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军工历史性行情背后的三重逻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军工历史性行情背后的三重逻辑!

过去多年,军工一直被冠以事件驱动、主题性投机,然而去年以来,在业绩+政策、低估、机构资金加配三重逻辑加持下,军工板块迎来了久违的持续性大涨,尤其是年末行情延续到2021年初。

文丨环球老虎财经

11月12日,经历了短暂调整的军工板块再度活跃,航天电子、航发科技、中航高科等多股涨停。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国防军工板块整体涨幅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一位。

其实在2020年,军工板块全年涨幅排名第四,仅次于新能源、消费、医药的涨幅。而股价大涨的背后是业绩和景气度的提升。近期军工标的纷纷公告业绩预喜,市场也一片唱多之声。

在投资者印象中,以前的军工股由于信息不透明,机构参与度低,多为散户主导,即使见到一波上涨,也都是以事件驱动、主题性投资为主,持续性较弱。但这次似乎有些不同,2021年在三重逻辑支撑下或将成为军工板块的历史性拐点。

“业绩+政策”双轮驱动军工走强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内外部局势紧张、以及我国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军工行业加速增长。军工是一个典型的政策驱动行业,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国防军工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提到要“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也就是说,从需求端来看,军方采购预期将大幅提升。长期而言,武器装备存量仍然偏低,新型装备占比较小,未来军费投入有望提升。短期而言,政策面也在不断加码。

从数据上看,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新签订单已能看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例如,2020第四季度高德红外军品订单密集落地,全年重大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另外,红相股份、海格通信、威海广泰、亚光科技等企业披露的军品合同金额也呈现显著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券商调研信息,如今军方订单发放正改为大单制,预付款比例将会从原来的30%大幅提高到50%的水平。其目的正是促进军工企业抓紧扩产。

从供给端来看,近年来许多军工企业都开始扩产,方向上涵盖了上游材料、零部件制造、军工电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整体上看,航空领域的在建工程规模和增速均较大;而军工信息化和军工材料领域则已相对更早地进行了扩产能。

虽然在2020上半年,军工企业也与其他制造行业一样,遭受了一波疫情冲击。但随着年中国内疫情缓解,负面影响逐步消化,军工行业在复工复产后,三季度订单环比持续提升,全年业绩仍旧有望实现正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军工企业正处于研发投入的“烧钱”阶段向研发量产两手抓的转变初期,目前产能缺口还是比较大,尤其是在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代表的重点装备建设方向上。目前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抓紧扩产,行业预计在2023年左右达到产能高峰。

更重要的是,军工企业的利润拐点似乎已经到来。

1月11日晚间,叶片龙头应流股份宣布,预计2020年可实现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增长50.75%-60.69%;

同日,MLCC主流供应商火炬电子预计2020年将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5%-65%;光威复材亦披露称,2020年公司军、民品碳纤维(含织物)业务稳定交付,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26%。

此外,航发动力在上周五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将与中国航发系统和航空工业集团系统发生关联交易,销售额分别约为20.80亿元和142.03亿元,合计达162.83亿,比2020年预计执行额增长41.6%。

业绩的增长叠加政策面的支持,资金对优质军工个股追捧有加。其中航空装备领域的中航高科和航发动力领涨军工板块。涨幅分别为33%、26%,远超上证的3.89%涨幅。

板块估值偏低

自从2015年高点以来,军工板块持续下行。而目前军工板块动态PE在40-50倍之间,处于十年中枢偏下位置,中证军工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位置。

与低估值对应的则是出挑的业绩表现。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实现营收2980.0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175.83亿元,同比增长24.65%;在A股30个行业中,收入增速排在第6位、归母净利增速排在第4位,处于比较靠前位置,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在如今流动性持续充裕,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实际表现却可圈可点,却相对“冷门”的军工板块,也有望得到更多关注,板块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医药、消费电子等充分市场化竞争的工业领域相比,军工是一个比较“稳”的行业。其产业链各环节扩产有序、竞争格局稳定,受短期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展望未来五年,行业内的优质公司都将充分享受需求红利,收获确定性高的业绩果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五年中,军工板块经历了一波“大换血”,板块新增了60家以上标的,其中不乏赛道优良,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不仅板块整体资产质量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化等高新技术赛道,往往具备一定TMT属性,有望享有更高的估值溢价。

不过,板块内也存在一定业绩分化。由于军工行业与相关企业武器装备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对配套企业形成了较强的资质、认证壁垒,漫长的研制周期降低了产品迭代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准入门槛,预计市场对优秀公司估值容忍度将会较高。

机构持仓不断提升

如今军工行业景气度加速上行,叠加十四五军工投资有望进入黄金期,军工股在市场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逻辑也逐渐从事件驱动向业绩驱动转变。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军工行业的增速已经由过往稳健增长转向高成长增长,有望成为中长期优质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到的军工产业链中采购模式变化,也是机构资金关注的重点。若“年度滚动采购”转成批次合并下的“大单制采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改善现金流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展望到更长时间维度的军工订单的高增长,增加企业业绩的确定性,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局。

从趋势上来说,机构从去年二季度就开始逐步加仓军工,而三季度起市场风格明显切换,主动权益基金配置国防军工的仓位也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主动基金持仓市值中军工持仓占比为1.61%,较二季度末提升0.72个点,占比大幅提升,但仍旧处于相对低位。

其中细分子类航空装备基金持仓最多,年初至今涨幅达12.17%,超越大盘8个多点。

此前,军工股因信息相对不透明,多被调研颗粒度要求高的机构“敬而远之”。而今年以来的一波行情,吸引了众多机构前往产业链调研。另外,近日军工企业公告业绩预喜,也为企业提供了较强确定性。

如今已有多家机构公开表示对军工股的兴趣。分析观点认为,此前机构在军工板块的持仓比例为2.5%-2.6%,未来有望提升至5%-6%。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军工历史性行情背后的三重逻辑!

过去多年,军工一直被冠以事件驱动、主题性投机,然而去年以来,在业绩+政策、低估、机构资金加配三重逻辑加持下,军工板块迎来了久违的持续性大涨,尤其是年末行情延续到2021年初。

文丨环球老虎财经

11月12日,经历了短暂调整的军工板块再度活跃,航天电子、航发科技、中航高科等多股涨停。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国防军工板块整体涨幅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一位。

其实在2020年,军工板块全年涨幅排名第四,仅次于新能源、消费、医药的涨幅。而股价大涨的背后是业绩和景气度的提升。近期军工标的纷纷公告业绩预喜,市场也一片唱多之声。

在投资者印象中,以前的军工股由于信息不透明,机构参与度低,多为散户主导,即使见到一波上涨,也都是以事件驱动、主题性投资为主,持续性较弱。但这次似乎有些不同,2021年在三重逻辑支撑下或将成为军工板块的历史性拐点。

“业绩+政策”双轮驱动军工走强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内外部局势紧张、以及我国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军工行业加速增长。军工是一个典型的政策驱动行业,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国防军工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提到要“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也就是说,从需求端来看,军方采购预期将大幅提升。长期而言,武器装备存量仍然偏低,新型装备占比较小,未来军费投入有望提升。短期而言,政策面也在不断加码。

从数据上看,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新签订单已能看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例如,2020第四季度高德红外军品订单密集落地,全年重大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另外,红相股份、海格通信、威海广泰、亚光科技等企业披露的军品合同金额也呈现显著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券商调研信息,如今军方订单发放正改为大单制,预付款比例将会从原来的30%大幅提高到50%的水平。其目的正是促进军工企业抓紧扩产。

从供给端来看,近年来许多军工企业都开始扩产,方向上涵盖了上游材料、零部件制造、军工电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整体上看,航空领域的在建工程规模和增速均较大;而军工信息化和军工材料领域则已相对更早地进行了扩产能。

虽然在2020上半年,军工企业也与其他制造行业一样,遭受了一波疫情冲击。但随着年中国内疫情缓解,负面影响逐步消化,军工行业在复工复产后,三季度订单环比持续提升,全年业绩仍旧有望实现正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军工企业正处于研发投入的“烧钱”阶段向研发量产两手抓的转变初期,目前产能缺口还是比较大,尤其是在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代表的重点装备建设方向上。目前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抓紧扩产,行业预计在2023年左右达到产能高峰。

更重要的是,军工企业的利润拐点似乎已经到来。

1月11日晚间,叶片龙头应流股份宣布,预计2020年可实现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增长50.75%-60.69%;

同日,MLCC主流供应商火炬电子预计2020年将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5%-65%;光威复材亦披露称,2020年公司军、民品碳纤维(含织物)业务稳定交付,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26%。

此外,航发动力在上周五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将与中国航发系统和航空工业集团系统发生关联交易,销售额分别约为20.80亿元和142.03亿元,合计达162.83亿,比2020年预计执行额增长41.6%。

业绩的增长叠加政策面的支持,资金对优质军工个股追捧有加。其中航空装备领域的中航高科和航发动力领涨军工板块。涨幅分别为33%、26%,远超上证的3.89%涨幅。

板块估值偏低

自从2015年高点以来,军工板块持续下行。而目前军工板块动态PE在40-50倍之间,处于十年中枢偏下位置,中证军工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位置。

与低估值对应的则是出挑的业绩表现。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实现营收2980.0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175.83亿元,同比增长24.65%;在A股30个行业中,收入增速排在第6位、归母净利增速排在第4位,处于比较靠前位置,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在如今流动性持续充裕,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实际表现却可圈可点,却相对“冷门”的军工板块,也有望得到更多关注,板块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医药、消费电子等充分市场化竞争的工业领域相比,军工是一个比较“稳”的行业。其产业链各环节扩产有序、竞争格局稳定,受短期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展望未来五年,行业内的优质公司都将充分享受需求红利,收获确定性高的业绩果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五年中,军工板块经历了一波“大换血”,板块新增了60家以上标的,其中不乏赛道优良,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不仅板块整体资产质量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化等高新技术赛道,往往具备一定TMT属性,有望享有更高的估值溢价。

不过,板块内也存在一定业绩分化。由于军工行业与相关企业武器装备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对配套企业形成了较强的资质、认证壁垒,漫长的研制周期降低了产品迭代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准入门槛,预计市场对优秀公司估值容忍度将会较高。

机构持仓不断提升

如今军工行业景气度加速上行,叠加十四五军工投资有望进入黄金期,军工股在市场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逻辑也逐渐从事件驱动向业绩驱动转变。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军工行业的增速已经由过往稳健增长转向高成长增长,有望成为中长期优质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到的军工产业链中采购模式变化,也是机构资金关注的重点。若“年度滚动采购”转成批次合并下的“大单制采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改善现金流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展望到更长时间维度的军工订单的高增长,增加企业业绩的确定性,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局。

从趋势上来说,机构从去年二季度就开始逐步加仓军工,而三季度起市场风格明显切换,主动权益基金配置国防军工的仓位也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主动基金持仓市值中军工持仓占比为1.61%,较二季度末提升0.72个点,占比大幅提升,但仍旧处于相对低位。

其中细分子类航空装备基金持仓最多,年初至今涨幅达12.17%,超越大盘8个多点。

此前,军工股因信息相对不透明,多被调研颗粒度要求高的机构“敬而远之”。而今年以来的一波行情,吸引了众多机构前往产业链调研。另外,近日军工企业公告业绩预喜,也为企业提供了较强确定性。

如今已有多家机构公开表示对军工股的兴趣。分析观点认为,此前机构在军工板块的持仓比例为2.5%-2.6%,未来有望提升至5%-6%。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