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曾处于变声期的80、90后,在那个KTV满地开花的新浪潮时期,都曾五音不全、鬼哭狼嚎的《死了都要爱》表白过,苏见信的声音确实牢牢的刻在了我们的心底。
过去看到《我是歌手》上的韩红、孙楠,拼命甩高音就能拿第一,而信也在上面帮嘉宾“帮帮唱”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暗想“这些辣鸡”,信来比赛绝对可以秒杀他们,结果……
结果,他真的上了《我是歌手》,高音唱过、也嘶吼过,但还是TM的被淘汰了,就尼玛像苏见信在小学合唱团一个样……
信在上小学参加合唱团的时候,因为声音与周围同学不符,所以老师就会对他说“苏见信,你的声音很好,但是合唱团真的不适合你”。

他的声音很有特色、他也超喜欢音乐,但音乐这条路起来要比想象中艰难,22岁没钱、没朋友、没有工作,但绝对要踏上音乐之路的他做过餐饮、洗过盘子、开过火锅店,曾和未红的动力火车一起在披萨店里驻唱……
30岁他签约滚石唱片的时候,自己连饭都吃不上却愿意去小摊卖咖喱饭筹钱,出专辑企图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不了了之,还得去酒吧。
10年的时间里,他都在酒吧里走唱,要烂熟3000多首歌,每天唱歌到天亮,他的每一天都是颓废、怨恨、暴躁、消极…也因坏脾气、打架常换地方,在这段非常穷、非常煎熬的时间里,特·柯本和Nirvana是他的精神寄托!
信乐团翻唱涅盘乐队经典名曲现场
虽然这段时间相当惨痛,但却是他成功的积累。他磨练了嗓音和创作能力,并结识了信乐团成员……
2002年,专辑《信乐团》让台湾歌坛惊艳31岁的信,用他极富穿透力的嗓音,狂妄的呐喊、愤怒的叫嚣,给台湾民歌和“娘娘腔摇滚”带去了革新式意义。
之后,信乐团红极一时,很多经典歌曲被人传唱,回忆起十年的Pub生活,信说他睡过很多女人,但女儿小丸子和女友WeiWei是最重要的人!

2007年,信乐团解散,信以个人姿态重新出发,是为了可以自由自在的坚持他最早的初衷和理想!
而如今参加《我是歌手》,他为的是选择突破和挑战,可成了这个节目上最冤屈的一个。
翻唱张惠妹的《人质》,他展现了“高音信”不仅仅会嘶吼,该柔软时似水、该强硬时似枪,却得到了观众评审漂亮的第七名……
一首《刀马旦》,重金属、戏曲、说唱结合,大胆的想法和创意躁翻全场,爽完的观众可能觉得跳的太累,就给了他最后一名……
然后他拿出压箱底的“神作”,比霸气的蝎子高出2个key,结果委屈的信只说了一句话:“是我个人的错,不要拖摇滚下水摇滚太美好了,太强大了”!
之后,骄傲的他索性玩了起来,华丽丽的改编了一首神曲《江南Style》,伴着韩流风的前卫摇滚。这对《我是歌手》完全就是戏谑!
到了最后一场比赛上,因生病几近失声的摇滚巨婴说“唱不好就是唱不好,没有那么多废话”。
他率真的用一首歌曲告别,《末班车》唱出了他的悲凉与愤恨,没有高音、没有华丽的改编,却尽显忧伤,这不是破罐子破摔的退场,而是在这个舞台,他想做的都做了!
信在《我是歌手》最后一场演唱《末班车》
他太喜欢摇滚乐了,只想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摇滚,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接受摇滚,不管结果如何,坚持初衷地完成所爱,他就值得我们尊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