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差钱”的联想,仍然期待科创板的百亿融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差钱”的联想,仍然期待科创板的百亿融资

移动业务低迷,数据中心平庸,联想的出路在哪里?

文|有牛财经 

当初“志在国际”的联想集团,要回科创板上市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1月12日晚间,联想集团(HKSE:992)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公告,在公告中联想表示,董事会已经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同时公司也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了CDR上市以及买卖的初步建议。

最新消息显示,联想已经初步选定中金公司作为CDR项目保荐人,上市价格将参考市场发行价,发行10%股本,至于具体上市时间则要等待内地监管机构审批。

受二次上市利好消息激励,截止13日港股收盘,联想股价报8.830港元,大涨9.69%。按此推算,其上市融资额预计将在100-110亿港元左右,折合人民币90-100亿元。

不过,联想二次上市的动机依旧会令投资者感到费解——受2020年的巨量居家办公娱乐需求影响,全球PC产业逆势上扬,联想作为相关领域的领头羊自然是吃尽了红利,从去年的几张财报中也不难看出它强悍的盈利能力。在“不差钱”的大背景下,联想为何还要选择回内地上市筹资?

二次上市筹资百亿美元,能否堵上联想的研发漏洞?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联想交出的几份财报数据均十分亮眼,特别是其在11月3日发布的2020/21财年中报,联想官方甚至称其为“史上最强的业绩表现”。

基础数据方面,截至9月30日的2020/21财年第二财季中,联想单季营业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人民币1005亿元,同比增长7.4%,同时联想还实现了人民币21.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4%。整个上半财年里,联想收入达到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7.75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2亿元)。

从这些数据足以看出,联想的盈利能力依旧优秀。此外,受联想CEO杨元庆去年4月提出的“勒紧裤腰带”战略(加快收款、投资,保证现金流)影响,公司现金流在2020下半年得到了有效恢复。据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联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已经从上个财季的3.17亿美元回升至10.88亿美元,勉强达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倚仗全球范围内旺盛的PC市场需求,联想只要继续优化包括回款方面的各项工作效率,就完全可以躺着数钱——理论上是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一点是,联想并不只有PC一项业务,其自2014年开始的智能服务化转型,以及研发投入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撑。

一直以来,联想的低研发费用都经常被看空者诟病。一个例子是,2019/20财年联想的研发投入仅为13.3亿美元(人民币86.1亿元),截至9月30日的2020/21上半财年里,联想的研发经费也只有6.39亿美元(人民币42亿元),而“友商”华为在2020年的研发费用,高达1316.59亿元——智能化赛道上奔跑六年的联想,年研发支出还不及华为的十五分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联想亟需补上的核心漏洞。

联想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此前召开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曾表示,联想未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增长将会超过年营收增幅,每年也会投入1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当然,为了完成这一理想,联想需要更多资金,而二次上市所筹集的近百亿元正好能顶上它一年的研发资金空缺。

移动业务低迷,数据中心平庸,联想的出路在哪里?

自1984年创办至今的二十年里,联想除了后六年瞄准多元化发力外,剩下的精力都用在了PC市场。2005年,时值“蓝色巨人”IBM衰朽不堪,联想借机收购了它的PC事业部,并在2013年坐上了全球电脑销售量第一的位置。不过,在惠普、戴尔和宏碁的竞争下,联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去年第三季度中,它甚至被惠普抢走了全球销冠的宝座。

对于联想来说,由PC业务延伸出的手机业务本应成为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增长点,但它和摩托罗拉的联手却并未创造当年收购IBM Thinkpad那样的奇迹。

2014年,联想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但这也是它最后的辉煌。随后几年里,联想移动业务声量渐低,2017年联想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占率仅为0.4%。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机构统计报告中,都无情地将联想手机列入了“其他”一栏里。

近年来,联想似乎吸取了前几年在中低端手机市场表现不佳的教训,转而进军高端市场。除了去年9月份推出的摩托罗拉的razr(刀锋)系列之外,联想还将笔电领域的拯救者品牌延伸到了手机上,推出多款拯救者电竞手机。

不管是电竞手机还是摩托罗拉的刀锋折叠屏,其特点都是相对较高的单价,理想状态下,这能让联想移动业务的利润变得更丰厚,但事实永远比理想更骨感。在电竞手机领域,目前已有黑鲨、努比亚红魔、Vivo旗下iQOO等黑马品牌虎视眈眈,折叠屏手机方面联想还得面对华为和三星两家大厂的竞争。实际上,刀锋5G折叠屏刚放出时,就曾被网友打上了“价高低配”的标签,更有业内人士质疑联想“2分钟抢光”的宣传词是在搞饥饿营销。

从财报中也能看出,尽管联想做了不少努力,其移动业务仍然难以再起,甚至逐渐成为了集团的负担。2020/21上半财年间,联想移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3%至26.12亿美元,仅占集团总收入的9%;盈利则由上个财年的1300万美元降至除税前亏损7200万美元。

除此之外,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表现虽不像移动业务那般差劲,但它也很难成为联想的新增长点。据ID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联想数据中心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5.3%,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则为6.5%,与英伟达、华为等核心供应商相比,联想数据中心似乎并不占优势。

前瞻后顾的联想,想转型能有多难?

当然,联想的杀手锏并不止这几把,与移动业务几乎同时上马的智能化服务,是联想提出的另一项解决方案。

2014年将联想集团拆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后,柳传志和杨元庆开始领着联想缓缓向智能化服务业转型,今年4月联想又提出了“3S战略”(智能物联网Smart lot、智能基建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行业Smart Vertica),进一步聚焦智能服务赛道。

联想在2020/21财年中报中曾提到,3S战略业务下的智能物联网业务、智能基础架构业务和行业智能业务在上半财年分别实现了30%、20%和40%的增长,这意味着转型仍在有序推进当中,在某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这同时也标志着智能化将成为联想的下一条增长曲线。

但联想的智能化服务转型仍存在挑战,比如说,联想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面对政企用户,涉及产品包括了云、物联网以及AI,但这几方面华为、阿里、百度等企业也在大力推进,与这些强悍对手相比,联想的优势在哪里?

另外,鉴于联想的收入大头依旧要靠PC业务支撑(一个例子是,2020/21上半财年联想PC业务占到了总收入的79%),它显然不能抛下这块大肥肉去专攻智能化服务赛道。一头要顾着PC业务,一头又要兼顾智能化服务,这会严重拖慢联想的转型速度。

某种意义上来讲,联想正在走着与“蓝色巨人”IBM相似的路,唯一与它不同的是,联想仍保持着PC领域的强势地位,凭借二次上市筹资稳住研发后,这样的地位预期也会继续保持下去。不过,联想能否依仗智能化转型在下一个十年重新崛起,还尚待时间检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想集团

3.6k
  • 联想等在广州成立创投基金,出资额4亿元
  • 联想宣布与Meta建立新的XR合作伙伴关系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差钱”的联想,仍然期待科创板的百亿融资

移动业务低迷,数据中心平庸,联想的出路在哪里?

文|有牛财经 

当初“志在国际”的联想集团,要回科创板上市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1月12日晚间,联想集团(HKSE:992)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公告,在公告中联想表示,董事会已经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同时公司也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了CDR上市以及买卖的初步建议。

最新消息显示,联想已经初步选定中金公司作为CDR项目保荐人,上市价格将参考市场发行价,发行10%股本,至于具体上市时间则要等待内地监管机构审批。

受二次上市利好消息激励,截止13日港股收盘,联想股价报8.830港元,大涨9.69%。按此推算,其上市融资额预计将在100-110亿港元左右,折合人民币90-100亿元。

不过,联想二次上市的动机依旧会令投资者感到费解——受2020年的巨量居家办公娱乐需求影响,全球PC产业逆势上扬,联想作为相关领域的领头羊自然是吃尽了红利,从去年的几张财报中也不难看出它强悍的盈利能力。在“不差钱”的大背景下,联想为何还要选择回内地上市筹资?

二次上市筹资百亿美元,能否堵上联想的研发漏洞?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联想交出的几份财报数据均十分亮眼,特别是其在11月3日发布的2020/21财年中报,联想官方甚至称其为“史上最强的业绩表现”。

基础数据方面,截至9月30日的2020/21财年第二财季中,联想单季营业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人民币1005亿元,同比增长7.4%,同时联想还实现了人民币21.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4%。整个上半财年里,联想收入达到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7.75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2亿元)。

从这些数据足以看出,联想的盈利能力依旧优秀。此外,受联想CEO杨元庆去年4月提出的“勒紧裤腰带”战略(加快收款、投资,保证现金流)影响,公司现金流在2020下半年得到了有效恢复。据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联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已经从上个财季的3.17亿美元回升至10.88亿美元,勉强达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倚仗全球范围内旺盛的PC市场需求,联想只要继续优化包括回款方面的各项工作效率,就完全可以躺着数钱——理论上是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一点是,联想并不只有PC一项业务,其自2014年开始的智能服务化转型,以及研发投入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撑。

一直以来,联想的低研发费用都经常被看空者诟病。一个例子是,2019/20财年联想的研发投入仅为13.3亿美元(人民币86.1亿元),截至9月30日的2020/21上半财年里,联想的研发经费也只有6.39亿美元(人民币42亿元),而“友商”华为在2020年的研发费用,高达1316.59亿元——智能化赛道上奔跑六年的联想,年研发支出还不及华为的十五分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联想亟需补上的核心漏洞。

联想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此前召开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曾表示,联想未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增长将会超过年营收增幅,每年也会投入1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当然,为了完成这一理想,联想需要更多资金,而二次上市所筹集的近百亿元正好能顶上它一年的研发资金空缺。

移动业务低迷,数据中心平庸,联想的出路在哪里?

自1984年创办至今的二十年里,联想除了后六年瞄准多元化发力外,剩下的精力都用在了PC市场。2005年,时值“蓝色巨人”IBM衰朽不堪,联想借机收购了它的PC事业部,并在2013年坐上了全球电脑销售量第一的位置。不过,在惠普、戴尔和宏碁的竞争下,联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去年第三季度中,它甚至被惠普抢走了全球销冠的宝座。

对于联想来说,由PC业务延伸出的手机业务本应成为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增长点,但它和摩托罗拉的联手却并未创造当年收购IBM Thinkpad那样的奇迹。

2014年,联想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但这也是它最后的辉煌。随后几年里,联想移动业务声量渐低,2017年联想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占率仅为0.4%。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机构统计报告中,都无情地将联想手机列入了“其他”一栏里。

近年来,联想似乎吸取了前几年在中低端手机市场表现不佳的教训,转而进军高端市场。除了去年9月份推出的摩托罗拉的razr(刀锋)系列之外,联想还将笔电领域的拯救者品牌延伸到了手机上,推出多款拯救者电竞手机。

不管是电竞手机还是摩托罗拉的刀锋折叠屏,其特点都是相对较高的单价,理想状态下,这能让联想移动业务的利润变得更丰厚,但事实永远比理想更骨感。在电竞手机领域,目前已有黑鲨、努比亚红魔、Vivo旗下iQOO等黑马品牌虎视眈眈,折叠屏手机方面联想还得面对华为和三星两家大厂的竞争。实际上,刀锋5G折叠屏刚放出时,就曾被网友打上了“价高低配”的标签,更有业内人士质疑联想“2分钟抢光”的宣传词是在搞饥饿营销。

从财报中也能看出,尽管联想做了不少努力,其移动业务仍然难以再起,甚至逐渐成为了集团的负担。2020/21上半财年间,联想移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3%至26.12亿美元,仅占集团总收入的9%;盈利则由上个财年的1300万美元降至除税前亏损7200万美元。

除此之外,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表现虽不像移动业务那般差劲,但它也很难成为联想的新增长点。据ID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联想数据中心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5.3%,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则为6.5%,与英伟达、华为等核心供应商相比,联想数据中心似乎并不占优势。

前瞻后顾的联想,想转型能有多难?

当然,联想的杀手锏并不止这几把,与移动业务几乎同时上马的智能化服务,是联想提出的另一项解决方案。

2014年将联想集团拆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后,柳传志和杨元庆开始领着联想缓缓向智能化服务业转型,今年4月联想又提出了“3S战略”(智能物联网Smart lot、智能基建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行业Smart Vertica),进一步聚焦智能服务赛道。

联想在2020/21财年中报中曾提到,3S战略业务下的智能物联网业务、智能基础架构业务和行业智能业务在上半财年分别实现了30%、20%和40%的增长,这意味着转型仍在有序推进当中,在某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这同时也标志着智能化将成为联想的下一条增长曲线。

但联想的智能化服务转型仍存在挑战,比如说,联想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面对政企用户,涉及产品包括了云、物联网以及AI,但这几方面华为、阿里、百度等企业也在大力推进,与这些强悍对手相比,联想的优势在哪里?

另外,鉴于联想的收入大头依旧要靠PC业务支撑(一个例子是,2020/21上半财年联想PC业务占到了总收入的79%),它显然不能抛下这块大肥肉去专攻智能化服务赛道。一头要顾着PC业务,一头又要兼顾智能化服务,这会严重拖慢联想的转型速度。

某种意义上来讲,联想正在走着与“蓝色巨人”IBM相似的路,唯一与它不同的是,联想仍保持着PC领域的强势地位,凭借二次上市筹资稳住研发后,这样的地位预期也会继续保持下去。不过,联想能否依仗智能化转型在下一个十年重新崛起,还尚待时间检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