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会过后,首付贷真的die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会过后,首付贷真的die了吗?

对于央行为代表的监管层,其暂无法对首付贷进行准确监管控制,此次发表整顿首付贷的言论也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所以央行的做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首付贷真的die了。

高层说话,可谓没有半句虚言。

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上表示P2P平台是否具有首付贷款资质存在疑问。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表示,违规首付贷产品增加了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没有相应资质,违法从事金融业务。

P2P平台随之迅速做出反应。

3月14日——央行高层表态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盈灿咨询获息的数据显示,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17家平台停止了首付贷相关业务。

有1家平台仍在发首付贷相关标(生活贷),2家借款端仍然有相关业务展示(汇理财、合花易贷)。

停止首付贷的17家平台为:财佰通、合伙人、达人贷、大数云融、世联集金、搜狐旗下搜易贷、搜房网房天下天下贷、房金所、链家旗下家多宝、广州e贷、合汇贷、理财范、国诚金融、多宝贷、中瑞财富、富本贷、房融所等。

根据盈灿咨询的研报,目前有20家P2P网贷平台对接首付贷资产为主要业务,这是3月14日针对这20家平台所做的一个最新调查。

“我们公司上周二(3月8日)首付贷产品已下架。”一家大型P2P平台总经理说,“增量不会做了,存量部分逐步解决,一步步退出。”“部门已取消掉了。”一位做P2P首付贷的部门负责人也表示,P2P平台不能顶风作案。

“现在还没有接到禁止做首付贷的新通知。”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这样表示,不过,周末央行高层的表态,定性首付贷涉嫌金融违规,首付贷已踩了金融的红线。

盈灿咨询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13日,2015年7月开始近8个月首付贷成交量约为45亿元。

而盈灿咨询3月10日的报告指出,由于2015年7月前首付贷的成交规模相对较小,因此P2P网贷行业参与首付贷模式的金额预计不足50亿元。

最近的8个月,除了2015年10月、今年2月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原因,其他六个月出现了单边上涨,2016年1月单月成交量已经达到了9.2亿元。

不过,首付贷的数据与房地产市场万亿成交额相比,微不足道。

有钱人太多了!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款首付贷产品,借款利率7%,P2P平台发标为12%,两者的差价为平台的收益,仅为5%。“一般至少要6个点才能覆盖经营成本,如果员工薪酬高,要7-8个点才能覆盖。

这样做法是平台为冲量做了贴息。”

上述人士表示,因为收益远低于民间借贷——目前民间借贷年利率为20%以上,所以民间金融愿做首付贷的不多,除非公司有房地产背景,或房地产商为售楼与中介合作推首付贷产品。

曾光表示,目前深圳线上首付贷的存量为20亿-30亿,首付贷在房贷中占比不高,希望此次首付贷退出,政府能与做首付贷的平台充分沟通,打压、整治首付贷的同时,不要伤害平台的创新积极性,做好窗口指导工作,对存量进行合法合理的结清。

同时,避免平台变相换个贷款用途再做首付贷,做好监督。

对此,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说,明面上今后不会有民间金融再去碰首付贷了。

但实际上,首付贷已存在多年,在被打压后,可能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如消费贷款、信用贷款、装修贷等。

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也标识,“看趋势,首付贷肯定要叫停。”

他表示,首付贷体量不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大,不应当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应考虑支持刚需购房者需求。

而盈灿咨询表示,由于首付贷产品利息高、周期长让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大增,而这部分购房者资质相对较差,一旦购房者出现违约无法偿还贷款资金,房产下跌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这也会将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对于央行为代表的监管层,其暂无法对首付贷进行准确监管控制,此次发表整顿首付贷的言论也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所以央行的做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在首付贷停止之后,盈灿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P2P平台的其他房贷产品,如按揭贷、赎楼贷等数据并没有明显下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首付款配资有多种资金来源,比如物业抵押、P2P平台融资、银行信用卡或小贷公司等,其次还有开发商自行操作或大型房产代理公司、中介等提供的首付贷款。

这些业务并未完全停止,只是部分可能推得很低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会过后,首付贷真的die了吗?

对于央行为代表的监管层,其暂无法对首付贷进行准确监管控制,此次发表整顿首付贷的言论也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所以央行的做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首付贷真的die了。

高层说话,可谓没有半句虚言。

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上表示P2P平台是否具有首付贷款资质存在疑问。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表示,违规首付贷产品增加了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没有相应资质,违法从事金融业务。

P2P平台随之迅速做出反应。

3月14日——央行高层表态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盈灿咨询获息的数据显示,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17家平台停止了首付贷相关业务。

有1家平台仍在发首付贷相关标(生活贷),2家借款端仍然有相关业务展示(汇理财、合花易贷)。

停止首付贷的17家平台为:财佰通、合伙人、达人贷、大数云融、世联集金、搜狐旗下搜易贷、搜房网房天下天下贷、房金所、链家旗下家多宝、广州e贷、合汇贷、理财范、国诚金融、多宝贷、中瑞财富、富本贷、房融所等。

根据盈灿咨询的研报,目前有20家P2P网贷平台对接首付贷资产为主要业务,这是3月14日针对这20家平台所做的一个最新调查。

“我们公司上周二(3月8日)首付贷产品已下架。”一家大型P2P平台总经理说,“增量不会做了,存量部分逐步解决,一步步退出。”“部门已取消掉了。”一位做P2P首付贷的部门负责人也表示,P2P平台不能顶风作案。

“现在还没有接到禁止做首付贷的新通知。”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这样表示,不过,周末央行高层的表态,定性首付贷涉嫌金融违规,首付贷已踩了金融的红线。

盈灿咨询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13日,2015年7月开始近8个月首付贷成交量约为45亿元。

而盈灿咨询3月10日的报告指出,由于2015年7月前首付贷的成交规模相对较小,因此P2P网贷行业参与首付贷模式的金额预计不足50亿元。

最近的8个月,除了2015年10月、今年2月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原因,其他六个月出现了单边上涨,2016年1月单月成交量已经达到了9.2亿元。

不过,首付贷的数据与房地产市场万亿成交额相比,微不足道。

有钱人太多了!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款首付贷产品,借款利率7%,P2P平台发标为12%,两者的差价为平台的收益,仅为5%。“一般至少要6个点才能覆盖经营成本,如果员工薪酬高,要7-8个点才能覆盖。

这样做法是平台为冲量做了贴息。”

上述人士表示,因为收益远低于民间借贷——目前民间借贷年利率为20%以上,所以民间金融愿做首付贷的不多,除非公司有房地产背景,或房地产商为售楼与中介合作推首付贷产品。

曾光表示,目前深圳线上首付贷的存量为20亿-30亿,首付贷在房贷中占比不高,希望此次首付贷退出,政府能与做首付贷的平台充分沟通,打压、整治首付贷的同时,不要伤害平台的创新积极性,做好窗口指导工作,对存量进行合法合理的结清。

同时,避免平台变相换个贷款用途再做首付贷,做好监督。

对此,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说,明面上今后不会有民间金融再去碰首付贷了。

但实际上,首付贷已存在多年,在被打压后,可能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如消费贷款、信用贷款、装修贷等。

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也标识,“看趋势,首付贷肯定要叫停。”

他表示,首付贷体量不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大,不应当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应考虑支持刚需购房者需求。

而盈灿咨询表示,由于首付贷产品利息高、周期长让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大增,而这部分购房者资质相对较差,一旦购房者出现违约无法偿还贷款资金,房产下跌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这也会将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对于央行为代表的监管层,其暂无法对首付贷进行准确监管控制,此次发表整顿首付贷的言论也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所以央行的做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在首付贷停止之后,盈灿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P2P平台的其他房贷产品,如按揭贷、赎楼贷等数据并没有明显下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首付款配资有多种资金来源,比如物业抵押、P2P平台融资、银行信用卡或小贷公司等,其次还有开发商自行操作或大型房产代理公司、中介等提供的首付贷款。

这些业务并未完全停止,只是部分可能推得很低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