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家电巨头暗战智能家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家电巨头暗战智能家居

以海尔、美的为首的智能家居产业出现一种独特的现象,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拥抱其他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但他们之间却互不开放接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玩家”们达成的一项共识,但也可能是这片竞技场上最大的障碍。

3月9日,上海,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展(AWE)上,海尔几乎占据了W1馆近5000平方米的绝大部分展位。W1馆也是距离新国际博览中心正门入口最近的场馆之一。

海尔的整个展区被长长的展板所包围,阵仗颇有IFA展和CES展上三星、LG等国际品牌包揽单个场馆的气势。海尔展示的内容包括近年力推的U+平台、互联工厂、定制产品以及互联网品牌统帅、定位高端人群的卡萨帝家电。这其中尤以智能家居最为引人注目。

另一家家电公司美的,在与海尔相邻的W2馆拿下了近1/3大小的展位。尽管展位面积较海尔稍逊一筹,但其所展示的智能家居方案同样抢眼。美的的白电产品线与海尔相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在体量上与海尔相抗衡的公司。

这样的较量也延伸到展会场馆外部。AWE开展的前一天,两家公司分别以智能家居为主题召开发布会,介绍自己智能家居的相关战略以及平台搭建的最新进展情况。“互联互通”、“开放共赢”成为他们发布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海尔的U+智慧生活平台成立于2014年,主要由U+APP、U+智慧操作系统和U+生态平台组成。U+APP扮演整个大平台的入口角色,后方连接各种平台所需的资源,并有云服务平台和海尔的互联工厂做支撑。各品牌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都需要在云服务平台上完成,然后通过机器数据学习以及对用户的行为分析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

U+APP只是这家公司搭建的智能家居平台的入口之一。为了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户与平台进行交互,像网器(路由器、智能插座等)、微信、智能硬件以及机器人都是交互的可选入口。入口越多,连接的群体和资源也越多,智能家居的体验也会越好。

“我们认为U+平台是目前行业当中最开放的。不但可以把所有海尔的产品连在一起,还可以连接很多第三方的产品和协议。对用户而言,当所有网器实现了互联互通,体验便不再是碎片化的。”海尔集团副总裁、CTO赵峰强调,海尔的开放不仅仅只是技术的开放,也是用户资源和产品资源的开放。

这家公司意识到,仅靠海尔一家无法满足用户不同的品牌需求。因此,海尔已经和苹果、谷歌、阿里云、华为等公司实现了不同协议下的技术对接。即便是同样做平台的京东智能,也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例如在京东上购买的家电产品也可以在U+平台被识别和控制。

连接便意味着数据信息的共享,如果放在五年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没有谁愿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用户资源轻易分享给别人。但是在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需求面前,开放不可避免。

而对于最为敏感的用户数据,“要看用户最初在哪家平台注册,数据共享取决于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共享。”赵峰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数据放在哪里其实是由用户而非企业决定的。

只是海尔暂时没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美的列入开放名单中。

和海尔一样,美的也在2014年制定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但此后鲜少对外界提及该项目的进展情况。8日的发布会算是美的这两年的成果展示。

美的发布的智能家居新品包括三台空调、滚筒洗衣机、冰箱、烟灶、微波炉、电饭煲、热水器等产品,整体的套餐价为25000元,套餐中的产品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如果用户想要对窗帘、灯具等产品实现智能控制,则需另付5000元至10000元的价格不等。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目前美的所有的新品都是在M-Smart体系下进行研发,单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已基本解决。“两年前各方的着眼点都在互联互通上,现在我们已经把开放体系建好了,大家愿意的话都可以接入。”

截至目前,包括华为、腾讯、小米、TCL、乐视、安吉星、科大讯飞等均与美的完成了开放连接。IBM、阿里云、亚马逊等也与美的展开合作。

这也导致以海尔、美的为首的智能家居产业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拥抱其他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但他们之间却难于打破竞争的掣肘。

“现在每家企业都在谈开放,也包括不排他开放,但事实上两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到‘开放’这种东西,更多是一些封闭。”美的集团首席架构师李强对此表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2015年时美的曾主动找海尔商谈开发连接的事情,后被海尔拒绝。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为首的第三方检测及标准制定机构,也想撮合双方联手,将双方的数据嫁接在一家专门做智能家居系统开发的公司身上,但一直未果。

海尔方面没有透露拒绝美的的原因,但Uhome企划部部长郭义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解释。“目前海尔的友商或者叫竞争对手还不太可能加入海尔这个系统,大家都在圈地,拉自己的用户。”他认为不管是格力还是美的,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家居,谁能先把用户体验做好谁就能将商业模式落地并从中获利。只有这样,所谓的智能家居生态圈才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利益也就不存在什么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尔U+平台发展迅速,但在海尔内部各事业部之间尚未实现全线产品的互联互通,一些智能产品与手机连接仍需要不同的App来控制。接近海尔内部的知情人士称,这样做源于海尔一直推行的创客文化,整个集团被分为不同的小型公司,每个公司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关系,谁做得好谁便可能赢得机会。

除了企业的开放心态,行业标准的制定也会成为推进智能家居发展的催化剂,但标准的制定往往意味着一些不符合标准者的利益妥协,想要遵行共同的秩序并不容易。

“眼下推行智能家居强制标准的可能性越来越强,我个人更倾向于以利益和用户体验来驱动标准制定。只有用户享受到智能家居的好处,合作方享有既得利益,智能家居生态圈才可能推行下去。”郭义合表示。

的确,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性能,在消费者层面还不足以产生巨大的黏性,如何去推进智能家居场景的落地,例如App放在哪个终端屏幕上,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具备的实际使用价值等等,还需要企业不断去探索。

海尔在这方面算是走得比较快的,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头像识别等功能都已经在家电产品上有所应用,接下来这家公司计划解决产品价值的问题,让家电产品真正智能起来,去主动学习、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商业模式。

在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之前,智能家居的真正普及无疑还需要多等几年。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家电巨头暗战智能家居

以海尔、美的为首的智能家居产业出现一种独特的现象,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拥抱其他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但他们之间却互不开放接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玩家”们达成的一项共识,但也可能是这片竞技场上最大的障碍。

3月9日,上海,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展(AWE)上,海尔几乎占据了W1馆近5000平方米的绝大部分展位。W1馆也是距离新国际博览中心正门入口最近的场馆之一。

海尔的整个展区被长长的展板所包围,阵仗颇有IFA展和CES展上三星、LG等国际品牌包揽单个场馆的气势。海尔展示的内容包括近年力推的U+平台、互联工厂、定制产品以及互联网品牌统帅、定位高端人群的卡萨帝家电。这其中尤以智能家居最为引人注目。

另一家家电公司美的,在与海尔相邻的W2馆拿下了近1/3大小的展位。尽管展位面积较海尔稍逊一筹,但其所展示的智能家居方案同样抢眼。美的的白电产品线与海尔相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在体量上与海尔相抗衡的公司。

这样的较量也延伸到展会场馆外部。AWE开展的前一天,两家公司分别以智能家居为主题召开发布会,介绍自己智能家居的相关战略以及平台搭建的最新进展情况。“互联互通”、“开放共赢”成为他们发布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海尔的U+智慧生活平台成立于2014年,主要由U+APP、U+智慧操作系统和U+生态平台组成。U+APP扮演整个大平台的入口角色,后方连接各种平台所需的资源,并有云服务平台和海尔的互联工厂做支撑。各品牌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都需要在云服务平台上完成,然后通过机器数据学习以及对用户的行为分析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

U+APP只是这家公司搭建的智能家居平台的入口之一。为了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户与平台进行交互,像网器(路由器、智能插座等)、微信、智能硬件以及机器人都是交互的可选入口。入口越多,连接的群体和资源也越多,智能家居的体验也会越好。

“我们认为U+平台是目前行业当中最开放的。不但可以把所有海尔的产品连在一起,还可以连接很多第三方的产品和协议。对用户而言,当所有网器实现了互联互通,体验便不再是碎片化的。”海尔集团副总裁、CTO赵峰强调,海尔的开放不仅仅只是技术的开放,也是用户资源和产品资源的开放。

这家公司意识到,仅靠海尔一家无法满足用户不同的品牌需求。因此,海尔已经和苹果、谷歌、阿里云、华为等公司实现了不同协议下的技术对接。即便是同样做平台的京东智能,也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例如在京东上购买的家电产品也可以在U+平台被识别和控制。

连接便意味着数据信息的共享,如果放在五年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没有谁愿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用户资源轻易分享给别人。但是在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需求面前,开放不可避免。

而对于最为敏感的用户数据,“要看用户最初在哪家平台注册,数据共享取决于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共享。”赵峰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数据放在哪里其实是由用户而非企业决定的。

只是海尔暂时没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美的列入开放名单中。

和海尔一样,美的也在2014年制定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但此后鲜少对外界提及该项目的进展情况。8日的发布会算是美的这两年的成果展示。

美的发布的智能家居新品包括三台空调、滚筒洗衣机、冰箱、烟灶、微波炉、电饭煲、热水器等产品,整体的套餐价为25000元,套餐中的产品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如果用户想要对窗帘、灯具等产品实现智能控制,则需另付5000元至10000元的价格不等。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目前美的所有的新品都是在M-Smart体系下进行研发,单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已基本解决。“两年前各方的着眼点都在互联互通上,现在我们已经把开放体系建好了,大家愿意的话都可以接入。”

截至目前,包括华为、腾讯、小米、TCL、乐视、安吉星、科大讯飞等均与美的完成了开放连接。IBM、阿里云、亚马逊等也与美的展开合作。

这也导致以海尔、美的为首的智能家居产业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拥抱其他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但他们之间却难于打破竞争的掣肘。

“现在每家企业都在谈开放,也包括不排他开放,但事实上两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到‘开放’这种东西,更多是一些封闭。”美的集团首席架构师李强对此表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2015年时美的曾主动找海尔商谈开发连接的事情,后被海尔拒绝。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为首的第三方检测及标准制定机构,也想撮合双方联手,将双方的数据嫁接在一家专门做智能家居系统开发的公司身上,但一直未果。

海尔方面没有透露拒绝美的的原因,但Uhome企划部部长郭义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解释。“目前海尔的友商或者叫竞争对手还不太可能加入海尔这个系统,大家都在圈地,拉自己的用户。”他认为不管是格力还是美的,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家居,谁能先把用户体验做好谁就能将商业模式落地并从中获利。只有这样,所谓的智能家居生态圈才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利益也就不存在什么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尔U+平台发展迅速,但在海尔内部各事业部之间尚未实现全线产品的互联互通,一些智能产品与手机连接仍需要不同的App来控制。接近海尔内部的知情人士称,这样做源于海尔一直推行的创客文化,整个集团被分为不同的小型公司,每个公司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关系,谁做得好谁便可能赢得机会。

除了企业的开放心态,行业标准的制定也会成为推进智能家居发展的催化剂,但标准的制定往往意味着一些不符合标准者的利益妥协,想要遵行共同的秩序并不容易。

“眼下推行智能家居强制标准的可能性越来越强,我个人更倾向于以利益和用户体验来驱动标准制定。只有用户享受到智能家居的好处,合作方享有既得利益,智能家居生态圈才可能推行下去。”郭义合表示。

的确,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性能,在消费者层面还不足以产生巨大的黏性,如何去推进智能家居场景的落地,例如App放在哪个终端屏幕上,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具备的实际使用价值等等,还需要企业不断去探索。

海尔在这方面算是走得比较快的,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头像识别等功能都已经在家电产品上有所应用,接下来这家公司计划解决产品价值的问题,让家电产品真正智能起来,去主动学习、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商业模式。

在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之前,智能家居的真正普及无疑还需要多等几年。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