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持续下滑过冬,作为中国国内上市银行2016年出炉的首份年报,平安银行的年报仍有诸多看点。
3月10日,平安银行(000001.SZ)的成绩仍保持了以往两位数高利润率高增长,远超过国有银行,但不良贷款的拨备率也已经下降至监管红线附近。
2015年,平安银行总资产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6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61.63亿元,同比增长31.00%;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2%,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在收入结构中,平安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再次提高。2015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00.64亿元,占比由去年27.74%升至31.26%,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托管收入大增109%,达29亿元。
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76.45亿元,不良贷款率1.45%,同比增43bps,环比增11bps,环比增速加快。不良净生成71.44亿元,核销及出售235.83亿元,不良生成率约2.74%。年末拨备覆盖率165.86%,较年初下降35.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逼近监管红线,缓释空间有限,因此四季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对冲不良上升,稀释利润增速。
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健一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数据上看,平安银行扩张确实迅速,其存款达到21231亿元,站上两万亿大关,净利润也维持在10.42%的双位数,保持较好水平。但不良贷款率仍在继续升高,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达1.45%;非保本理财规模也急剧增长204%,表外资产风险值得注意。
针对上述担忧,平安银行副行长赵继臣在发布会上说明,比较银监会近期发布的全行业不良率1.67%的平均水平,平安银行还是较为可控。此外,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导致了全行业不良率升高,未来平安银行将加大清收力度,进一步控制风险。
在这方面,2015年末其拨贷比为2.41%,较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事实上,平安银行加大了拨备及核销力度,以保持资产质量相对稳定。
邵平行长对此则补充,从平安银行风险控制程度看,目前不良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其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其实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形势下,平安银行相比三年前,其营业收入、中间收入等指标均翻了一番以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平安银行。
自平安银行3年前转型开始,其“专业化”、“集约化”的事业部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也为其规模、质量不断提高打下了基础。截至2015年末,该行地产金融、能源矿产金融、交通金融、现代物流金融、现代农业金融、医疗健康文化旅游6个行业事业部实现存款余额1694亿元,较年初增加944亿元;贷款余额2506亿元,较年初增加1260亿元;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