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果人生是不快乐的,那就应该去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果人生是不快乐的,那就应该去死

Ian Curtis 的【狐独星球】。

▽ 为什么要听Ian Curtis

从决定来一段跟随Ian Curtis的旅程开始,我的手指就在颤抖。

眼前是他湿透的衬衣,梦魇般的眼神,空气中狂躁甩动的手臂,踏正步一般的奇怪舞蹈,癫痫发作时的抽搐……

作为一个音乐人,他拥有绝顶的才华。

作为一个人,他脆弱、沉闷,一生为钱所困,应聘牛郎、偷唱片、偷处方药。从默默无闻到摇滚明星,他都用力地活着,却在离全球偶像一步之遥的时候选择去死。

摇滚大神,癫痫,阴郁,灰色,自毁,哥特,后朋克,英伦,爱,自杀……一个一个标签拼合出一个又一个片段,持续滚动着却始终无法流畅衔接,就像是激烈却没有色彩的梦境。

还记得我第一次慕名找来Joy Division听,完全被震傻,但那不是欣赏也没有愉悦,反而本能地用上了“难听”这两个字。由贝斯主导的旋律,大量失真的吉他让整个音乐显得阴郁诡异,但又配上积极而剽悍的鼓,以及Ian浑厚、干燥却又略带脆弱的嗓音,形成了一种扭曲而反常的风格。

再听下去你却会发现,这样的音乐沉闷却也令人沉醉。苦闷是永恒的,所有的快乐都会立马散去,但这一切似乎又是可以忍受甚至转化成某种能量的。而他丧丧歌词又显得很唯美,像是20世纪末期音乐世界的一股蒸汽,置身其中仿佛能重回19世纪的湖畔,去邂逅某个浪漫派大诗人。

身在英国乐坛重镇曼彻斯特,Ian Curtis用自己的才华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和音乐风向。适逢朋克运动巅峰,Ian Curtis的音乐却一改原始朋克和硬核朋克的狂躁和愤怒,转而用低沉的旋律诉说直击心灵的散文诗。这种转变不仅改变潮流,还影响了一众后继者:The Cure, Radiohead,Smashing Pumpkins等乐队都曾经以自己的方式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死后封圣”似乎是一种摇滚传统。虽然难免讽刺,但这头衔也完美地吻合了Ian Curtis的音乐:他们的终点恰恰是死亡本身。而Ian的自杀也为他的音乐染上了更加沉重的现实色彩。就像前乐队吉他手Bernard Sumner所说的:“奇怪的是,我们似乎在Ian死后才真正听出他歌词当中混乱的内核。”

1980年5月18日,Ian Curtis写了一封给前妻的遗书,在厨房上吊自尽,终年23岁。

刻在他墓碑上的是:Love Will Tear Us Apart。这是他癫痫症最严重时的创作,也是他传唱最广被翻唱最多的作品。

 

▽ 旅行准备

Joy Division

现如今,当乐迷们谈起20世纪70年代音乐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起后朋克风格的集大成者Joy Division。这支仅仅活跃三年的乐队用他们的音乐俘虏了无数歌迷,感染了许多后继乐队和音乐人,在朋克音乐史上极具影响力。他们是曼彻斯特音乐史浓墨重彩的一节篇章,也是英国送给世界音乐的礼物。而灵魂人物Ian Curtis的英年早逝,也让Joy Division的陨落变成了一段黑色神话。

推荐专辑:Unknown Pleasures, Closer, The Best of Joy Division

 

传记电影:Control

荷兰导演Anton Corbijn在2007年拍摄的Joy Division自传性质的电影,大概是目前所有歌迷们了解乐队的第一手资料了。片名灵感来源于乐队的代表作之一:She’s lost control。而整部电影的基调也以此主题为轴,从Joy Division建队伊始一直讲到Ian Curtis的自杀事件。全片都沉浸在黑白色调当中,可以感觉到创作者巧妙地把画面与Joy Division的音乐合为一体的意图。Sam Riley扮演的Ian Curtis是最大亮点,可谓神形俱备。尤其是当他在影片跳起“癫痫舞“的时候,一时间观众可能会恍惚地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正的Ian Curtis。

额外推荐:Deborah Curtis(Ian遗孀)著作Touching from a Distance

 

精神支柱:Iggy Pop

作为大名鼎鼎的“朋克之父”,Iggy Pop几乎影响了所有在“朋克运动”当中成立的乐队,其中自然不乏Ian Curtis。虽然Iggy Pop和Ian Curtis的词曲创作风格都大相径庭,看上去像是两个毫不相关的艺术家,但Ian曾坦言,自己对相比于偶像所彰显出来的创作局限性感到十分沮丧。除了在音乐上的熏陶影响之外,最著名的事件还要说起在Ian Curtis自杀当晚,唱片机里循环播放的来自Iggy Pop的专辑The Idiot。而现在,人们将永远无法得知为什么Ian选择这张专辑作为自己的终结曲。

推荐专辑:The Idiot, The Lust for Life

 

▽ 景点

埃平步行桥 Epping Walk Bridge|(Princess Road, Hulme, Manchester M15 6DU, 英国)1979年,英国著名摇滚摄影师Kevin Cummins在进出曼彻斯特市区双行道之上的埃平步行桥上为Joy Division拍摄了一系列经典照片,其中一张还被用作Best of Joy Division的专辑封面。2010年,曼彻斯特中央的绿党竞选人Gayle O'Donovan呼吁用Ian Curtis的名字命名这座桥。前Joy Division成员Peter Hook表示支持并且建议埃平步行桥上应该标明“此路通往未知的欢乐(This Way to Unknown Pleasures)”。

 

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 Macclesfield Crematorium|(Prestbury Rd, Macclesfield SK10 3BU, 英国)这座始于1866年5月17日的维多利亚墓园占地69英亩,包含三座教堂。1980年5月23日,Ian Curtis被火葬于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Ian的遗孀Deborah Curtis挑选歌名Love Will Tear Us Apart作为纪念碑碑文。2008年7月1日,纪念碑被偷,由于墓园没有监控,警察也无从破案,只能重新制作新的纪念碑。

根据东柴郡议会的统计,每年约有1000名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纪念Ian Curtis。而在墓园的亡者名册里,可以在Ian Curtis的名字下找到那句24 Hours中的一句歌词:“我在一刹那间听到有人呼唤,穷尽目光所及之处却毫无发现”。

 

巴顿街77号|(77 Barton Street, Macclesfield SK11 6RQ, 英国)从外表来看,这栋拥有红砖外墙、矩形窗户以及结实烟囱的住宅十分普通,但它却见证了Ian Curtis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从1975年与Deborah结婚后搬入,直至1980年5月18日自杀,Ian的家庭一直生活在这里。他的大部分音乐作品也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前Joy Division的乐队成员Stephen Morris回忆道:这是一栋非常漂亮的房子,但Ian却一心向往着欧洲的浪漫之地,只是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究竟如何抉择。2015年二月,这栋房子被放在网上公开出售,最终被音乐人、商人Hadar Goldman买下并且计划改建为Joy Division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麦克莱斯菲尔德旧职业介绍所 Old Labour Exchange |(Peak House, South Park Road, Macclesfield, Cheshire SK11 6SH, 英国)1978年至1979年期间,Ian每天清晨从位于巴顿街的家步行到这里作为残障人士安置主管帮助残疾人介绍工作和享受福利。除了为Ian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以外,这里也成为了他的创作灵感来源。著名的歌曲She’s Lost Control就是他受到一位前来咨询的客户癫痫病当场发作的场景所启发而成。直至1979年Joy Division大获成功,他才辞掉了这份工作。如今,这座建筑物已经被改建为住宅。2015年,刻有Unknown Pleasures专辑封面图案的纪念牌匾在外墙安装完成纪念Ian在麦克莱斯菲尔德的生活。

 

草莓工作室 Strawberry Studios|(3 Waterloo Road, Stockport SK1 3BD, 英国)英格兰北部最重要的音乐工作室之一,也是成立于1972年的曼彻斯特艺术流行乐队10cc的基地。1979年四月,Joy Division的专辑Unknown Pleasures在此录制完成。此外,歌曲Transmission和Love Will Tear Us Apart也在此录制。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3年工作室关闭,草莓工作室的业务方向由音乐制作转变为电影视频制作。2007年5月,草莓工作室被斯托克波特古迹信托机构认定为著名历史遗迹。

 

▽ 住宿

帝国饭店 The Imperial Hotel|(North Promenade, Blackpool FY1 2HB, 英国)这座维多利亚红砖风格建筑始建于1867年,可眺望Blackpool、North Promenade以及大海的景致。1979年7月27日,Joy Division在这里参加了一场慈善现场演出,表演了Dead Souls,Disorder,She’s Lost Control等八首歌曲。根据现场观众回忆,当天晚上帝国饭店低矮的多功能套房容纳了将近300名观众,Ian不同凡响的表演完全征服了第一次听到Joy Division歌曲的他们。

图片来源:http://www.thegymwebsite.co.uk/

 

Bellevue旅馆|(19 Rue d'Orsel, 75018 Paris, 法国)1979年12月,Joy Division在Les Bains Douches演出期间住在这家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三星酒店中。在巴黎的演出在Ian眼中,还算得上是一次开心的旅程。他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起这段经历时坦言,巴黎之行让他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和现象,并且看到演出场外的乐迷排着长队时感到非常吃惊。不过只有一点让他感到陌生和不解:巴黎的观众。他们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乐迷截然相反,在演出进行时显得格外地冷静,一个个看上去仅仅像是在喘气而已。 

 

Appelmans旅馆|(Lange Herentalsestraat 14, 2018 Antwerpen, 比利时)通常来说,Joy Division巡演途中的住宿是由演出策划者提前安排好的,然而当1980年1月14日他们抵达安特卫普时,却发现预订好的旅社脏乱不堪。于是他们在演出策划者的带领下开始寻找有空房的旅馆,最后找到了这家晚上作为妓院营业的旅馆。这也就意味着Joy Division乐队成员只有在凌晨三点旅馆结束妓院营业后才能入住。演出结束的凌晨,他们按计划回到红色灯光,墙上挂满落体女人照片的房间中休息。Appelmans也成为了Joy Division巡演途中入住的最特别的一家旅馆。

据说这次演出是乐队最尴尬的一次表演经历。因为糟糕的广告宣传,导致当天来看演出的观众寥寥无几;不但如此,乐队的住宿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烦。当看到接待方提供的简陋住宿条件后,最先按耐不住的是Annik。她愤怒地咆哮道,“你们不能让我们住在这样的妓院里!难道你们不知道Joy Division是一支伟大的乐队吗!“据乐队成员回顾,其实当时Ian是丝毫不在乎住宿环境的,但是Annik却因为委屈早已成了泪人。

图片来源:http://www.legourmandbelge.be/

 

The Hacienda Apartments |(11-13 Whitworth Street West, Manchester, M1 5DE, 英国)这座公寓的位置前身为1982年开业的夜店以及音乐产出场所,由工厂唱片和Joy Division共同出资创立。前Joy Divion成员曾经说过:没有Ian Curits,就不会有Hacienda;而没有Hacienda,也就不会有“疯彻斯特”现象(即Madchester,指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曼彻斯特区域音乐蓬勃发展的场景)。毫无疑问,Hacienda的出现加速了曼彻斯特的音乐发展。New Order、The Smiths,、The Stone Roses,、Happy Mondays、Oasis、Blur等乐队都曾在此演出。2002年Hacienda夜店被拆毁,原位置建成了提供130套公寓的Hacienda公寓。

图片来源:http://www.bluemarbleproperties.co.uk/

 

Gotham酒店|(100 King Street, Manchester, Greater Manchester M2 4WU, 英国)这家2015年4月开业的五星级酒店拥有六十间不同设计的客房以及餐厅、屋顶私人酒吧、会员俱乐部等设施,其中一间套房的名字以Ian Curtis命名。这座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保护区的建筑历史悠久,前身是1935年由英国建筑师先导埃德温·鲁琴斯设计的米兰银行。2010年在这座建筑中的保险箱里发现了Joy Division和New Order的录音母带。

 

▽ 餐饮

阿弗雷克斯市场 Afflects|(52 Church Street, Northern Quarter, Manchester M4 1PW, 英国)阿弗雷克斯市场始建于1982年,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寻常的古着店、咖啡厅、纹身穿孔工作室、塔罗牌算命室、哥特服装店等另类店铺。2012年,七幅由曼彻斯特艺术家Mark Kennedy创作的马赛克艺术作品被安装在了阿弗雷克斯市场的外墙,其中一幅的灵感来源为Joy Division专辑Unknown Pleasures封面。如果您想享受一顿随意的舒适餐点,阿弗雷克斯市场为您提供了多种选择:二楼的新浪潮麦片吧(Blackmilk Cereal Kult)可以为您提供世界各地各种口味的麦片与牛奶、特制咖啡、自制蛋糕和曲奇;三楼复古风格的三咖啡(Café 3)为您提供各种冷热食物、咖啡以及茶饮;纽约风格的地下室酒吧黑狗舞厅(Black Dog Ballroom)为您提供特制的食物以及酒水饮料等简餐。

图片来源:http://www.manchestereveningnews.co.uk/

 

城堡酒店酒吧 Castle Hotel |(66 Oldham Street, Manchester M4 1LE,英国)虽然名叫Castle Hotel,但实际上这是坐落于曼城Oldham Street上的一家距今已有240年历史的酒吧。而在1979年,BBC传奇播音员John Peel在这家酒吧采访了当时风头正劲的Ian Curtis。自此,这里成为了所有来曼彻斯特追溯Joy Division历史的乐迷们必须光顾的地方:在酒吧里点一杯贮藏淡啤,听着酒保和顾客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难懂的英国中南部口音从角落的沙发传来,似乎又重新上演Ian Curtis和Tony Wilson在酒吧的第一次相识的场景。

图片来源:http://www.manchestereveningnews.co.uk/

 

The Hope and Anchor |(207 Upper Street, Islington, London, 英国) 这家英国传统酒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0年,同样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当时间来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The Hope and Anchor成为了全伦敦最早邀请摇滚乐队演出的酒吧现场。并由此产生了一段虽然很短暂,但风靡伦敦的”Pub Rock”风潮。因此这间酒吧可以算得上英国最著名的摇滚音乐现场之一。

1978年12月27号,Ian Curtis和Joy Division第一次的伦敦演出就落脚在这里。这次演出并不能算成功:当天仅仅有30个观众来到现场,门票也只定在区区60便士,低得可怜。甚至在演出过后,Sounds杂志的乐评人Nick Tester也没有给Joy Division的伦敦首秀几句好话:“我建议他们应该多注意一点舞台‘知识’,而不是只会在上面摆‘姿势‘”。

 

▽ 娱乐

251工厂The Factory 251 |(118 Princess St, Manchester M1 7EN, 英国) 251工厂的前身是工厂唱片,它是70年代末 80年代初最重要的后朋克厂牌之一,也是Joy Division的签约厂牌。2010年五月,251工厂举办了特别展览和演出以纪念Ian Curtis逝世三十周年。如今,作为夜店的251工厂依然是曼彻斯特的音乐脉搏,为曼彻斯特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乐队和音乐人提供演出展示空间。

图片来源:http://www.mirror.co.uk/

 

Les Bains Douches |(7 Rue du Bourg l'Abbé, 75003 Paris, 法国) 这座前身为巴黎最著名公共浴室的建筑于1885年建成开业,1978年被改建为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夜店并且很快成为巴黎时尚、媒体、演出以及艺术的中心,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摇滚音乐家大卫·鲍威、设计师伊夫·圣·洛朗等都曾光顾此处。如今,Les Bains Douches发展成为了住宿、餐饮、酒吧、夜店/演出和精品店一体的多元化空间。1979年12月18日,Joy Division在此进行了演出,部分歌曲被法国电台直播。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法国的演出。演出现场录音后来被制作为了专辑Les Bains Douches 18 December 1979于2001年发行。

图片来源:http://www.joydiv.org/

 

King Kong Club |(Volkstraat 58, 2000 Antwerpen, 比利时) 这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俱乐部建立于1970年代初,几十年间一直举办着各种独立文化活动:音乐、电影和戏剧等等。1980年1月14日,Joy Division来比利时这家俱乐部演出。而这次Ian并不是独自跟乐队出发的,他带上了在布鲁塞尔认识的记者Annik Honoré,也就是后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an命运的情妇。

 

自由贸易大厅 Free Trade Hall |(Peter Street, Manchester M2 3NQ,英国) 这座英国二级登录建筑,曾经是曼彻斯特的主要地标。1853年至1856年间,它作为曼城的公众会堂,担任市政府的各项会议和工作的场所,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的政治象征。1940年二战期间在“曼彻斯特闪电战“(Manchester Blitz)中被夷为平地后,曼城市政府又于1951年按原样重建。从那以后,它便成了曼城最重要的音乐演出场所之一。

Bob Dylan, Genesis, 以及Pink Floyd都在这里演出过。然而对Ian Curtis来说,最重要的一场莫过于1976年6月,Sex Pistols在自由贸易大厅的表演了。那时正值朋克运动初期,整个曼城的朋克乐队都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当Ian当晚看完演出,第一时间找到当时也来观看演出,并正在寻找乐队主唱的Bernard Sumner和Peter Hook。Joy Division的旅程,在那一刻正式开启。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The Met |(Market Street, Bury BL9 0BW, 英国) 如今的The Met是一家多功能剧场,既组织戏剧演出,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诸多表演机会。剧场位于大曼彻斯特郡北部的伯里市,距离曼城大约12英里。而剧场所在的建筑,是1850年为第十四任德比公爵修建的,维多利亚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Derby Hall”。与Ian相关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4月8日。Ian Curtis随着Joy Division和一并Factory厂牌乐队来此演出。但Ian当时正受癫痫病和婚外情被拆穿的双重折磨,演出当天感觉十分糟糕。因此在仅仅演唱了两首歌之后便匆匆下台。而期待已久的乐迷看此情形顿时心生不满,场面从一开始的口头宣泄逐渐演变成台上台下群殴,一度失去控制。这发生在现实中的一幕,在Ian Curtis传记电影Control和另一部24 Hour Party People中都有演绎。

图片来源:http://www.songkick.com/
Derby Hall,图片来源:http://www.enkiri.com/ 

 

Band on the Wall |(25 Swan Street, Manchester, 英国) 这是曼彻斯特不得不提的音乐现场。1862年被建立伊始,那时名为”George and Dragon”的这家剧场就承载着成立者渴望此地成为曼城音乐地标的使命。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作为第一个革命运动前线的城市,依靠着经济能力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音乐家和街头艺人来这里寻求市场。George and Dragon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演出地点。1930年代,剧场获得了“Band on the Wall“的昵称。原因是当时的剧场所有人Ernie Tyson为演出乐队搭建了一个高高耸立在大厅内远处石墙上的舞台。自此,昵称取代了原来的店名,也成为了剧场的标志。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纺织业的衰退,曼彻斯特整个城市经济进入停滞阶段。曾经活跃的艺术家纷纷出走另谋出路,Band on the Wall的生意也进入寒冬。1975年爵士音乐家Steve Morris买下了剧场,并将其改造成一家爵士乐酒吧。而没过多久,全英掀起朋克运动。新兴音乐风格的冲击致使管理者立刻转型,摇身一变,成为朋克音乐的圣地。Joy Division, Buzzcocks, The Fall等当时的风头乐队自然而然也成为这里的常客。现如今这家老牌剧场依然活跃在曼城的音乐市场,吸引着Mick Hucknall,  Björk等活跃的当今音乐人们。

 

***

【狐独星球】是我们最新的栏目。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不断更新的,并且欢迎大家以各种形式来和我们一起创作。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修订增补(或者其他任何)的建议,直接评论就好;如果你有兴趣成为【狐独星球】的作者,请联系sunqian@jiemian.com。么么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果人生是不快乐的,那就应该去死

Ian Curtis 的【狐独星球】。

▽ 为什么要听Ian Curtis

从决定来一段跟随Ian Curtis的旅程开始,我的手指就在颤抖。

眼前是他湿透的衬衣,梦魇般的眼神,空气中狂躁甩动的手臂,踏正步一般的奇怪舞蹈,癫痫发作时的抽搐……

作为一个音乐人,他拥有绝顶的才华。

作为一个人,他脆弱、沉闷,一生为钱所困,应聘牛郎、偷唱片、偷处方药。从默默无闻到摇滚明星,他都用力地活着,却在离全球偶像一步之遥的时候选择去死。

摇滚大神,癫痫,阴郁,灰色,自毁,哥特,后朋克,英伦,爱,自杀……一个一个标签拼合出一个又一个片段,持续滚动着却始终无法流畅衔接,就像是激烈却没有色彩的梦境。

还记得我第一次慕名找来Joy Division听,完全被震傻,但那不是欣赏也没有愉悦,反而本能地用上了“难听”这两个字。由贝斯主导的旋律,大量失真的吉他让整个音乐显得阴郁诡异,但又配上积极而剽悍的鼓,以及Ian浑厚、干燥却又略带脆弱的嗓音,形成了一种扭曲而反常的风格。

再听下去你却会发现,这样的音乐沉闷却也令人沉醉。苦闷是永恒的,所有的快乐都会立马散去,但这一切似乎又是可以忍受甚至转化成某种能量的。而他丧丧歌词又显得很唯美,像是20世纪末期音乐世界的一股蒸汽,置身其中仿佛能重回19世纪的湖畔,去邂逅某个浪漫派大诗人。

身在英国乐坛重镇曼彻斯特,Ian Curtis用自己的才华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和音乐风向。适逢朋克运动巅峰,Ian Curtis的音乐却一改原始朋克和硬核朋克的狂躁和愤怒,转而用低沉的旋律诉说直击心灵的散文诗。这种转变不仅改变潮流,还影响了一众后继者:The Cure, Radiohead,Smashing Pumpkins等乐队都曾经以自己的方式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死后封圣”似乎是一种摇滚传统。虽然难免讽刺,但这头衔也完美地吻合了Ian Curtis的音乐:他们的终点恰恰是死亡本身。而Ian的自杀也为他的音乐染上了更加沉重的现实色彩。就像前乐队吉他手Bernard Sumner所说的:“奇怪的是,我们似乎在Ian死后才真正听出他歌词当中混乱的内核。”

1980年5月18日,Ian Curtis写了一封给前妻的遗书,在厨房上吊自尽,终年23岁。

刻在他墓碑上的是:Love Will Tear Us Apart。这是他癫痫症最严重时的创作,也是他传唱最广被翻唱最多的作品。

 

▽ 旅行准备

Joy Division

现如今,当乐迷们谈起20世纪70年代音乐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起后朋克风格的集大成者Joy Division。这支仅仅活跃三年的乐队用他们的音乐俘虏了无数歌迷,感染了许多后继乐队和音乐人,在朋克音乐史上极具影响力。他们是曼彻斯特音乐史浓墨重彩的一节篇章,也是英国送给世界音乐的礼物。而灵魂人物Ian Curtis的英年早逝,也让Joy Division的陨落变成了一段黑色神话。

推荐专辑:Unknown Pleasures, Closer, The Best of Joy Division

 

传记电影:Control

荷兰导演Anton Corbijn在2007年拍摄的Joy Division自传性质的电影,大概是目前所有歌迷们了解乐队的第一手资料了。片名灵感来源于乐队的代表作之一:She’s lost control。而整部电影的基调也以此主题为轴,从Joy Division建队伊始一直讲到Ian Curtis的自杀事件。全片都沉浸在黑白色调当中,可以感觉到创作者巧妙地把画面与Joy Division的音乐合为一体的意图。Sam Riley扮演的Ian Curtis是最大亮点,可谓神形俱备。尤其是当他在影片跳起“癫痫舞“的时候,一时间观众可能会恍惚地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正的Ian Curtis。

额外推荐:Deborah Curtis(Ian遗孀)著作Touching from a Distance

 

精神支柱:Iggy Pop

作为大名鼎鼎的“朋克之父”,Iggy Pop几乎影响了所有在“朋克运动”当中成立的乐队,其中自然不乏Ian Curtis。虽然Iggy Pop和Ian Curtis的词曲创作风格都大相径庭,看上去像是两个毫不相关的艺术家,但Ian曾坦言,自己对相比于偶像所彰显出来的创作局限性感到十分沮丧。除了在音乐上的熏陶影响之外,最著名的事件还要说起在Ian Curtis自杀当晚,唱片机里循环播放的来自Iggy Pop的专辑The Idiot。而现在,人们将永远无法得知为什么Ian选择这张专辑作为自己的终结曲。

推荐专辑:The Idiot, The Lust for Life

 

▽ 景点

埃平步行桥 Epping Walk Bridge|(Princess Road, Hulme, Manchester M15 6DU, 英国)1979年,英国著名摇滚摄影师Kevin Cummins在进出曼彻斯特市区双行道之上的埃平步行桥上为Joy Division拍摄了一系列经典照片,其中一张还被用作Best of Joy Division的专辑封面。2010年,曼彻斯特中央的绿党竞选人Gayle O'Donovan呼吁用Ian Curtis的名字命名这座桥。前Joy Division成员Peter Hook表示支持并且建议埃平步行桥上应该标明“此路通往未知的欢乐(This Way to Unknown Pleasures)”。

 

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 Macclesfield Crematorium|(Prestbury Rd, Macclesfield SK10 3BU, 英国)这座始于1866年5月17日的维多利亚墓园占地69英亩,包含三座教堂。1980年5月23日,Ian Curtis被火葬于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Ian的遗孀Deborah Curtis挑选歌名Love Will Tear Us Apart作为纪念碑碑文。2008年7月1日,纪念碑被偷,由于墓园没有监控,警察也无从破案,只能重新制作新的纪念碑。

根据东柴郡议会的统计,每年约有1000名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克莱斯菲尔德墓园纪念Ian Curtis。而在墓园的亡者名册里,可以在Ian Curtis的名字下找到那句24 Hours中的一句歌词:“我在一刹那间听到有人呼唤,穷尽目光所及之处却毫无发现”。

 

巴顿街77号|(77 Barton Street, Macclesfield SK11 6RQ, 英国)从外表来看,这栋拥有红砖外墙、矩形窗户以及结实烟囱的住宅十分普通,但它却见证了Ian Curtis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从1975年与Deborah结婚后搬入,直至1980年5月18日自杀,Ian的家庭一直生活在这里。他的大部分音乐作品也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前Joy Division的乐队成员Stephen Morris回忆道:这是一栋非常漂亮的房子,但Ian却一心向往着欧洲的浪漫之地,只是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究竟如何抉择。2015年二月,这栋房子被放在网上公开出售,最终被音乐人、商人Hadar Goldman买下并且计划改建为Joy Division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麦克莱斯菲尔德旧职业介绍所 Old Labour Exchange |(Peak House, South Park Road, Macclesfield, Cheshire SK11 6SH, 英国)1978年至1979年期间,Ian每天清晨从位于巴顿街的家步行到这里作为残障人士安置主管帮助残疾人介绍工作和享受福利。除了为Ian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以外,这里也成为了他的创作灵感来源。著名的歌曲She’s Lost Control就是他受到一位前来咨询的客户癫痫病当场发作的场景所启发而成。直至1979年Joy Division大获成功,他才辞掉了这份工作。如今,这座建筑物已经被改建为住宅。2015年,刻有Unknown Pleasures专辑封面图案的纪念牌匾在外墙安装完成纪念Ian在麦克莱斯菲尔德的生活。

 

草莓工作室 Strawberry Studios|(3 Waterloo Road, Stockport SK1 3BD, 英国)英格兰北部最重要的音乐工作室之一,也是成立于1972年的曼彻斯特艺术流行乐队10cc的基地。1979年四月,Joy Division的专辑Unknown Pleasures在此录制完成。此外,歌曲Transmission和Love Will Tear Us Apart也在此录制。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3年工作室关闭,草莓工作室的业务方向由音乐制作转变为电影视频制作。2007年5月,草莓工作室被斯托克波特古迹信托机构认定为著名历史遗迹。

 

▽ 住宿

帝国饭店 The Imperial Hotel|(North Promenade, Blackpool FY1 2HB, 英国)这座维多利亚红砖风格建筑始建于1867年,可眺望Blackpool、North Promenade以及大海的景致。1979年7月27日,Joy Division在这里参加了一场慈善现场演出,表演了Dead Souls,Disorder,She’s Lost Control等八首歌曲。根据现场观众回忆,当天晚上帝国饭店低矮的多功能套房容纳了将近300名观众,Ian不同凡响的表演完全征服了第一次听到Joy Division歌曲的他们。

图片来源:http://www.thegymwebsite.co.uk/

 

Bellevue旅馆|(19 Rue d'Orsel, 75018 Paris, 法国)1979年12月,Joy Division在Les Bains Douches演出期间住在这家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三星酒店中。在巴黎的演出在Ian眼中,还算得上是一次开心的旅程。他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起这段经历时坦言,巴黎之行让他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和现象,并且看到演出场外的乐迷排着长队时感到非常吃惊。不过只有一点让他感到陌生和不解:巴黎的观众。他们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乐迷截然相反,在演出进行时显得格外地冷静,一个个看上去仅仅像是在喘气而已。 

 

Appelmans旅馆|(Lange Herentalsestraat 14, 2018 Antwerpen, 比利时)通常来说,Joy Division巡演途中的住宿是由演出策划者提前安排好的,然而当1980年1月14日他们抵达安特卫普时,却发现预订好的旅社脏乱不堪。于是他们在演出策划者的带领下开始寻找有空房的旅馆,最后找到了这家晚上作为妓院营业的旅馆。这也就意味着Joy Division乐队成员只有在凌晨三点旅馆结束妓院营业后才能入住。演出结束的凌晨,他们按计划回到红色灯光,墙上挂满落体女人照片的房间中休息。Appelmans也成为了Joy Division巡演途中入住的最特别的一家旅馆。

据说这次演出是乐队最尴尬的一次表演经历。因为糟糕的广告宣传,导致当天来看演出的观众寥寥无几;不但如此,乐队的住宿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烦。当看到接待方提供的简陋住宿条件后,最先按耐不住的是Annik。她愤怒地咆哮道,“你们不能让我们住在这样的妓院里!难道你们不知道Joy Division是一支伟大的乐队吗!“据乐队成员回顾,其实当时Ian是丝毫不在乎住宿环境的,但是Annik却因为委屈早已成了泪人。

图片来源:http://www.legourmandbelge.be/

 

The Hacienda Apartments |(11-13 Whitworth Street West, Manchester, M1 5DE, 英国)这座公寓的位置前身为1982年开业的夜店以及音乐产出场所,由工厂唱片和Joy Division共同出资创立。前Joy Divion成员曾经说过:没有Ian Curits,就不会有Hacienda;而没有Hacienda,也就不会有“疯彻斯特”现象(即Madchester,指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曼彻斯特区域音乐蓬勃发展的场景)。毫无疑问,Hacienda的出现加速了曼彻斯特的音乐发展。New Order、The Smiths,、The Stone Roses,、Happy Mondays、Oasis、Blur等乐队都曾在此演出。2002年Hacienda夜店被拆毁,原位置建成了提供130套公寓的Hacienda公寓。

图片来源:http://www.bluemarbleproperties.co.uk/

 

Gotham酒店|(100 King Street, Manchester, Greater Manchester M2 4WU, 英国)这家2015年4月开业的五星级酒店拥有六十间不同设计的客房以及餐厅、屋顶私人酒吧、会员俱乐部等设施,其中一间套房的名字以Ian Curtis命名。这座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保护区的建筑历史悠久,前身是1935年由英国建筑师先导埃德温·鲁琴斯设计的米兰银行。2010年在这座建筑中的保险箱里发现了Joy Division和New Order的录音母带。

 

▽ 餐饮

阿弗雷克斯市场 Afflects|(52 Church Street, Northern Quarter, Manchester M4 1PW, 英国)阿弗雷克斯市场始建于1982年,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寻常的古着店、咖啡厅、纹身穿孔工作室、塔罗牌算命室、哥特服装店等另类店铺。2012年,七幅由曼彻斯特艺术家Mark Kennedy创作的马赛克艺术作品被安装在了阿弗雷克斯市场的外墙,其中一幅的灵感来源为Joy Division专辑Unknown Pleasures封面。如果您想享受一顿随意的舒适餐点,阿弗雷克斯市场为您提供了多种选择:二楼的新浪潮麦片吧(Blackmilk Cereal Kult)可以为您提供世界各地各种口味的麦片与牛奶、特制咖啡、自制蛋糕和曲奇;三楼复古风格的三咖啡(Café 3)为您提供各种冷热食物、咖啡以及茶饮;纽约风格的地下室酒吧黑狗舞厅(Black Dog Ballroom)为您提供特制的食物以及酒水饮料等简餐。

图片来源:http://www.manchestereveningnews.co.uk/

 

城堡酒店酒吧 Castle Hotel |(66 Oldham Street, Manchester M4 1LE,英国)虽然名叫Castle Hotel,但实际上这是坐落于曼城Oldham Street上的一家距今已有240年历史的酒吧。而在1979年,BBC传奇播音员John Peel在这家酒吧采访了当时风头正劲的Ian Curtis。自此,这里成为了所有来曼彻斯特追溯Joy Division历史的乐迷们必须光顾的地方:在酒吧里点一杯贮藏淡啤,听着酒保和顾客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难懂的英国中南部口音从角落的沙发传来,似乎又重新上演Ian Curtis和Tony Wilson在酒吧的第一次相识的场景。

图片来源:http://www.manchestereveningnews.co.uk/

 

The Hope and Anchor |(207 Upper Street, Islington, London, 英国) 这家英国传统酒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0年,同样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当时间来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The Hope and Anchor成为了全伦敦最早邀请摇滚乐队演出的酒吧现场。并由此产生了一段虽然很短暂,但风靡伦敦的”Pub Rock”风潮。因此这间酒吧可以算得上英国最著名的摇滚音乐现场之一。

1978年12月27号,Ian Curtis和Joy Division第一次的伦敦演出就落脚在这里。这次演出并不能算成功:当天仅仅有30个观众来到现场,门票也只定在区区60便士,低得可怜。甚至在演出过后,Sounds杂志的乐评人Nick Tester也没有给Joy Division的伦敦首秀几句好话:“我建议他们应该多注意一点舞台‘知识’,而不是只会在上面摆‘姿势‘”。

 

▽ 娱乐

251工厂The Factory 251 |(118 Princess St, Manchester M1 7EN, 英国) 251工厂的前身是工厂唱片,它是70年代末 80年代初最重要的后朋克厂牌之一,也是Joy Division的签约厂牌。2010年五月,251工厂举办了特别展览和演出以纪念Ian Curtis逝世三十周年。如今,作为夜店的251工厂依然是曼彻斯特的音乐脉搏,为曼彻斯特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乐队和音乐人提供演出展示空间。

图片来源:http://www.mirror.co.uk/

 

Les Bains Douches |(7 Rue du Bourg l'Abbé, 75003 Paris, 法国) 这座前身为巴黎最著名公共浴室的建筑于1885年建成开业,1978年被改建为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夜店并且很快成为巴黎时尚、媒体、演出以及艺术的中心,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摇滚音乐家大卫·鲍威、设计师伊夫·圣·洛朗等都曾光顾此处。如今,Les Bains Douches发展成为了住宿、餐饮、酒吧、夜店/演出和精品店一体的多元化空间。1979年12月18日,Joy Division在此进行了演出,部分歌曲被法国电台直播。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法国的演出。演出现场录音后来被制作为了专辑Les Bains Douches 18 December 1979于2001年发行。

图片来源:http://www.joydiv.org/

 

King Kong Club |(Volkstraat 58, 2000 Antwerpen, 比利时) 这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俱乐部建立于1970年代初,几十年间一直举办着各种独立文化活动:音乐、电影和戏剧等等。1980年1月14日,Joy Division来比利时这家俱乐部演出。而这次Ian并不是独自跟乐队出发的,他带上了在布鲁塞尔认识的记者Annik Honoré,也就是后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an命运的情妇。

 

自由贸易大厅 Free Trade Hall |(Peter Street, Manchester M2 3NQ,英国) 这座英国二级登录建筑,曾经是曼彻斯特的主要地标。1853年至1856年间,它作为曼城的公众会堂,担任市政府的各项会议和工作的场所,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的政治象征。1940年二战期间在“曼彻斯特闪电战“(Manchester Blitz)中被夷为平地后,曼城市政府又于1951年按原样重建。从那以后,它便成了曼城最重要的音乐演出场所之一。

Bob Dylan, Genesis, 以及Pink Floyd都在这里演出过。然而对Ian Curtis来说,最重要的一场莫过于1976年6月,Sex Pistols在自由贸易大厅的表演了。那时正值朋克运动初期,整个曼城的朋克乐队都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当Ian当晚看完演出,第一时间找到当时也来观看演出,并正在寻找乐队主唱的Bernard Sumner和Peter Hook。Joy Division的旅程,在那一刻正式开启。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The Met |(Market Street, Bury BL9 0BW, 英国) 如今的The Met是一家多功能剧场,既组织戏剧演出,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诸多表演机会。剧场位于大曼彻斯特郡北部的伯里市,距离曼城大约12英里。而剧场所在的建筑,是1850年为第十四任德比公爵修建的,维多利亚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Derby Hall”。与Ian相关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4月8日。Ian Curtis随着Joy Division和一并Factory厂牌乐队来此演出。但Ian当时正受癫痫病和婚外情被拆穿的双重折磨,演出当天感觉十分糟糕。因此在仅仅演唱了两首歌之后便匆匆下台。而期待已久的乐迷看此情形顿时心生不满,场面从一开始的口头宣泄逐渐演变成台上台下群殴,一度失去控制。这发生在现实中的一幕,在Ian Curtis传记电影Control和另一部24 Hour Party People中都有演绎。

图片来源:http://www.songkick.com/
Derby Hall,图片来源:http://www.enkiri.com/ 

 

Band on the Wall |(25 Swan Street, Manchester, 英国) 这是曼彻斯特不得不提的音乐现场。1862年被建立伊始,那时名为”George and Dragon”的这家剧场就承载着成立者渴望此地成为曼城音乐地标的使命。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作为第一个革命运动前线的城市,依靠着经济能力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音乐家和街头艺人来这里寻求市场。George and Dragon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演出地点。1930年代,剧场获得了“Band on the Wall“的昵称。原因是当时的剧场所有人Ernie Tyson为演出乐队搭建了一个高高耸立在大厅内远处石墙上的舞台。自此,昵称取代了原来的店名,也成为了剧场的标志。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纺织业的衰退,曼彻斯特整个城市经济进入停滞阶段。曾经活跃的艺术家纷纷出走另谋出路,Band on the Wall的生意也进入寒冬。1975年爵士音乐家Steve Morris买下了剧场,并将其改造成一家爵士乐酒吧。而没过多久,全英掀起朋克运动。新兴音乐风格的冲击致使管理者立刻转型,摇身一变,成为朋克音乐的圣地。Joy Division, Buzzcocks, The Fall等当时的风头乐队自然而然也成为这里的常客。现如今这家老牌剧场依然活跃在曼城的音乐市场,吸引着Mick Hucknall,  Björk等活跃的当今音乐人们。

 

***

【狐独星球】是我们最新的栏目。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不断更新的,并且欢迎大家以各种形式来和我们一起创作。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修订增补(或者其他任何)的建议,直接评论就好;如果你有兴趣成为【狐独星球】的作者,请联系sunqian@jiemian.com。么么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