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两会观察⑳丨青岛离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还有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两会观察⑳丨青岛离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还有多远?

2月1日,山东步入“两会时间”。站在两个五年历史交汇点的山东,更是对龙头城市——青岛给予更深的期待。

文|董柳

当“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这句话持续出现在青岛街景的旗帜上,就昭示着其注定要作为城市战略,要融入青岛发展的基因里去。

2月1日,山东步入“两会时间”。站在两个五年历史交汇点的山东,更是对龙头城市——青岛给予更深的期待。

2020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如今,在新赛道加速起跑的山东对于青岛也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山东提出,要聚力支持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回顾过去的一年,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全面起势。而如今,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核“芯”,卡奥斯平台,已经链接全省8.2万家企业。

一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在之前发起的15个攻势中,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旨在为青岛的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海工、机器人、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2020年,青岛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

某种程度上来看,工业互联网是对这一攻势的细化和升级,在产业现代化、互联网化的风口下,以世界级为城市进行定位,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是青岛与时代的一次交锋。

乘时赴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后疫情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去年年初,疫情倒逼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5G、新基建、大数据等词频频活跃在大众的视野。纵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或许城市大洗牌的节点已然到来。

“互联网+”曾经重塑了太多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态,而当下,工业互联网被国家战略赋能后必将成为城市角逐时代趋势的关键词。

于青岛而言,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是青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全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部署。

长远来看,这也绝非青岛心血来潮的野心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一大批勇于创新,勇做探路者的龙头企业是青岛最大的底气和财富。

互联网时代下半场的竞赛吹响号角,工业互联网加速“入市”,青岛也率先布局。

仔细剖析,青岛提出,“力争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何为青岛要发展的工业互联网?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林曾表示,在目前工作当中理解工业互联网,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结合,产生的新技术、新模式给传统制造业、高端制造业进行赋能。而随着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进程,这个理解也随之升级,成为了四链合一的工业互联网,其中包含了金融、人才、技术、产业、高效的政务环境等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

不但有门类齐全、场景丰富的制造业基础,更有经过多年发展、有着积淀的数字化水平,青岛显然具备产业转型,更重要的是,发力工业互联网,对青岛而言更是必须。

善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打造“四链合一”

2020年,青岛出台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9个政策文件,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全面起势。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是青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总纲性文件,包括5部分内容20条措施。至此,以平台思维与生态思维,聚焦“四链合一”,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何为平台思维?我们把目光聚焦卡奥斯。

据了解,卡奥斯平台是海尔2012年开始探索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品牌,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中国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首。围绕卡奥斯这一核心平台做乘法,围绕工业互联网形成完全开放的平台生态,工业互联网为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何为生态思维?

整体来看,“工业互联网产业是一个生态。”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青岛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四链合一”的生态,才能进而集聚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

在去年,青岛举办了2020创投风投大会。以高度开放的姿态,青岛正向全球广发邀请函,通过资本的力量集聚资产,在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实现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华为、腾讯、商汤、科大讯飞等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已宣布在青岛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真正推动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各类产业场景结合,这无疑为世界工业互联之都的建设汇聚了国际前沿的力量。

站在新赛点,加快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站在新起点,青岛对自己有新要求:深入推进15个攻势,更高水平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必须把握重点、找准“穴位”,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投资带动经济工作全链条,以工业互联网串联产业转型升级主脉络,以创业城市集聚创意创新创造元素。

面向“十四五”,青岛擘画出“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新蓝图。

聚焦聚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

推动数字产业化速成优势,突破发展人工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核心引领性产业,培育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型应用型产业,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强化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引领集聚效应,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推动产业数字化全面突破,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与垂直行业应用,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支持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行业拓展、始终保持引领性,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及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

与上海、深圳开展工业互联网全领域深度合作,加快向黄河流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市场。

未来,青岛还将出台推动卡奥斯平台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13条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卡奥斯共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同时,要加快啤酒饮料、橡胶轮胎、高端化工、节能环保、智能检测等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1000个“工业赋能”和未来城市应用场景,推动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引进一批5G、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项目,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青岛还将全力与企业打好配合:支持赛轮集团加强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推广应用;支持海尔、歌尔等企业牵头争创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海尔、森麒麟、即发等企业牵头在工业互联网、航空轮胎、无水染色等领域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逐时代之浪、破互联网之局。奋楫“十四五”,我们足够可以相信,青岛所打造的崭新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于胶州湾畔,欣然接受整个世界的考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两会观察⑳丨青岛离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还有多远?

2月1日,山东步入“两会时间”。站在两个五年历史交汇点的山东,更是对龙头城市——青岛给予更深的期待。

文|董柳

当“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这句话持续出现在青岛街景的旗帜上,就昭示着其注定要作为城市战略,要融入青岛发展的基因里去。

2月1日,山东步入“两会时间”。站在两个五年历史交汇点的山东,更是对龙头城市——青岛给予更深的期待。

2020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如今,在新赛道加速起跑的山东对于青岛也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山东提出,要聚力支持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回顾过去的一年,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全面起势。而如今,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核“芯”,卡奥斯平台,已经链接全省8.2万家企业。

一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在之前发起的15个攻势中,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旨在为青岛的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海工、机器人、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2020年,青岛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

某种程度上来看,工业互联网是对这一攻势的细化和升级,在产业现代化、互联网化的风口下,以世界级为城市进行定位,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是青岛与时代的一次交锋。

乘时赴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后疫情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去年年初,疫情倒逼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5G、新基建、大数据等词频频活跃在大众的视野。纵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或许城市大洗牌的节点已然到来。

“互联网+”曾经重塑了太多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态,而当下,工业互联网被国家战略赋能后必将成为城市角逐时代趋势的关键词。

于青岛而言,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是青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全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部署。

长远来看,这也绝非青岛心血来潮的野心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一大批勇于创新,勇做探路者的龙头企业是青岛最大的底气和财富。

互联网时代下半场的竞赛吹响号角,工业互联网加速“入市”,青岛也率先布局。

仔细剖析,青岛提出,“力争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生态活跃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何为青岛要发展的工业互联网?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林曾表示,在目前工作当中理解工业互联网,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结合,产生的新技术、新模式给传统制造业、高端制造业进行赋能。而随着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进程,这个理解也随之升级,成为了四链合一的工业互联网,其中包含了金融、人才、技术、产业、高效的政务环境等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

不但有门类齐全、场景丰富的制造业基础,更有经过多年发展、有着积淀的数字化水平,青岛显然具备产业转型,更重要的是,发力工业互联网,对青岛而言更是必须。

善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打造“四链合一”

2020年,青岛出台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9个政策文件,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全面起势。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是青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总纲性文件,包括5部分内容20条措施。至此,以平台思维与生态思维,聚焦“四链合一”,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何为平台思维?我们把目光聚焦卡奥斯。

据了解,卡奥斯平台是海尔2012年开始探索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品牌,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中国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首。围绕卡奥斯这一核心平台做乘法,围绕工业互联网形成完全开放的平台生态,工业互联网为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何为生态思维?

整体来看,“工业互联网产业是一个生态。”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青岛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四链合一”的生态,才能进而集聚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

在去年,青岛举办了2020创投风投大会。以高度开放的姿态,青岛正向全球广发邀请函,通过资本的力量集聚资产,在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实现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华为、腾讯、商汤、科大讯飞等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已宣布在青岛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真正推动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各类产业场景结合,这无疑为世界工业互联之都的建设汇聚了国际前沿的力量。

站在新赛点,加快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站在新起点,青岛对自己有新要求:深入推进15个攻势,更高水平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必须把握重点、找准“穴位”,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投资带动经济工作全链条,以工业互联网串联产业转型升级主脉络,以创业城市集聚创意创新创造元素。

面向“十四五”,青岛擘画出“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新蓝图。

聚焦聚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

推动数字产业化速成优势,突破发展人工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核心引领性产业,培育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型应用型产业,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强化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引领集聚效应,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推动产业数字化全面突破,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与垂直行业应用,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支持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行业拓展、始终保持引领性,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及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

与上海、深圳开展工业互联网全领域深度合作,加快向黄河流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市场。

未来,青岛还将出台推动卡奥斯平台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13条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卡奥斯共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同时,要加快啤酒饮料、橡胶轮胎、高端化工、节能环保、智能检测等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1000个“工业赋能”和未来城市应用场景,推动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引进一批5G、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项目,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青岛还将全力与企业打好配合:支持赛轮集团加强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推广应用;支持海尔、歌尔等企业牵头争创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海尔、森麒麟、即发等企业牵头在工业互联网、航空轮胎、无水染色等领域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逐时代之浪、破互联网之局。奋楫“十四五”,我们足够可以相信,青岛所打造的崭新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于胶州湾畔,欣然接受整个世界的考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