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信第8代:作为老年标配的微信开始努力年轻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信第8代:作为老年标配的微信开始努力年轻化?

微信俨然已经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下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后面每一次优化都不容易。

文|笨手蛇

2021年,21世纪的第21个年头,微信也迎来了10岁。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而言,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努力克制自己“垄断力”的平台级产品,其创造者早已“封神”,其团队之成就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即便如此,微信也在不断努力求变。那么,当微信的第十个年头,从微信公开课的内容,特别是张小龙在公开课上对于微信的一些剧透,以及随着剧透后微信第8代的推出,第8代微信有些什么看点呢?

1.微信第8代,虽然首先是iOS版本可以直接更新,但是,这次安卓用户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需要等太久,从时差上看,安卓用户通过内测体验版几乎第一时间和iOS用户一样可以体验。所以,这个不同手机系统的时差问题,尤其是过去一次大版本的发布,iOS用户要比安卓用户早使用的做法,也可能要更加随着年轻用户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2.过去的求变,无论是大版本大功能的调整,还是小功能或者小问题的修复,从用户角度来看,微信由于其操作的易用性好,所以,在与QQ的比较中,一直有一个最为显著的标签,那就是:微信是老年人的标配,而年轻人主要是玩QQ的。当然,如果从越来越关注老龄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没什么不好。

蛇叔在第一时间体验了微信第8代(安卓版)后,总体上的感觉是更年轻化了。自带表情中的炸弹炸群等一些动画表情,都是更加年轻化的体现。

因此,从第八代的动作来看,微信是在努力放入更多年轻化的元素了。这就可能在某些方面与QQ的功能一致。

3.对于第八代的新功能,总体上觉得都可以,有明显的亮点,比如浮窗的优化。

但是,蛇叔对于微信聊天列表还是有调整期待,期待点有两个,一个是期待各个企业服务号的消息能够像订阅号那样归集。每次看着消息列表里面夹杂在群聊天和个人聊天之间,就觉得凌乱,如果能够像订阅号那样,都集中收集在一起,那就清爽多了。另一个是群聊也期待能进行归集,类似于QQ的群助手功能。

尽管可以用搜索功能快速找到,但是,毕竟微信下这种企业服务号是越来越多了,如果能够归集一下,个人觉得交互还是会更习惯一些。当然,这个点,可能又不是年轻人的习惯。

总而言之,微信俨然已经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下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后面每一次优化都不容易。10年时间到第8代,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往年轻化努力,会是一个方向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信第8代:作为老年标配的微信开始努力年轻化?

微信俨然已经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下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后面每一次优化都不容易。

文|笨手蛇

2021年,21世纪的第21个年头,微信也迎来了10岁。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而言,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努力克制自己“垄断力”的平台级产品,其创造者早已“封神”,其团队之成就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即便如此,微信也在不断努力求变。那么,当微信的第十个年头,从微信公开课的内容,特别是张小龙在公开课上对于微信的一些剧透,以及随着剧透后微信第8代的推出,第8代微信有些什么看点呢?

1.微信第8代,虽然首先是iOS版本可以直接更新,但是,这次安卓用户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需要等太久,从时差上看,安卓用户通过内测体验版几乎第一时间和iOS用户一样可以体验。所以,这个不同手机系统的时差问题,尤其是过去一次大版本的发布,iOS用户要比安卓用户早使用的做法,也可能要更加随着年轻用户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2.过去的求变,无论是大版本大功能的调整,还是小功能或者小问题的修复,从用户角度来看,微信由于其操作的易用性好,所以,在与QQ的比较中,一直有一个最为显著的标签,那就是:微信是老年人的标配,而年轻人主要是玩QQ的。当然,如果从越来越关注老龄化的角度来看,这也没什么不好。

蛇叔在第一时间体验了微信第8代(安卓版)后,总体上的感觉是更年轻化了。自带表情中的炸弹炸群等一些动画表情,都是更加年轻化的体现。

因此,从第八代的动作来看,微信是在努力放入更多年轻化的元素了。这就可能在某些方面与QQ的功能一致。

3.对于第八代的新功能,总体上觉得都可以,有明显的亮点,比如浮窗的优化。

但是,蛇叔对于微信聊天列表还是有调整期待,期待点有两个,一个是期待各个企业服务号的消息能够像订阅号那样归集。每次看着消息列表里面夹杂在群聊天和个人聊天之间,就觉得凌乱,如果能够像订阅号那样,都集中收集在一起,那就清爽多了。另一个是群聊也期待能进行归集,类似于QQ的群助手功能。

尽管可以用搜索功能快速找到,但是,毕竟微信下这种企业服务号是越来越多了,如果能够归集一下,个人觉得交互还是会更习惯一些。当然,这个点,可能又不是年轻人的习惯。

总而言之,微信俨然已经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下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后面每一次优化都不容易。10年时间到第8代,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往年轻化努力,会是一个方向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