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内最会变着花样打广告的套套,你很难不扯到杜蕾斯。
然而,即使老金和他的团队再才华横溢,在老爷子米猜·威拉瓦亚(Mechai Viravaidya)面前,他们大概也得心服口服叫一句祖师爷。
今年75岁的米猜是泰国有名的“套套先生”。
盯着这张温文儒雅的脸看,你很难想到,在他的手里,套套竟然变成了可口可乐,变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餐厅里的菜肴、佛祖的宠儿、交警的制服,甚至是申请贷款和参加选美比赛的必要条件……简直玩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说,你还记得杜蕾斯的鞋套吗?
其实早好几个年头,米猜就已经想到拿套套这么用了:
但米猜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你以为他是讲黄段子的,但他的“黄段子”真不简单,讲啊讲,挽救了泰国770万人的生命,甚至挽救了泰国的经济。
故事要从1970年代开始讲起。
米猜原本是个勤勤恳恳的公务员,在澳洲的求学生涯结束后,他带着商科学位回国,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改变泰国那副穷酸相。
做了几回调研,跑了几次基层,米猜发现,要解决泰国贫穷的问题,人口过多首先就是第一座要翻越的大山——要知道,当时的泰国平均每个家庭有7个孩子,人口增长率高达3.3%。
3.3%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之前,超过3%的人口增长率只在1963年出现过。那时是三年自然灾害结束过后,国民经济好转,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少,自然是一次挺猛的婴儿潮。但在泰国,这个3%简直就是一条随随便便就能超越的线。
了解情况后的米猜忧心忡忡。他心想,如果嗷嗷待哺的嘴比种出来的米还要多,这个国家的经济怎么可能有腾飞的时候呢?
当时的泰国政府并不重视这个问题。于是在1974年,米猜决定辞掉他的铁饭碗,成立非营利组织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泰国人口与社区发展联合会,简称PDA),第一件事就要教妇女避孕。
避孕药和安全套理应是米猜最得力的助手,但在那个年代的泰国,人们羞于谈性,所有的节育用品只躲在医院、药房里等有心人来咨询使用,效果自然很不理想。
米猜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要将套套变成随手可得的可口可乐。
带着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和成批的避孕药、安全套,米猜穿街过巷给大小商贩做培训、谈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偏远的农村里唯一唯二的杂货店里,老板娘带着专业的避孕知识卖起了套套:
湄公河上吆喝着做小生意的渔船里,同样也在出售套套,明明白白就放在生猛的螃蟹和新鲜的香蕉旁边:
连村里每头卖力耕地的牛,都在传达“常避孕、少生娃”这样的信息:
至此,泰国已经没有哪个角落买不到套套了。
但对米猜来说,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让套套变得触手可及很重要,但更重要是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
打个比方说,明明楼下杂货店就能买到可乐,但如果你一直以为这瓶黑色饮料会让人发胖、患糖尿病甚至腐蚀内脏,你根本就不会有买它尝一尝的冲动。
于是,米猜的第二个想法是:我要给套套“洗白”。
可口可乐用“快乐”来包装营销自己,而米猜选择了借用宗教和幽默的力量。
在泰国,超过90%的人口是佛教徒,佛教在当地有着巨大影响力。想到了这一点的米猜翻遍了经书,终于找到一句“生育带来苦难”。
带着这个突破口,他找到了泰国的得道高僧,让高僧在众多媒体面前为避孕药和安全套洒圣水开光,意为保佑家庭的圣洁;在各种偏僻的村落,他也如法炮制。
虔诚信佛的老百姓的确也吃这一套,他们恍然大悟:“噢,怪不得我们用套套的时候没觉得有副作用,原来是佛祖保佑啊。”
单靠佛祖的力量可能有些单薄,米猜也非常明白,这种问题还得从娃娃抓起。于是,他也带着套套闯进了学校。
5年里,他为32万教师做了生理知识培训。每次培训一结束,这些下一代的布道者就在吹套套问答比赛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知识,米猜还为孩子们准备了节育版大富翁游戏,避孕与否决定着游戏的胜负:妈妈今天吃避孕药了,前进三格;叔叔昨晚用避孕套了,前进五格;叔叔今晚喝醉了没用避孕套,退回起点重来……
当然,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吹套套接力赛:
寓教于乐的效果相当成功,据说当时甚至有孩子会每天提醒父母做好避孕措施,“妈妈,我不需要再多的弟弟妹妹了”。
甚至,套套还成了女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这场“洗白行动”成功到什么地步?在一些地方,避孕甚至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PDA在1975年对农村推出了小额贷款政策,由村民自治管理。而在当时,参与筹划工作的村民竟然一致赞成,只有做足避孕措施、没怀孕的女性,才有申请贷款的资格。
多亏了米猜的努力,双管齐下不过10年时间,泰国的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不足2%;避孕教育得到普及,人口增长放缓,离经济腾飞的那天似乎不远了。
但1984年在泰国发现的第一宗艾滋病案例,很快打碎了米猜的美梦。
由于性旅游业发达,泰国成了亚洲最早的艾滋病受害国之一;在第一宗病例发现后,泰国的艾滋病患者急剧增加。
加之公众缺乏正确认识,也不了解避孕套在性接触中能起保护作用,当时艾滋病在泰国的势头可以说是横冲直撞。
米猜很快意识到问题有多严峻,他没有将希望寄予政府,而是靠人脉找到泰国军队,借了300多个电台来宣传艾滋病教育。
眼见第二轮“洗白行动”即将开始,幸运的是,这次米猜有了政府作盟军。
1991年,时任泰国总理的阿南•班雅拉春将用于艾滋病防治运动的预算增加了5倍(到1993年,这个数字甚至增加到20倍),并邀请米猜加入其中。不仅限于军方电台,防治艾滋病的信息很快就播遍了全国488家电台和6个电视台。
投身这场“艾滋病战争”的米猜一秒也没有停歇,官员、媒体记者、大中小学学生,甚至是公司上下的艾滋病知识教育现场,都有他的身影。
泰国政府迅速意识到,国内97%的艾滋病毒感染都跟性工作者的性传播有关。为此,他们推出了“No glove, no love”(无套套,不做爱)运动,强制要求性工作者使用安全套。
政府唱黑脸的同时,米猜没有忘记他一直坚信的幽默。他常常亲自到风月场所,给性工作者和她们的客人发套套。
那时候的米猜已经50岁了。有时他会以父亲般关怀的腔调叮嘱性工作者“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有时又会给前来买春的嫖客递上一个套套,笑着说,放心,这是国际尺寸:
发套套当然不仅在红灯区。米猜又像当年一样走在了大街小巷,不过这次是为艾滋病;
而且这次,他的同伴队伍更为浩荡……
你打死都想不到,出租车司机会在下车的时候给你递个套套,说,“您慢走,请注意安全”:
平日在路上巡逻负责城市治安的警察,现在口袋里都是套套,见人就派:
同样带着笑容“送温暖”的还有加油站、收费站等等的各种工作人员。
整座城市,一时间好像挤满了以“安全性爱”和”套套”为关键词的问候和对话。
除了发套套,米猜还搞起了“套套之夜”、“套套小姐选美大赛”这样的活动。
几十个年轻貌美的选手在现场比拼吹套套能力,评委同时会考验她们对艾滋病防治的知识了解。
而如果翻看老照片,你还会发现一位穿着打扮太像超人的男士常常出现在比赛现场。
这是当时艾滋病防治运动的代言人“套套队长”(Captain Condom)。据说他是个哈佛大学毕业的MBA,因为颜值高而人气爆棚,为艾滋病活动的宣传吸引了不少眼球。
当然,这也是米猜出的鬼主意。
有偶像有活动还不够,米猜还用心设计了一些套套相关的周边,T恤、钥匙扣什么都有。有些规规矩矩写着”安全性爱“,有些则走心地玩起了调侃。
比如说,当别国都在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大规模保护性武器”:
美国人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而我们只信套套(In rubber we trust):
让医生远离我的秘诀不是一日一苹果,而是一日一套套:
这么的多花样里,套套餐厅绝对是米猜的代表作。
1986年,米猜在曼谷开了第一家套套餐厅。餐厅的名字叫“大白菜与安全套”(Cabbages & Condoms,所有收入用于PDA的运营)。
他希望借此让人们知道安全性爱的重要性,以及,买安全套就跟买大白菜一样简单,用安全套也跟吃大白菜一样平常。
这个地方就跟套套博物馆一样,进门迎接你的人偶穿这样:
餐厅里的装饰是这些:
我们的食物保证不会让你怀孕!
连服务员都是这样的:
最厉害的是,菜单上都是跟套套有关的菜式,例如这里的招牌前菜“安全套沙拉”,里面真有状如套套的东西在(放心,那是用米做的):
一般餐厅埋单之后可能会给你果盘或者薄荷糖,而在这里,你收到的当然是套套:
各种周边在这里也有出售,例如,你的大规模保护性武器:
这个是套套地毯,据说踩上去软绵绵,好舒服:
这是人见人爱的“泰国郁金香”:
据说米猜的办公室也是用它来装饰的:
只愿你被套套温柔以待。
米猜在人口控制和艾滋病防治方面付出的努力,当然是有回报的。
到2000年,泰国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5个小孩,人口增长率降到0.5%;从1991年到2003年,泰国性工作者对避孕套的使用从10%增加到90%以上,泰国的艾滋病患者减少了90%。
算一算,再换句话说,跟政府联手的米猜,12年间挽救了770万人的生命。
这场“大战”唤醒了当时同样受艾滋病困扰的其他亚洲国家,比如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和越南,他们都纷纷开展了类似的防治运动。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那些日子过后,“米猜”成了泰文里安全套的代名词,很多他给泰国带来的“好习惯”甚至延续到了现在;而“套套先生”和他的幽默自然也传遍了世界各地。
由于米猜在人口控制方面的贡献,联合国在1981年、1997年两次为他颁发奖项;
1999年,米猜被任命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大使,任期10年;
2006年,米猜获《时代周刊》杂志评为“亚洲英雄”。
2007年,PDA被授予“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大奖,得到100万美元资金支持。
2010年,米猜登上了TED的讲台,妙语连珠笑到台下观众直夸机智。
他说,“不要老想着黄段子,那样你会发现套套其实是很有趣的……幽默或许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如果你能得到他们的心,他们就会愿意去记住……”
“而最重要的是,要让这件事情不再严肃尴尬。”
但这些成就并不代表跟艾滋病的战役可以暂告一段落。2010年,泰国艾滋患病率有所飙升,对此米猜说,“最重要是坚持宣传。你看可口可乐就从来没有停止打广告,我们也不能松懈。”
至于初心,米猜是一点都没有遗忘过——从最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消除贫穷。在人口控制小有成就之后,米猜的确实实在在地将更多精力用来帮助穷人,教他们技能,帮助他们白手起家,做些小本生意。
那个4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泰国人口与社区发展联合会”(PDA),到现在持续发光发热,已经是泰国最大的非营利组织了。
虽然已经75岁了,但老爷子还没想过退休的事。偶尔走在路上被曼谷市民认出来,他们还会伸手问米猜要个套套;而他也总能从口袋里掏出套套来。
说上一句“Safe Sex”再递给你,老人家兴奋得好像刚刚又完成了一次保卫地球的任务。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