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致辞时表示,目前光伏已经成为未来能源革命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未来光伏行业还需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和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泰兴高新区的支持下,光伏技术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未来泰兴高新区“太阳谷”将聚集一批具备高效转化技术的光伏企业,打造光伏高效产业新园区,同时泰兴高新区高度重视异质结的发展与应用,助力光伏电池技术转化效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快光伏成本降低,为实现碳达峰和探中和的目标做出努力。
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唐学文指出,据测算,要实现2030年风光装机12亿千瓦以上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每年要达1~1.2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量每年应达7000万千瓦。异质结作为行业下一代技术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苏将坚持把调整能源结构作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异质结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不断扩大市场应用前景,扩大应用规模,充分释放异质结转换效率,促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
泰兴市政府副市长吕润洲在论坛上表示,江苏泰兴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是连接长江南北经济的纽带,泰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始终坚持把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推动高新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链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持续加大与大院大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泰兴高新区已经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链。中智电力、爱康、捷佳伟创、理想万里辉、纳新新能源等骨干企业汇聚成链抱团发展,加速构建了开放合作、错位发展、互惠共赢的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中科院电工所太阳电池技术部主任王文静:1989年日本三洋公司发明HIT技术,当时的效率仅每平方厘米4.2%,2004年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成立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这是我国最早支持的异质结项目,项目完成后异质结效率达16%。近年中国光伏企业不断刷新异质结最高效率:截止2019年,汉能创造了HJT国际最高效率25.11%;中智HJT双面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4.0%以上,电池效率最高可超24.3%;均石能源500MW异质结生产线实证数据超过24.1%平均转化效率;中威新能源HJT电池效率提升至24.5%。
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院长周浪介绍,目前光伏已经成为一个由中国主导的行业,光伏有望成为像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的能源角色进入万亿市场。但我国光伏业的原创能力、动力还很不足,光伏行业亟需技术进步。对高效的追求一直是历代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旋律,电池效率每提升1%,光伏度电成本就能下降6%左右。目前国内HJT已建规模达2.18GW,待建规模43.4GW,异质结降本及设备辅材国产化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说,过去十年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以及智能制造发展非常快,目前大部分地方也都实现了平价上网。但中国光伏领跑全球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制造成本较高,二是电网接入困难,三是竞争力度还不够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靠政府政策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业内协同创新,异质结电池转化效率高,衰减程度低,降低成本空间大,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电池技术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将助力“十四五”光伏产业一定跨越式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