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RCEP下的市北机遇:登州路街道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RCEP下的市北机遇:登州路街道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2020年,对于市北区而言,注定将载入史册。

文 | 庄建成

2020年,对于市北区而言,注定将载入史册。

这座位于胶州湾东岸的主城区,在过往承接了一系列国家战略落地的利好,并经历了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锤炼后,随着RCEP的签署,在十个区市中率先提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并从产业发展角度规划了5大赛场、17条赛道。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北区规划的新贸易赛场中,便指出要发挥青岛啤酒在内的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而作为整个市北区啤酒文化最为浓郁的区域,登州路街道也依托青岛啤酒,提出了“悦享品质,醉美登州”的街道品牌,并布局了一核双驱,两轴辐射,N点联动的“1+2+N”国际化世界啤酒元素产业集聚区。

展望未来,随着RCEP签约落地将释放的一系列利好,作为产业聚集高地的登州路街道,接下来又将在融入市北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过程中,展现怎样的作为?

市北借势RCEP,谁来承接机遇?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这份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包含了此前就与青岛贸易往来较为频繁的东盟、日韩等国。

通过签署RCEP,将使区域内更多商品以更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各国间的人员流动也将更加自由,为企业带来更加安心的发展环境,且扩宽了市场和空间,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吸引投资。

近年来,先后多个国家战略落地青岛。上合示范区的起势,为胶州湾北岸赋能;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获批,让胶州湾西岸再添发展动力。面对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的要将胶州湾打造成“不夜湾”的期许,东岸迫切需要被点亮。于是,市北区在十个区市中率先借势,提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

正如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所说:“面对光荣使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挂图作战、攻坚克难,高质量、高效率打造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使命担当。”

面对RCEP的良机,市北区选择主动靠上,依托自身产业基础,规划了5大赛场、17条赛道。

其中,新贸易赛场明确了以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新贸易业态集聚发展。

作为青岛啤酒发源地的登州路街道,也以“两个意见”为工作总指引,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当好排头兵、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总要求,围绕“1+6+N”发展格局,整体规划、精心设计,高质量做好产业发展工作,力争擦亮“悦享品质,醉美登州”街道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悦享品质,醉美登州”街道品牌

RCEP协议的达成将有助于构建区域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尤其是对于成规模的外向型企业来说,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像青岛啤酒这样行业龙头企业,也将拥抱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作为市北区啤酒文化最浓郁的区域,登州路街道围绕青岛啤酒核心价值,设置了荟聚世界知名啤酒生产、研发、营销、体验、文创、科创等的世界级国际化啤酒产城综合园区——“世BEER园”,打造国家级、国际化、主题式、场景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地的街道总体定位。

基于这一总体定位,登州路街道也在产业方向上高标准布局了一核双驱,两轴辐射,N点联动的“1+2+N”国际化世界啤酒元素产业集聚区。

具体来看,一核是以青岛啤酒元素为核心,集聚世界知名啤酒综合产城生态圈;双驱是构建青岛啤酒产业链+中粮大悦城现代服务业集群,驱动区域产业迭代升级;两轴是以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中的青啤路)和啤酒特色老街(登州路)双街为轴心,向周边辐射溢出;N点联动是以“一厂一馆一街两城两广场”七个载体为依托,打造国际化世界级啤酒综合示范园区。

从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到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地处传统繁华商业区的登州路街道都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势,主动作为、顶格推进。

此外,以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登州路街道,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1-10月,街道完成财税收入5560万元,收入进度71.0%;街道服务业企业地方税收5205. 96万元,占街道地税收入的93.53%。

众所周知,营商环境决定区域走向。一个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资本、企业、人才等资源实现充分的聚合,这就需要所在地区拿出改革创新的诚意。

面对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局势,登州路街道顶格协调,全方位推进辖区产业发展,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企业调研并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切实做好企业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企业情况,街道精分三个工作组,分类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累计走访企业90余次,重点企业59家,其中“四上”企业21家。通过沟通帮扶,链家、贝壳和房江湖等三家企业从总部拢聚税源938万元,提高地方税收50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带队走访企业的形式,在登州路街道早已形成常态化。针对辖区内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登州路街道成立专项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过集体研究、多方摸底、企业座谈等方式,明确提升路径、出台解决方案,为切实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基础。

属地街道对辖区企业的尊重与重视,也正印合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提出的构建既“亲”又“清”的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在党建方面,登州路街道打造“红色履带”党建引领新模式,将街道46个网格员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划分23个企业服务监督点,织密企业服务网络,深入走访、沟通,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尽快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

在服务企业、优化片区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登州路街道以上率下积极形成“顶格协调、上下联动”新模式,对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对接、解决,真正做到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在着力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的同时,登州路街道也致力于打造啤酒产业聚集高地,从而积极承接RCEP签署落地所带来的利好,进而在为市北区打造湾区新支点、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起到纽带的作用。

登州路街道聚力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城区发展,规划先行。

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先造福的,是所在的区域。针对此次市北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契机,登州路街道也依托辖区发展现状,结合自身优势,做出合理规划,旨在稳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促增量。

接下来,登州路街道将打造以青岛啤酒厂为中心的啤酒文化产业链,并打造以啤酒街为轴心的全球啤酒体验核心区,充分延展带动现代服务业链条和生态圈。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贸易越来越向高端领域转型,服务贸易也将逐渐成为主流。为此,登州路街道早已做好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准备。依托辖区内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登州路街道将打造以中粮大悦城市民广场为支撑的世界啤酒品鉴公园,塑造青岛第一个24小时活力街区。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在此前举行的“美好城市·美好生活”青岛论坛上,王清宪就表示,中央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把青岛建设成为美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要把青岛打造成为活力之城、和谐之城。

纵观全球、全国,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就是具备现代化的交通布局。如伦敦、纽约、巴黎、香港、上海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是拥有与之相配的地铁网线,去承载更多的资源和潜力。

在交通规划方面,登州路街道区域内未来将有三条地铁线路通过,地铁的贯穿和多站点设置以及与威海路平战结合地下工程的联通,将使区域内交通进行了地上地下立体式的升级,更加全方面的输送客流,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再辅以台东商圈以及国际邮轮母港两大优质资源,将为登州路街道这一区域引来充足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进一步赋能登州路街道打造啤酒产业聚集高地。

可以看到的是,作为辖区内的地标产业,登州路街道将以啤酒产业为依托,进一步聚焦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的相关工作。狠抓项目、抢抓发展,背后折射的是登州路街道增强发展后劲的决心。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搞活一座城,首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在登州路街道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也着重突出要发挥街道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串联作用。

首先,登州路街道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推动双招双引,在重点服务好辖区内现有存量企业的基础上,按照市北区“1+6+N”的发展战略支撑,引进一批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市场主体,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目标,切实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其次,登州路街道将优化资源载体整合,着力打造产业小镇。街道将在推进优质项目资源开工、落地的同时,同步加大资源载体优化整合力度,召集产业联盟联席会议,建立产业联动机制,通过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让闲置资源效益最大化。

通过发挥商协会精准招商作用,完善啤酒元素产业链和生态链,聚集上中下游企业优势,形成啤酒元素生态圈,打造啤酒元素产业小镇。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除了要有明确的产业布局外,同样要依赖“人气”。

因此,登州路街道也将围绕重点项目,做好优质服务。通过全力保障威海路平战结合项目工程威海路-登州路-宁海路段施工建设、积极配合大悦城二期商业综合体工程建设推进以及争取区委区政府对啤酒街进行扩容改造等多个辖区重点项目,在积极对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的同时,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前来聚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有志者,事竟成。

以啤酒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引爆点,登州路街道还将依托科学的发展定位,通过深挖区域内的发展优势,激活潜力,不断增强区域产业承载能力,为市北区打造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做出垂直领域的务实贡献。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RCEP下的市北机遇:登州路街道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RCEP下的市北机遇:登州路街道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2020年,对于市北区而言,注定将载入史册。

文 | 庄建成

2020年,对于市北区而言,注定将载入史册。

这座位于胶州湾东岸的主城区,在过往承接了一系列国家战略落地的利好,并经历了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锤炼后,随着RCEP的签署,在十个区市中率先提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并从产业发展角度规划了5大赛场、17条赛道。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北区规划的新贸易赛场中,便指出要发挥青岛啤酒在内的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而作为整个市北区啤酒文化最为浓郁的区域,登州路街道也依托青岛啤酒,提出了“悦享品质,醉美登州”的街道品牌,并布局了一核双驱,两轴辐射,N点联动的“1+2+N”国际化世界啤酒元素产业集聚区。

展望未来,随着RCEP签约落地将释放的一系列利好,作为产业聚集高地的登州路街道,接下来又将在融入市北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过程中,展现怎样的作为?

市北借势RCEP,谁来承接机遇?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这份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包含了此前就与青岛贸易往来较为频繁的东盟、日韩等国。

通过签署RCEP,将使区域内更多商品以更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各国间的人员流动也将更加自由,为企业带来更加安心的发展环境,且扩宽了市场和空间,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吸引投资。

近年来,先后多个国家战略落地青岛。上合示范区的起势,为胶州湾北岸赋能;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获批,让胶州湾西岸再添发展动力。面对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的要将胶州湾打造成“不夜湾”的期许,东岸迫切需要被点亮。于是,市北区在十个区市中率先借势,提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

正如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所说:“面对光荣使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挂图作战、攻坚克难,高质量、高效率打造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使命担当。”

面对RCEP的良机,市北区选择主动靠上,依托自身产业基础,规划了5大赛场、17条赛道。

其中,新贸易赛场明确了以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新贸易业态集聚发展。

作为青岛啤酒发源地的登州路街道,也以“两个意见”为工作总指引,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当好排头兵、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总要求,围绕“1+6+N”发展格局,整体规划、精心设计,高质量做好产业发展工作,力争擦亮“悦享品质,醉美登州”街道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悦享品质,醉美登州”街道品牌

RCEP协议的达成将有助于构建区域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尤其是对于成规模的外向型企业来说,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像青岛啤酒这样行业龙头企业,也将拥抱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作为市北区啤酒文化最浓郁的区域,登州路街道围绕青岛啤酒核心价值,设置了荟聚世界知名啤酒生产、研发、营销、体验、文创、科创等的世界级国际化啤酒产城综合园区——“世BEER园”,打造国家级、国际化、主题式、场景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地的街道总体定位。

基于这一总体定位,登州路街道也在产业方向上高标准布局了一核双驱,两轴辐射,N点联动的“1+2+N”国际化世界啤酒元素产业集聚区。

具体来看,一核是以青岛啤酒元素为核心,集聚世界知名啤酒综合产城生态圈;双驱是构建青岛啤酒产业链+中粮大悦城现代服务业集群,驱动区域产业迭代升级;两轴是以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中的青啤路)和啤酒特色老街(登州路)双街为轴心,向周边辐射溢出;N点联动是以“一厂一馆一街两城两广场”七个载体为依托,打造国际化世界级啤酒综合示范园区。

从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到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地处传统繁华商业区的登州路街道都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势,主动作为、顶格推进。

此外,以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登州路街道,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1-10月,街道完成财税收入5560万元,收入进度71.0%;街道服务业企业地方税收5205. 96万元,占街道地税收入的93.53%。

众所周知,营商环境决定区域走向。一个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资本、企业、人才等资源实现充分的聚合,这就需要所在地区拿出改革创新的诚意。

面对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局势,登州路街道顶格协调,全方位推进辖区产业发展,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企业调研并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切实做好企业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企业情况,街道精分三个工作组,分类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累计走访企业90余次,重点企业59家,其中“四上”企业21家。通过沟通帮扶,链家、贝壳和房江湖等三家企业从总部拢聚税源938万元,提高地方税收50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带队走访企业的形式,在登州路街道早已形成常态化。针对辖区内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登州路街道成立专项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过集体研究、多方摸底、企业座谈等方式,明确提升路径、出台解决方案,为切实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基础。

属地街道对辖区企业的尊重与重视,也正印合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提出的构建既“亲”又“清”的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在党建方面,登州路街道打造“红色履带”党建引领新模式,将街道46个网格员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划分23个企业服务监督点,织密企业服务网络,深入走访、沟通,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尽快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

在服务企业、优化片区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登州路街道以上率下积极形成“顶格协调、上下联动”新模式,对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对接、解决,真正做到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在着力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的同时,登州路街道也致力于打造啤酒产业聚集高地,从而积极承接RCEP签署落地所带来的利好,进而在为市北区打造湾区新支点、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起到纽带的作用。

登州路街道聚力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城区发展,规划先行。

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先造福的,是所在的区域。针对此次市北区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契机,登州路街道也依托辖区发展现状,结合自身优势,做出合理规划,旨在稳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促增量。

接下来,登州路街道将打造以青岛啤酒厂为中心的啤酒文化产业链,并打造以啤酒街为轴心的全球啤酒体验核心区,充分延展带动现代服务业链条和生态圈。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贸易越来越向高端领域转型,服务贸易也将逐渐成为主流。为此,登州路街道早已做好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准备。依托辖区内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登州路街道将打造以中粮大悦城市民广场为支撑的世界啤酒品鉴公园,塑造青岛第一个24小时活力街区。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在此前举行的“美好城市·美好生活”青岛论坛上,王清宪就表示,中央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把青岛建设成为美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要把青岛打造成为活力之城、和谐之城。

纵观全球、全国,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就是具备现代化的交通布局。如伦敦、纽约、巴黎、香港、上海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是拥有与之相配的地铁网线,去承载更多的资源和潜力。

在交通规划方面,登州路街道区域内未来将有三条地铁线路通过,地铁的贯穿和多站点设置以及与威海路平战结合地下工程的联通,将使区域内交通进行了地上地下立体式的升级,更加全方面的输送客流,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再辅以台东商圈以及国际邮轮母港两大优质资源,将为登州路街道这一区域引来充足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进一步赋能登州路街道打造啤酒产业聚集高地。

可以看到的是,作为辖区内的地标产业,登州路街道将以啤酒产业为依托,进一步聚焦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的相关工作。狠抓项目、抢抓发展,背后折射的是登州路街道增强发展后劲的决心。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搞活一座城,首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在登州路街道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也着重突出要发挥街道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串联作用。

首先,登州路街道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推动双招双引,在重点服务好辖区内现有存量企业的基础上,按照市北区“1+6+N”的发展战略支撑,引进一批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市场主体,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目标,切实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其次,登州路街道将优化资源载体整合,着力打造产业小镇。街道将在推进优质项目资源开工、落地的同时,同步加大资源载体优化整合力度,召集产业联盟联席会议,建立产业联动机制,通过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让闲置资源效益最大化。

通过发挥商协会精准招商作用,完善啤酒元素产业链和生态链,聚集上中下游企业优势,形成啤酒元素生态圈,打造啤酒元素产业小镇。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除了要有明确的产业布局外,同样要依赖“人气”。

因此,登州路街道也将围绕重点项目,做好优质服务。通过全力保障威海路平战结合项目工程威海路-登州路-宁海路段施工建设、积极配合大悦城二期商业综合体工程建设推进以及争取区委区政府对啤酒街进行扩容改造等多个辖区重点项目,在积极对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的同时,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前来聚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有志者,事竟成。

以啤酒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引爆点,登州路街道还将依托科学的发展定位,通过深挖区域内的发展优势,激活潜力,不断增强区域产业承载能力,为市北区打造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做出垂直领域的务实贡献。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RCEP下的市北机遇:登州路街道建设产业聚集高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