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1年应届生即将超过1000万,大学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1年应届生即将超过1000万,大学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

“没有主角光环”的普通毕业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

文|LinkedIn中国

知乎有个浏览量超280万的问题:“你们的2021年秋招进展怎么样了?”点开下面超过600条的回答,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是“迷茫”:有人投递上百份简历却仍没拿过offer,有人费劲千辛万苦后却又决定拒掉手头的offer重新开始……

毕业季是一套不会给任何人喘息机会的“连环选择题”:考研考公还是就业?找对口岗位还是转专业?选择安稳还是追求梦想?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毕业生将达到909万人,加上去年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疫情后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三江汇流”下求职大军的规模很可能突破千万。春招在即,“没有主角光环”的普通毕业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希望通过下文,大家都能在2021求职季找到新思路。

1.在求职季挣扎的年轻人,迷茫中找寻前进方向

去年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高思思,一年多来已经前前后后换了3份工作,每次都是上班几天后开始怀疑人生,几次跳槽后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如果不做这份工作,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呢?”

而经济统计本科的宋宇恒,最近也在秋招吃遍了“闭门羹”:对口职位大多明确要求硕士学历及以上,摆在宋宇恒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考研,迈过学历这道门槛。然而,据估计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超过400万,未来就业形势依然不明朗;第二,听从父母的意见,“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但宋宇恒并不愿意就这么妥协;第三,先进小公司,日后再跳槽。但总有人说职业起点决定高度,也让他很犹豫。

迷茫的毕业生,如何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去和真正经历过职场的前辈沟通,用他们的实战经验来取经填补信息差无疑是最高效的路径。被疫情打断留学计划的李宸,就通过与领英职场导师的咨询,在两个正在纠结的实习offer中做出了选择,“给了我更大的格局和视野”。

2020年3月起,陆续有2万学生人次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获得了职场导师的免费辅导,而1.9万名来自各行业的热心职场人,正在承担起职场导师的公益责任,用其丰富的职业经验和行业知识,无私帮同学们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2.从被内卷绑架到找到心之所向,只差一个“高人指点”的距离

找第一份工作时的挣扎和痛苦,即使是985名校学霸也不能幸免。虽然被保送进入中科院读研,但张浩天自己内心很清楚,科研不是自己向往的乌托邦——但是,除了读书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果放弃,我可以在职场找到什么岗位?

就在最迷茫的时候,张浩天通过领英职场导师项目匹配到了导师,领英中国总裁陆坚:都是软件工程师出身、研究方向也一模一样,都想探索更多产品和管理职业方向……

他问陆坚:“你做技术的时候快乐吗?你身边工作的人都是什么样的?”那次交流结束后,原本被困在人生选择“怪圈”里的张浩天,终于看到了前路中最吸引自己目光的那个选择:做产品。

不断打磨简历、找更多前辈咨询经验后,张浩天终于拿到产品经理的实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起现在的职业赛道。他回忆道:“原来你可能只是心里有颗种子,但是如果有一个高人点了一下,说你有这样的潜能,这颗种子就能发芽长大。”

找背景相似和其职业成就接近自己目标的资深职场人,是更适合毕业生的“高人”。如何找?去看看高自己5届以上的校友,在他们中往往会发现不少适合的人选,他们的现在很可能就是你的职场未来。领英覆盖全球11万所高校,除了有校友职业发展的大数据洞察,还能快速看到几万校友的职业档案,直接建立联系。

3.报录比3000:1的互联网大厂外,更多好工作没人发现

今年一家互联网大厂校招非技术岗的报录比达到了惊人的3000:1;相反,服务业和制造业则冷冷清清,某餐饮研发岗位开出40万年薪仍无人应聘。一边是大学生“找工作难”,另一边是部分行业“招工难”,两个问题割裂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求职信息和职业洞察的缺乏:“大厂之外仍有蓝天”,只有在了解了更多行业和岗位,才能把握更多职场机会。

换言之,能否找到好工作,归根结底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你是否具有比一般毕业生更广的视野来看到这些机会。结识更多愿意帮助你的职场人,无论是校友还是职场导师,去咨询他们的意见,参考他们的经验,获得他们的内推。

校招没有躺赢,但不是没有可能弯道超车。以上种种问题,或许都能在全新上线的 “领英学生版” 小程序里找到答案:寻找校友、联系职场导师、向前辈提问……借职场人的经验和知识,来帮助同学提升求职能力,看清职业方向,获得更多适合自己的机会。新的一年,把困扰和焦虑清零,在春招向心仪的offer冲锋!

来源:LinkedIn官方微信

原标题:大厂报录比3000:1,餐饮研发40万年薪无人问津:选第一份工作时,到底应该更看重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1年应届生即将超过1000万,大学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

“没有主角光环”的普通毕业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

文|LinkedIn中国

知乎有个浏览量超280万的问题:“你们的2021年秋招进展怎么样了?”点开下面超过600条的回答,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是“迷茫”:有人投递上百份简历却仍没拿过offer,有人费劲千辛万苦后却又决定拒掉手头的offer重新开始……

毕业季是一套不会给任何人喘息机会的“连环选择题”:考研考公还是就业?找对口岗位还是转专业?选择安稳还是追求梦想?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毕业生将达到909万人,加上去年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疫情后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三江汇流”下求职大军的规模很可能突破千万。春招在即,“没有主角光环”的普通毕业生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希望通过下文,大家都能在2021求职季找到新思路。

1.在求职季挣扎的年轻人,迷茫中找寻前进方向

去年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高思思,一年多来已经前前后后换了3份工作,每次都是上班几天后开始怀疑人生,几次跳槽后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如果不做这份工作,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呢?”

而经济统计本科的宋宇恒,最近也在秋招吃遍了“闭门羹”:对口职位大多明确要求硕士学历及以上,摆在宋宇恒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考研,迈过学历这道门槛。然而,据估计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超过400万,未来就业形势依然不明朗;第二,听从父母的意见,“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但宋宇恒并不愿意就这么妥协;第三,先进小公司,日后再跳槽。但总有人说职业起点决定高度,也让他很犹豫。

迷茫的毕业生,如何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去和真正经历过职场的前辈沟通,用他们的实战经验来取经填补信息差无疑是最高效的路径。被疫情打断留学计划的李宸,就通过与领英职场导师的咨询,在两个正在纠结的实习offer中做出了选择,“给了我更大的格局和视野”。

2020年3月起,陆续有2万学生人次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获得了职场导师的免费辅导,而1.9万名来自各行业的热心职场人,正在承担起职场导师的公益责任,用其丰富的职业经验和行业知识,无私帮同学们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2.从被内卷绑架到找到心之所向,只差一个“高人指点”的距离

找第一份工作时的挣扎和痛苦,即使是985名校学霸也不能幸免。虽然被保送进入中科院读研,但张浩天自己内心很清楚,科研不是自己向往的乌托邦——但是,除了读书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果放弃,我可以在职场找到什么岗位?

就在最迷茫的时候,张浩天通过领英职场导师项目匹配到了导师,领英中国总裁陆坚:都是软件工程师出身、研究方向也一模一样,都想探索更多产品和管理职业方向……

他问陆坚:“你做技术的时候快乐吗?你身边工作的人都是什么样的?”那次交流结束后,原本被困在人生选择“怪圈”里的张浩天,终于看到了前路中最吸引自己目光的那个选择:做产品。

不断打磨简历、找更多前辈咨询经验后,张浩天终于拿到产品经理的实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起现在的职业赛道。他回忆道:“原来你可能只是心里有颗种子,但是如果有一个高人点了一下,说你有这样的潜能,这颗种子就能发芽长大。”

找背景相似和其职业成就接近自己目标的资深职场人,是更适合毕业生的“高人”。如何找?去看看高自己5届以上的校友,在他们中往往会发现不少适合的人选,他们的现在很可能就是你的职场未来。领英覆盖全球11万所高校,除了有校友职业发展的大数据洞察,还能快速看到几万校友的职业档案,直接建立联系。

3.报录比3000:1的互联网大厂外,更多好工作没人发现

今年一家互联网大厂校招非技术岗的报录比达到了惊人的3000:1;相反,服务业和制造业则冷冷清清,某餐饮研发岗位开出40万年薪仍无人应聘。一边是大学生“找工作难”,另一边是部分行业“招工难”,两个问题割裂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求职信息和职业洞察的缺乏:“大厂之外仍有蓝天”,只有在了解了更多行业和岗位,才能把握更多职场机会。

换言之,能否找到好工作,归根结底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你是否具有比一般毕业生更广的视野来看到这些机会。结识更多愿意帮助你的职场人,无论是校友还是职场导师,去咨询他们的意见,参考他们的经验,获得他们的内推。

校招没有躺赢,但不是没有可能弯道超车。以上种种问题,或许都能在全新上线的 “领英学生版” 小程序里找到答案:寻找校友、联系职场导师、向前辈提问……借职场人的经验和知识,来帮助同学提升求职能力,看清职业方向,获得更多适合自己的机会。新的一年,把困扰和焦虑清零,在春招向心仪的offer冲锋!

来源:LinkedIn官方微信

原标题:大厂报录比3000:1,餐饮研发40万年薪无人问津:选第一份工作时,到底应该更看重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