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零下7度的上海入境隔离点:医生用腰带将暖宝宝绑在防护服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零下7度的上海入境隔离点:医生用腰带将暖宝宝绑在防护服内

极端低温天气下,上海入境隔离观察点里,抗寒与抗疫同时进行。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记者 | 杨舒鸿吉

编辑 | 刘素楠 编导 罗四维 后期 朱晓丹

2021年1月7日的上海,寒潮再次光顾。南下的强冷空气,让上海最低气温降到-7℃,体感温度低于-10℃,最低温创2000年以来1月上旬同期最低值。

春节将至,2020年承担全国50%入境航班的上海两座机场也迎来最繁忙时刻,外防疫情输入的弦再次绷紧。

7日凌晨6点多,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年芳就在微信群里接到了一天的任务,当天他们要接收24名乘坐飞机入境的人员。

2020年3月起,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公卫医生张年芳就将工作地点转移至隔离医学观察点,负责对入境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接到任务的他不敢掉以轻心。和以往不同,当天上海的气温急剧下降,他务必要做好万全准备,“既要给入境乘客以舒适的入境体验,同时也要照顾好同事”。

实际上,极端低温在7日早上就开始“发威”了,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张飒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塑胶手套并不保温,有时早上给入境人员做完核酸采样,手就冻肿了。

张年芳也向记者坦承,由于防护服的尺寸所限,医护、保障人员要想穿上防护服,就不能穿太多衣服。为了应对低温,他们选择购买了一批暖宝宝,贴在身上,尽可能的保证不挨冻,但是“膝盖还是会冻得刺挠的疼”。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低温还给一些设备使用带来了麻烦。

一个星期之前,一场跨年“霸王级”寒潮就给他们上了一课。2020年12月29日22:00,室外温度跌至零下1.5度,额温枪因低温而“罢工”,接收工作因此受阻。眼看入境旅客就要排起长队,一位医护人员撕下一张暖宝宝,用体温焐热后,裹在了额温枪上,才让它恢复正常工作。

刚“抢救”好额温枪,隔离点WiFi又因低温而失灵。

不少外籍入境人员正急着下载微信以便联络,并需要联网来扫描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医护人员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开通热点,一边继续登记流程,一边抢修WiFi。

低温之下,喷洒消毒剂的绑带、喷头先后被冻住,医护人员们不得不用体温来融化冰碴,让消毒工作顺利进行。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在总结上次寒潮时各种意外情况后,张年芳医护管理服务团队果断调整了部分流程。除了增加保暖措施、取暖设施之外,他还增设了应对低温疾病的药物及设备。

1月7日,界面新闻记者在隔离点看到,除了ADE除颤仪、氧气囊外,隔离点的药物架上还摆放着心脑血管相关的药物。“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专用的120急救车也会最快抵达,将隔离人员转移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助。”张年芳说。

他还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程序,入境人员抵达隔离酒店后,他们需要下车排队完成登记。考虑到极端低温,为了防止入境人员在室外排队受寒,隔离点启用了车上测温、扫码信息登记、分批下车排队等措施。“一来可以让乘客在车内温暖的空间待着,还可以减少半个小时的工作量”。

他们吸收了前次寒潮的经验,给额外枪包上暖宝宝、用温水调配消毒液。

当晚6点多,从德国法兰克福出发的一架近乎满载的航班抵达上海。根据前序流程传来的数据,当天晚上7点左右,将有24位乘客分流至此处医学隔离观察点。

车辆抵达前半个小时,张年芳就穿着好了防护服。记者看到,在防护服内,他将一根腰带捆在了身上,贴了几片暖宝宝。

他告诉记者,疫情爆发后,他先后承担三家集中隔离点的日常运行管理任务。“自己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隔离点搬运消毒液、帮扶拉行李负重导致疾病复发。绑上腰带可以让自己有体力可以干长点时间,节省人力,也可以御寒。”

张年芳在防护服内绑上一条腰带,来减轻体力劳动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摄影:杨舒鸿吉

微信群里,张年芳紧紧追踪转运大巴的行程。大巴甫一抵达,张年芳和全科医生王丹就登上车辆,向入境人员展示二维码,着手开展接收流程。

“上海简直太冷了,本来要带去东北的两件厚衣服,刚一下飞机就穿上了。”从小在上海虹口长大、现定居德国的王璐表示,“虽然10岁就离开上海,但是印象中上海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再次回到上海,他有些兴奋。这是他今年出的第一趟差:“我在德国的一家咨询机构就职,今年疫情爆发后,就一直在家办工,到中国出差是因为中国快速控制疫情之后,让所在的跨国公司看到了商机,希望前来针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一些实地走访,以便后续拓展国内市场。”

他向记者感慨,此次寒潮之下的上海,“冻”得他掏出了为去北方城市而准备的厚衣服。下飞机后,“整个检测流程效率特别高,没挨什么冻”。他希望,这些辛苦的一线工作人员们身体健康,过个好年。

大连姑娘迟鸣在德国留学期满刚刚回国。

她掐着手指算到,在上海隔离14天,然后回大连再隔离14天,届时就正好可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迟鸣的行程在2020年10月份就已经定下了,在此期间,她密切关注回国流程的变化。虽然此次入境的体验还是跟之前做的功课有一点不一样,但是体验下来她感到非常顺利,也很高效。”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回家,保障人员的努力让人很感动,也很温暖。”

迟鸣在登记时,给医护人员送上了新年祝福:“新年健康快乐!”

由于在转运大巴上坐太久,11岁的小安佳晕车了。刚刚完成10多个小时飞行的她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神疲惫。妈妈发现了她的不适,向张年芳求助。

张年芳随即将母女俩转移到隔离点大厅里,找来了椅子。小安佳的双手冻得发红,张年芳立即将母女俩安置到取暖器最近的位置。在她们顺利入住后,负责分发晚餐的一位保障人员还悄悄地往餐袋内多塞了两盒水果。

跨年寒潮中,同事给张年芳拍摄的一张工作图曾感动不少人。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乘客即将全部完成入住时,大厅里又传来了一阵喧闹。

一位已经办理入住的外籍乘客找到张年芳,抱怨房间太小,要换一个大房间。

张年芳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向其解释:“这里是医学观察点,不是酒店,目前房间已经接近满员。”

向其强调了隔离点的功能及原则之后,他对这位外籍人员进行了安抚:“目前,你的核酸结果尚未出来,再根据情况进行协调。”百般劝解下,最终这位外籍人士回到了房间。

“这种情况见得太多了。”张年芳处理起来,颇为熟稔。

 此处集中隔离点是宝山区第一个接收外国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点,启用至今,已累计集中服务1898人。

在近一年的坚守中,张年芳和同事们曾面对过形形色色的突发情况:为患有精神疾病的隔离对象日夜照看,抚慰身心,寻求专业医生为其诊治,最终让焦虑轻生的隔离者安然归家;怀孕两个月的准妈妈,因为路途奔波出现先兆流产,医护人员细心呵护,让她安然保胎……

“一切尽在掌握。”张年芳说。

晚上8点20左右,该航班乘客全部入住,近乎满房。张年芳与同事着手消毒工作,接收任务完成。

上海市卫健委1月5日在上海市基层卫生抗疫工作交流会透露,疫情发生以来,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集结、科学应对,超过3万名社区卫生工作者驻守道口人员排查、社区发热筛查、隔离观察点、全面开诊、复工复产复学健康指导等多条战线,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发挥重要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零下7度的上海入境隔离点:医生用腰带将暖宝宝绑在防护服内

极端低温天气下,上海入境隔离观察点里,抗寒与抗疫同时进行。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记者 | 杨舒鸿吉

编辑 | 刘素楠 编导 罗四维 后期 朱晓丹

2021年1月7日的上海,寒潮再次光顾。南下的强冷空气,让上海最低气温降到-7℃,体感温度低于-10℃,最低温创2000年以来1月上旬同期最低值。

春节将至,2020年承担全国50%入境航班的上海两座机场也迎来最繁忙时刻,外防疫情输入的弦再次绷紧。

7日凌晨6点多,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年芳就在微信群里接到了一天的任务,当天他们要接收24名乘坐飞机入境的人员。

2020年3月起,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公卫医生张年芳就将工作地点转移至隔离医学观察点,负责对入境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接到任务的他不敢掉以轻心。和以往不同,当天上海的气温急剧下降,他务必要做好万全准备,“既要给入境乘客以舒适的入境体验,同时也要照顾好同事”。

实际上,极端低温在7日早上就开始“发威”了,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张飒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塑胶手套并不保温,有时早上给入境人员做完核酸采样,手就冻肿了。

张年芳也向记者坦承,由于防护服的尺寸所限,医护、保障人员要想穿上防护服,就不能穿太多衣服。为了应对低温,他们选择购买了一批暖宝宝,贴在身上,尽可能的保证不挨冻,但是“膝盖还是会冻得刺挠的疼”。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低温还给一些设备使用带来了麻烦。

一个星期之前,一场跨年“霸王级”寒潮就给他们上了一课。2020年12月29日22:00,室外温度跌至零下1.5度,额温枪因低温而“罢工”,接收工作因此受阻。眼看入境旅客就要排起长队,一位医护人员撕下一张暖宝宝,用体温焐热后,裹在了额温枪上,才让它恢复正常工作。

刚“抢救”好额温枪,隔离点WiFi又因低温而失灵。

不少外籍入境人员正急着下载微信以便联络,并需要联网来扫描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医护人员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开通热点,一边继续登记流程,一边抢修WiFi。

低温之下,喷洒消毒剂的绑带、喷头先后被冻住,医护人员们不得不用体温来融化冰碴,让消毒工作顺利进行。

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在总结上次寒潮时各种意外情况后,张年芳医护管理服务团队果断调整了部分流程。除了增加保暖措施、取暖设施之外,他还增设了应对低温疾病的药物及设备。

1月7日,界面新闻记者在隔离点看到,除了ADE除颤仪、氧气囊外,隔离点的药物架上还摆放着心脑血管相关的药物。“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专用的120急救车也会最快抵达,将隔离人员转移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助。”张年芳说。

他还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程序,入境人员抵达隔离酒店后,他们需要下车排队完成登记。考虑到极端低温,为了防止入境人员在室外排队受寒,隔离点启用了车上测温、扫码信息登记、分批下车排队等措施。“一来可以让乘客在车内温暖的空间待着,还可以减少半个小时的工作量”。

他们吸收了前次寒潮的经验,给额外枪包上暖宝宝、用温水调配消毒液。

当晚6点多,从德国法兰克福出发的一架近乎满载的航班抵达上海。根据前序流程传来的数据,当天晚上7点左右,将有24位乘客分流至此处医学隔离观察点。

车辆抵达前半个小时,张年芳就穿着好了防护服。记者看到,在防护服内,他将一根腰带捆在了身上,贴了几片暖宝宝。

他告诉记者,疫情爆发后,他先后承担三家集中隔离点的日常运行管理任务。“自己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隔离点搬运消毒液、帮扶拉行李负重导致疾病复发。绑上腰带可以让自己有体力可以干长点时间,节省人力,也可以御寒。”

张年芳在防护服内绑上一条腰带,来减轻体力劳动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摄影:杨舒鸿吉

微信群里,张年芳紧紧追踪转运大巴的行程。大巴甫一抵达,张年芳和全科医生王丹就登上车辆,向入境人员展示二维码,着手开展接收流程。

“上海简直太冷了,本来要带去东北的两件厚衣服,刚一下飞机就穿上了。”从小在上海虹口长大、现定居德国的王璐表示,“虽然10岁就离开上海,但是印象中上海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再次回到上海,他有些兴奋。这是他今年出的第一趟差:“我在德国的一家咨询机构就职,今年疫情爆发后,就一直在家办工,到中国出差是因为中国快速控制疫情之后,让所在的跨国公司看到了商机,希望前来针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一些实地走访,以便后续拓展国内市场。”

他向记者感慨,此次寒潮之下的上海,“冻”得他掏出了为去北方城市而准备的厚衣服。下飞机后,“整个检测流程效率特别高,没挨什么冻”。他希望,这些辛苦的一线工作人员们身体健康,过个好年。

大连姑娘迟鸣在德国留学期满刚刚回国。

她掐着手指算到,在上海隔离14天,然后回大连再隔离14天,届时就正好可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迟鸣的行程在2020年10月份就已经定下了,在此期间,她密切关注回国流程的变化。虽然此次入境的体验还是跟之前做的功课有一点不一样,但是体验下来她感到非常顺利,也很高效。”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回家,保障人员的努力让人很感动,也很温暖。”

迟鸣在登记时,给医护人员送上了新年祝福:“新年健康快乐!”

由于在转运大巴上坐太久,11岁的小安佳晕车了。刚刚完成10多个小时飞行的她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神疲惫。妈妈发现了她的不适,向张年芳求助。

张年芳随即将母女俩转移到隔离点大厅里,找来了椅子。小安佳的双手冻得发红,张年芳立即将母女俩安置到取暖器最近的位置。在她们顺利入住后,负责分发晚餐的一位保障人员还悄悄地往餐袋内多塞了两盒水果。

跨年寒潮中,同事给张年芳拍摄的一张工作图曾感动不少人。图片来源:上海宝山

乘客即将全部完成入住时,大厅里又传来了一阵喧闹。

一位已经办理入住的外籍乘客找到张年芳,抱怨房间太小,要换一个大房间。

张年芳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向其解释:“这里是医学观察点,不是酒店,目前房间已经接近满员。”

向其强调了隔离点的功能及原则之后,他对这位外籍人员进行了安抚:“目前,你的核酸结果尚未出来,再根据情况进行协调。”百般劝解下,最终这位外籍人士回到了房间。

“这种情况见得太多了。”张年芳处理起来,颇为熟稔。

 此处集中隔离点是宝山区第一个接收外国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点,启用至今,已累计集中服务1898人。

在近一年的坚守中,张年芳和同事们曾面对过形形色色的突发情况:为患有精神疾病的隔离对象日夜照看,抚慰身心,寻求专业医生为其诊治,最终让焦虑轻生的隔离者安然归家;怀孕两个月的准妈妈,因为路途奔波出现先兆流产,医护人员细心呵护,让她安然保胎……

“一切尽在掌握。”张年芳说。

晚上8点20左右,该航班乘客全部入住,近乎满房。张年芳与同事着手消毒工作,接收任务完成。

上海市卫健委1月5日在上海市基层卫生抗疫工作交流会透露,疫情发生以来,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集结、科学应对,超过3万名社区卫生工作者驻守道口人员排查、社区发热筛查、隔离观察点、全面开诊、复工复产复学健康指导等多条战线,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发挥重要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