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注意到,几天前穆迪评级公司下调中国经济的展望,该记者就此希望徐绍史谈谈看法以及分析下今年中国经济形势。
徐绍史说,他也注意到最近穆迪做出的评价。今年刚刚召开的冬季达沃斯也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的形势和走势,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同样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走势。
徐绍史回应称,第一个视角,看中国的经济,不能再用传统的、以往的视角看。首先应该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最核心的是三个概括,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应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中国2015年的经济的表现是非常亮丽的。
他进一步解释称,第一,速度变化,就是在经济平稳运行当中实现了速度变化,去年全年经济增长是6.9%,比2014年还回落了一些,即使6.9%,它还是在合理区间,因为我们确定的指标是7%左右。同时,就业平稳增长,预期目标是1000万,实际是1312万。居民收入也是平稳增长,我们居民收入的增幅快于经济增长达到7.4%,CPI温和上涨,去年一年也就1.4%,环境质量还在不断改善。所以我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平稳增长过程当中,实现了速度的变化。
第二,结构在不断优化。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的贡献已经高于投资,消费贡献率达到66.4%。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已经占了半壁江山,达到50.5%。从地区结构来看,地区发展朝着平衡、协调、协同的方向发展。从城乡结构来看,进一步优化,2015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
第三,动力在转换。大家也看到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这些上游产业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但是我们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而且迅速集聚,新的动能在快速成长。所以我说,用新常态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应该说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都在顺利、快速地推进。
徐绍史进一步回应称,第二个视角,看经济不能只看眼下,也不能只跟过去比。既要看态势,又要看走势,更要看趋势。
他称,现在我们整个经济的态势是不错的,因为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而且稳中有好。从走势看,1月份的数据也有一些显示出积极的迹象,CPI在1月份达到了1.8%,PPI在1月份环比、同比降幅都在收窄,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都有所回落,但是它跟春节休息这个节假日的因素是相关的。但不管怎么说,非制造业PMI还在景气上方,是52点7。而且从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分项指数看,也有不少积极的变化。另外,1-2月份的全社会发电量也是增长的,所以经济走势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更重要的,徐绍史说,还要看整个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四个没有变”,就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就是我们经济的长期趋势。
“从态势、走势、趋势上看,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所以对中国经济应该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做出判断,这样就可以稳定社会预期,坚定市场信心。”徐绍史说:“当然,讲到2016年,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是我想,2016年还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2016年总的来说三句话,信心坚定不移,挑战不容低估,政策储备充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