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上涨,宏观经济是基础,现在经济增速在放缓,未来很难预判准确;一位炒房团的资深人士,说了一句话,如果现在深圳的楼市平均房价是3万元/平米,预期一年半载能上涨到五六万,那么我们肯定冲进去,现在抄的那么高,心里真的是没底了。
炒房团心里都没底了,乐福居小编心里也没底了,还在炒房的的一二线城市的朋友们,你们心里真的有底?
炒房团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买涨不买跌,现在楼市虽然很是火爆局面,一二线城市前几天,连夜排队的楼盘又多了起来,不乏有很多炒房者又在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准备出击;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很多二线城市房价确实比较低,而且低首付,税费减免,利息降低了,又是具有诱惑力。
另一方面今年主基调是去库存,目标三四线城市,房价会不会上涨,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很多炒房团并没有列序其中,比如温州炒房团就没有列序,为什么呢?
第一:先来看看温州炒房团有多厉害?
在2001第一个温州炒房团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
同时,另一支炒房团前往杭州。
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
此外,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入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
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狂飙,一时间,温州炒房团广为人知,备受关注。
实际,早在2008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
第二:今年温州炒房团,为什么没有大举进入?
温州市银行业存款接近5000亿,今年是比去年上涨的,增加了几百亿的存款,在房地产火爆的今天,实际不正常啊?
为什么温州炒房团没有大举进攻呢?
理由也很简单,理智,平衡。
首先:过去适合炒房的一线城市,在限制购买的政策基础上,实际打击了此类炒房客的投机市场的积极性,之前深圳并没有太大的限制,现在呢,外地人购房必须在深证缴纳一年以上保险,而且最近中介人员一律拒贷,首付一律40%以上,打击大吧?
温度还没有持续半年,就开始大幅度的降温,而且还伴有严厉的处罚,深圳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还有就是,除了近期一线城市和几个极个别的二线城市外,房地产市场的上涨空间有限,实际就应因为饱和度很高了;这也是为什么去库存要激发新的购房群体的原因。
另外,很多炒房团有可能在本地炒房,毕竟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经历调整后,房价都在最底端,很适合进入。
第三:这次救市的主战场,是刚需和激发刚需,主要目的是去库存。
从政策来看,降首付,降利息,补贴,公积金都可以看出,为刚需准备的菜是做多的。
由此,去库存就可以看出一些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各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饱和度很高了,三四线城市尤其如此,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必须激发新的群体,让农民购房的策略,实际是因为城镇常住人口的住房已经基本饱和。
又加上80年代最严酷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80后者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双方老人为孩子准备房子,还有双方老人的房子,一个80后城市家庭,20几年后每家至少三套房子,过剩啦。
那么这些增长很慢的城市,房价增长要趋于太大的理性了。
而一二线房价暴涨城市又处在高价位上,已经不是最合适的时机了,宏观经济决定了未来房价的走势,这点必须理智看待炒房。
第四:这次一线城市的房价的暴涨,也不无炒房者的添油加醋,暴涨必定是投机市场的一个游戏。
深圳为什么要严格限购,银行为什么要拒贷中介工作人员,提升首付到40%呢?
上海也不例外,房东一天跳价三次,加价50万,这也说明二手市场就是炒房的一个主战场,一手市场那就更别说了。
房价暴涨必定伴随着投机市场的炒作,只要是炒作就有风险,炒房团是智慧型的,他们没有进入,必定是看到了风险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