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从3500亿到3万亿,上市后实现跨越式增长丨对话资本市场30年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从3500亿到3万亿,上市后实现跨越式增长丨对话资本市场30年⑩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银行,成长为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的全球百强银行,北京银行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占据绝对首位。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张晓云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第一声锣,中国资本市场由此从零开始,并逐步走上发展快车道。回顾资本市场30年发展历程,银行业在资本市场助力下不断成长,而银行股也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二者相辅相成。

北京银行作为一家中外资本融合的新型股份制银行,参与了资本市场演进中的各个阶段,在市场化大潮发展成长为全球百强银行。

恰逢资本市场30年之际,界面新闻对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进行了专访,从一家在资本市场崛起的头部城商行的亲历视角,回望解读资本市场风雨三十年,讲述改革开放大环境下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和转型的优秀经验。

张东宁具有 30 余年金融从业经验,在 1996 年北京银行成立之初即加入北京银行,2016年12月至今担任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亦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

以下为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中小银行成长为全球百强银行,并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占据绝对首位。结合资本市场的变迁,北京银行是抓住了哪些机遇?

张东宁:作为首都金融名片,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成立之初,我行坚持党的建设和企业改革同步谋划,依靠体制机制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将一个由90家信用社组成的松散联盟改造成一级法人治理机制。此后,我行抓住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关键节点,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发行上市等一系列战略突破。以成功上市为起点,北京银行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高效推进资本化运作、多元化探索,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化服务科技创新的中关村分行,创新推出国内银行业首家“创客中心”,开创了国内银行业多个行业领先。

目前,北京银行总资产由上市之初的3500亿元增长至近3万亿元;存款总额由2500亿元增长至超过1.6万亿元;贷款总额由1500亿元增长至超过1.5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由30多亿元增长至超过20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裂变式的增长。

界面新闻: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北京银行如何推动自身发展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把风险挑战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张东宁:今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行围绕 “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坚持以稳健经营为“根”,以创新驱动为“魂”,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体来说,一是强化首都银行定位,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千方百计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排忧解难,助力首都经济发展。二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打通“无接触”服务渠道,完善生态场景布局,全面满足客户疫情期间的金融需求。三是擦亮特色金融品牌,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科技、文化金融呈现“两翼齐飞”生动格局。四是响应国家号召,用足用好金融政策,纾困惠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五是加快“京匠工程”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的进展。六是夯实全面风控体系,提升前瞻防控能力,护航全行稳健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影响,我行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一是与小微企业携手共渡疫情难关,做大做强普惠金融。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在纾困小微企业,做好金融服务“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同时,加大普惠金融拓展力度,积极推进客户倍增计划。截至11月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到912亿元,较年初新增200亿元,预计全年普惠小微增量占比达到15%。二是积极面对疫情对线下网点的冲击,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顺应疫情带来的“无接触”服务趋势,成立数字金融部,打造“京匠工程”,升级手机银行5.0版本,推出“银税贷”、“京e贷”等线上贷款产品,目前全行移动用户超过1100万户,其中手机银行用户较年初增长近30%,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界面新闻:中国金融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对外开放,对于银行来说,这会带来有什么影响?北京银行和大股东ING Bank N.V.(荷兰安智银行)的合作有何成果和规划?

张东宁:我行与荷兰ING集团已携手走过15年的合作历程。2005年3月25日,北京银行与ING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协议,ING持股占当时北京银行总股本的19.9%,成为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15年来,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技术援助、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深入、务实的战略合作,实现了资本、文化、理念、机制、技术的全方位融合。2020年3月,双方一致同意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谱写中外合作新篇章。

北京银行引入ING集团的先进经验,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和产品服务创新,全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用好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截至9月末累计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236亿元,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加速推进“银担在线”、“京信链”等开放产品推广,上线对公“银税贷”、“应急贷”、“京诚贷”等产品,打造全行首个线上全流程自动化小微企业客户贷款产品。首批入驻“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全力支持北京市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建设运营。截至9月末,累计首贷支持小微企业3684户、发放贷款508.4亿元,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781笔、金额48.2亿元。

北京银行也充分借鉴ING集团在网点建设方面的经验,积极推动“赢在网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线下网点营销服务效能和客户服务体验水平。引入ING集团在直销银行、数字银行方面的成熟技术和模式,推出“零售客户仪表盘项目”,为零售业务发展提供量化工具,发挥方向盘作用,指引零售业务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高速推进。同时,依托大数据、线上反欺诈、星辰影像服务等技术,完善零售网贷生态体系,有效促进互联网贷款场景建设。目前,全行零售客户突破2300万户,移动用户迈上1100万台阶;截至9月末,零售贷款规模达到4829亿元,较年初增长9.1%。

ING入股北京银行迄今,从未减持过北京银行股份,并且在2017年积极参与北京银行非公开发行项目,持续看好我行长远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资银行股份,ING也遭受经营困难,申请获得了总额为100亿欧元的政府救助金,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未减持北京银行股份,且多次表示愿意长期持股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与ING集团的合作,实际上是一家中小银行在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践行对外开放、加快融入世界、实现合作共赢的一次成功探索。回首双方合作历程,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从ING集团“引资、引智、引制”,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过程中,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擦亮北京银行“金字招牌”。北京银行的优异业绩也为ING带来了丰厚投资回报,ING品牌在中国市场得以广泛推广,影响力显著提升。未来双方将以续签合作协议为契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力争打造中外金融百年合作的典范。

界面新闻: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是北京银行特色经营的两张名片。许多大热电影大片背后都有北京银行的身影,中关村崛起过程中也离不开北京银行的支持。北京银行是如何探索和构建这些特色金融服务模式?

张东宁: 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发展中依托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在银行业较早开始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探索,打造了鲜明的服务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经验:

一是要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科技、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的中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风险较高,当时很多大行不愿贷、不敢贷。而成立之初的北京银行客户基础十分薄弱,必须下沉服务重心,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才有可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因此,我们在2000年左右就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随后又积极服务文创企业,由此形成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双轮驱动”的特色金融模式。截至9月末,全行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贷款余额233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5%,成为了北京银行最鲜明的发展特色。

二是要坚持顺势而为,创新驱动。对业务发展而言,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创新驱动才能赢得主动。在国家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后,北京银行第一时间在园区设立了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首家分行级机构。为了破解文创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北京银行早在2008年就落地了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首都明确“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后,北京银行迅速行动,设立了文创金融事业总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机构,推出了“前沿科技贷”、“文旅贷”等特色产品,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巩固了在首都市场的优势。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将如何通过这两大特色金融品牌进一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如何开展进一步的差异化服务?

张东宁:北京银行将文化金融、科技金融作为全行发展的重要支撑,纳入全行战略发展规划。总行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的文化金融、科技金融领导小组,由小企业事业部牵头推动,各分行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小组,全面推动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积极支持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一是服务科技创新战略,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

北京银行以中国的创新高地——中关村为起点,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在满足科技企业多元融资需求的同时,建设23家科技特色支行,创设国内首家银行系众创空间——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8年,我行创新成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出“前沿科技贷”,推动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前移。目前,已支持旷视科技、格灵深瞳、易捷思达等132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累计授信金额超19亿元。与中关村管委会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3年1200亿元授信支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9年,制定《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发展战略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发展规划。2020年,联合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62.4亿元。发布《科创板金融服务方案》,为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提供结算、授信、理财、资金托管、上市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打造了“灵雀计划”“津科成长”“百凤千鹰”“瞪羚快贷”“深智贷”“科冀贷”“知疆通”等科技金融子品牌,形成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我行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以及76%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第一。

二是围绕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

北京银行拥有雍和、大望路2家文创专营支行,19家文创特色支行,打造文创信贷工厂。截至目前,累计为89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200亿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第十届全国30强文化企业中有一半是北京银行客户。助力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纳百录、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视公司打造出《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夺冠》《金刚川》,及《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中国骄傲三部曲”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融资支持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十四五”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建设也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围绕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升级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文创专营支行2.0版本,探索建设科技专营支行。强化创客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导向。加速金融科技赋能,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向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持续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界面新闻:明年1月,北京银行将迎来建行25周年,站在新起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张东宁:一路走来,北京银行始终牢记“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初心,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首都城市建设的时代洪流,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与大国首都交相辉映,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银行,成长为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的全球百强银行,打造了首都金融业的优秀品牌。

站在25周年的发展起点,北京银行将紧密围绕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任务,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实干成就未来,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等特色品牌,坚守风险底线,加快战略转型,建设“百年银行”。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是资本市场银行股中的领头羊之一,业绩表现排名一直很靠前。但今年上半年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北京银行将如何优化资产质量、加强内部风险管控?

张东宁:针对复杂严峻的风险形势,北京银行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年末资产质量优于年中水平。

一是推动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加大优质企业、普惠金融和零售客户投放力度,通过制定“白名单”,开发差异化打分卡、细化客户和项目准入标准,主动引导信贷投放结构优化。

二是强化大额风险管控的刚性约束,明确“控大额、控限额、控累加、控占比”的管理要求,建立大额潜在风险主动退出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监测排查力度。围绕风险多发领域、业务集中领域、潜在风险领域,通过建立专项监测台账,定期监测评估跟踪,开展专项排查和抽检,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四是加大风险处置化解力度,认真落实“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的基础上,将逾期60天以上对公贷款计入不良”的监管要求,做实资产质量分类,足额计提拨备;积极通过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多种手段,加快不良处置化解。

五是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扎实开展“回头看”治理工作,根据风险形势及存在管理短板,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架构、风控流程、内控机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六是加大科技风控手段应用,启动“京匠工程”,以十大项目群建设为抓手,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规划;推动智慧化风控体系建设,引入知识图谱,启动统一额度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面风险预警平台建设,提升科技赋能对全流程风控的支持能力。

界面新闻: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在去通道、降杠杆、消除多层嵌套、限制非标投资的政策之下,北京银行的资管业务调整进展如何?近期监管明确资管新规延期一年,也指出了过去几年资管整改中的一些问题,这对北京银行资管业务有何影响?理财子公司进展如何?

张东宁:资管新规出台以来,我行落实新规要求,从资产和产品两端进行规范整改,高度重视顶层设计部署,制定分步实施方案,逐笔梳理资产分类压降,落实老产品压降计划,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大标准化资产投研力度,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业务体系,促进理财业务转型合规发展。

2020年7月31日,监管明确资管新规延长一年至2021年底。我行认真研究政策调整要求,领会监管精神,调整优化整改压降计划方案,通过自然到期、提前还款、新产品承接等手段压降存量不合规非标资产,做好业务整改工作。

就理财子公司事宜,我行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已进行报送材料整理准备,并正在按照理财子公司运行模式积极筹备各项事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北京银行

3.2k
  • 北京银行与中文在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北京银行首任董事长闫冰竹已被查,曾掌舵该行长达21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从3500亿到3万亿,上市后实现跨越式增长丨对话资本市场30年⑩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银行,成长为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的全球百强银行,北京银行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占据绝对首位。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张晓云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第一声锣,中国资本市场由此从零开始,并逐步走上发展快车道。回顾资本市场30年发展历程,银行业在资本市场助力下不断成长,而银行股也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二者相辅相成。

北京银行作为一家中外资本融合的新型股份制银行,参与了资本市场演进中的各个阶段,在市场化大潮发展成长为全球百强银行。

恰逢资本市场30年之际,界面新闻对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进行了专访,从一家在资本市场崛起的头部城商行的亲历视角,回望解读资本市场风雨三十年,讲述改革开放大环境下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和转型的优秀经验。

张东宁具有 30 余年金融从业经验,在 1996 年北京银行成立之初即加入北京银行,2016年12月至今担任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亦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

以下为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中小银行成长为全球百强银行,并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占据绝对首位。结合资本市场的变迁,北京银行是抓住了哪些机遇?

张东宁:作为首都金融名片,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成立之初,我行坚持党的建设和企业改革同步谋划,依靠体制机制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将一个由90家信用社组成的松散联盟改造成一级法人治理机制。此后,我行抓住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关键节点,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发行上市等一系列战略突破。以成功上市为起点,北京银行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高效推进资本化运作、多元化探索,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化服务科技创新的中关村分行,创新推出国内银行业首家“创客中心”,开创了国内银行业多个行业领先。

目前,北京银行总资产由上市之初的3500亿元增长至近3万亿元;存款总额由2500亿元增长至超过1.6万亿元;贷款总额由1500亿元增长至超过1.5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由30多亿元增长至超过20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裂变式的增长。

界面新闻: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北京银行如何推动自身发展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把风险挑战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张东宁:今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行围绕 “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坚持以稳健经营为“根”,以创新驱动为“魂”,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体来说,一是强化首都银行定位,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千方百计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排忧解难,助力首都经济发展。二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打通“无接触”服务渠道,完善生态场景布局,全面满足客户疫情期间的金融需求。三是擦亮特色金融品牌,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科技、文化金融呈现“两翼齐飞”生动格局。四是响应国家号召,用足用好金融政策,纾困惠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五是加快“京匠工程”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的进展。六是夯实全面风控体系,提升前瞻防控能力,护航全行稳健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影响,我行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一是与小微企业携手共渡疫情难关,做大做强普惠金融。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在纾困小微企业,做好金融服务“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同时,加大普惠金融拓展力度,积极推进客户倍增计划。截至11月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到912亿元,较年初新增200亿元,预计全年普惠小微增量占比达到15%。二是积极面对疫情对线下网点的冲击,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顺应疫情带来的“无接触”服务趋势,成立数字金融部,打造“京匠工程”,升级手机银行5.0版本,推出“银税贷”、“京e贷”等线上贷款产品,目前全行移动用户超过1100万户,其中手机银行用户较年初增长近30%,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界面新闻:中国金融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对外开放,对于银行来说,这会带来有什么影响?北京银行和大股东ING Bank N.V.(荷兰安智银行)的合作有何成果和规划?

张东宁:我行与荷兰ING集团已携手走过15年的合作历程。2005年3月25日,北京银行与ING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协议,ING持股占当时北京银行总股本的19.9%,成为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15年来,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技术援助、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深入、务实的战略合作,实现了资本、文化、理念、机制、技术的全方位融合。2020年3月,双方一致同意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谱写中外合作新篇章。

北京银行引入ING集团的先进经验,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和产品服务创新,全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用好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截至9月末累计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236亿元,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加速推进“银担在线”、“京信链”等开放产品推广,上线对公“银税贷”、“应急贷”、“京诚贷”等产品,打造全行首个线上全流程自动化小微企业客户贷款产品。首批入驻“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全力支持北京市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建设运营。截至9月末,累计首贷支持小微企业3684户、发放贷款508.4亿元,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781笔、金额48.2亿元。

北京银行也充分借鉴ING集团在网点建设方面的经验,积极推动“赢在网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线下网点营销服务效能和客户服务体验水平。引入ING集团在直销银行、数字银行方面的成熟技术和模式,推出“零售客户仪表盘项目”,为零售业务发展提供量化工具,发挥方向盘作用,指引零售业务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高速推进。同时,依托大数据、线上反欺诈、星辰影像服务等技术,完善零售网贷生态体系,有效促进互联网贷款场景建设。目前,全行零售客户突破2300万户,移动用户迈上1100万台阶;截至9月末,零售贷款规模达到4829亿元,较年初增长9.1%。

ING入股北京银行迄今,从未减持过北京银行股份,并且在2017年积极参与北京银行非公开发行项目,持续看好我行长远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资银行股份,ING也遭受经营困难,申请获得了总额为100亿欧元的政府救助金,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未减持北京银行股份,且多次表示愿意长期持股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与ING集团的合作,实际上是一家中小银行在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践行对外开放、加快融入世界、实现合作共赢的一次成功探索。回首双方合作历程,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从ING集团“引资、引智、引制”,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过程中,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擦亮北京银行“金字招牌”。北京银行的优异业绩也为ING带来了丰厚投资回报,ING品牌在中国市场得以广泛推广,影响力显著提升。未来双方将以续签合作协议为契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力争打造中外金融百年合作的典范。

界面新闻: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是北京银行特色经营的两张名片。许多大热电影大片背后都有北京银行的身影,中关村崛起过程中也离不开北京银行的支持。北京银行是如何探索和构建这些特色金融服务模式?

张东宁: 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发展中依托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在银行业较早开始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探索,打造了鲜明的服务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经验:

一是要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科技、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的中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风险较高,当时很多大行不愿贷、不敢贷。而成立之初的北京银行客户基础十分薄弱,必须下沉服务重心,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才有可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因此,我们在2000年左右就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随后又积极服务文创企业,由此形成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双轮驱动”的特色金融模式。截至9月末,全行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贷款余额233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5%,成为了北京银行最鲜明的发展特色。

二是要坚持顺势而为,创新驱动。对业务发展而言,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创新驱动才能赢得主动。在国家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后,北京银行第一时间在园区设立了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首家分行级机构。为了破解文创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北京银行早在2008年就落地了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首都明确“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后,北京银行迅速行动,设立了文创金融事业总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机构,推出了“前沿科技贷”、“文旅贷”等特色产品,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巩固了在首都市场的优势。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将如何通过这两大特色金融品牌进一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如何开展进一步的差异化服务?

张东宁:北京银行将文化金融、科技金融作为全行发展的重要支撑,纳入全行战略发展规划。总行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的文化金融、科技金融领导小组,由小企业事业部牵头推动,各分行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小组,全面推动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积极支持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一是服务科技创新战略,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

北京银行以中国的创新高地——中关村为起点,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在满足科技企业多元融资需求的同时,建设23家科技特色支行,创设国内首家银行系众创空间——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8年,我行创新成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出“前沿科技贷”,推动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前移。目前,已支持旷视科技、格灵深瞳、易捷思达等132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累计授信金额超19亿元。与中关村管委会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3年1200亿元授信支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9年,制定《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发展战略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发展规划。2020年,联合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62.4亿元。发布《科创板金融服务方案》,为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提供结算、授信、理财、资金托管、上市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打造了“灵雀计划”“津科成长”“百凤千鹰”“瞪羚快贷”“深智贷”“科冀贷”“知疆通”等科技金融子品牌,形成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我行累计为2.9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超6200亿元,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上市企业,以及76%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在中关村示范区始终排名第一。

二是围绕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文化金融特色品牌。

北京银行拥有雍和、大望路2家文创专营支行,19家文创特色支行,打造文创信贷工厂。截至目前,累计为89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200亿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第十届全国30强文化企业中有一半是北京银行客户。助力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纳百录、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视公司打造出《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夺冠》《金刚川》,及《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中国骄傲三部曲”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融资支持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十四五”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建设也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围绕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升级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文创专营支行2.0版本,探索建设科技专营支行。强化创客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导向。加速金融科技赋能,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向线上化、场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持续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界面新闻:明年1月,北京银行将迎来建行25周年,站在新起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张东宁:一路走来,北京银行始终牢记“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初心,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首都城市建设的时代洪流,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与大国首都交相辉映,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银行,成长为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的全球百强银行,打造了首都金融业的优秀品牌。

站在25周年的发展起点,北京银行将紧密围绕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任务,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实干成就未来,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等特色品牌,坚守风险底线,加快战略转型,建设“百年银行”。

界面新闻:北京银行是资本市场银行股中的领头羊之一,业绩表现排名一直很靠前。但今年上半年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北京银行将如何优化资产质量、加强内部风险管控?

张东宁:针对复杂严峻的风险形势,北京银行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年末资产质量优于年中水平。

一是推动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加大优质企业、普惠金融和零售客户投放力度,通过制定“白名单”,开发差异化打分卡、细化客户和项目准入标准,主动引导信贷投放结构优化。

二是强化大额风险管控的刚性约束,明确“控大额、控限额、控累加、控占比”的管理要求,建立大额潜在风险主动退出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监测排查力度。围绕风险多发领域、业务集中领域、潜在风险领域,通过建立专项监测台账,定期监测评估跟踪,开展专项排查和抽检,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四是加大风险处置化解力度,认真落实“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的基础上,将逾期60天以上对公贷款计入不良”的监管要求,做实资产质量分类,足额计提拨备;积极通过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多种手段,加快不良处置化解。

五是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扎实开展“回头看”治理工作,根据风险形势及存在管理短板,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架构、风控流程、内控机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六是加大科技风控手段应用,启动“京匠工程”,以十大项目群建设为抓手,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规划;推动智慧化风控体系建设,引入知识图谱,启动统一额度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面风险预警平台建设,提升科技赋能对全流程风控的支持能力。

界面新闻: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在去通道、降杠杆、消除多层嵌套、限制非标投资的政策之下,北京银行的资管业务调整进展如何?近期监管明确资管新规延期一年,也指出了过去几年资管整改中的一些问题,这对北京银行资管业务有何影响?理财子公司进展如何?

张东宁:资管新规出台以来,我行落实新规要求,从资产和产品两端进行规范整改,高度重视顶层设计部署,制定分步实施方案,逐笔梳理资产分类压降,落实老产品压降计划,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大标准化资产投研力度,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业务体系,促进理财业务转型合规发展。

2020年7月31日,监管明确资管新规延长一年至2021年底。我行认真研究政策调整要求,领会监管精神,调整优化整改压降计划方案,通过自然到期、提前还款、新产品承接等手段压降存量不合规非标资产,做好业务整改工作。

就理财子公司事宜,我行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已进行报送材料整理准备,并正在按照理财子公司运行模式积极筹备各项事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