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联社 陈俊岭
1月7日,在经历盘中大幅波动后,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同时录得六连阳。同日,沪深两市仅807家上涨或平盘,却有3360只个股下跌。
收盘后,在某知名投资论坛,一位几天前还在发问“价值投资还有意义吗?”的散户发帖称——“不扛了,全仓换成宁德时代、五粮液、隆基股份和金龙鱼了!”
2021年开年以来,“机构抱团股”现象愈演愈烈,少数基金重仓的大市值股票杠上开花、股价迭创新高,而一直备受散户钟情的小市值题材股,却在存量资金博弈下持续阴跌,甚至“跌得怀疑人生”。
从2007年沪指牛市中“死了都不卖”到2013年创业板牛市时“谁在乎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从2020年机构牛市的“炒股不如买基金”,再到2021年基金抱团下“怕高就是苦命人”……在过去十多年A股游戏法则蝶变中,各类投资人也在浑然不觉中学着自嘲与反省,适应着从“散户市”到“机构市”的生态变迁。
散户投降:“怕高就是苦命人”
1900元、2000元、2100元、2140元……2021年刚刚过去四个交易日,股价与市值双双荣登“A股王”的贵州茅台就在各路看客的“屏息”中,将股价连续刷出了新天际。
与贵州茅台一起,被机构奉为重仓股的还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五粮液、隆基股份等极少数股票,2021年开年也承继去年的狂热涨势,成为指数六连阳的最大功臣。
1月4日,2021年首个交易日。宁德时代大涨15.09%。同日,创业板涨3.77%(111.85点),仅宁德时代一只股票就贡献了57.19个点,权重前十大贡献了107个点,而剩下800多只股“白玩了一天”。
在集思录论坛,“sneakingbear”是一位入市不折不扣的新股民,几个月来打打杀杀,身心疲惫。上个月,在跌得怀疑人生后,她发帖称“价值投资还有意义吗?”,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满仓踏空折磨后,今天她只好认怂“不扛了”,全仓换成宁德时代等股票。
“sneakingbear”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一位投资人回帖称:“怕高的都是苦命的人,你成功了!”,另一位投资人称“我在前几天就投降了,还上了杠杆,恭喜楼主加入,一起吃肉!”
“由于现在大家都追求行业龙头、赛道龙头,所以这些大市值股票就会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然后产生了越涨越多、越涨越快、越涨越贵的情形。”1月7日,知名投资人高杉在《极致的两极分化》中指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值相对偏小的、资金容量有限的公司反而遭到了抛售。例如医药股,资金容量大且没有利空的,类似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等持续向上创出新高,反之一些公司却在不断向下寻底。
机构不惧:未来依如“星辰大海”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两市4000多家公司,我只看一百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不便宜,以合理价格买入并持有。”1月7日,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一家银行系基金混合型基金经理如是回应。
作为一位入市十几年的基金经理,他见证了这些年A股市场的游戏规则的生态变迁。随着注册制的推进,选股变得越来越难,而最具确定性的少数看得懂的股票,是他敢于重仓买入并不惧短期波动的标的。
在这位基金经理看来,一个热门赛道中,只有龙一和龙二具有投资价值,尤其是在市场短期调整中,这些龙头具备明显的抗跌性,而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他们的股价也能迅速收复失地。
与这位公募基金经理观点不谋而合,清和泉资本创始人刘青山在最近一次与投资人的互动中透露,新能源是其持有一两年年的重仓板块,业绩贡献稳步维持在组合收益贡献前三名。
新能源是否高估?刘青山认为,首先要看它的空间在哪,如果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那么这时候估值的重要性可以降低,如果这些公司发展到渗透率瓶颈的时候,才应该考虑逐步减持。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处于快速提高渗透率的阶段。在新能源行业本身投资逻辑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未来三五年我们会坚持投资该行业里的核心公司。”刘青山称。
以某电池龙头为例,去年刘青山曾断言其远景市值超一万亿是非常确定的,一是它保持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二是技术进步能维持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为此,他相信这家公司的未来依然如“星辰大海”。
一边对极少数公司慷慨估值,一边对大多数股票弃之如履——机构价值观缘何如何分裂?高杉分析,增长机会越来越稀缺+天量的流动性释放,资金会加速向头部基金集中,“抱团股”得以进一步强势。
“市场开年走成这样,也不是坏事,进一步拉大了个股和各板块之间的估值差距,也就是拉大了套利空间,这种套利空间会成为今年我们绝对收益目标的主要来源。”泊通资产创始人卢洋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