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5个新城规划:到2035年各集聚100万人口,构建差异化人才、住房政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5个新城规划:到2035年各集聚100万人口,构建差异化人才、住房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上海松江新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舒鸿吉

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要求,要将发展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必须把新城高水平规划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命题,抓住“十四五”关键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实施意见》首先提出5个新城将各有侧重点。

其中,嘉定新城强化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医疗设备等产业集群,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青浦新城承接支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功能,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创新研发、会展商贸、旅游休闲等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

松江新城加强G60科创走廊战略引领作用,强化创新策源能力,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展文创旅游、影视传媒等特色功能。

奉贤新城发挥上海南部滨江沿海发展走廊上的综合节点作用,打响“东方美谷”品牌,打造国际美丽健康产业策源地。

南汇新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7+5+4”面向未来的创新产业体系,建设国际人才服务。

《实施意见》指出,新城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到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

从定位上看来,5个新城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并需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

同时,新城还要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和目前的产业基础相比,产业升级势必会增加人才的聚集效应。对此,《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加大新城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

与人才引进政策相配套的是住房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为了留住人才,新城还将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人才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配套政策。

在公共服务上,《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大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倾斜,提升新城辐射服务能级。

5个新城将加强规划预控,确保每个新城至少拥有1所高职以上高等教育机构(校区)、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个市级体育设施、1处大型文化场馆。推动新城和大学的文体设施资源共享、功能融合。

《实施意见》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高中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成体系、高品质、多样化、有特色的新城教育体系;加快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容下沉,按照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标准,加快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新城特色,引入优质文体旅资源和高水准的专业展演、策划和运营团队,推进高品质文博藏品和艺术资源在新城轮展,支持新城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和专业性顶级体育赛事,形成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特色功能。

5个新城还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配置。

《实施意见》指出,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居民生活路径对服务设施混合布局,鼓励建设一站式、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完善全年龄段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到2025年,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新城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街镇覆盖率达到100%,强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和早餐网点等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注重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预留和弹性适应,积极应对未来生活方式变化。

在住房方面,5个新城将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完善多样化住房供应体系。

《实施意见》指出,要促进新城住房规划建设与轨道交通建设、就业岗位分布、公共设施配套联动发展,引导人口和住房合理分布。

同时,5个新城将加大住房用地供给,提供高品质、特色化的国际社区、创业社区、高品质商品住宅等多样化居住产品,保持新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提升新城“十四五”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优先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5个新城规划:到2035年各集聚100万人口,构建差异化人才、住房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上海松江新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杨舒鸿吉

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要求,要将发展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必须把新城高水平规划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命题,抓住“十四五”关键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实施意见》首先提出5个新城将各有侧重点。

其中,嘉定新城强化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医疗设备等产业集群,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青浦新城承接支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功能,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创新研发、会展商贸、旅游休闲等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体系。

松江新城加强G60科创走廊战略引领作用,强化创新策源能力,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展文创旅游、影视传媒等特色功能。

奉贤新城发挥上海南部滨江沿海发展走廊上的综合节点作用,打响“东方美谷”品牌,打造国际美丽健康产业策源地。

南汇新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7+5+4”面向未来的创新产业体系,建设国际人才服务。

《实施意见》指出,新城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到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

从定位上看来,5个新城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并需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

同时,新城还要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和目前的产业基础相比,产业升级势必会增加人才的聚集效应。对此,《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加大新城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

与人才引进政策相配套的是住房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为了留住人才,新城还将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人才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配套政策。

在公共服务上,《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大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倾斜,提升新城辐射服务能级。

5个新城将加强规划预控,确保每个新城至少拥有1所高职以上高等教育机构(校区)、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个市级体育设施、1处大型文化场馆。推动新城和大学的文体设施资源共享、功能融合。

《实施意见》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高中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成体系、高品质、多样化、有特色的新城教育体系;加快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容下沉,按照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标准,加快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新城特色,引入优质文体旅资源和高水准的专业展演、策划和运营团队,推进高品质文博藏品和艺术资源在新城轮展,支持新城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和专业性顶级体育赛事,形成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特色功能。

5个新城还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配置。

《实施意见》指出,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居民生活路径对服务设施混合布局,鼓励建设一站式、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完善全年龄段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到2025年,新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新城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街镇覆盖率达到100%,强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和早餐网点等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注重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预留和弹性适应,积极应对未来生活方式变化。

在住房方面,5个新城将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完善多样化住房供应体系。

《实施意见》指出,要促进新城住房规划建设与轨道交通建设、就业岗位分布、公共设施配套联动发展,引导人口和住房合理分布。

同时,5个新城将加大住房用地供给,提供高品质、特色化的国际社区、创业社区、高品质商品住宅等多样化居住产品,保持新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提升新城“十四五”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优先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