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现象
现象一:疫情对购物中心客流回暖的负面影响呈现递减规律
2020年全国购物中心累计总客流259亿人次。疫情对购物中心客流回暖的负面影响呈现递减规律。2020年北京市、大连市、青岛市出现疫情反复,客流下降,但各城市客流恢复到先前水平所需时间不断缩短。
现象二:购物中心营销活动不是越多,效果越好
购物中心营销活动频次与客流效果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例如,从不同地区举办营销活动的频次和效果来看,北部、南部地区购物中心场均营销活动频次高于东、西部,但对客流提升的效果却低于东、西部地区。
现象三:各线城市购物中心的竞争态势呈现明显差异
定位鲜明的购物中心在一线城市发展机会更多,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发展潜力凸显,为购物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三线及以下城市涵盖的城市数量多,市场竞争强度较低,新增购物中心数量与人均享有面积最低 。
现象四:通过Re-ID洞察实体商业客群变化正成为一种趋势
Re-ID可以记录顾客特征、顾客游逛轨迹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购物中心更加高效、精准地洞察顾客,在优化活动效果、调整品牌布局、辅导品牌经营方面提供价值。
6大机会点
基于汇客云数据服务平台的上千家中国购物中心实时大数据,并采用可解释的机器学习算法,汇客云围绕选址、设计、业态、招商、活动、租金六个维度,给实体商业2021年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01选址:建议购物中心选择不同等级城市时,注重考虑项目定位与城市消费特征。
- 02设计:推测下沉市场对大型购物中心的接受程度相对不高,因此购物中心在规划阶段可适当减小面积。
- 03业态:2021年购物中心在资源配置上更应关注消费环节“在店”发生的情况。
- 04招商: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不断深化,一线品牌纷纷下沉。2021年,购物中心应更多关注网红品牌和新兴品类。
- 05活动:建议北部地区购物中心可适当减少营销活动场次,并降低持续时长。培育期、低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可适当增加营销活动频次。
- 06租金:预计2021年度固定铺位的平均租金走势会趋于疲软。
更多关于报告内容,请扫码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