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长宁区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长宁区城运中心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平台支撑作用,助力应急值守各项保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快速处置。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昨日20时07分,长宁区城运中心接到永达市政路面巡查人员上报信息,长宁路万航渡路口的长宁路天桥北面楼梯轻微结冰。20时18分,永达市政出动2辆工程抢险车辆和10名作业人员。在长宁路天桥楼梯上,工作人员正在一边撒盐,一边铺设麻袋。首席记者 刘歆 摄
为应对寒潮到来,昨晚奉贤区城运中心灯火通明,值班人员彻夜值守应对突发情况。奉贤区城运中心的一大特色,是可以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迅速查询联系周边的应急资源。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昨日22时许,奉贤区城运中心大屏上突然出现预警提示,家住庄行镇浦卫公路市民邹先生反映,住所外水表漏水,担心寒潮天气冻裂水管。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呼叫重点值守部门,抢修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查明原因修复漏点,并为水表“穿衣戴帽”,及时排除了这一潜在的爆管隐患。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昨日20时30分,在普陀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厅,中心组成的“加强班”人员值守在各个岗位上,紧盯着设置在全区各地的1.6万路监控视频画面。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昨日21时19分,祁连山路、绥德路北向南100米处道路窨井污水满溢,影响两根车道。21时55分,普陀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紧急处置。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昨晚,在浦东新区城运中心,全新的“雨雪冰冻灾害防御保障”模块上线。多个迭代更新的功能板块,不但让数字实时传送,而且还能通过聪明的城市大脑,分析数据、及时处置。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昨日23时许,浦东新区城运中心大屏幕上出现警示,龙东大道申江路附近消防栓破裂,近10米高的水柱直冲上空。公安、消防、供水部门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凌晨时分,水阀被关闭,险情处置完毕。本报记者 徐程 摄部门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凌晨时分,水阀被关闭,险情处置完毕。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新年首波寒潮:城市大脑添温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