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唐人街探案3》:盛宴丰满,“拼接”骨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人街探案3》:盛宴丰满,“拼接”骨感

一年前那一众难兄难弟,《囧妈》去了线上,《夺冠》和《姜子牙》去了十一,它是唯一咬牙等到现在、坚持要在贺岁档上映的。

文|骨朵网络影视 聆雨子

编辑 | 星星

春节坐入影院的观众,不知有没想起去年此时,那个原以为花团锦簇、却猝然落入荒芜的2020贺岁档——疫情突起,除夕前一日,手机新闻推送里接二连三弹出的影片撤档信息,那种慌乱、恐惧甚至绝望,历历在目。

从贺岁始到贺岁终,虽然回暖之路从去年8月就开始启动,且已经有了还算不错的国庆档和史上最火的元旦档,有了《八佰》《金刚川》《我和我的家乡》《一秒钟》《送你一朵小红花》《吉祥如意》等诸多话题之作,但笔者一直觉得,只有新年才更适合充当里程碑,来自证中国电影是否已走出生死考验、从停摆迈向复苏。

而这里面,最具有标志性的又莫过于《唐人街探案3》。毕竟,一年前那一众难兄难弟,《囧妈》去了线上,《夺冠》和《姜子牙》去了十一,它是唯一咬牙等到现在、坚持要在贺岁档上映的。

票房很丰满,口碑很骨感

《唐人街探案3》的基础属性,非常“贺岁”。这一点好像也获得了市场的提前认可,预售票房一骑绝尘,2月初就达到3亿多,几乎是还没开打、就先锁定冠军。

检视竞争对手们:《刺杀小说家》和《侍神令》是魔幻题材,《哪吒重生》是赛博朋克,《你好,李焕英》是小品改编,乍一看,它们各自的覆盖面,都难于达到国民级IP的高度。

“三十晚上年夜饭,大年初一看唐探”——这句slogan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着近似“新民俗”的惯性认知捆绑,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

反正,春节是中国观众在观影选择上最盲目的时段,也是三四线城市、中老年观众等“渠道下沉”发生最明显的时段,美学标准、迷影文化、艺术修养甚至流量饭圈,在“过节总该带着全家去看场电影”的不假思索跟前,常常是失效的。那就给大家一个默认的仪式感,然后,各取所需。

大过年的,合家欢是一种政治正确。但是很遗憾,目前看来,这份正确兑现了收益上的佳绩——首日票房10.5亿,创单市场单片和单日全球最高票房纪录,一骑绝尘的领跑者身份彻底坐实;却没换来风评上的赞誉——上映三四天,豆瓣评分已跌破6,社交媒体上满满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像,“口碑与票房不成正比“的故事,又一次被淋漓尽致地演绎。

个中原因一言难尽,非要总结,笔者觉得,无非是,“合家欢”被降解成了“大杂烩”。

优点很凸显,缺陷很明显

先讲一下优点,毕竟谁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谁。

不难看出,《唐人街探案3》依旧是一部元素非常丰富的作品,也保留了这个系列最具有辨识度的那些东西:动作性,节奏感,顺畅的故事,装进许多谈不上是巧思、但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很能讨喜的范式。

一边满街乱窜狂欢,一边不紧不慢布点,藏下许多蛛丝马迹,真相一星半缕地推进、拼合,特定时刻则用巧合催动灵感的火花实现“原来如此”的顿悟,有关键道具、有实景模拟,大高潮处以“中国演说家”般的通盘讲述,把所有线索全部拼合,最后还要再来一个补充式反转,外加让这个反转建立于假定性之上,既往人性的冰山深处多走几步,也留下开放式的讨论余地。

案中案,黑吃黑,遭遇构陷成为嫌疑人,正邪两道都要抓你,于是夹缝中求存,时不时来一场成龙式的爆笑逃生。

陌生的城市,追凶查案的同时也移步换景,把各种各样的风景,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浏览一全:东京铁塔、涩谷站八公口、银座、秋叶原,温泉、神社、动漫、相扑和剑道。

傻警笨贼,漫画式的正反派群像处理,消解了(至少是柔化了)影片中的恐怖异味,所以哪怕经常有倒计时线压着追着,观看体验还是非常愉悦轻松。嘻哈感十足的街头追击,随时调换的各种交通工具,换上风衣那一刻的街头亮相仪式,怀旧口水老歌,片尾那疑似印度电影的集体广场舞。

各路人马总是会在某个时间点上,汇聚在某个七拐八弯的封闭空间内(这次是停尸间前的电梯里),螳螂捕蝉、各怀鬼胎,电灯还每次都会不合时宜地忽然暗掉。连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侵华战争的历史伤痕,都捎带手散射了一点。

上述这些,当然都是“合家欢”。那为啥它们变成了“大杂烩”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挑战:那么多东西拼合起来,有没有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和交融,有没有彼此构成叙事动力,还是仅仅见筐都是菜、丢到一块儿挤挤挨挨?

从《唐探》系列的题眼、灵魂、最大亮点上来看:推理,通常是严肃、紧张、一丝不苟、令人窒息的,一旦缝合入喜剧框架——更何况还是癫狂喜剧——严肃紧张一丝不苟就容易被解构。相互矛盾的两个元素,混搭在一起,创新不是不能做,但风险很大。

《唐探》的思路,是用不同的人,来带起不同的线,于是推理+喜剧幽默,就成了秦风+唐仁,刘昊然+王宝强。

这组配置,再次演绎了笔者经常提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一个提供技能,一个提供热情,只有没头脑才能打动不高兴,只有不高兴才能拯救没头脑。

这一次,配置还扩大了,杰克贾仿佛唐仁的一个分身,野田昊仿佛秦风的一个镜像,前者成了阿呆和阿瓜的双傻闹东京,后者成了二龙戏珠的双雄会,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共同的案件,结为盟友,却也没忘了相互竞争相互损,理想情况下,自然是喜剧效果plus,推理质感plus。

但是,《唐探》系列一直没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搞笑价值,唐仁的角色其实非常尴尬,自头至尾,对于破案这件事,他能提供的,无非是:一知半解的阴阳五行,时灵时不灵的下三滥武术。哪怕剧本再想成全他,每回都让寻龙尺指向的地方存在某些重要线索,每回都让他的胡说八道歪打正着(比如这回的“36D”),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全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

于是,当这一部里导演给了他和杰克贾单独任务:一个去找kiko还原秦风没杀人的现场证据,一个去搜集渡边胜的童年创伤和早期经历,这两个支线只能在一串快剪闪回里草草归拢。说白了,导演自己都没办法把“他俩怎么能独立完成这么复杂的事情”给说圆了,一不留神,镜头又回到了王宝强在祭祀仪式上拽着热气球狂笑狂奔的画面——这才是他最擅长、也唯一擅长的事情。

王宝强作为一个“特型性格演员”,他最大的意义在于,淳朴、善良、天真、至诚、虽然傻却很能唤起当代人内心最缺失的那些东西,所以在他最成功的作品里,他提供的都是“帮你找回勇气、找回前进的动力、让你明白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就像《泰囧》里他在徐峥身边做的那样——这就是“只有没头脑能打动不高兴”。

可在《唐探》系列里,他反而显得鸡贼、市侩、功利、花痴并且见异思迁。身边“不高兴”的那位,反而比他还要具有动力和信念:你要的是钱,我要的是真相。

结果就成了,“不高兴”一直在给“没头脑”打气:你不想要酬金了吗?你不想救小林酱了吗?那还要“没头脑”干什么?这乍一看,是用错了王宝强、耽误了他的能量,其实还是喜剧线和推理线没有自洽:两者仅仅在并置着,各玩各的。

IP很诱人,支撑很不稳

无论你喜不喜欢,《唐探》系列都是国内目前IP意识最明确的电影产品。

所谓“唐探宇宙”,如果在第二部里还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估计是陈思诚自己都没预料到这电影有如此成功的规模效应,赶鸭子上架,仓促把阵线无限铺大——那到了眼下的第三部,野心已正式落成,很多操作昭然若揭。

一个IP的成型,需要许多维度上的支撑,但这些支撑是不是全部成立,那就一分为二了。

技术上的支撑:《唐探3》的确是一次视听效果的全面升级,全程采用IMAX拍摄,比正常银幕多26%的画面和视野,开场那个在机场发生的400多人同时打架的长镜头,飞猫索道摄像系统、MOCO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大炮摄像机、斯坦尼康协调着完成,巨大的调度困难和最终的完成效果,众所共见。

演员和角色数量的支撑:除了观众熟悉的原班人马王宝强、刘昊然、妻夫木聪、尚语贤、肖央、张子枫等,出场范围扩展到整个东亚,托尼贾、长泽雅美、染谷将太、铃木保奈美、浅野忠信、三浦友和,神仙级别的阵容,的确唬人。

外加剧网联动,那边是王宝强、刘昊然、尚语贤分别客串《唐探》网剧,这边是林默和Ivy在电影中亮相。

但是,这种铺展,目前做得还是太过生硬,尤其对于没看过剧版的观众来说,很容易造成观感混乱——哪里又冒出这么一个人来?

而且,这些新加入角色的戏剧价值,并没能得到精心设计,许多都是很干涩的“机械降神”:一个弯拐不过去了,那就再请出一个新角色来帮帮忙,思诺凭空飞回来发表一段哲学布道、kiko像个外挂资料库一样适时提供数据,都属此列。

这在编剧学上,是极其笨拙的处理。

终极悬念的支撑:目前的每一部《唐探》,基本是靠着“那个最后真相的无限延宕”,来实现故事的无限派生。埋一个永远的疑问,每部靠近一点点,但总是不直接说穿:第一,Q到底是谁。第二,秦风经历过什么。

思路没错,实践得依旧粗糙。Q作为一个精英组织,试图完成的不是某场具体的杀戮、抢劫,而是以智力优势重置这个世界的秩序——回到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这就让主人公需要去面对的东西变得无限宏大和恐怖。但就这部电影里的这场案中案而言,Q并没体现出太明显的能力优势,倒更像一个酷爱恶作剧的变态。

谁都能感觉到,父亲是秦风的一个死穴,第一部和第三部里的案件,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父女关系”,那秦风作为勘破者,为什么没有发生任何情感波澜?

取景地上的支撑:在陌生的异国风情里解决一场危机,这本来是好莱坞最偏爱的处理——碟中谍、007,哪怕是《宿醉》那样的癫狂喜剧——非要解读的话,我们大约也可认为,中国影视开始有了对外输出的底气,有了那种“把全世界都变成我们的舞台”之野心企图。

还有别忘了,唐人街是一种“场景外置”:把案件搬到另一个国家去讲,一旦要涉及很多敏感的东西,毒品、赌博、献金丑闻、警局内线、权钱交易,警察怎么总是那么傻,黑社会怎么总是能控制警察,凡此种种,都赢得了安全的距离——反正那是外国的事情,便于过审。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海外取景除了视觉奇观之外,对于叙事并没提供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说,电影始终无法证明“这个故事只可能发生在这座城市”。第一部里曼谷的龙蛇杂处和底层生态,第二部里纽约的中产阶级精神信仰危机,第三部里东京的财阀内斗与黑社会的整体颓势,这些都是案件的内在支撑,却都没有说透。

开个玩笑,这每一个案子,哪怕换到铁岭去讲,也能说圆了。

由此可见,《唐人街探案3》,大约代表了当前国内最为成功和成熟的商业片制作者,对于贺岁档的理解和使用:娴熟地操作着“合家欢”法制,心安理得地利用着春节的“渠道下沉”与“观影盲目”,尽情享受着元素堆砌的快感,豪气勃发地推进着IP宇宙的构建。

但是,在叙事逻辑上、在细节研磨上、在类型的理解力和缝合力上、在创作的精益求精度上、甚至在美学品味上的诸多天然短板与弊病,又使之暂时无法完美地为自己的商业圈地,匹配有说服力的艺术质量。

这个春节“就地过年”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渠道下沉”的发生,让观看《唐人街探案3》的人,从广义的“人民群众”,再次回到了会计较本格派与社会派、会一个个考据你创意来源、挑出你推理漏洞的“发烧友”,这对于一部本来就不够精细的电影来说,当然是很致命的。

这些,当然值得《唐探》系列的主创进一步思考和引以为鉴,也值得所有参与贺岁档的中国电影人,进一步思考和引以为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唐人街探案3》:盛宴丰满,“拼接”骨感

一年前那一众难兄难弟,《囧妈》去了线上,《夺冠》和《姜子牙》去了十一,它是唯一咬牙等到现在、坚持要在贺岁档上映的。

文|骨朵网络影视 聆雨子

编辑 | 星星

春节坐入影院的观众,不知有没想起去年此时,那个原以为花团锦簇、却猝然落入荒芜的2020贺岁档——疫情突起,除夕前一日,手机新闻推送里接二连三弹出的影片撤档信息,那种慌乱、恐惧甚至绝望,历历在目。

从贺岁始到贺岁终,虽然回暖之路从去年8月就开始启动,且已经有了还算不错的国庆档和史上最火的元旦档,有了《八佰》《金刚川》《我和我的家乡》《一秒钟》《送你一朵小红花》《吉祥如意》等诸多话题之作,但笔者一直觉得,只有新年才更适合充当里程碑,来自证中国电影是否已走出生死考验、从停摆迈向复苏。

而这里面,最具有标志性的又莫过于《唐人街探案3》。毕竟,一年前那一众难兄难弟,《囧妈》去了线上,《夺冠》和《姜子牙》去了十一,它是唯一咬牙等到现在、坚持要在贺岁档上映的。

票房很丰满,口碑很骨感

《唐人街探案3》的基础属性,非常“贺岁”。这一点好像也获得了市场的提前认可,预售票房一骑绝尘,2月初就达到3亿多,几乎是还没开打、就先锁定冠军。

检视竞争对手们:《刺杀小说家》和《侍神令》是魔幻题材,《哪吒重生》是赛博朋克,《你好,李焕英》是小品改编,乍一看,它们各自的覆盖面,都难于达到国民级IP的高度。

“三十晚上年夜饭,大年初一看唐探”——这句slogan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着近似“新民俗”的惯性认知捆绑,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

反正,春节是中国观众在观影选择上最盲目的时段,也是三四线城市、中老年观众等“渠道下沉”发生最明显的时段,美学标准、迷影文化、艺术修养甚至流量饭圈,在“过节总该带着全家去看场电影”的不假思索跟前,常常是失效的。那就给大家一个默认的仪式感,然后,各取所需。

大过年的,合家欢是一种政治正确。但是很遗憾,目前看来,这份正确兑现了收益上的佳绩——首日票房10.5亿,创单市场单片和单日全球最高票房纪录,一骑绝尘的领跑者身份彻底坐实;却没换来风评上的赞誉——上映三四天,豆瓣评分已跌破6,社交媒体上满满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像,“口碑与票房不成正比“的故事,又一次被淋漓尽致地演绎。

个中原因一言难尽,非要总结,笔者觉得,无非是,“合家欢”被降解成了“大杂烩”。

优点很凸显,缺陷很明显

先讲一下优点,毕竟谁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谁。

不难看出,《唐人街探案3》依旧是一部元素非常丰富的作品,也保留了这个系列最具有辨识度的那些东西:动作性,节奏感,顺畅的故事,装进许多谈不上是巧思、但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很能讨喜的范式。

一边满街乱窜狂欢,一边不紧不慢布点,藏下许多蛛丝马迹,真相一星半缕地推进、拼合,特定时刻则用巧合催动灵感的火花实现“原来如此”的顿悟,有关键道具、有实景模拟,大高潮处以“中国演说家”般的通盘讲述,把所有线索全部拼合,最后还要再来一个补充式反转,外加让这个反转建立于假定性之上,既往人性的冰山深处多走几步,也留下开放式的讨论余地。

案中案,黑吃黑,遭遇构陷成为嫌疑人,正邪两道都要抓你,于是夹缝中求存,时不时来一场成龙式的爆笑逃生。

陌生的城市,追凶查案的同时也移步换景,把各种各样的风景,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浏览一全:东京铁塔、涩谷站八公口、银座、秋叶原,温泉、神社、动漫、相扑和剑道。

傻警笨贼,漫画式的正反派群像处理,消解了(至少是柔化了)影片中的恐怖异味,所以哪怕经常有倒计时线压着追着,观看体验还是非常愉悦轻松。嘻哈感十足的街头追击,随时调换的各种交通工具,换上风衣那一刻的街头亮相仪式,怀旧口水老歌,片尾那疑似印度电影的集体广场舞。

各路人马总是会在某个时间点上,汇聚在某个七拐八弯的封闭空间内(这次是停尸间前的电梯里),螳螂捕蝉、各怀鬼胎,电灯还每次都会不合时宜地忽然暗掉。连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侵华战争的历史伤痕,都捎带手散射了一点。

上述这些,当然都是“合家欢”。那为啥它们变成了“大杂烩”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挑战:那么多东西拼合起来,有没有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和交融,有没有彼此构成叙事动力,还是仅仅见筐都是菜、丢到一块儿挤挤挨挨?

从《唐探》系列的题眼、灵魂、最大亮点上来看:推理,通常是严肃、紧张、一丝不苟、令人窒息的,一旦缝合入喜剧框架——更何况还是癫狂喜剧——严肃紧张一丝不苟就容易被解构。相互矛盾的两个元素,混搭在一起,创新不是不能做,但风险很大。

《唐探》的思路,是用不同的人,来带起不同的线,于是推理+喜剧幽默,就成了秦风+唐仁,刘昊然+王宝强。

这组配置,再次演绎了笔者经常提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一个提供技能,一个提供热情,只有没头脑才能打动不高兴,只有不高兴才能拯救没头脑。

这一次,配置还扩大了,杰克贾仿佛唐仁的一个分身,野田昊仿佛秦风的一个镜像,前者成了阿呆和阿瓜的双傻闹东京,后者成了二龙戏珠的双雄会,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共同的案件,结为盟友,却也没忘了相互竞争相互损,理想情况下,自然是喜剧效果plus,推理质感plus。

但是,《唐探》系列一直没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搞笑价值,唐仁的角色其实非常尴尬,自头至尾,对于破案这件事,他能提供的,无非是:一知半解的阴阳五行,时灵时不灵的下三滥武术。哪怕剧本再想成全他,每回都让寻龙尺指向的地方存在某些重要线索,每回都让他的胡说八道歪打正着(比如这回的“36D”),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全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

于是,当这一部里导演给了他和杰克贾单独任务:一个去找kiko还原秦风没杀人的现场证据,一个去搜集渡边胜的童年创伤和早期经历,这两个支线只能在一串快剪闪回里草草归拢。说白了,导演自己都没办法把“他俩怎么能独立完成这么复杂的事情”给说圆了,一不留神,镜头又回到了王宝强在祭祀仪式上拽着热气球狂笑狂奔的画面——这才是他最擅长、也唯一擅长的事情。

王宝强作为一个“特型性格演员”,他最大的意义在于,淳朴、善良、天真、至诚、虽然傻却很能唤起当代人内心最缺失的那些东西,所以在他最成功的作品里,他提供的都是“帮你找回勇气、找回前进的动力、让你明白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就像《泰囧》里他在徐峥身边做的那样——这就是“只有没头脑能打动不高兴”。

可在《唐探》系列里,他反而显得鸡贼、市侩、功利、花痴并且见异思迁。身边“不高兴”的那位,反而比他还要具有动力和信念:你要的是钱,我要的是真相。

结果就成了,“不高兴”一直在给“没头脑”打气:你不想要酬金了吗?你不想救小林酱了吗?那还要“没头脑”干什么?这乍一看,是用错了王宝强、耽误了他的能量,其实还是喜剧线和推理线没有自洽:两者仅仅在并置着,各玩各的。

IP很诱人,支撑很不稳

无论你喜不喜欢,《唐探》系列都是国内目前IP意识最明确的电影产品。

所谓“唐探宇宙”,如果在第二部里还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估计是陈思诚自己都没预料到这电影有如此成功的规模效应,赶鸭子上架,仓促把阵线无限铺大——那到了眼下的第三部,野心已正式落成,很多操作昭然若揭。

一个IP的成型,需要许多维度上的支撑,但这些支撑是不是全部成立,那就一分为二了。

技术上的支撑:《唐探3》的确是一次视听效果的全面升级,全程采用IMAX拍摄,比正常银幕多26%的画面和视野,开场那个在机场发生的400多人同时打架的长镜头,飞猫索道摄像系统、MOCO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大炮摄像机、斯坦尼康协调着完成,巨大的调度困难和最终的完成效果,众所共见。

演员和角色数量的支撑:除了观众熟悉的原班人马王宝强、刘昊然、妻夫木聪、尚语贤、肖央、张子枫等,出场范围扩展到整个东亚,托尼贾、长泽雅美、染谷将太、铃木保奈美、浅野忠信、三浦友和,神仙级别的阵容,的确唬人。

外加剧网联动,那边是王宝强、刘昊然、尚语贤分别客串《唐探》网剧,这边是林默和Ivy在电影中亮相。

但是,这种铺展,目前做得还是太过生硬,尤其对于没看过剧版的观众来说,很容易造成观感混乱——哪里又冒出这么一个人来?

而且,这些新加入角色的戏剧价值,并没能得到精心设计,许多都是很干涩的“机械降神”:一个弯拐不过去了,那就再请出一个新角色来帮帮忙,思诺凭空飞回来发表一段哲学布道、kiko像个外挂资料库一样适时提供数据,都属此列。

这在编剧学上,是极其笨拙的处理。

终极悬念的支撑:目前的每一部《唐探》,基本是靠着“那个最后真相的无限延宕”,来实现故事的无限派生。埋一个永远的疑问,每部靠近一点点,但总是不直接说穿:第一,Q到底是谁。第二,秦风经历过什么。

思路没错,实践得依旧粗糙。Q作为一个精英组织,试图完成的不是某场具体的杀戮、抢劫,而是以智力优势重置这个世界的秩序——回到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这就让主人公需要去面对的东西变得无限宏大和恐怖。但就这部电影里的这场案中案而言,Q并没体现出太明显的能力优势,倒更像一个酷爱恶作剧的变态。

谁都能感觉到,父亲是秦风的一个死穴,第一部和第三部里的案件,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父女关系”,那秦风作为勘破者,为什么没有发生任何情感波澜?

取景地上的支撑:在陌生的异国风情里解决一场危机,这本来是好莱坞最偏爱的处理——碟中谍、007,哪怕是《宿醉》那样的癫狂喜剧——非要解读的话,我们大约也可认为,中国影视开始有了对外输出的底气,有了那种“把全世界都变成我们的舞台”之野心企图。

还有别忘了,唐人街是一种“场景外置”:把案件搬到另一个国家去讲,一旦要涉及很多敏感的东西,毒品、赌博、献金丑闻、警局内线、权钱交易,警察怎么总是那么傻,黑社会怎么总是能控制警察,凡此种种,都赢得了安全的距离——反正那是外国的事情,便于过审。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海外取景除了视觉奇观之外,对于叙事并没提供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说,电影始终无法证明“这个故事只可能发生在这座城市”。第一部里曼谷的龙蛇杂处和底层生态,第二部里纽约的中产阶级精神信仰危机,第三部里东京的财阀内斗与黑社会的整体颓势,这些都是案件的内在支撑,却都没有说透。

开个玩笑,这每一个案子,哪怕换到铁岭去讲,也能说圆了。

由此可见,《唐人街探案3》,大约代表了当前国内最为成功和成熟的商业片制作者,对于贺岁档的理解和使用:娴熟地操作着“合家欢”法制,心安理得地利用着春节的“渠道下沉”与“观影盲目”,尽情享受着元素堆砌的快感,豪气勃发地推进着IP宇宙的构建。

但是,在叙事逻辑上、在细节研磨上、在类型的理解力和缝合力上、在创作的精益求精度上、甚至在美学品味上的诸多天然短板与弊病,又使之暂时无法完美地为自己的商业圈地,匹配有说服力的艺术质量。

这个春节“就地过年”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渠道下沉”的发生,让观看《唐人街探案3》的人,从广义的“人民群众”,再次回到了会计较本格派与社会派、会一个个考据你创意来源、挑出你推理漏洞的“发烧友”,这对于一部本来就不够精细的电影来说,当然是很致命的。

这些,当然值得《唐探》系列的主创进一步思考和引以为鉴,也值得所有参与贺岁档的中国电影人,进一步思考和引以为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