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理解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 两会聚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理解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 两会聚焦

分析师认为,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完成这一目标不存在问题。这一相对保守的目标设定体现了政府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防风险和重改革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11年4月19日,江苏苏州的一处房地产开发工地。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让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留白”,不过,今年增长目标再次“出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五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为6%以上。

他强调,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GDP较上年增长2.3%。国内外知名机构普遍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左右。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

分析师认为,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完成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存在问题。这一相对保守的目标设定体现了政府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防风险和重改革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设定6%以上的目标是比较现实的,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防止经济过热,二是避免年度间经济增速起伏过大。

“当前,在经济修复过程中,部分领域过热迹象开始显现。例如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部分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了上涨迹象。可以说,经济已经修复,再发力很可能造成经济过热。”他说。

另外,“如果经济增速目标定得过高,意味着2022年面临增长的压力,会导致经济短期起伏过大。如果经济短期起伏过大,往往会对投资、消费乃至出口的预期形成较大扰动,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盘。”杨畅表示。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设定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恢复情况,基数因素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他强调:“在确定今年的目标的同时,也要统筹明后年的目标,最好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保持长期平稳运行。 ”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分析称,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以上反映了政府对形势的判断,留有了较大的余地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

“6%以上的增速目标既考虑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包括新冠疫情可能的反复,国际局势的变化等,但又设定了增长的底线,也不存在因为增长目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增速而发展潜能调动不足的问题。”陶金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指出,设定6%以上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考量是与今后发展的平稳衔接,以及引导各方去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采访中,分析师提到,从目前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压降部分领域的风险水平,推动完成一些重大改革,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杨畅表示,在中国经济修复逐步逼近常态背景下,在政策“不急转弯”的大基调下,可以预见“托”的力度会逐步减弱,“改”的措施会逐步加强。“当前的经济形势会带来政策向‘改’回摆,包括国资国企改革、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均有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公布的地方政府2021年增长目标也相对保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超过20个省份将增长目标设定在6%—7.5%区间。占据中国经济大半壁江山的几个省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增速目标均设在6%以上,浙江为6.5%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就业目标也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政府工作报告》称,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两项数据均与2019年保持一致。此外,通胀目标设定在3%左右。

相关阅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些关键数据 | 图解两会

宏观政策方面,李克强重申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陶金认为,从就业、通胀目标以及宏观政策制定等方面看,综合增长目标并不保守。“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比去年增加了200万人,财政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高于市场预期,可以预计今年的财政政策还会比较积极,CPI同比预期设定在3%,通胀的容忍度也是较大的。”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理解GDP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 | 两会聚焦

分析师认为,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完成这一目标不存在问题。这一相对保守的目标设定体现了政府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防风险和重改革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11年4月19日,江苏苏州的一处房地产开发工地。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让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留白”,不过,今年增长目标再次“出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五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为6%以上。

他强调,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GDP较上年增长2.3%。国内外知名机构普遍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左右。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

分析师认为,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完成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存在问题。这一相对保守的目标设定体现了政府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防风险和重改革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设定6%以上的目标是比较现实的,这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防止经济过热,二是避免年度间经济增速起伏过大。

“当前,在经济修复过程中,部分领域过热迹象开始显现。例如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部分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了上涨迹象。可以说,经济已经修复,再发力很可能造成经济过热。”他说。

另外,“如果经济增速目标定得过高,意味着2022年面临增长的压力,会导致经济短期起伏过大。如果经济短期起伏过大,往往会对投资、消费乃至出口的预期形成较大扰动,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盘。”杨畅表示。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设定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恢复情况,基数因素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他强调:“在确定今年的目标的同时,也要统筹明后年的目标,最好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保持长期平稳运行。 ”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分析称,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以上反映了政府对形势的判断,留有了较大的余地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

“6%以上的增速目标既考虑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包括新冠疫情可能的反复,国际局势的变化等,但又设定了增长的底线,也不存在因为增长目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增速而发展潜能调动不足的问题。”陶金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指出,设定6%以上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考量是与今后发展的平稳衔接,以及引导各方去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采访中,分析师提到,从目前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压降部分领域的风险水平,推动完成一些重大改革,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杨畅表示,在中国经济修复逐步逼近常态背景下,在政策“不急转弯”的大基调下,可以预见“托”的力度会逐步减弱,“改”的措施会逐步加强。“当前的经济形势会带来政策向‘改’回摆,包括国资国企改革、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均有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公布的地方政府2021年增长目标也相对保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超过20个省份将增长目标设定在6%—7.5%区间。占据中国经济大半壁江山的几个省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增速目标均设在6%以上,浙江为6.5%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就业目标也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政府工作报告》称,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两项数据均与2019年保持一致。此外,通胀目标设定在3%左右。

相关阅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些关键数据 | 图解两会

宏观政策方面,李克强重申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陶金认为,从就业、通胀目标以及宏观政策制定等方面看,综合增长目标并不保守。“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比去年增加了200万人,财政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高于市场预期,可以预计今年的财政政策还会比较积极,CPI同比预期设定在3%,通胀的容忍度也是较大的。”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