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家:供给创造需求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供给端换血升级迫在眉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家:供给创造需求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供给端换血升级迫在眉睫

在分析师看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资是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提升经济效能的关键。

2020年11月7日,上海,2020进博会-技术装备展馆,不二越(NACHI),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12月16日-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分析师认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牵引供给”,这些提法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也要在供给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生产创造消费的效果。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主任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也在增长,这就需要给供给端来一次“换血”和升级,这也符合高层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中共十九大五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谈到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时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目前中国供给端除了优质商品和服务相对欠缺、无法充分满足国人消费升级诉求外,在民生建设、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等多个层面都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付一夫说。

独立经济学家张德礼也表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在提高供给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和需求相匹配。“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对高品质商品和新产品的需求正在上升,但供给上还是面临着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的约束。”他说。

在分析师看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资是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提升经济效能的关键。

“提供优质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这都需要有科技水平提升作为基础,这些设备中需要的芯片,它的设计、研发,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这些高水平供给就无从谈起。”付一夫说。

他指出,虽然我国科技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依然偏低,很多研究机构在进行科研立项时,仍由“学术思维”和“专家思维”占据主导,作为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并未形成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有机互动与配合。

付一夫还表示,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研发投入占比还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依然被限制在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而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还面临着被“卡脖子”的情况。

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他认为,除了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外,还需要对科技研究的各个环节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做出合适的政策制度安排,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保驾护航作用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具有充分激励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

此外,分析师指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继续通过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优化投资布局,而发力点将是新基建。

张德礼表示,新基建是面向未来的,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更为显著。在新基建领域加大投入,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新技术反过来又将赋能传统产业,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率。

“比如5G基站的投资建设,它是5G技术推广以及5G背后的应用市场不可或缺的前期投入基础。当5G基站大面积布局后,能够创造很多新需求,或者让之前的产品能够更好推广,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等。”他说。

付一夫表示,新基建覆盖的领域更为广阔,支撑的业态更为丰富,可以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参与空间,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新基建的投资能够直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员的就业。”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范围,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新基建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数字化属性,这决定了其作为数字经济增长基础的地位,能够有效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带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还能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家:供给创造需求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供给端换血升级迫在眉睫

在分析师看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资是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提升经济效能的关键。

2020年11月7日,上海,2020进博会-技术装备展馆,不二越(NACHI),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12月16日-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分析师认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牵引供给”,这些提法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也要在供给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生产创造消费的效果。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主任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也在增长,这就需要给供给端来一次“换血”和升级,这也符合高层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中共十九大五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谈到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时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目前中国供给端除了优质商品和服务相对欠缺、无法充分满足国人消费升级诉求外,在民生建设、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等多个层面都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付一夫说。

独立经济学家张德礼也表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在提高供给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和需求相匹配。“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对高品质商品和新产品的需求正在上升,但供给上还是面临着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的约束。”他说。

在分析师看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资是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提升经济效能的关键。

“提供优质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这都需要有科技水平提升作为基础,这些设备中需要的芯片,它的设计、研发,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这些高水平供给就无从谈起。”付一夫说。

他指出,虽然我国科技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依然偏低,很多研究机构在进行科研立项时,仍由“学术思维”和“专家思维”占据主导,作为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并未形成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有机互动与配合。

付一夫还表示,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研发投入占比还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依然被限制在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而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还面临着被“卡脖子”的情况。

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他认为,除了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外,还需要对科技研究的各个环节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做出合适的政策制度安排,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保驾护航作用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具有充分激励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

此外,分析师指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继续通过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优化投资布局,而发力点将是新基建。

张德礼表示,新基建是面向未来的,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更为显著。在新基建领域加大投入,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新技术反过来又将赋能传统产业,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率。

“比如5G基站的投资建设,它是5G技术推广以及5G背后的应用市场不可或缺的前期投入基础。当5G基站大面积布局后,能够创造很多新需求,或者让之前的产品能够更好推广,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等。”他说。

付一夫表示,新基建覆盖的领域更为广阔,支撑的业态更为丰富,可以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参与空间,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新基建的投资能够直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员的就业。”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范围,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新基建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数字化属性,这决定了其作为数字经济增长基础的地位,能够有效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带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还能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