加强了主要出行方向交通系统的速度和容量,同时串联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实现客流的合理疏导。
3号线一正式通车后,途径多个居住密集区,东部城区多个商业、产业经济带,直接服务人口超百万,大大提升了济南东部新城的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密切了济南主城区与东部新城之间的联系,也提升了济南东站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同时催生出更多的商务、就业、娱乐等需求,推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号线开通在即,济南地铁迈入“换乘时代”
如今临近年关,2号线也即将投入运营。
2号线像一对张开的翅膀,东接3号线,西连1号线,开通后济南市轨道交通将初步形成“一横两纵”的“H”形线网。正式开通后将大幅缓解东西向的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未来将方便数百万人的生活、出行。届时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将实现从单一线路运营到基本成网的重大跨越。
2019年元旦轨道交通1号线的通车,标志着济南迈入了“地铁时代”,那么2020年轨道交通2号线通车后,则意味着济南从地铁时代迈向换乘时代。
有一点值得一提,从城市空间和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济南地铁2号线沿途经过的西客站片区、腊山片区、西部新城核心区、中心主城区、高新区、唐冶新城等都是商业和人流集散中心。在开通后,势必将大幅拉近济南市区东部、西部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加强东、西城区联系,直接带动西部新城和东部高新区的发展,拓展济南的带状城市空间,大幅带动楼市和商业活力,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助力济南东拓、西进、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助推山东顶层战略,济南交通建设先行
济南作为全省政治、文化、教育、交通和科技中心;在区位上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是北京、上海之间重要的节点城市,济南的交通建设显然是重中之重,不仅对于山东对于全国也有重要意义。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届时,山东将建立起互联互通、面向国内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便捷高效、先进共享的运输服务体系,创新协同、融合开放的智慧交通体系,可靠完善、反应快速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可靠完善、反应快速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以及相应的组织保障。
而济南作为山东省的龙头城市显然被寄予了厚望。
其实早先的《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就已经规划形成“一体两翼多点”的空间格局。北跨黄河,南越泰山,让济南由大明湖时代迈进黄河时代。然而无论北跨还是南越,轨道交通都是重中之重。济南的大发展离不开轨道交通。
不久前,山东省委发布《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其中明确,“十四五”时期山东要增强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支持济南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济南要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值得关注的是,《建议》提出,山东将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这十余年间,济南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从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到“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嬗变。如今济南地铁项目建设的速度、规模与密度,让人看到了泉城的勇气与决心,执着与担当。
今年,1号线、2号线、3号线三条市域快线建设完成后,济南基本形成“H”型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二其后的二期建设规划也只是济南轨道交通“大网”中先期建设的一部分,在未来,济南轨道交通“全域线网”规划将伴随着城市规划发展继续扩容升级。反过来,轨道交通建设也是对济南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支撑。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将会极力推动打造高效便捷的省会“一小时经济圈”,为山东交通强省建设,贡献济南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