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何炅翻车背后:谁在豪掷千金?谁在充当“韭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何炅翻车背后:谁在豪掷千金?谁在充当“韭菜”?

一直以来滴水不漏,情商超高的何老师意外翻车了,原因便是收礼。

文|文化产业新闻 张文栋

2020年收官之际,滴滴、菜鸟、美团、拼多多等巨头先后布局社区团购市场,给传统市场狠狠一击。打价格战以及巨头抢占市场,在当今社会早已司空见惯,可为什么这次社区团购抵触却如此高涨?究竟在抵制什么?关注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社区团购”,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人情往来,礼不可废,是我们的传统。

但是这个“礼”,应该是心意的表达,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物的象征意义大于价值本身,它应该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却不应该成为攀比的工具。

最近,一直以来滴水不漏,情商超高的何老师意外翻车了,原因便是收礼。

何炅翻车为哪般?

何老师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以提携新人著称,口碑很好,极少有负面新闻。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2019年综艺里一段关于应援礼物的言论,会成为他翻车的导火索,在时隔一年后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事情还要从2019年的一档综艺《口红王子》说起。在节目里沈梦辰说自己和杜海涛交往的时候,对方会给自己的父母送礼物。但杜海涛每次都是拿其他明星粉丝后援会送的礼物,上面还贴着后援会的标签,搞得她很尴尬。

何炅面对这个话题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收了很多其他明星粉丝后援会的礼物,并且提醒那些后援会:“你们买那个不干胶,不要买那么死的,撕不下来,只能自己用。”最后,还暗示这些礼物都太重复,自己已经有了二十多个保温杯和五十多支笔,全都贴了标签撕不掉也不能送人。

看到这一段,怎么都让人有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于是乎很多人都开始炸裂了,既然礼物都收了,还公开吐槽礼物不实用,贴了标签无法转送?《快乐大本营》的风气是有多差。

而且,这些快乐家族口中的“后援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粉丝,他们都是参加《快本》录制的明星们的粉丝,并且大多还是未成年。

而何炅本人,他清楚地知道做好主持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曾传递过:“粉丝与偶像是平等的关系,偶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地位,粉丝应该把力量放在社会和自己身上”。更是明确说过 “来我任何节目的嘉宾我都会用心对待,粉丝们不要再花钱送礼了,这些礼物太花钱了,真的不要。”

结果一边说着让大家不要送礼,一方面又在“享受”粉丝们的应援礼物,在节目里直白地点评各类礼物,对于大量重复的保温杯和钢笔没有兴趣,但对彭昱畅后援会送的按摩椅赞不绝口,因为太好用了还搬到化妆间让全体主持人共享。

这种前后的差距,引发了很多争议,网友们对何老师“德艺双馨”的滤镜顿时碎了一地。毕竟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经把何炅当成了“演艺圈的道德标杆”,所以当他有一些做的不那么到位的行为时,被狙的也格外厉害。

应援送礼面面观

土豪应援

如前所述,何炅及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所收到的礼物并不是他们自己粉丝所赠,而是其他明星的粉丝送的。而且这些礼物也并非普通礼品,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奢侈品大赏:爱马仕领带、芬迪的帽子、LV的钥匙扣以及各品牌限量香水,昂贵程度令人咋舌。许多礼物都价格不菲,有售价约六千的理光GR3相机、两千多的罗意威羊毛围巾、三千多的剃须刀套装等。

当然其中最壕的还当属张云雷的粉丝,在他第一次上快本时,粉丝就送了五位主持人一人一块金条。

作为主持人,他们的粉丝范畴显然没有这么大,收到如此多“豪礼”,无非是沾《快乐大本营》的光。毕竟快本作为湖南台的王牌节目,每一期都有很多明星过来,如果能上《快乐大本营》,对于明星热度和身价都会有很大提升。于是那些粉丝都十分重视,很多应援会都会集资送礼物,有送给明星的,也有送给《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的,无非是想要让那些主持人多帮助自己的爱豆,让自己的爱豆能多一些镜头。

而随着舆论发酵,粉丝替剧组人员包工作餐、快本应援合作商家大赚差价等更多应援乱象也被不断曝光。很显然,吃瓜群众扒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只是何炅一个人的问题。翻车背后是整个饭圈应援的畸态发展。送礼成为所有参与者都明知的“潜规则”,甚至被拿出来在节目中调侃讨论。

饭圈经济

送礼物只是“饭圈经济”的冰山一角。粉丝喜欢偶像,自然要成立一个圈子,于是“饭圈”就这么形成了。在饭圈追星可是要花大价钱的,比如给明星送礼、接机、明星生日等等,都要花很多钱。蔡徐坤过生日,粉丝们不仅定制好了一个价值12万元的麦克风,还包下了各地的广告屏应援。

给粉丝给明星花钱,愿意给他们打榜,这本身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没啥好指责的。事实上,很多明星,也正是靠“饭圈经济”火起来的,靠资本、粉丝不断地烧钱、刷榜,赢得注意力,进而上位,这是流量明星的成名套路。

只是,“饭圈经济”让明星一夜成名,也让粉丝们陷入了被动的“内卷”。就拿明星应援团给快乐大本营送礼来说,一开始,大家都不送礼,后来,有人送了,其他人怕落后,也跟风送礼。

最后,大家都送礼。有的人为了突出自己,礼物就越送越贵,价码也越来越高。最终粉丝应援成为了一场投入没有上限、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竞争。

但是,回归应援一词本身,它的本意是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关爱,在共同支持偶像的过程中获取动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应援已不仅限于在演唱会上举灯牌,还扩展到偶像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日应援、出道纪念日应援、发布会应援、商业活动……随着应援范围的扩大和金额的扩展,如今的应援,已经越来越畸形,越来越扭曲其本身的定义。

结语

粉丝的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很多粉丝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钱是父母辛辛苦苦挣的,不该如此挥霍。并且,以为送礼就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青睐,也是给粉丝传递一种并不健康的价值观。在这种“人情观念”的熏染下,他们会否把“送礼”风气运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追星,本质上是为了从偶像身上汲取能量,是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可当追星沦为攀比,粉丝沦为韭菜,礼物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之后,畸形的追星蔓延至整个娱乐行业成为“明规则”,它还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呢?

畸形追星,可止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何炅翻车背后:谁在豪掷千金?谁在充当“韭菜”?

一直以来滴水不漏,情商超高的何老师意外翻车了,原因便是收礼。

文|文化产业新闻 张文栋

2020年收官之际,滴滴、菜鸟、美团、拼多多等巨头先后布局社区团购市场,给传统市场狠狠一击。打价格战以及巨头抢占市场,在当今社会早已司空见惯,可为什么这次社区团购抵触却如此高涨?究竟在抵制什么?关注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社区团购”,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人情往来,礼不可废,是我们的传统。

但是这个“礼”,应该是心意的表达,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物的象征意义大于价值本身,它应该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却不应该成为攀比的工具。

最近,一直以来滴水不漏,情商超高的何老师意外翻车了,原因便是收礼。

何炅翻车为哪般?

何老师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以提携新人著称,口碑很好,极少有负面新闻。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2019年综艺里一段关于应援礼物的言论,会成为他翻车的导火索,在时隔一年后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事情还要从2019年的一档综艺《口红王子》说起。在节目里沈梦辰说自己和杜海涛交往的时候,对方会给自己的父母送礼物。但杜海涛每次都是拿其他明星粉丝后援会送的礼物,上面还贴着后援会的标签,搞得她很尴尬。

何炅面对这个话题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收了很多其他明星粉丝后援会的礼物,并且提醒那些后援会:“你们买那个不干胶,不要买那么死的,撕不下来,只能自己用。”最后,还暗示这些礼物都太重复,自己已经有了二十多个保温杯和五十多支笔,全都贴了标签撕不掉也不能送人。

看到这一段,怎么都让人有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于是乎很多人都开始炸裂了,既然礼物都收了,还公开吐槽礼物不实用,贴了标签无法转送?《快乐大本营》的风气是有多差。

而且,这些快乐家族口中的“后援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粉丝,他们都是参加《快本》录制的明星们的粉丝,并且大多还是未成年。

而何炅本人,他清楚地知道做好主持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曾传递过:“粉丝与偶像是平等的关系,偶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地位,粉丝应该把力量放在社会和自己身上”。更是明确说过 “来我任何节目的嘉宾我都会用心对待,粉丝们不要再花钱送礼了,这些礼物太花钱了,真的不要。”

结果一边说着让大家不要送礼,一方面又在“享受”粉丝们的应援礼物,在节目里直白地点评各类礼物,对于大量重复的保温杯和钢笔没有兴趣,但对彭昱畅后援会送的按摩椅赞不绝口,因为太好用了还搬到化妆间让全体主持人共享。

这种前后的差距,引发了很多争议,网友们对何老师“德艺双馨”的滤镜顿时碎了一地。毕竟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经把何炅当成了“演艺圈的道德标杆”,所以当他有一些做的不那么到位的行为时,被狙的也格外厉害。

应援送礼面面观

土豪应援

如前所述,何炅及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所收到的礼物并不是他们自己粉丝所赠,而是其他明星的粉丝送的。而且这些礼物也并非普通礼品,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奢侈品大赏:爱马仕领带、芬迪的帽子、LV的钥匙扣以及各品牌限量香水,昂贵程度令人咋舌。许多礼物都价格不菲,有售价约六千的理光GR3相机、两千多的罗意威羊毛围巾、三千多的剃须刀套装等。

当然其中最壕的还当属张云雷的粉丝,在他第一次上快本时,粉丝就送了五位主持人一人一块金条。

作为主持人,他们的粉丝范畴显然没有这么大,收到如此多“豪礼”,无非是沾《快乐大本营》的光。毕竟快本作为湖南台的王牌节目,每一期都有很多明星过来,如果能上《快乐大本营》,对于明星热度和身价都会有很大提升。于是那些粉丝都十分重视,很多应援会都会集资送礼物,有送给明星的,也有送给《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的,无非是想要让那些主持人多帮助自己的爱豆,让自己的爱豆能多一些镜头。

而随着舆论发酵,粉丝替剧组人员包工作餐、快本应援合作商家大赚差价等更多应援乱象也被不断曝光。很显然,吃瓜群众扒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只是何炅一个人的问题。翻车背后是整个饭圈应援的畸态发展。送礼成为所有参与者都明知的“潜规则”,甚至被拿出来在节目中调侃讨论。

饭圈经济

送礼物只是“饭圈经济”的冰山一角。粉丝喜欢偶像,自然要成立一个圈子,于是“饭圈”就这么形成了。在饭圈追星可是要花大价钱的,比如给明星送礼、接机、明星生日等等,都要花很多钱。蔡徐坤过生日,粉丝们不仅定制好了一个价值12万元的麦克风,还包下了各地的广告屏应援。

给粉丝给明星花钱,愿意给他们打榜,这本身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没啥好指责的。事实上,很多明星,也正是靠“饭圈经济”火起来的,靠资本、粉丝不断地烧钱、刷榜,赢得注意力,进而上位,这是流量明星的成名套路。

只是,“饭圈经济”让明星一夜成名,也让粉丝们陷入了被动的“内卷”。就拿明星应援团给快乐大本营送礼来说,一开始,大家都不送礼,后来,有人送了,其他人怕落后,也跟风送礼。

最后,大家都送礼。有的人为了突出自己,礼物就越送越贵,价码也越来越高。最终粉丝应援成为了一场投入没有上限、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竞争。

但是,回归应援一词本身,它的本意是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关爱,在共同支持偶像的过程中获取动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应援已不仅限于在演唱会上举灯牌,还扩展到偶像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日应援、出道纪念日应援、发布会应援、商业活动……随着应援范围的扩大和金额的扩展,如今的应援,已经越来越畸形,越来越扭曲其本身的定义。

结语

粉丝的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很多粉丝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钱是父母辛辛苦苦挣的,不该如此挥霍。并且,以为送礼就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青睐,也是给粉丝传递一种并不健康的价值观。在这种“人情观念”的熏染下,他们会否把“送礼”风气运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追星,本质上是为了从偶像身上汲取能量,是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可当追星沦为攀比,粉丝沦为韭菜,礼物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之后,畸形的追星蔓延至整个娱乐行业成为“明规则”,它还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呢?

畸形追星,可止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