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返乡政策越细致明晰,越能让民众更有安全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返乡政策越细致明晰,越能让民众更有安全感

去年在疫情爆发之初各地出现的一些所谓“硬核防控措施”,就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出行造成困扰。这样的情形,在一年之后应该尽可能避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敬一山

1月20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政策初一发布,广大网友的脸上写满问号。虽然大家理解防控形势严峻,但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如果存在模糊地带,那就很难安排接下来的行程。诸如“返乡人员”如何界定,政策的起止时间等关键问题,在上述的方案中均没有明确,令人担心在落地环节可能存在争议。

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到了民众意见反馈,连夜对疑惑集中的问题给出了详细说明。比如更明确界定了“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跨省以及本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等特殊行业的人群。如此更精确的划定,可以让公众更好地对号入座,在规划自己的行程时做好相应准备。

因为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再叠加春运人群流动,疫情防控的压力陡然增加,有针对性地出台减少人员流动的政策,早在意料之中。考虑到病毒传播特性,以及乡村疫情防控相对薄弱的现实,加强这方面的管控也有其必要性。但良好的初衷要实现,还得考虑如何清晰准确的传达。方案引发的短暂争议则是提醒,事关极广泛群体的政策,考虑周详、解说到位,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防控方案的指向相对清晰之后,在落地环节还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为卫健委在回应公众问题时,最后特别注明了一段:“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确定农村地区范围,制定本省的实施细则,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不同地区可能疫情形势不同,留出因地制宜的空间很有必要。只不过,人们担心在现实的行政管理逻辑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层层传达、层层加码。

国家要求的是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居家健康监测,到了各省、各市、各县的基层农村,会不会进一步出台超出防控需求的严苛政策?农村之外的城市、乡镇,会不会也对标加码防控政策?一些地方已经要求,只要是市域之外的人回去,统一要自费隔离。应该说这已经超出上述防控方案的标准,这种严苛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合理,民众除了接受有没有提出商榷的可能?

疫情延续整整一年,应该说我国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防控经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防控政策时,除了想到要遵守规定的普通民众,也应该多考量落实政策的人。政策对管理者的行动边界给出更明确的划分,防止执行走偏,也能减少对普通人正常生活的影响。

去年在疫情爆发之初各地出现的一些所谓“硬核防控措施”,就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出行造成困扰。这样的情形,在一年之后应该尽可能避免。因为不确定性和病毒一样,都会伤害人们心底的安全感。稳定而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安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返乡政策越细致明晰,越能让民众更有安全感

去年在疫情爆发之初各地出现的一些所谓“硬核防控措施”,就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出行造成困扰。这样的情形,在一年之后应该尽可能避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敬一山

1月20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政策初一发布,广大网友的脸上写满问号。虽然大家理解防控形势严峻,但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如果存在模糊地带,那就很难安排接下来的行程。诸如“返乡人员”如何界定,政策的起止时间等关键问题,在上述的方案中均没有明确,令人担心在落地环节可能存在争议。

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到了民众意见反馈,连夜对疑惑集中的问题给出了详细说明。比如更明确界定了“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跨省以及本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等特殊行业的人群。如此更精确的划定,可以让公众更好地对号入座,在规划自己的行程时做好相应准备。

因为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再叠加春运人群流动,疫情防控的压力陡然增加,有针对性地出台减少人员流动的政策,早在意料之中。考虑到病毒传播特性,以及乡村疫情防控相对薄弱的现实,加强这方面的管控也有其必要性。但良好的初衷要实现,还得考虑如何清晰准确的传达。方案引发的短暂争议则是提醒,事关极广泛群体的政策,考虑周详、解说到位,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防控方案的指向相对清晰之后,在落地环节还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为卫健委在回应公众问题时,最后特别注明了一段:“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确定农村地区范围,制定本省的实施细则,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不同地区可能疫情形势不同,留出因地制宜的空间很有必要。只不过,人们担心在现实的行政管理逻辑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层层传达、层层加码。

国家要求的是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居家健康监测,到了各省、各市、各县的基层农村,会不会进一步出台超出防控需求的严苛政策?农村之外的城市、乡镇,会不会也对标加码防控政策?一些地方已经要求,只要是市域之外的人回去,统一要自费隔离。应该说这已经超出上述防控方案的标准,这种严苛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合理,民众除了接受有没有提出商榷的可能?

疫情延续整整一年,应该说我国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防控经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防控政策时,除了想到要遵守规定的普通民众,也应该多考量落实政策的人。政策对管理者的行动边界给出更明确的划分,防止执行走偏,也能减少对普通人正常生活的影响。

去年在疫情爆发之初各地出现的一些所谓“硬核防控措施”,就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出行造成困扰。这样的情形,在一年之后应该尽可能避免。因为不确定性和病毒一样,都会伤害人们心底的安全感。稳定而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安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