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港府预计今年GDP增速可能只有1% 拨款388亿港元提振经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港府预计今年GDP增速可能只有1% 拨款388亿港元提振经济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新问题。曾俊华预期,政治争执在这段日子将会更加激烈,经济难免会受到冲击。

香港汇丰银行,曾俊华(右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2月24日)在立法会提交2016至17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预测2016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1%至2%,低于去年的增幅,并宣布将拨款388亿元(港元,下同)支援当地企业及居民。

展望今年,曾俊华表示,受到美国加息和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影响,外贸持续走弱,加上访港旅游业放缓,影响市场消费和投资意欲,对就业市场和企业经营造成压力。此外,香港整体出口货值和访港旅客人次自去年中期起均录得按年下跌,跌势在2016年有机会加剧。

今年是曾俊华出任财政司司长的第九个年头,回顾这段时间,他表示,香港能够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率和稳健的公共财政,他心存感恩,一方面感激前人为香港打下坚固的基础,亦深刻体会到香港人坚韧的生命力。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新问题。曾俊华预期,政治争执在这段日子将会更加激烈,经济难免会受到冲击。“面对当前的种种挑战,政府责无旁贷。作为财政司司长,我有责任有效调动资源,维护香港经济发展和财政稳健,扶助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应付眼前的经济波动,保障打工仔的饭碗。”

对于香港经济未来的发展,曾俊华提出,政府要继续巩固香港经济基础,推动多元发展,善用公共资源改善市民生活,让弱势得到扶助,各阶层都有机会分享经济成果,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香港人,都有机会一展抱负,透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实现理想。

回顾过去一年,香港的货物出口额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全年下跌,实质跌幅1.7%。服务输出也转差,全年跌幅0.6%,是自1998年来首次全年下跌。访港旅游业疲弱,旅客人次在第四季跌幅8%,全年下跌2.5%。零售业销售转弱,销售货量录得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跌。

曾俊华指出,内部需求是去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投资气氛转趋审慎,本地居民消费、基建和私营建造开支保持稳健,加上去年预算案纾缓措施的提振作用,整体经济增长2.4%。这是连续第四年低于过去十年3.4%的平均增幅。经济在下半年面对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加,第四季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至1.9%。

对于未来一年,曾俊华坦承,本地经济情况存在不少风险,难言乐观,“政府需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提振经济,支持本地企业,保障市民就业。”

对此,曾俊华提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扶持香港经济。香港32万家中小企,聘用香港5成的私营机构雇员,是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为了应付资金周转的问题,曾俊华推出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特别优惠措施等三项措施,并会宽减2015∕16年度75%的利得税,上限为2万元,全港13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19亿元。

此外,政府还将宽免2016∕17年度的商业登记费,让130万名经营业务者受惠。政府收入会减少25亿元。

在民生方面,曾俊华表示,香港近年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本地消费,减轻市民的生活负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考虑到当前的宏观情况、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提振短期经济的需要,他会推出三项纾缓措施,比如宽减2015∕16年度75%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二万元,香港196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减少170亿元。

政府还将宽免2016/17年度四季的差饷,每户每季1000元为上限,估计涉及317万个物业,政府收入减少110亿元;以及向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人士,发放金额相当于一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额外开支28亿元。

对于香港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曾俊华指出,香港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较长远的目光,平衡这些转变对社会不同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创新思维,化解这些新问题。政府会以科技中立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为首要的基本原则,推动科技和确保市场在适当监管下健康发展。

曾俊华预计,环球经济近年增长偏低和不均衡,未来几年外围经济环境会不明朗。中期而言,香港经济在2017至2020年间,预计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低于过去十年3.4%的趋势增长 。

对于此次财政预算案,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殷国炜向界面新闻表示,总体来看,财政预算案对高科技、金融行业比较有针对性,大方向正确,个人免税方面增加幅度不小,高于通货膨胀率,对打工仔会很有帮助。

财政预算案对中小企的措施,德勤曾提议过优惠税率,但还是没有特别提到。殷国炜指出,对如何改善创科生活、智慧城市等,预算案都有提及,这些方面对于科技发展应该会有一点帮助。至于金融科技方面,它也是需要发展的一个范畴。

”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可以推动香港科技事业的发展,但具体而言不是我们最满意的结果,大体来看,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认为政府在相关方面上可以做得更好。“殷国炜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港府预计今年GDP增速可能只有1% 拨款388亿港元提振经济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新问题。曾俊华预期,政治争执在这段日子将会更加激烈,经济难免会受到冲击。

香港汇丰银行,曾俊华(右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2月24日)在立法会提交2016至17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预测2016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1%至2%,低于去年的增幅,并宣布将拨款388亿元(港元,下同)支援当地企业及居民。

展望今年,曾俊华表示,受到美国加息和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影响,外贸持续走弱,加上访港旅游业放缓,影响市场消费和投资意欲,对就业市场和企业经营造成压力。此外,香港整体出口货值和访港旅客人次自去年中期起均录得按年下跌,跌势在2016年有机会加剧。

今年是曾俊华出任财政司司长的第九个年头,回顾这段时间,他表示,香港能够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率和稳健的公共财政,他心存感恩,一方面感激前人为香港打下坚固的基础,亦深刻体会到香港人坚韧的生命力。

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新问题。曾俊华预期,政治争执在这段日子将会更加激烈,经济难免会受到冲击。“面对当前的种种挑战,政府责无旁贷。作为财政司司长,我有责任有效调动资源,维护香港经济发展和财政稳健,扶助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应付眼前的经济波动,保障打工仔的饭碗。”

对于香港经济未来的发展,曾俊华提出,政府要继续巩固香港经济基础,推动多元发展,善用公共资源改善市民生活,让弱势得到扶助,各阶层都有机会分享经济成果,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香港人,都有机会一展抱负,透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实现理想。

回顾过去一年,香港的货物出口额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全年下跌,实质跌幅1.7%。服务输出也转差,全年跌幅0.6%,是自1998年来首次全年下跌。访港旅游业疲弱,旅客人次在第四季跌幅8%,全年下跌2.5%。零售业销售转弱,销售货量录得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跌。

曾俊华指出,内部需求是去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投资气氛转趋审慎,本地居民消费、基建和私营建造开支保持稳健,加上去年预算案纾缓措施的提振作用,整体经济增长2.4%。这是连续第四年低于过去十年3.4%的平均增幅。经济在下半年面对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加,第四季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至1.9%。

对于未来一年,曾俊华坦承,本地经济情况存在不少风险,难言乐观,“政府需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提振经济,支持本地企业,保障市民就业。”

对此,曾俊华提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扶持香港经济。香港32万家中小企,聘用香港5成的私营机构雇员,是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为了应付资金周转的问题,曾俊华推出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特别优惠措施等三项措施,并会宽减2015∕16年度75%的利得税,上限为2万元,全港13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19亿元。

此外,政府还将宽免2016∕17年度的商业登记费,让130万名经营业务者受惠。政府收入会减少25亿元。

在民生方面,曾俊华表示,香港近年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本地消费,减轻市民的生活负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考虑到当前的宏观情况、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提振短期经济的需要,他会推出三项纾缓措施,比如宽减2015∕16年度75%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二万元,香港196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减少170亿元。

政府还将宽免2016/17年度四季的差饷,每户每季1000元为上限,估计涉及317万个物业,政府收入减少110亿元;以及向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人士,发放金额相当于一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额外开支28亿元。

对于香港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曾俊华指出,香港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较长远的目光,平衡这些转变对社会不同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创新思维,化解这些新问题。政府会以科技中立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为首要的基本原则,推动科技和确保市场在适当监管下健康发展。

曾俊华预计,环球经济近年增长偏低和不均衡,未来几年外围经济环境会不明朗。中期而言,香港经济在2017至2020年间,预计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低于过去十年3.4%的趋势增长 。

对于此次财政预算案,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殷国炜向界面新闻表示,总体来看,财政预算案对高科技、金融行业比较有针对性,大方向正确,个人免税方面增加幅度不小,高于通货膨胀率,对打工仔会很有帮助。

财政预算案对中小企的措施,德勤曾提议过优惠税率,但还是没有特别提到。殷国炜指出,对如何改善创科生活、智慧城市等,预算案都有提及,这些方面对于科技发展应该会有一点帮助。至于金融科技方面,它也是需要发展的一个范畴。

”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可以推动香港科技事业的发展,但具体而言不是我们最满意的结果,大体来看,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认为政府在相关方面上可以做得更好。“殷国炜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