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国人大记者会详解立法热点:慈善法通过后捐赠额将有极大提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国人大记者会详解立法热点:慈善法通过后捐赠额将有极大提高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人大立法工作”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地方立法、慈善法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人大立法工作”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记者会上,地方立法权的实施、慈善法的设立等情况都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4位全国人大负责人也对此作出了解答。

地方立法权限扩大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去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赋予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但也有人认为地方立法权扩大存在立法重复、选择性立法、立法质量难以保证等隐忧。

郑淑娜表示,从去年开始,立法法修改给设区的市立法权以后,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虽然给了设区的市立法权,但它是有一个程序要求的,要求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所辖的设区的市人口数量、地域面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立法需求和立法能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分步骤地确定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时间。

她透露,到今年2月份,27个省、自治区当中已经有24个省、自治区作出了确定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决定,涉及到21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地级市,占到总数271个中的79%。而截至到2月份,已经有6个设区的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已经经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还有一些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报到省人大,正在审批过程当中。

郑淑娜称,为保证法制统一,地方要严格按照立法权限进行立法,立法法给设区的市规定的立法权限是三个方面,包括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即使按照这样的权限立法,也不能与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省里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她还指出,为了提高立法质量,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会法工委以及地方党委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设区的市有了立法权以后,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委员会和法工委,配备了专门的人才。

回应慈善法草案如何规制善款避免丑闻

近期出台的慈善法草案也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而近年来慈善丑闻层出不穷,使慈善公信力严重透支,民众关心慈善法草案将如何规制,让善款实现善用。

王胜明对此表示,慈善法草案在许多方面对信息公开作出规定:一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在于信息公开;二是区分不同主体、不同方式,强制信息公开,慈善组织的基本情况,慈善项目的运作情况;三是规定了信息披露的平台;四是规定了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法律责任。

“我认为慈善法通过后,如果我们国家的慈善组织能够依照慈善法的规定,及时、真实地做到信息公开,做到慈善法要求履行的其他义务,取信于民,中国人做善事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我国的捐赠数额在现有基础上将有极大提高。”王胜明说。

此外,针对网络募捐存在的争议,王胜明表示,互联网募捐是公开募集财产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互联网募捐一直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建议全面放开,一种意见认为对哪些慈善组织可以开展互联网募捐应当有所限制。“我赞成有所限制,如果放开也应当根据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放开。”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正在起草建议稿

继“镉大米”事件之后,社会上对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会上有记者问及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进程,袁驷表示,我国土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没有专门的单行法律,使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法律依据,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了立法规划一类项目,由环资委负责牵头起草和提请审议。

袁驷介绍,这部法律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调查、监测标准体系;明确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重点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保障农民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明确公众参与途径和内容等。

对于该部法律的进展情况,袁驷表示,目前委托环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建议稿,初步拟订在今年年内环资委内部进行两次初审,2017年提交给常委会,纳入到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完成提请和审议的任务。

电子商务立法目前已形成法律草案稿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10日还表示,电子商务立法已经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起草,目前已形成法律草案稿。

乌日图表示,电子商务对发展经济、改善流通,特别是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他认为,不仅是电子商务经营的合法性、市场秩序等问题亟待立法规范,传统经营模式中的假冒伪劣、欺诈侵权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在电子商务中同样存在,新产生的电商平台责任问题、数据信息保护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郑淑娜:很难说各地车辆限行是违法

据新华社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应记者关于“限行是否违法”的问题时表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地方性法规来制定车辆限行的规定,“很难说它是与法律相抵触的。”

郑淑娜说,去年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草案中原有的限行限购条款提出许多意见,最终出台的法律删除了相关条款。

“法律没有规定限行,那么地方还能不能限行?是不是违反上位法、违反法律?”她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地方性法规,作出一些限行的规定,很难说它是与法律相抵触的,因为法律规定这个可以由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规定。”

安全利用核能需要技术保障和法律体系保障 

有记者问,核能对于环境的治理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核事故带来的风险也会让民众恐慌。改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袁驷对此表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那么核能是一个选项。以法国为例,法国电力78%是核电,因此实现了环境的安全,环境质量良好。核能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作用突出,但历史上不幸发生的几次核事故,让人们对核能利用恐惧。法国没有发生核事故,一是技术有保障,二是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实际上中国和平利用核能已经有60年,采用的核技术十分安全,有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和法规体系,在国际上也受到高赞誉的评价。但是人们还是有一些顾虑和恐惧的心理。

袁驷表示,关于处理处理上述矛盾,就是需要制定核安全法,提升法律效力,依法保障核安全,消除人们的顾虑或者减少人们的顾虑。制定核安全法也是履行我国对国际上的承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扎实推进核安全工作法制化,这也是中央的一个方针。核安全立法已经纳入立法规划,由环资委负责提请审议,现在正在进程当中,感谢媒体对核安全法制定的关注,也希望今后能多参与核安全法征求意见,多给我们提建议。

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主要针对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将重点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乌日图对此回答,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也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这部法律由财经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修法工作。修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负担重、技术研发能力弱以及维权难、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等这样一些问题,对现行法律做一次比较全面的细化和补充。

目前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修订草案已经形成,按照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准备今年10月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现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草案征求意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国人大记者会详解立法热点:慈善法通过后捐赠额将有极大提高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人大立法工作”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地方立法、慈善法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图片来源:新华网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人大立法工作”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记者会上,地方立法权的实施、慈善法的设立等情况都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4位全国人大负责人也对此作出了解答。

地方立法权限扩大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去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赋予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但也有人认为地方立法权扩大存在立法重复、选择性立法、立法质量难以保证等隐忧。

郑淑娜表示,从去年开始,立法法修改给设区的市立法权以后,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虽然给了设区的市立法权,但它是有一个程序要求的,要求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所辖的设区的市人口数量、地域面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立法需求和立法能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分步骤地确定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时间。

她透露,到今年2月份,27个省、自治区当中已经有24个省、自治区作出了确定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决定,涉及到21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地级市,占到总数271个中的79%。而截至到2月份,已经有6个设区的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已经经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还有一些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报到省人大,正在审批过程当中。

郑淑娜称,为保证法制统一,地方要严格按照立法权限进行立法,立法法给设区的市规定的立法权限是三个方面,包括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即使按照这样的权限立法,也不能与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省里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她还指出,为了提高立法质量,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会法工委以及地方党委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设区的市有了立法权以后,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委员会和法工委,配备了专门的人才。

回应慈善法草案如何规制善款避免丑闻

近期出台的慈善法草案也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而近年来慈善丑闻层出不穷,使慈善公信力严重透支,民众关心慈善法草案将如何规制,让善款实现善用。

王胜明对此表示,慈善法草案在许多方面对信息公开作出规定:一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在于信息公开;二是区分不同主体、不同方式,强制信息公开,慈善组织的基本情况,慈善项目的运作情况;三是规定了信息披露的平台;四是规定了违反信息公开义务的法律责任。

“我认为慈善法通过后,如果我们国家的慈善组织能够依照慈善法的规定,及时、真实地做到信息公开,做到慈善法要求履行的其他义务,取信于民,中国人做善事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我国的捐赠数额在现有基础上将有极大提高。”王胜明说。

此外,针对网络募捐存在的争议,王胜明表示,互联网募捐是公开募集财产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互联网募捐一直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建议全面放开,一种意见认为对哪些慈善组织可以开展互联网募捐应当有所限制。“我赞成有所限制,如果放开也应当根据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放开。”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正在起草建议稿

继“镉大米”事件之后,社会上对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会上有记者问及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进程,袁驷表示,我国土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没有专门的单行法律,使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法律依据,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了立法规划一类项目,由环资委负责牵头起草和提请审议。

袁驷介绍,这部法律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调查、监测标准体系;明确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重点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保障农民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明确公众参与途径和内容等。

对于该部法律的进展情况,袁驷表示,目前委托环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建议稿,初步拟订在今年年内环资委内部进行两次初审,2017年提交给常委会,纳入到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完成提请和审议的任务。

电子商务立法目前已形成法律草案稿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10日还表示,电子商务立法已经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起草,目前已形成法律草案稿。

乌日图表示,电子商务对发展经济、改善流通,特别是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他认为,不仅是电子商务经营的合法性、市场秩序等问题亟待立法规范,传统经营模式中的假冒伪劣、欺诈侵权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在电子商务中同样存在,新产生的电商平台责任问题、数据信息保护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郑淑娜:很难说各地车辆限行是违法

据新华社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应记者关于“限行是否违法”的问题时表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地方性法规来制定车辆限行的规定,“很难说它是与法律相抵触的。”

郑淑娜说,去年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草案中原有的限行限购条款提出许多意见,最终出台的法律删除了相关条款。

“法律没有规定限行,那么地方还能不能限行?是不是违反上位法、违反法律?”她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地方性法规,作出一些限行的规定,很难说它是与法律相抵触的,因为法律规定这个可以由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规定。”

安全利用核能需要技术保障和法律体系保障 

有记者问,核能对于环境的治理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核事故带来的风险也会让民众恐慌。改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袁驷对此表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那么核能是一个选项。以法国为例,法国电力78%是核电,因此实现了环境的安全,环境质量良好。核能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作用突出,但历史上不幸发生的几次核事故,让人们对核能利用恐惧。法国没有发生核事故,一是技术有保障,二是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实际上中国和平利用核能已经有60年,采用的核技术十分安全,有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和法规体系,在国际上也受到高赞誉的评价。但是人们还是有一些顾虑和恐惧的心理。

袁驷表示,关于处理处理上述矛盾,就是需要制定核安全法,提升法律效力,依法保障核安全,消除人们的顾虑或者减少人们的顾虑。制定核安全法也是履行我国对国际上的承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扎实推进核安全工作法制化,这也是中央的一个方针。核安全立法已经纳入立法规划,由环资委负责提请审议,现在正在进程当中,感谢媒体对核安全法制定的关注,也希望今后能多参与核安全法征求意见,多给我们提建议。

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主要针对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将重点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乌日图对此回答,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也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这部法律由财经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修法工作。修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负担重、技术研发能力弱以及维权难、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等这样一些问题,对现行法律做一次比较全面的细化和补充。

目前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修订草案已经形成,按照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准备今年10月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现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草案征求意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