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春节档票价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春节档票价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历年来看,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关联度不大。

文|犀牛娱乐  南如珉

编辑|夏添

春节档影片已经开启了预售,目前的成绩还在稳步提升,有机会拿到新的预售票房纪录。

《唐人街探案3》的一家独大基本是大众预期之内的,目前的预售市场占比稳稳保持在70%以上。紧随其后的《你好,李焕英》同样表现出色,能够成为腰部项目。但后续的几部则明显无法跟上节奏。总之,今年春节档势必将会成为最分化的一次。除了分化之外,高票价亦是成为了众多网友、观众所关注的话题。

票价达到历年新高

于2020年来说,确实经历了太多,经济方面的停滞不前,让大部分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观众对票价的敏感程度也就有所提升。

(近几年春节档影片的均价)

以目前预售的票价来看,2021年春节档影片的票价的确达到了历史新高,整体的平均票价肯定来到了46元+。尤其是以《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这种视觉系大片,它们更多的占用了IMAX、杜比等高端影厅的资源,在票价上也是高人一等。

即便是一些剧情向的影片,诸如《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等,依然都是非常昂贵的价格。横向对比的话,《熊出没5》在2018年票价为36.9元,2019年的《熊出没6》则是达到了42.9元,而今年的《熊出没7》也提升至45.4元。总之,春节档影片涨价可谓是肉眼可见。

其实春节档涨价这一话题,几乎每年都会提及,因为观众在预售阶段会有明显的感觉。尤其以2019年为最,当时吐槽票价贵的声音甚至比今年还要强烈。2019年也是春节档票价普涨的年份,涨幅也是历年中最高的,较2018年有着接近15%的增幅,让购票者有明显感知。

其实今年的票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贵,相对2019年来说,票价的涨幅大概仅有3%,折合年化增长仅有1.7%,根本是忽略不计的,这个涨幅对于观众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考虑到近两年的经济放水,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这个1.7%连通胀率都跑不赢。之所以有贵的感觉,更多是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参照物的不同。尽管春节档票价的年增长率仅有1.7%,但如果对比到正常的档期,比如当下正在上映的《拆弹专家2》、《送你一朵小红花》仅有36元左右。那么春节档较它们便有了接近30%的涨幅。平常看电影习惯了30+,如今提升至40+,贵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其次是票补的缺失。于购票者来说,没有票补确实让他们对高票价有了很深的感知。曾经的春节档是票补的重灾区,早在2017年以前,有着太多的9.9元、8.8元的票价,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友善的。而后面对票补进行限制之后,票补的规模骤减,如今已经是相对的罕见,购票者的压力陡增。

然后是票价在分化。犀牛娱乐采访了几位院线领导,他们最深的感受是今年的预售存在较大的分化,比如江浙沪的预售成绩非常突出,其他地方则存在明显的差距。预售份额在分化,票价也在分化,其实小地方的票价并未涨太多,但大城市确实有一个明显的补涨。要知道票房背后的支撑是经济的发展。

那些网上呼吁票价高的人,并不能代表所有人。这种票价高,仅代表他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影院票价高,而大部分地区的票价基本都是停滞不前的。因为影院也会平衡,一旦定价过高,也就无法吸引观众。城市的分化,让经济也在分化,最终是票价的分化。

最后,影院的确有意在春节档提价。春节档对于影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过年才吃一顿饺子”,难免会提升一些价格,毕竟过去的一年,对于电影院来说太艰难了。尤其是目前有部分地区依然有着50%、75%的上座限制,利用提升票价来保住人次下滑,也是影院的无奈之举。

当今全球大放水的情况下,如今是蔬菜、水果、米面都开始涨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涨价,其实这些涨幅远在票价之上,这些倒是没多少人抱怨,反倒是有人只盯着电影票涨价了。其实哪怕放眼过去十年,电影票的整体平均涨幅顶多也就20%,这几乎是涨幅最缓的一个领域了。因此,票价高是一个伪命题。

历年来看,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关联度不大

目前春节档的预售异常火爆,疫情并未对其构成较大的影响。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在疫情得以控制的局面下,大年初一有机会冲击16亿的体量,完成一个正增长。而高票价或许只是观众的一丝抱怨,并未对预售造成任何的影响。

从历史来看,从未有过高票价来制约市场的情况发生,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高低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对于高票价这个问题,观众更多是通过影院的对比和筛选来选择,但不能阻止他们进场。比如早年的《阿凡达》,动辄是七八十一张,IMAX则是普遍维持在二三百,但依然是门庭若市。

而对于那些烂片来说,即便是再便宜也是无人问津。曾经的9.9元票价,也并未改变观众对一部烂片的看法,哪怕是免费观看,也是有着大量的时间成本。观众并不会在意多花5块钱观看一部电影,更在意的是电影本身。因此想通过价格的调整来改变观众的选择是不现实的。

基于今年的春节档来说,它对于片方尤为重要,甚至对全行业都极其的关键;对于影院同样如此,饿了一年终于能够吃一顿饱饭;于观众亦是如此,观众也是缺席了一次春节档,也是有被压抑的观影需求,这波需求终究要被释放。因此观众在意的是选择哪部电影,绝非高票价。

一边是高票价,一边是破纪录的预售成绩,这也证明了观众对于春节档的渴望,对于心仪影片的向往。观众更在乎的是品质,观众也乐意给优秀电影多花一些钱。因此决定春节档命运的依然还得回归到每部影片的质量上。

如果真的有观众嫌贵,只能有以下的两点提醒。首先是降低影厅的层级,比如从IMAX厅降低到普通厅,从市区降低到郊区。另外就是紧盯着几大购票平台的资讯,等待接下来的票补信息。虽然对票补的数量、票价的限定都有要求,但至少还是比目前要低一些。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更务实的是能否抢到电影票,能否抢到好的位置。尤其是能否选到好看的电影,不论是多少票价,重要的是物有所值。从目前犀牛娱乐得到的信息来看,今年春季档的整体品质应该还是不错的,也希望能够创造一些新的票房纪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春节档票价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历年来看,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关联度不大。

文|犀牛娱乐  南如珉

编辑|夏添

春节档影片已经开启了预售,目前的成绩还在稳步提升,有机会拿到新的预售票房纪录。

《唐人街探案3》的一家独大基本是大众预期之内的,目前的预售市场占比稳稳保持在70%以上。紧随其后的《你好,李焕英》同样表现出色,能够成为腰部项目。但后续的几部则明显无法跟上节奏。总之,今年春节档势必将会成为最分化的一次。除了分化之外,高票价亦是成为了众多网友、观众所关注的话题。

票价达到历年新高

于2020年来说,确实经历了太多,经济方面的停滞不前,让大部分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观众对票价的敏感程度也就有所提升。

(近几年春节档影片的均价)

以目前预售的票价来看,2021年春节档影片的票价的确达到了历史新高,整体的平均票价肯定来到了46元+。尤其是以《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这种视觉系大片,它们更多的占用了IMAX、杜比等高端影厅的资源,在票价上也是高人一等。

即便是一些剧情向的影片,诸如《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等,依然都是非常昂贵的价格。横向对比的话,《熊出没5》在2018年票价为36.9元,2019年的《熊出没6》则是达到了42.9元,而今年的《熊出没7》也提升至45.4元。总之,春节档影片涨价可谓是肉眼可见。

其实春节档涨价这一话题,几乎每年都会提及,因为观众在预售阶段会有明显的感觉。尤其以2019年为最,当时吐槽票价贵的声音甚至比今年还要强烈。2019年也是春节档票价普涨的年份,涨幅也是历年中最高的,较2018年有着接近15%的增幅,让购票者有明显感知。

其实今年的票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贵,相对2019年来说,票价的涨幅大概仅有3%,折合年化增长仅有1.7%,根本是忽略不计的,这个涨幅对于观众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考虑到近两年的经济放水,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这个1.7%连通胀率都跑不赢。之所以有贵的感觉,更多是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参照物的不同。尽管春节档票价的年增长率仅有1.7%,但如果对比到正常的档期,比如当下正在上映的《拆弹专家2》、《送你一朵小红花》仅有36元左右。那么春节档较它们便有了接近30%的涨幅。平常看电影习惯了30+,如今提升至40+,贵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其次是票补的缺失。于购票者来说,没有票补确实让他们对高票价有了很深的感知。曾经的春节档是票补的重灾区,早在2017年以前,有着太多的9.9元、8.8元的票价,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友善的。而后面对票补进行限制之后,票补的规模骤减,如今已经是相对的罕见,购票者的压力陡增。

然后是票价在分化。犀牛娱乐采访了几位院线领导,他们最深的感受是今年的预售存在较大的分化,比如江浙沪的预售成绩非常突出,其他地方则存在明显的差距。预售份额在分化,票价也在分化,其实小地方的票价并未涨太多,但大城市确实有一个明显的补涨。要知道票房背后的支撑是经济的发展。

那些网上呼吁票价高的人,并不能代表所有人。这种票价高,仅代表他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影院票价高,而大部分地区的票价基本都是停滞不前的。因为影院也会平衡,一旦定价过高,也就无法吸引观众。城市的分化,让经济也在分化,最终是票价的分化。

最后,影院的确有意在春节档提价。春节档对于影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过年才吃一顿饺子”,难免会提升一些价格,毕竟过去的一年,对于电影院来说太艰难了。尤其是目前有部分地区依然有着50%、75%的上座限制,利用提升票价来保住人次下滑,也是影院的无奈之举。

当今全球大放水的情况下,如今是蔬菜、水果、米面都开始涨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涨价,其实这些涨幅远在票价之上,这些倒是没多少人抱怨,反倒是有人只盯着电影票涨价了。其实哪怕放眼过去十年,电影票的整体平均涨幅顶多也就20%,这几乎是涨幅最缓的一个领域了。因此,票价高是一个伪命题。

历年来看,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关联度不大

目前春节档的预售异常火爆,疫情并未对其构成较大的影响。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在疫情得以控制的局面下,大年初一有机会冲击16亿的体量,完成一个正增长。而高票价或许只是观众的一丝抱怨,并未对预售造成任何的影响。

从历史来看,从未有过高票价来制约市场的情况发生,观众是否进场,跟票价的高低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对于高票价这个问题,观众更多是通过影院的对比和筛选来选择,但不能阻止他们进场。比如早年的《阿凡达》,动辄是七八十一张,IMAX则是普遍维持在二三百,但依然是门庭若市。

而对于那些烂片来说,即便是再便宜也是无人问津。曾经的9.9元票价,也并未改变观众对一部烂片的看法,哪怕是免费观看,也是有着大量的时间成本。观众并不会在意多花5块钱观看一部电影,更在意的是电影本身。因此想通过价格的调整来改变观众的选择是不现实的。

基于今年的春节档来说,它对于片方尤为重要,甚至对全行业都极其的关键;对于影院同样如此,饿了一年终于能够吃一顿饱饭;于观众亦是如此,观众也是缺席了一次春节档,也是有被压抑的观影需求,这波需求终究要被释放。因此观众在意的是选择哪部电影,绝非高票价。

一边是高票价,一边是破纪录的预售成绩,这也证明了观众对于春节档的渴望,对于心仪影片的向往。观众更在乎的是品质,观众也乐意给优秀电影多花一些钱。因此决定春节档命运的依然还得回归到每部影片的质量上。

如果真的有观众嫌贵,只能有以下的两点提醒。首先是降低影厅的层级,比如从IMAX厅降低到普通厅,从市区降低到郊区。另外就是紧盯着几大购票平台的资讯,等待接下来的票补信息。虽然对票补的数量、票价的限定都有要求,但至少还是比目前要低一些。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更务实的是能否抢到电影票,能否抢到好的位置。尤其是能否选到好看的电影,不论是多少票价,重要的是物有所值。从目前犀牛娱乐得到的信息来看,今年春季档的整体品质应该还是不错的,也希望能够创造一些新的票房纪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