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陕西镇安血透感染丙肝事件或源于违反操作规程 官方启动问责机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陕西镇安血透感染丙肝事件或源于违反操作规程 官方启动问责机制

截至24日,陕西镇安县医院有26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经调查组初步分析,是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

图为一进行血透的患者(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医院多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再次暴露了这一领域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

2月25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从镇安县政府和镇安县医院了解到,截至24日,已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人,经初步分析是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

根据镇安县医院提供的情况,该院是在2月17日至19日间,对院内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部分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后该院将相关透析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测,目前已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人。

界面新闻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卫计委派出了专家指导组,指导镇安县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整改,严格透析室诊疗制度和操作规范,调配增加透析设备,实行分区诊治,对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离透析,以确保透析安全。此外,对于已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专家组也制订诊疗方案,实行免费治疗。

据西部网晚间发布的消息,记者采访这次专家组成员西安交大一附院血液净化科蒋红利教授,蒋教授告诉记者,这次镇安县医院患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在透析设备消毒环节不规范出现交叉感染造成的。

而对于此次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置问题,镇安县政府宣传处朱姓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调查处置还在进行当中,已启动问责机制。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检索发现,网络上曾有人对该院透析室的卫生环境和操作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在该院网站的院长信箱中,2015年3月,有患者写信反映称,患者家属无限制地出入透析室,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而该院院长陈训回复称,已责成透析室负责人妥善处理。随后,该院又进行补充反馈,称正进行规范管理,将设立可视门禁系统,禁止闲杂人等入内,以此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环境。

而在尿毒病百度贴吧中,也有患者反映自己2015年初在该院进行透析时,就目睹了一些操作不规范行为。不过截止发稿,该网友仍未回复记者的进一步求证。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检索过往资料发现,在2009年至2011年间,山西、安徽、河南、辽宁等多家基层医院被曝出大规模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事件,其中均是由于医院在血透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者器械导管等医疗用具多次使用,或者操作规程不到位。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相互不能混用等。但一些基层医院往往会忽视安全性,从而导致前来进行透析的患者病上加病。

以2011年被曝光的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患者透析感染丙肝事件为例,根据新华网报道,多名患者反映,非工作人员可随意进入治疗区,床单、被套等多次使用,可复用的透析器混在一个水池里清洗。还有患者反映,医护人员一个手套用到底,也不更换,一次性的针多次使用等。此外,当年被抽调接管新安县人民医院血透工作的洛阳市东方医院血液净化科主任王谦受说,之前这里布局不规范,没有隔离开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通道,没有独立的污物处理间等。

界面新闻了解到,由于做透析的患者多存在尿毒症、贫血等并发症,其免疫功能低下,其本身十分容易感染丙肝病毒,而反复输血也加大了他们感染丙肝病毒的几率。

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的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曾撰文分析了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除了前述两个因素外,患者间透析设备的共用、透析器的反复使用、透析设备消毒不严格,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不洗手均可加大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风险,而事实上,这些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操作和消毒隔离进行预防。

此外,界面新闻了解到,在2013年,陕西省为减轻血液透析患者负担,要求增建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当年数据显示,陕西省每年有3.5万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但在当时,全省只有88家医疗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现有的设备和医护人员仅能满足22%左右患者的需求,且大多数治疗设备集中在三级医院和职工医院,78%的患者由于治疗条件限制和经济困难而失去治疗机会。

为了缓解上述矛盾,2013年3月28日,全省医改工作会上,陕西省医改办主任刘强称将启动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治疗项目,解决县级医院不能开展血液透析的问题。随后,陕西省卫生厅称,将从2013年开始,在两年内为全省107个县(市、区)的各1家县级医院建设1个血液透析室,并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大病患者的负担,同时投资1.8亿元启动推进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医疗项目。

商洛市卫生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据他了解到的情况,镇安县医院在陕西省推进该项目之前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陕西省为县级医院配备普通血液透析机等设备时,该县医院也进行了设备的补充和配备。

此外,该人士称,在该事件发生后,商洛市卫生局已下文要求各医疗机构就血透操作规程等问题进行自查,并将安排专家组进行检查。

目前关于镇安县医院在哪些方面存在违反操作规程的详情尚不得知,界面新闻还将进一步关注此事件的进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陕西镇安血透感染丙肝事件或源于违反操作规程 官方启动问责机制

截至24日,陕西镇安县医院有26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经调查组初步分析,是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

图为一进行血透的患者(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医院多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再次暴露了这一领域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

2月25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从镇安县政府和镇安县医院了解到,截至24日,已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人,经初步分析是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

根据镇安县医院提供的情况,该院是在2月17日至19日间,对院内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部分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后该院将相关透析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测,目前已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人。

界面新闻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卫计委派出了专家指导组,指导镇安县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整改,严格透析室诊疗制度和操作规范,调配增加透析设备,实行分区诊治,对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离透析,以确保透析安全。此外,对于已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专家组也制订诊疗方案,实行免费治疗。

据西部网晚间发布的消息,记者采访这次专家组成员西安交大一附院血液净化科蒋红利教授,蒋教授告诉记者,这次镇安县医院患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在透析设备消毒环节不规范出现交叉感染造成的。

而对于此次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置问题,镇安县政府宣传处朱姓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调查处置还在进行当中,已启动问责机制。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检索发现,网络上曾有人对该院透析室的卫生环境和操作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在该院网站的院长信箱中,2015年3月,有患者写信反映称,患者家属无限制地出入透析室,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而该院院长陈训回复称,已责成透析室负责人妥善处理。随后,该院又进行补充反馈,称正进行规范管理,将设立可视门禁系统,禁止闲杂人等入内,以此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环境。

而在尿毒病百度贴吧中,也有患者反映自己2015年初在该院进行透析时,就目睹了一些操作不规范行为。不过截止发稿,该网友仍未回复记者的进一步求证。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检索过往资料发现,在2009年至2011年间,山西、安徽、河南、辽宁等多家基层医院被曝出大规模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事件,其中均是由于医院在血透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者器械导管等医疗用具多次使用,或者操作规程不到位。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相互不能混用等。但一些基层医院往往会忽视安全性,从而导致前来进行透析的患者病上加病。

以2011年被曝光的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患者透析感染丙肝事件为例,根据新华网报道,多名患者反映,非工作人员可随意进入治疗区,床单、被套等多次使用,可复用的透析器混在一个水池里清洗。还有患者反映,医护人员一个手套用到底,也不更换,一次性的针多次使用等。此外,当年被抽调接管新安县人民医院血透工作的洛阳市东方医院血液净化科主任王谦受说,之前这里布局不规范,没有隔离开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通道,没有独立的污物处理间等。

界面新闻了解到,由于做透析的患者多存在尿毒症、贫血等并发症,其免疫功能低下,其本身十分容易感染丙肝病毒,而反复输血也加大了他们感染丙肝病毒的几率。

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的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曾撰文分析了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除了前述两个因素外,患者间透析设备的共用、透析器的反复使用、透析设备消毒不严格,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不洗手均可加大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的风险,而事实上,这些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操作和消毒隔离进行预防。

此外,界面新闻了解到,在2013年,陕西省为减轻血液透析患者负担,要求增建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当年数据显示,陕西省每年有3.5万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但在当时,全省只有88家医疗机构开展这项工作,现有的设备和医护人员仅能满足22%左右患者的需求,且大多数治疗设备集中在三级医院和职工医院,78%的患者由于治疗条件限制和经济困难而失去治疗机会。

为了缓解上述矛盾,2013年3月28日,全省医改工作会上,陕西省医改办主任刘强称将启动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治疗项目,解决县级医院不能开展血液透析的问题。随后,陕西省卫生厅称,将从2013年开始,在两年内为全省107个县(市、区)的各1家县级医院建设1个血液透析室,并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大病患者的负担,同时投资1.8亿元启动推进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医疗项目。

商洛市卫生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据他了解到的情况,镇安县医院在陕西省推进该项目之前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陕西省为县级医院配备普通血液透析机等设备时,该县医院也进行了设备的补充和配备。

此外,该人士称,在该事件发生后,商洛市卫生局已下文要求各医疗机构就血透操作规程等问题进行自查,并将安排专家组进行检查。

目前关于镇安县医院在哪些方面存在违反操作规程的详情尚不得知,界面新闻还将进一步关注此事件的进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