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分钟看懂什么是赛博朋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分钟看懂什么是赛博朋克

朋克最初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年轻人兴起朋克这一反叛的音乐文化,宣泄心中的怒火与孤独。

文|Hot S

赛博朋克是什么?

是霓虹灯牌与电子乐?是五花八门的义体移植?

是神经拼接与微仿生?还是人格意识数据化的代名词?

当年电影《头号玩家》风靡全球,如今现象级游戏《赛博朋克2077》爆火。

赛博朋克这一原本科幻亚文化词汇,爆火出圈,进入了公众视角。

今天小火带你,一文看懂,什么是赛博朋克!

准确地说,赛博朋克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文化。

源起:朋克背景

朋克最初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年轻人兴起朋克这一反叛的音乐文化,宣泄心中的怒火与孤独。

凡是流行的,皆是容易被传播的。朋克流传至美国后,为使科幻文学更好被大众接受,与美国科幻“新浪潮”结合下,形成了赛博朋克最初的模样。不同于以前科幻作品歌颂太空、畅想未来,科幻作品首次开始反思科技背后的黑暗面。

当时嬉皮士、性解放、迷幻药等社会颓废现象盛行,究其根本是经济下行后,当时人民群众释放压力、解放压抑人性的最佳方式。在此背景下,科幻作家希望通过作品来表达现实关怀以及人类前途的反思,以反乌托邦的叙事风格下,让科幻作品首次进入严肃文学的殿堂,成为了被大众认可的文学题材。

因此,“反体制”成为了赛博朋克的精神核心之一。

初生:营销标签

上世纪80年代,此类风格的科幻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燃起星星之火。作家布鲁斯·贝斯克(Bruce Bethke)提出【赛博朋克】一词,为此类作品有了最初的定义与归类。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由赛博(Cyber)+朋克(Punk)的合成词。Cyber,源来自“Cybernetics”,指网络与计算机的控制学。Punk,释放天性的摇滚乐文化。赛博与朋克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亚文化标签。

“我没有想要定义一种体裁或发起一场运动,我只是想为这个故事起一个令人难忘的营销标签。”布鲁斯·贝斯克说。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提出人类与仿生人边界思考的问题,文中追捕仿生人的赏金猎人于上世纪被拍成电影《银翼杀手》,首次视觉化地为大众展现赛博朋克式的未来都市,【赛博朋克】成为了商业化推广的最佳【标签】。

《银翼杀手》里,【高科技,低生活】成为视觉冲击的代表。在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都市中,底层人民如一个个孤岛,随时会被仿生人替代。

人类与仿生人的社会矛盾以及道德冲突被集中表现。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是否应当遵循人类的道德法则?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该被当成人类对待吗?

里程碑:赛博朋克“圣经”诞生

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发表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这是第一本同时获得"雨果奖"(Hugo Award)、"星云奖"(Nebula Award)与"菲利普·狄克奖"(Philip K. Dick Award)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本书清晰界定了赛博朋克的边界,《神经漫游者》一时间成为了赛博朋克不可不读的“圣经”。

《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整垮铬萝米》等作品连续问世后,吉布森成为了赛博朋克的集大成者,他用独特的叙事风格、生动惊险的故事,讲述电脑屏幕之中另有一个真实空间(赛博空间),他幻想的这个空间,不仅可以包含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人类制造的各种系统,如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

此后,电影《黑客帝国》系列以该书背景故事为框架,为世界范围内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影主角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更是与赛博朋克结缘,为游戏《赛博朋克2077》亲自配音并全程动作捕捉。

毫不夸张地讲,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核心情节与思想内核,是小说《神经漫游者》的外化表现。试玩《赛博朋克2077》之前,如果可以读完《神经漫游者》,将是一种非凡的连锁体验。

内容迥异:赛博朋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迎来赛博朋克大发展。最早以漫画《阿基拉》为主,启发了一系列赛博朋克精神的漫画。

其中包括《铳梦》、《铃音》、《星际牛仔》等等,以及跨时代作品《攻壳机动队》。在游戏方面,《杀出重围》为波兰公司CDPR创作《赛博朋克2077》奠定了基础。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Hideo Kojima),同样吸取了神经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等诸多元素,并将之运用在《合金装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攻壳机动队》作为代表,预示着日本进入了接受【赛博朋克】的新时代。

《攻壳机动队》,讲述公安队长草薙素子,作为一位全身“义体化”的女警,带领公安9课不断展开行动。在追捕黑客逃犯傀儡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场政府的阴谋。

《攻壳机动队》以精彩生动的叙事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探讨了“对人类存在,生与死的母题”的思考,是一部思想深刻的里程碑式作品。

作品涉及了复杂的政治体制反思,科技与人伦的冲突,道德与犯罪等诸多问题。虽然前两年斯嘉丽·约翰逊出演真人版翻拍,却丢失了其思想内核,有人宣称原作《攻壳机动队》是必看的百科全书式的动画。

近几年,赛博朋克正在经历又一次流行文化热潮。

从电影《银翼杀手2049》,《攻壳机动队》真人版,Netfix出品《副本》,再到《观察者》、《杀出重围》续集等作品接连推出,电影与游戏厂商们探索出了一种最新的流行题材,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反思: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涵

技术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对世界的感受方式。

当科技能够代替人做一切,人存活的价值是什么?

发达科技改变了生产方式,取代了底层人民的岗位,底层人民的归宿是什么?

通过意识人格化、义体改造、企业战争、高科技与低生活冲突、孤独迷幻的霓虹、黑客入侵、生物技术等鲜明意象,赛博朋克表达了:

灵魂和肉体分离后,对人类永生的反思;人类躯体机械化后,人类边界定义的思考;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与底层人民心灵发展不匹配,对社会体制的担忧;人与机器融合,人类与社会最终形态的遐想;科技与道德的冲突,未来人伦法则的探索;肉体与心灵的关系,孰轻孰重的见地。

一句话形容,赛博朋克是一种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高科技、低生活的科幻风格。

1、赛博朋克警示世人,发达科技将成为财阀扩大贫富差距、奴役底层人民的工具,贫困难以消除,高科技与低生活将成为未来生活的真实写照。

2、也有人认为,发达科技解放了劳动力,扩大了生产力水平,阶级固化将被打破,穷人的生态位可以大幅上升,最终实现全面富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分钟看懂什么是赛博朋克

朋克最初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年轻人兴起朋克这一反叛的音乐文化,宣泄心中的怒火与孤独。

文|Hot S

赛博朋克是什么?

是霓虹灯牌与电子乐?是五花八门的义体移植?

是神经拼接与微仿生?还是人格意识数据化的代名词?

当年电影《头号玩家》风靡全球,如今现象级游戏《赛博朋克2077》爆火。

赛博朋克这一原本科幻亚文化词汇,爆火出圈,进入了公众视角。

今天小火带你,一文看懂,什么是赛博朋克!

准确地说,赛博朋克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文化。

源起:朋克背景

朋克最初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当时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年轻人兴起朋克这一反叛的音乐文化,宣泄心中的怒火与孤独。

凡是流行的,皆是容易被传播的。朋克流传至美国后,为使科幻文学更好被大众接受,与美国科幻“新浪潮”结合下,形成了赛博朋克最初的模样。不同于以前科幻作品歌颂太空、畅想未来,科幻作品首次开始反思科技背后的黑暗面。

当时嬉皮士、性解放、迷幻药等社会颓废现象盛行,究其根本是经济下行后,当时人民群众释放压力、解放压抑人性的最佳方式。在此背景下,科幻作家希望通过作品来表达现实关怀以及人类前途的反思,以反乌托邦的叙事风格下,让科幻作品首次进入严肃文学的殿堂,成为了被大众认可的文学题材。

因此,“反体制”成为了赛博朋克的精神核心之一。

初生:营销标签

上世纪80年代,此类风格的科幻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燃起星星之火。作家布鲁斯·贝斯克(Bruce Bethke)提出【赛博朋克】一词,为此类作品有了最初的定义与归类。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由赛博(Cyber)+朋克(Punk)的合成词。Cyber,源来自“Cybernetics”,指网络与计算机的控制学。Punk,释放天性的摇滚乐文化。赛博与朋克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亚文化标签。

“我没有想要定义一种体裁或发起一场运动,我只是想为这个故事起一个令人难忘的营销标签。”布鲁斯·贝斯克说。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提出人类与仿生人边界思考的问题,文中追捕仿生人的赏金猎人于上世纪被拍成电影《银翼杀手》,首次视觉化地为大众展现赛博朋克式的未来都市,【赛博朋克】成为了商业化推广的最佳【标签】。

《银翼杀手》里,【高科技,低生活】成为视觉冲击的代表。在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都市中,底层人民如一个个孤岛,随时会被仿生人替代。

人类与仿生人的社会矛盾以及道德冲突被集中表现。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是否应当遵循人类的道德法则?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该被当成人类对待吗?

里程碑:赛博朋克“圣经”诞生

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发表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这是第一本同时获得"雨果奖"(Hugo Award)、"星云奖"(Nebula Award)与"菲利普·狄克奖"(Philip K. Dick Award)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本书清晰界定了赛博朋克的边界,《神经漫游者》一时间成为了赛博朋克不可不读的“圣经”。

《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整垮铬萝米》等作品连续问世后,吉布森成为了赛博朋克的集大成者,他用独特的叙事风格、生动惊险的故事,讲述电脑屏幕之中另有一个真实空间(赛博空间),他幻想的这个空间,不仅可以包含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人类制造的各种系统,如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

此后,电影《黑客帝国》系列以该书背景故事为框架,为世界范围内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影主角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更是与赛博朋克结缘,为游戏《赛博朋克2077》亲自配音并全程动作捕捉。

毫不夸张地讲,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核心情节与思想内核,是小说《神经漫游者》的外化表现。试玩《赛博朋克2077》之前,如果可以读完《神经漫游者》,将是一种非凡的连锁体验。

内容迥异:赛博朋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迎来赛博朋克大发展。最早以漫画《阿基拉》为主,启发了一系列赛博朋克精神的漫画。

其中包括《铳梦》、《铃音》、《星际牛仔》等等,以及跨时代作品《攻壳机动队》。在游戏方面,《杀出重围》为波兰公司CDPR创作《赛博朋克2077》奠定了基础。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Hideo Kojima),同样吸取了神经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等诸多元素,并将之运用在《合金装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攻壳机动队》作为代表,预示着日本进入了接受【赛博朋克】的新时代。

《攻壳机动队》,讲述公安队长草薙素子,作为一位全身“义体化”的女警,带领公安9课不断展开行动。在追捕黑客逃犯傀儡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一场政府的阴谋。

《攻壳机动队》以精彩生动的叙事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探讨了“对人类存在,生与死的母题”的思考,是一部思想深刻的里程碑式作品。

作品涉及了复杂的政治体制反思,科技与人伦的冲突,道德与犯罪等诸多问题。虽然前两年斯嘉丽·约翰逊出演真人版翻拍,却丢失了其思想内核,有人宣称原作《攻壳机动队》是必看的百科全书式的动画。

近几年,赛博朋克正在经历又一次流行文化热潮。

从电影《银翼杀手2049》,《攻壳机动队》真人版,Netfix出品《副本》,再到《观察者》、《杀出重围》续集等作品接连推出,电影与游戏厂商们探索出了一种最新的流行题材,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反思: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涵

技术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对世界的感受方式。

当科技能够代替人做一切,人存活的价值是什么?

发达科技改变了生产方式,取代了底层人民的岗位,底层人民的归宿是什么?

通过意识人格化、义体改造、企业战争、高科技与低生活冲突、孤独迷幻的霓虹、黑客入侵、生物技术等鲜明意象,赛博朋克表达了:

灵魂和肉体分离后,对人类永生的反思;人类躯体机械化后,人类边界定义的思考;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与底层人民心灵发展不匹配,对社会体制的担忧;人与机器融合,人类与社会最终形态的遐想;科技与道德的冲突,未来人伦法则的探索;肉体与心灵的关系,孰轻孰重的见地。

一句话形容,赛博朋克是一种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高科技、低生活的科幻风格。

1、赛博朋克警示世人,发达科技将成为财阀扩大贫富差距、奴役底层人民的工具,贫困难以消除,高科技与低生活将成为未来生活的真实写照。

2、也有人认为,发达科技解放了劳动力,扩大了生产力水平,阶级固化将被打破,穷人的生态位可以大幅上升,最终实现全面富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