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十大酒企新闻】高层受调查  燕京啤酒跌落国产啤酒头部企业阵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十大酒企新闻】高层受调查  燕京啤酒跌落国产啤酒头部企业阵营

度过了艰难的2020年,2021年是否能对燕京啤酒更温柔一些呢?

【编者按】

2020年对于每个行业而言,都极为特殊。当站在全年的“终点”,回顾一年来中国酒业的大事小情时,无论是收购重组、人事更替,还是市场强劲每一件事都让中国酒业2020年显得更为引人注目。当贵州茅台股价突破1800元/股大关、五粮液总市值登上超越万亿台阶时,中国酒业在资本市场展现出雄厚的实力;当名品世家被收购、红星股份曲线圆梦资本时,酒业人为之鼓舞;当ST威龙实控人股份遭拍卖、燕京啤酒董事长被捕时,所有酒业人也为中国酒业捏了一把汗。如今,2020年即将过去,界面新闻酒业频道通过梳理过去一年来中国酒业发生的重点新闻,推出“2020十大酒企新闻”栏目,以飨读者。

2020年,对于中国啤酒企业而言,最为引人关注的除了嘉士伯与重庆啤酒重组一事外,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啤酒”)(000729)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一事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企业业绩、市场渠道均表现不佳的状态下,董事长、总经理被调查无疑对掉队生燕京啤酒而言更为雪上加霜。度过了艰难的2020年,2021年是否能对燕京啤酒更温柔一些呢?

高层动荡

今年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重大事项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

对此,界面记者致电燕京啤酒董秘办获知,目前燕京啤酒已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因此对于日常经营不会有任何影响,并将尽快安排选举。针对职务违法的具体内容,燕京啤酒董秘办表示并不知悉。

针对此次高层变动,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对界面记者分析称,燕京啤酒董事长职务违法领域很容易发生在市场政策、市场费用审批和权力主导的企业基建、企业采购和选人用人方面。赵晓东被查对于燕京啤酒现状而言,并非有较大影响。

同日,燕京啤酒还决定推举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广军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直至选举产生新的公司董事长为止。

肖竹青指出,“此次人事变动会使得行业会对继任者寄予厚望,赵晓东属于守业型的管理者,整个燕京啤酒体系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因此处于尴尬地位燕京啤酒更需要一位有魄力有前瞻性掌舵人引领燕京啤酒经营体制转型,重视中高端啤酒市场培育,巩固并拓展根据地市场,扭转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

随着此次燕京啤酒高层落马,未来在管理层方面也将会产生连锁反应。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进一步指出,中国国企具有较为完善的干部梯队管理流程,抗风险预案也较为完备,因此此次燕京啤酒董事长、总经理变动对于企业日常运营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随着此项人事震荡,未来燕京啤酒还会有小范围的人事变动出现。

业绩难堪

高层人事震荡也使得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业绩不振的“旧伤”之上,再添“新伤”。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面临着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2亿 、净利下降近五成的窘境。根据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55.65亿元,同比降低1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降低47.46%。其中,啤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78亿元,占总营收93.04%,同比下降13.63%。

界面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业绩下降的趋势早现端倪。近三年来,燕京啤酒的营收、净利润增长率都低于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存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同样落后。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0.82,在七家国产啤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仅好于兰州黄河,而青岛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3.32。

在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燕京啤酒在营收、净利方面也出现退步情况。界面记者整理资料发现,燕京啤酒营收于201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98亿元。随着此后发展,燕京啤酒营收于2013年达到顶峰137.48亿元后,便开始出现波动,截至2019年全年,燕京啤酒营收仅为114.68亿元。

在净利方面,燕京啤酒2014-2017年净利润从7.26亿元急速下降至1.61亿元,尽管2018年、2019年净利略有提升,达1.8亿元、2.3亿元,但仍不敌2014年水平。

对此,朱丹蓬向界面记者指出,受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较低影响,导致近年来燕京啤酒业绩不佳。另外,燕京啤酒业绩下滑也受到地域影响,除北京、天津、内蒙等地区销量较好外,在其他地方较为弱势,甚至出现空白,因此在啤酒五强中掉队也成为必然。

沦为“后进生”

近年来,随着啤酒行业整体竞争不断加剧,啤酒五强的格局也在进一步变化。其中,燕京啤酒作为曾经五强中的“佼佼者”,如今却沦为“后进生”。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7-2019年,燕京啤酒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26%、1.32%、1.1%,相较于同期青岛啤酒的0.65%、1.13%、5.3%和华润啤酒的3.66%、7.37%、4.02%而言,处于劣势。

对此,朱丹蓬表示,目前燕京啤酒处于五大啤酒巨头的最后一位,造成其落队的主要原因仍在于企业市场范围狭小导致利润偏低、高端化受阻等连锁反应。未来,燕京啤酒在整体体制机制进一步制约之下,还将与其他巨头进一步拉开差距。

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发展,巨头争夺逐渐向高端市场转移。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端市场不利成为了燕京啤酒落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啤酒业出现连续四年负增长之后,从关注市场容量转向市场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中高端市场业已成为各大企业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表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燕京主品牌销量由2018年273万千升下降至248.16万千升,降幅约9.1%;“1+3”品牌销量也由2018年365万千升下降至2019年350.96万千升。对此,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从品类上看,燕京啤酒中低端产品仍为其贡献主要销量,高端条线尚未出现高竞争力大单品。

对此,肖竹青进一步指出,燕京啤酒为财务管控导向的企业,为完成财务管控指标,依据回款销售收入决策市场投入。这样的管控模式市场决策效率慢,中高端品种市场投入保守,市场经营墨守成规,对任期内考核指标负责,缺乏中长期中高端品牌培育长远规划,只能在中低端品种领域微利经营。

 “燕京啤酒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在高端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和产量最大生产基地布局最完善的华润雪花啤酒挤压下,燕京根据地市场萎缩,吨酒毛利微薄,中高端啤酒新品推广乏力,市场地位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目前的问题,并非是撤换一个董事长就能解决问题,更多需要转换经营决策机制的顶层设计问题。”肖竹青总结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燕京啤酒

3.4k
  • 燕京啤酒在江苏成立销售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
  • 燕京啤酒:公司于今年正式实施“啤酒+饮料”组合营销策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十大酒企新闻】高层受调查  燕京啤酒跌落国产啤酒头部企业阵营

度过了艰难的2020年,2021年是否能对燕京啤酒更温柔一些呢?

【编者按】

2020年对于每个行业而言,都极为特殊。当站在全年的“终点”,回顾一年来中国酒业的大事小情时,无论是收购重组、人事更替,还是市场强劲每一件事都让中国酒业2020年显得更为引人注目。当贵州茅台股价突破1800元/股大关、五粮液总市值登上超越万亿台阶时,中国酒业在资本市场展现出雄厚的实力;当名品世家被收购、红星股份曲线圆梦资本时,酒业人为之鼓舞;当ST威龙实控人股份遭拍卖、燕京啤酒董事长被捕时,所有酒业人也为中国酒业捏了一把汗。如今,2020年即将过去,界面新闻酒业频道通过梳理过去一年来中国酒业发生的重点新闻,推出“2020十大酒企新闻”栏目,以飨读者。

2020年,对于中国啤酒企业而言,最为引人关注的除了嘉士伯与重庆啤酒重组一事外,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啤酒”)(000729)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一事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企业业绩、市场渠道均表现不佳的状态下,董事长、总经理被调查无疑对掉队生燕京啤酒而言更为雪上加霜。度过了艰难的2020年,2021年是否能对燕京啤酒更温柔一些呢?

高层动荡

今年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重大事项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

对此,界面记者致电燕京啤酒董秘办获知,目前燕京啤酒已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因此对于日常经营不会有任何影响,并将尽快安排选举。针对职务违法的具体内容,燕京啤酒董秘办表示并不知悉。

针对此次高层变动,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对界面记者分析称,燕京啤酒董事长职务违法领域很容易发生在市场政策、市场费用审批和权力主导的企业基建、企业采购和选人用人方面。赵晓东被查对于燕京啤酒现状而言,并非有较大影响。

同日,燕京啤酒还决定推举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谢广军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直至选举产生新的公司董事长为止。

肖竹青指出,“此次人事变动会使得行业会对继任者寄予厚望,赵晓东属于守业型的管理者,整个燕京啤酒体系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因此处于尴尬地位燕京啤酒更需要一位有魄力有前瞻性掌舵人引领燕京啤酒经营体制转型,重视中高端啤酒市场培育,巩固并拓展根据地市场,扭转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

随着此次燕京啤酒高层落马,未来在管理层方面也将会产生连锁反应。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进一步指出,中国国企具有较为完善的干部梯队管理流程,抗风险预案也较为完备,因此此次燕京啤酒董事长、总经理变动对于企业日常运营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随着此项人事震荡,未来燕京啤酒还会有小范围的人事变动出现。

业绩难堪

高层人事震荡也使得不惑之年的燕京啤酒在业绩不振的“旧伤”之上,再添“新伤”。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面临着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2亿 、净利下降近五成的窘境。根据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55.65亿元,同比降低1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降低47.46%。其中,啤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78亿元,占总营收93.04%,同比下降13.63%。

界面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业绩下降的趋势早现端倪。近三年来,燕京啤酒的营收、净利润增长率都低于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存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同样落后。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0.82,在七家国产啤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仅好于兰州黄河,而青岛啤酒的存货周转率为3.32。

在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燕京啤酒在营收、净利方面也出现退步情况。界面记者整理资料发现,燕京啤酒营收于201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98亿元。随着此后发展,燕京啤酒营收于2013年达到顶峰137.48亿元后,便开始出现波动,截至2019年全年,燕京啤酒营收仅为114.68亿元。

在净利方面,燕京啤酒2014-2017年净利润从7.26亿元急速下降至1.61亿元,尽管2018年、2019年净利略有提升,达1.8亿元、2.3亿元,但仍不敌2014年水平。

对此,朱丹蓬向界面记者指出,受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较低影响,导致近年来燕京啤酒业绩不佳。另外,燕京啤酒业绩下滑也受到地域影响,除北京、天津、内蒙等地区销量较好外,在其他地方较为弱势,甚至出现空白,因此在啤酒五强中掉队也成为必然。

沦为“后进生”

近年来,随着啤酒行业整体竞争不断加剧,啤酒五强的格局也在进一步变化。其中,燕京啤酒作为曾经五强中的“佼佼者”,如今却沦为“后进生”。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7-2019年,燕京啤酒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26%、1.32%、1.1%,相较于同期青岛啤酒的0.65%、1.13%、5.3%和华润啤酒的3.66%、7.37%、4.02%而言,处于劣势。

对此,朱丹蓬表示,目前燕京啤酒处于五大啤酒巨头的最后一位,造成其落队的主要原因仍在于企业市场范围狭小导致利润偏低、高端化受阻等连锁反应。未来,燕京啤酒在整体体制机制进一步制约之下,还将与其他巨头进一步拉开差距。

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发展,巨头争夺逐渐向高端市场转移。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端市场不利成为了燕京啤酒落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啤酒业出现连续四年负增长之后,从关注市场容量转向市场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中高端市场业已成为各大企业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表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燕京主品牌销量由2018年273万千升下降至248.16万千升,降幅约9.1%;“1+3”品牌销量也由2018年365万千升下降至2019年350.96万千升。对此,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从品类上看,燕京啤酒中低端产品仍为其贡献主要销量,高端条线尚未出现高竞争力大单品。

对此,肖竹青进一步指出,燕京啤酒为财务管控导向的企业,为完成财务管控指标,依据回款销售收入决策市场投入。这样的管控模式市场决策效率慢,中高端品种市场投入保守,市场经营墨守成规,对任期内考核指标负责,缺乏中长期中高端品牌培育长远规划,只能在中低端品种领域微利经营。

 “燕京啤酒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在高端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和产量最大生产基地布局最完善的华润雪花啤酒挤压下,燕京根据地市场萎缩,吨酒毛利微薄,中高端啤酒新品推广乏力,市场地位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目前的问题,并非是撤换一个董事长就能解决问题,更多需要转换经营决策机制的顶层设计问题。”肖竹青总结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