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林腾蛟: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林腾蛟: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

林腾蛟认为应多措并举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文 | 朱琳

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界面楼市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

《议案》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

为此针对如何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林腾蛟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完善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源于中华民族独有的系统性、结构性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议根据“十四五”规划,着眼于我国战略发展目标和实践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加强包含研究、教育、实践、保护、传播等内容相关体系建设,增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以辩证的观点,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既不盲目复古,也不简单否定。统筹推进文化典籍梳理、思想理念分析、时代价值提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大力度普及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青少年、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为重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通识课纳入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党校教育中。教育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扩大文学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占比,邀约“文化视频达人”、“90后”非遗传承人、“经典国漫”导演与制作人等进校授课,培养和发掘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人才;优化国家干部、企业精英选拔和考核办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修身齐家的优秀思想和理论,如“和为贵”、“民为本”、“法不阿贵”等,可以为国家、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3、适当降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知及应用的门槛。现实生活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建议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立线上展示平台,联合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大流量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技艺大师、专家等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渠道,方便他们自我展示和降低教学难度,进而让人们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便捷地学起来、用起来,培养社会大众的文化兴趣、文化崇拜,促使文化从“有意思”到“有价值”的认同升级。同时,城市博物馆实行免票或降低门票价格,控制各地文化主题小镇、文化公园的消费物价,让文化工程惠及更多人。

4、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融合意识。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要鼓励企业家、商会或其他社会团队学习西方现代管理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融合的创新能力。面对任何优秀的外来文化,坚定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定力,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能力,让其与我国民族文化血脉相通、融为一体,把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吸引力、精神感召力等共同组成的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生产力和竞争力,以提升综合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林腾蛟: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

林腾蛟认为应多措并举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文 | 朱琳

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界面楼市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

《议案》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

为此针对如何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林腾蛟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完善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源于中华民族独有的系统性、结构性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议根据“十四五”规划,着眼于我国战略发展目标和实践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加强包含研究、教育、实践、保护、传播等内容相关体系建设,增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以辩证的观点,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既不盲目复古,也不简单否定。统筹推进文化典籍梳理、思想理念分析、时代价值提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大力度普及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青少年、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为重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通识课纳入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党校教育中。教育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扩大文学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占比,邀约“文化视频达人”、“90后”非遗传承人、“经典国漫”导演与制作人等进校授课,培养和发掘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人才;优化国家干部、企业精英选拔和考核办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修身齐家的优秀思想和理论,如“和为贵”、“民为本”、“法不阿贵”等,可以为国家、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3、适当降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知及应用的门槛。现实生活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建议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立线上展示平台,联合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大流量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技艺大师、专家等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渠道,方便他们自我展示和降低教学难度,进而让人们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便捷地学起来、用起来,培养社会大众的文化兴趣、文化崇拜,促使文化从“有意思”到“有价值”的认同升级。同时,城市博物馆实行免票或降低门票价格,控制各地文化主题小镇、文化公园的消费物价,让文化工程惠及更多人。

4、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融合意识。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要鼓励企业家、商会或其他社会团队学习西方现代管理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融合的创新能力。面对任何优秀的外来文化,坚定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定力,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能力,让其与我国民族文化血脉相通、融为一体,把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吸引力、精神感召力等共同组成的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生产力和竞争力,以提升综合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